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募捐計畫

“一本正經”募捐計畫

“一本正經”募捐計畫,讓每一個小孩都有一本正版的經典,從一本盜版字典開始的網上愛心接力。

概述

這是在網路上發起名為“一本正經”募捐計畫的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恆(10月25日攝)。這是在網路上發起名為“一本正經”募捐計畫的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恆(10月25日攝)。

2010年春天,在寧夏支教的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恆,在網路上發起了一項名為“一本正經”的募捐計畫,旨在讓貧困地區的學生每人擁有一本正版《新華字典》。如今,這項公益事業又推出了升級版——“天使的翅膀”計畫,越來越多的貧困孩子得到了幫助:從字典到課外讀物,從衣服到文具……

一本字典

2009年8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07級碩士生吳恆來到寧夏西吉縣支教,擔任三合村三合中學語文老師。
西吉,同臨近的海原、固原合稱為“西海固”,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全球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之一”,有“中國貧窮之冠”的稱號。
2009年12月一天,吳恆在六年級三班教室的黑板上寫下成語“本末倒置”,忽然,底下有個女生怯生生地說:“老師,你把‘末’寫錯了,應該是下面的一橫更長。”
吳恆很疑惑,可是他發現,那個女生的字典里赫然寫著“本未倒置”,而這本字典居然是盜版的。隨即,他看到,全班學生擁有的30多本字典只有6本是正版的,且多數破舊不堪。而盜版字典在其他班級也普遍存在。
很長時間,吳恆內心無法平靜——這片貧瘠土地上的孩子們好不容易有了學上,卻連正版字典都用不上。
吳恆決定改變這一切。他算了一筆賬:三合中學有13個班,共715名學生。如果為每個學生配一套《新華字典》《成語字典》《英漢字典》和一本經典讀物,共需花費44402元。
2010年3月20日,吳恆將一封題為“一本正經”的求助信發到了自己在MSN和“人人網”的主頁上:“要徹底改變他們的命運,我們能做的其實很有限,但如果因此什麼都不做,他們的未來會更加渺茫。現在就有這樣一個機會擺在我們面前,可以讓孩子們從此用上沒有錯別字的正版字(詞)典。”
吳恆心里沒底,不知有沒有人回應,“畢竟現在網上騙錢的招數實在太多了。”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第一筆捐款。捐款者是他的復旦學妹高思源。高思源將她支付寶里的所有餘款159元捐了出來,還給吳恆留言說:“錢雖然不多,希望能幫到孩子們。”
第二天,有15個同學捐了款。23日,捐款達到7000元。隨後5天裡,“一本正經”計畫在網上被不斷地轉載,豆瓣網天涯社區新浪部落格……
很多社會人士回響,他們不僅捐款捐物,還積極獻言獻策,把計畫書轉載到更多論壇、空間和部落格當中。求助信以驚人的速度傳遞著。到第五天,捐款達到了45000多元。
4月,吳恆給三合中學每個學生送了三本嶄新的正版字典和經典讀物。他從來沒有看到過有哪個城裡的孩子,會像三合村的孩子那樣,把拿到的新字典寶貝似的翻來覆去地看。孩子們一聲聲“謝謝”,讓他熱淚盈眶。

一床被子

寧夏西吉縣三合村三合中學七年級4班學生張鳳兒(左)在翻看好心人寄來的輔導書(11月8日攝)。寧夏西吉縣三合村三合中學七年級4班學生張鳳兒(左)在翻看好心人寄來的輔導書(11月8日攝)。

“一本正經”計畫5天就籌到了預期款數,但網友們的愛心並沒有就此停滯。吳恆賬號里的捐款還在不斷增多。半個多月後,捐款總額達到70126元,網頁留言600多條。
吳恆每天都會整理和公布收到的捐款捐物明細,增加網友們對活動的信任度。多出的24000餘元,他全部購買了圖書,添置在學校圖書館裡。
他覺得還不夠。“小小的一根網線,讓寧夏的小山村與全中國乃至世界連了起來。我們可以做的應該更多。”他啟動了“一本正經”計畫的第二季——“天使的翅膀”。這一計畫的靈感,來自“一床被子”的故事。
3月初,學校發給每個教師一床被子。吳恆想把自己的被子轉贈給學生,就讓有需要的學生寫一封申請信。最讓他動容的是一個女生小萍的信。
這個母親因車禍去世、父親多病的女孩寫道:“每當想起家裡人的時候,我就會哭,有時候眼淚從眼睛裡流出來被同學看見了,我就說進了沙子。記得在這周二我耳朵疼,一夜沒睡覺,一個人坐在床上不停地叫爸爸。”她在信的末尾畫了一個笑著哭的小臉。
吳恆把這段經歷和小萍的信以“號外”形式掛到了自己的部落格上。第二天就有網友發來郵件,說願意長期幫扶小萍,吳恆為他們牽了線。
這件事給了吳恆啟發:“像小萍這樣的孩子和困難的家庭還有很多,我可以為他們和好心人建立起愛心幫扶的紐帶與橋樑。這就是‘天使的翅膀’計畫。”
他讓需要幫助的學生將自己的家庭狀況和對未來的夢想寫成文字,由他拍成照片,上傳網路,讓好心的網友們自行選擇長期幫助對象。

一雙翅膀

報名的78個貧困孩子被分為紅、橙和藍三個求助等級。紅色,是單親家庭;橙色,是家裡子女特別多,父母至少有一方長期在外地打工;藍色,是學習特別用功或者有某方面的特長和愛好。
孩子們用稚嫩的筆觸講述的經歷與夢想,讓所見之人無不動容。
學生小高寫到他生病的媽媽:“每到深夜媽媽的手都會麻木,接著就會有一種劇痛,我也時常看見媽媽在哭。我想當醫生,治好媽媽的病,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那就是做一個盡職的醫生,治好世界上所有的疑難雜症,讓世界充滿愛,讓生活充滿愛。”
4月7日晚,吳恆分別在MSN和人人網的個人主頁上發出了“天使的翅膀”計畫倡議書後,不到一小時就收到第一個回復,一位叫李欣的網友,表示願意資助一位想成為工程師的小朋友。而不到一個月,78名學生都找到了長期資助的好心人。
三合中學七年級4班學生張鳳兒就是受益者之一。結對幫助她的網友每月給她寄來100元,2010年開學時還寄來了輔導教材、漫畫等8本書。對這個貧困小姑娘而言,這簡單的幾樣東西就給她的夢想插上了翅膀。
三合中學校長張玉良說:“對山裡的孩子來說,讀書就是前途,為孩子學習提供幫助是最好的幫助。一些細微的幫助,也許足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一份堅持

6月末,吳恆結束支教回到上海,而新一批覆旦支教隊的大學生接過了愛心接力棒,繼續推動這項公益事業。“天使的翅膀”計畫已初步形成一個愛心品牌,受助孩子越來越多。
“錢不是唯一的資助形式,我們想發動網友為三合的學生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特別是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學習條件。”新一屆復旦研究生支教隊的隊長申宸告訴記者,“從字典,到輔導教材、科普讀物、文具、書桌……正是網友們的無私貢獻,讓這些基本的學習條件不會成為三合孩子們的奢侈品。”
而來自大洋彼岸的關愛,更讓支教隊員們感動。留學巴黎的網友“楊楊”希望與三合中學的孩子們結成筆友。她讓孩子們寫信到北京父母的家中,由父母掃描信件後以郵件的形式發給她,她在巴黎寫好回信,再讓父母掃描後寄給孩子……
過程有點“糾結”,但這份心意太珍貴了。“楊楊”寫給吳恆的郵件里說:“希望通過我看世界的眼睛,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幫助他們更全面地成長。”
“楊楊”還打算發動北京做音樂的朋友,把CDMP3音響等音樂教學用品寄到三合中學,幫助培養那些喜歡音樂和唱歌的孩子。
截至目前,吳恆又收到了近30名網友發來的郵件,願意為三合中學的孩子們提供長期資助。他說:“我也不知道這個項目最終能走多遠,但我相信,有愛心,就夢想,就有未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