“希望”馬拉松

“希望”馬拉松

希望的馬拉松,是加大拿骨癌患者福克斯打算從東到西跑步穿越整個加拿大,為癌症研究募捐籌款的計畫。1982年4月12日,泰瑞·福克斯開始其希望馬拉松。

簡介

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市中心,有一座美麗的小山丘———議會山。典雅壯觀的議會大廈坐北朝南矗立在這個小山丘上。寬闊的威靈頓大道從議會大廈的正前門穿過,大道南側有一座1米多高的人物雕像,一眼便知那是個陽光青年運動員,他的右腿是假肢。他朝著東方,大跨步地奮力向著光明、向著太陽奔去。汽車在他身側來往穿梭,他是那么專注地奔跑著,猶如一位矯健的運動員,仿佛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

這位陽光青年的名字,就刻在雕像旁邊的青銅碑上:泰瑞·福克斯。這是一個被加拿大和全世界所熟知的英雄的名字。他鏗鏘有力的腳步聲至今仍在全球迴響,他的行動為世人樹立了一個光輝榜樣。 

1980年,福克斯打算從東到西跑步穿越整個加拿大,為癌症研究募捐籌款。這項名為“希望的馬拉松”的計畫鼓舞了加拿大人民。 

同年4月12日,福克斯帶著一隻小喇叭,拖著假肢,從紐芬蘭省的聖約翰斯出發,開始了他的長途馬拉松,去實現他跨越加拿大、為癌症研究募捐的夢想,去實現他“使別人活得更好”的願望。他在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每天行程43公里。開始時他的行動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但他很快就把人們的目光和熱情吸引過來。籌款的數額也與日俱增。

這就是加拿大人永遠不會忘卻的壯舉:希望的馬拉松。

然而,就在9月1日,在歷時143天、長達5373公里的長途跋涉後,病魔迫使他在安大略省的桑德貝灣停下腳步。那時,他已病入膏肓,癌細胞已擴散到全身。人們把他送回家鄉。

10個月後,即1981年6月28日,福克斯與世長辭,舉國上下無比悲痛。人們懷念他,決心繼承他的遺願,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的確,福克斯的腳步正在人們的腳下延伸。有7000多人參加的多倫多國際馬拉松賽在雨中起跑,為癌症研究基金會募款,場面盛大,十分感人。參賽者有來自35個國家的運動員。兩周后,北京也舉行了希望馬拉松義跑,參加者達數千人。目前,世界範圍內以福克斯的名義為癌症研究籌集的款項已達2.7億加元。

福克斯

福克斯於1958年出生在馬尼托巴省的溫尼佩格的普通家庭。他是馬拉松運動的愛好者和積極參加者。不幸的是,他18歲時被確診患了骨癌,並於1977年右腿截肢。手術前夜,福克斯讀了一篇關於一位截肢者參加紐約馬拉松賽的報導,了解到癌症病人的痛苦狀況,使這個年輕的生命做出了最重要的選擇。

精神永存

福克斯沒有死,他的精神永存。加拿大人民懷念他,在1998年7月1日特為他在議會山前建起一座青銅雕像加拿大前總督羅密歐·勒布朗親自為雕像落成揭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