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縣

‎劍閣縣

1950年1月,劍閣縣基層政區設城關、元山、白龍、劍閣4個區公署,下轄1鎮25鄉。 1951年3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建8區、1鎮、63鄉、470村。 1958年4月,增設城郊鄉,有38鄉。

基本概況

劍閣劍閣
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緣,地處川、陝、甘三省結合部,守劍門天險,“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有“川北金三角”、“蜀道明珠”之美譽。2003年9月28日,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截止2010年底,縣城建成區5.26k㎡,人口3萬餘人;普安鎮建成區4.0k㎡,人口8萬餘人。擁有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國家4A級景區劍門關、翠雲廊等。2009年,該縣被列為四川省“擴權強縣”試點縣。

歷史文化名城——劍州

劍閣古稱劍門,劍州。地當秦蜀要衝,因諸葛亮在劍門關凌空鑿石修建飛梁閣道而得
名,素有“蜀北屏障、兩川咽喉”之稱,自東漢以來,歷為縣、郡、州治地,建縣已有1700多年,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積澱厚重,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四川歷史文化名城。

劍閣崢嶸而崔嵬

“劍閣崢嶸而崔嵬” 出處:唐·李白《蜀道難》詩。全句為: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充分描寫了劍州古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地位。

歷史劍州

劍閣縣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劍閣的先民就聚集、繁衍於斯,以他們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創造了極富特色的川北農牧文明。東漢末年,劍閣境內即有漢德縣建制,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於晉壽縣境內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設劍州,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因境內有“劍閣道”而稱“劍閣”。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初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後改隸四川省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屬廣元市管轄。

地理水文

劍閣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540米,年平均氣溫16℃、降雨量1000毫米、日照時間1500小時,無霜期達270天,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51%,是全國四大柏木林區劍閣縣情概況 之一;劍門關森林公園是首批國家森林公園;境內長達151公里的翠雲長廊建於先秦,堪與古羅馬大道相媲美。 縣內源出西北山麓的西部、聞溪河、店子河、白龍河縱貫全境,
河流總長670公里,皆匯入嘉陵江。氣候溫和溫潤,大勢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劍閣屬四川省松櫟林亞區,盆地北部柏林、馬尾松疏林小區。全縣森林覆蓋率為45.06%。這裡生活著各種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其中較為珍稀的有牛羚、金錢豹、錦雞、香獐、小熊貓、劍門畫眉等。已探明和發現的地下礦藏30餘種,其中石英砂、煤、鐵等礦產儲量大、品位高,頗具開發潛力。

旅遊劍州

劍閣縣行政區劃圖
[1]劍門關距新縣城10餘公里,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林業部公布為國家森林公園。劍門關壁立千仞,橫亘綿延。若天壘城郭,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中有云:“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極寫劍門關之艱、險、難。“翠雲廊”古驛道以縣城為中心,南至閬中,西接梓潼,北達昭化,蜿蜒三百餘里,號稱“三百里程十萬樹”,道旁古柏參天蔽日,多系明代栽植,是世界是保存了完整,規模最大的古柏群。中有一株奇特樹種,松柏枝葉雜生,被命名為“劍閣柏木”,目前發現的僅此一株,被譽為“國之珍寶”。縣城鶴鳴山,文物考證系中國道教發源地,以“三絕”聞名遐邇,一是唐代顏真卿手書《大唐中興頌有序》摩崖碑;二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撰《劍州重陽亭銘並序》碑;三是北朝晚期與唐代道教摩崖造像,凡二十一窟,石刻技藝精湛,人物逼真傳神,內蘊博奧深微,堪稱我國道教石窟藝術中的瑰寶。武連鎮北武侯山麓覺苑寺現存明代《佛傳》壁畫,共十七鋪173.58平方米,209個故事。畫幅宏大,構圖奇特,張瀾、張大千、邵宇等大師贊之為“藝苑奇珍”。

城市現狀

全縣轄34鄉23鎮,人口67萬。老縣城普安鎮座落在縣中部偏北的漢陽山麓、聞溪河畔,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萬餘人,現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交通、水資源等制約因素,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2000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同意,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
下寺鎮發展迅速, 尤為在黑龍江省對口支援期間,縣城建成區面積達6平方公里,常駐人口達3.5萬人,城市格局初具規模。進一步完善了老縣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修編,著力打造全縣經濟商貿中心新“名片”。

經濟發展

劍閣是農業大縣,在縣委、縣府制定的“南梨北桃全縣桑、南禽北牛(羊)全縣豬(兔)”農業跨世紀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全縣掀起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高潮,經濟作物種植、畜牧業、加工業在農業結構中的比重明顯增大,湧現出一批“小康戶”、“小康村”。
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劍閣經濟建設成就尤為顯著。全縣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0.87億元猛增到2008年的37.44億元,增長8.5倍。特別是2008年,遭受“5·12”特大地震之後,全縣生產總值仍增長5.3個百分點。

文化教育

建國以來60年間,劍閣的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屢創佳績,全縣教育“普九”順利達標,名校創建工程成效顯著,劍閣中學為省級重點中學,劍閣職中是川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重點職中;1992年,劍閣成為“全國初級保健達標縣”;1996年文化部授予劍閣“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今年又實施了150個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受到省市好評。[2]

災後重建

汶川地震後,劍閣縣作為全省極重災區之一,經濟社會損失嚴重, 災後重建期間,黑龍江省對口幫扶劍閣縣,體現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守劍門關險,是連線四川與陝西、甘肅的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於東經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緯31度31分32度17分之間,總面積3200平方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低山地貌特點顯著。它的四周,東鄰蒼溪縣,西界梓潼縣、江油市,南連閬中、南部縣,北接廣元市利州區,108國道、寶成鐵路、綿廣高速公路縱貫境內,嘉陵江依縣東而流,交通快捷方便。
編輯本段氣候條件
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東經105°9′46″~105°49′24″,北緯31°31′40″,幅員面積3228平方公里,海拔高程388米至1318米之間,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平均氣溫14.9℃,有效積溫5451℃(≥10℃),日照時數1358小時,太陽年輻射能92.4千卡/m2,無霜期270天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86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我縣是全省重點林業大縣,林業用地面積16.7萬公頃,占幅員面積32萬公頃的52.2%;有林地15.3萬公頃,占林業用地的91.6%,其中:用材林面積5.9萬公頃,蓄積150萬立方米;防護林面積8.6萬公頃,蓄積330萬立方米;薪炭林面積0.5萬公頃,蓄積10萬立方米;特用林面積0.1萬公頃,蓄積11萬立方米;經濟林面積0.1萬公頃。林業用地中,集體林16.2萬公頃,蓄積600萬立方米;國有林面積0.3萬公頃,蓄積26萬立方米,其中:國有林場0.16萬公頃,蓄積13.5萬立方米。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積8.8萬公頃,蓄積362.9萬立方米;人工林面積6.5萬公頃,蓄積264.7萬立方米。活立木總蓄積627.6萬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積590萬立方米,占總蓄積的95.5%。全縣有古樹名木2萬餘株,其中驛道古樹8007株。森林覆蓋率49.6%。 普安鎮城區一角
[4]我縣森林植被為亞熱帶森林植被類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森林植物資源共173種,其中:裸子植物8科21種,被子植物59科142種,單子葉植物2科10種。主要森林樹種為柏木、馬尾松、榿木、麻櫟等,其餘樹種多為林下植物、“四旁”綠化樹種和經濟林木。 我縣以“柏木之鄉”著稱,柏木林面積、蓄積均居全省首位。境內有柏木5屬10種,以柏木為組成樹種的林分覆蓋縣境的80%以上。現存8000餘株的驛道千年古柏以縣城為中心向西、南、北延伸,巍峨屹立,似三條綠色長龍橫亘劍閣大地,是世界古行道樹之最和我國秦漢文化積澱最多、保留最完整的一段;位於其中的松柏長青樹——劍閣柏為世界僅有。柏樹木材紋理通直細密,材質堅韌耐用,是建築、家具等的優良用材,種子、根、枝葉富含芳香油,是天然香料的優質原料,經濟價值較高。我縣有可開發利用的柏木資源達6萬公頃,蓄積250萬立方米,可年產中小徑商品木材2萬立方米。已建成的林源香料公司已經具有生產1000噸柏木油的能力,生產的柏木油系列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並形成柏木天然香料生產的重要基地,成為我縣的龍頭企業。 我縣森林面積遼闊,林下生態環境優越,是開展林下種植、養殖的優良場所;我縣有較豐富的青槓和松樹資源,盛產優質天然木耳、川貝。除此之外,林下植被豐富,可開發利用的森林植物品種較多,具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5]

野生動物資源

劍閣縣大部分區域內的支物群屬次生林灌,農田動物群,經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專業科技人員統計,全縣現有各類野生動物146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4種,2級保護的29種,屬省重點保護的21種。兩棲類最普遍的有澤蛙、黑斑蛙、中華大蟾蜍,數量皆在10萬隻以上,有少量大鯢分布;蛇類中分布和數量較廣的是黑眉錦蛇和烏梢蛇、王錦蛇,種群數量分別在3—6萬左右,有少量玉斑錦蛇、赤鏈蛇、翠青蛇、日本腹蛇、烙鐵頭、竹葉青分布;鳥類中經濟價值較大的有綠頭鴨、綠翅鴨,種群數量都在500隻左右;灰胸竹雞、雉雞、紅腹錦雞分布較廣,種群數量分別在8千到3千隻左右,其餘以隼形自鳥類和旅鳥、小型雜食性、食蟲性鳥占多數;典型林棲獸類,只保存在少數面積不大的森林中,分布較廣的有豹貓、黃麂、草兔等。[6]

歷史沿革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蜀漢北伐浮雕
[7]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鹹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慶府為劍州,普成、劍門2縣併入普安,陰平縣因戰亂荒廢。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連縣入梓潼縣,劍州領普安、梓潼2縣,屬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元末,劍州為明玉珍夏國轄地,領縣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縣入劍州。九年省州。十三年(1380年)復置劍州,領梓潼、江油(治今江油縣武都鎮)2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今閬中)。洪武三十一年,廢劍門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立劍門關,置百戶戍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劃屬龍州。明末,劍州為張獻忠大西政權領地。 清順治三年(1646年),劍州領梓潼1縣,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縣劃屬綿州,劍州始無領縣,遂成“單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劍州直隸四川省軍政府,下轄劍門、武連2分州。民國2年始將劍州改為劍閣縣,下置劍門、武連2分縣;民國三年,廢劍門、武連分縣,劍閣縣劃屬四川省嘉陵道。民國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防區”時期,劍閣縣先後為靖國軍呂超、靖川軍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王鴻恩、第二十九軍川西北屯殖軍田頌堯的防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4月(民國24年4月),劍閣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建有普安(治縣城)、赤化(治今鶴齡鎮)、金仙(治今金仙場)3個縣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四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後,劍閣為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全司令部治地。轄劍閣、昭化、廣元、蒼溪、閬中、江油、彰明、平武、北川9縣。民國三十一年,增轄青川、旺蒼共11縣,至民國38年(1949年)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仍為縣建置。1950年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改屬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劍閣縣劃屬廣元市。[8] 注釋: ①始置漢德縣的時間,今依《後漢書·劉昭注》和《華陽國志》的記載為“建安二十二年”。《資治通鑑》載為“建安十九年”;雍正、同治《劍州志》、《四川郡縣誌》載為“章武元年”;《方輿勝覽》、《資治通鑑》胡注、《讀史方輿紀要》、《四川政區沿革與治地今釋》載蜀漢置劍閣縣,均不取。 ②《後漢書》唐人李賢注引《華陽國志》云:“德陽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劉琳《華陽國志校注》考證:“德陽縣系漢德縣之誤”,從此說。 ③據《周書》“西魏廢帝三年改安州為始州”。“廢帝二年“或”魏宣武帝正始二年改為始州”之說不取。 ④《元和郡縣圖志》:“周明帝改武功為武連”;《隋書》等載“西魏改武功縣曰武連”從此說。 ⑤《太平寰宇記》:“西魏置潼川郡,移縣於南三十里,改為安壽。置三年廢郡,移縣屬普安郡”。《隋書》梓潼:“舊曰安壽,西魏置潼川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從此說。 ⑥《舊唐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蜀水經》、《四川通志》、《讀史方輿紀要》、《劍閣縣續志》均云:“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而《輿地廣記》云:“先天元年”,誤。雍正、同治《劍州志》載為“貞觀元年改始州為劍州”,更不確切。[9]

縣域變遷

漢德縣境域

東漢末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漢德縣境域東北接漢壽縣,西臨梓潼縣,東南界巴郡閬中縣,西北連陰平郡、廣武縣。大體為今廣元市中區西南部的三郎、黃沙、馬鹿一帶和縣境龍泉、漢陽、劍門、下寺、江口及鶴齡、白龍、開封、柳溝部分地區。

南安郡及武都郡境域

南朝宋大明中,南安郡轄域為:南安縣大致為今龍泉區及西廟、抄手鄉、龍源鎮等地帶;白水縣為今鶴齡區及店子、木馬、柏埡等地;華陽縣為今元山區和梓潼縣仁和、大興等地;梓潼縣為今梓潼城關、馬迎、大安、石牛與魏城接界。武都郡轄域為:武功縣為今武連、柳溝、開封、東寶、雲集等地;茂陵縣為今梓潼演武、上亭、建興、復興等地。

始州、劍州、隆慶府境域

西魏時,始州境域有所擴大,除原轄域外,巴西郡胡原縣劃入安都郡,轄今香沉、羊嶺、錦屏、公興、白龍等地。至此,南接隆州(閬中),西南臨新州(三台),西臨潼州(綿陽),西北界龍州(平武),東北枕利州(廣元)晉壽郡。 隋開皇時,陰平縣劃入始州(普安郡)。至唐,轄域西北擴至今江油縣重華、馬角、雁門、梓潼縣復興、雙板等地。改稱劍州後,境內分置普安、武連、陰平、梓潼、黃安、臨津、永歸、劍門等縣。 兩宋時期,劍州、隆慶府境域與前相同。元代,劍州縣數並少,境域變動不大。

明、清時劍州境域

明洪武十三年至嘉靖四十四年,劍州轄江油、梓潼2縣,境域再次擴大。嘉靖四十五年江油復入龍州,清雍正五年,梓潼縣劃屬綿州。至此,劍州境域縮小,並穩定下來。州境東與昭化、蒼溪縣接壤,南同閬中、南部、鹽亭縣交界,西與梓潼、江油為鄰,北和平武、昭化縣毗連。

劍閣縣境域

民國時,劍閣縣境域與清末相同。其間,民國25年至33年,由十四區專員公署調查調整劍閣同江油、梓潼、鹽亭、南部、昭化等鄰縣互插的“飛地”,陰平壩以小潼水為界,河西劃入江油縣,河東劃歸劍閣縣;巾子山、趕場埡、三河壩從江油劃入劍閣;郭家山、金城廟等地由南部縣劃入劍閣縣,徐家埡劃屬南部縣;土皇觀等地劃入鹽亭縣;七回水、陰平、尹家寺等地未變動,調整“飛地”的面積不大。劍閣縣的疆界東接昭化、蒼溪縣,南鄰閬中、南部、鹽亭縣,西接梓潼、江油縣,北傍青川、昭化縣。幅員面積為3457.1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劍閣縣境域變動很大。1952年8月,下寺、三郎、馬鹿、拐棗、沙壩、福星等鄉劃入原昭化縣,昭化縣的鴦溪、府君、石城、化林等鄉劃歸劍閣;1953年6月,仁和、寶石、二洞、大興、文興、觀龍等鄉劃入梓潼縣;1954年7月,江油縣東寶、五福等鄉劃入劍閣;12月,馬迎鄉劃入梓潼縣;1955年11月,再將建新鄉劃歸梓潼,黑土鄉劃屬鹽亭縣;1977年4月,縣屬鶴齡鄉水池、雙豐兩個大隊劃入蒼溪縣;1980年將王河鄉先鋒大隊劃給梓潼縣。至此,劍閣境域面積大為縮小。1981年後,縣境域方穩定下來,東鄰蒼溪縣,南接閬中、南部縣,西連梓潼、江油縣,北界廣元市中區,幅員面積3090.1平方公里。[10]

行政區劃

區劃概況

劍閣縣總面積3204平方千米。總人口67萬人(2007年)。 縣人民政府駐下寺鎮,下轄23個鎮、34個鄉,郵編:628300。代碼:510823。區號:0839。拼音:Jiange Xian。 劍閣縣轄23個鎮、34個鄉:下寺鎮、普安鎮、龍源鎮、城北鎮、鹽店鎮、柳溝鎮、武連鎮、東寶鎮、開封鎮、元山鎮演聖鎮、王河鎮、公興鎮、金仙鎮香沉鎮、白龍鎮、鶴齡鎮、楊村鎮、羊嶺鎮、江口鎮、木馬鎮、劍門關鎮、漢陽鎮、江石鄉、田家鄉、聞溪鄉、姚家鄉、北廟鄉、西廟鄉義興鄉、毛壩鄉、涼山鄉、垂泉鄉秀鍾鄉正興鄉馬燈鄉高池鄉碗泉鄉迎水鄉國光鄉柘壩鄉公店鄉、吼獅鄉、長嶺鄉、塗山鄉圈龍鄉、碑埡鄉、廣坪鄉、禾豐鄉、店子鄉、搖鈴鄉樵店鄉、錦屏鄉、柏埡鄉高觀鄉張王鄉上寺鄉。[11]

區劃沿革

2000年,劍閣縣轄23個鎮、34個鄉、11個督導室、1個開發區管委會。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6797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普安鎮 44156 龍源鎮 16062 城北鎮 22098 鹽店鎮 8553 柳溝鎮 9361 武連鎮 13241 東寶鎮 13414 開封鎮 15680 元山鎮 29782 演聖鎮 11437 王河鎮 10411 公興鎮 12168 金仙鎮 9496 香沉鎮 14593 白龍鎮 18483 鶴齡鎮 24391 楊村鎮 11835 羊嶺鎮 17993 江口鎮 14369 木馬鎮 11505 劍門關鎮 17349 漢陽鎮 17390 下寺鎮 22216 江石鄉 6798 田家鄉 7471 聞溪鄉 8238 姚家鄉 8244 北廟鄉 9551 西廟鄉 7977 義興鄉 8502 毛壩鄉 6072 涼山鄉 8697 垂泉鄉 4848 秀鍾鄉 8981 正興鄉 6469 馬燈鄉 5944 高池鄉 7172 碗泉鄉 8097 迎水鄉 8123 國光鄉 8346 柘壩鄉 7472 公店鄉 7376 吼獅鄉 9429 長嶺鄉 10103 塗山鄉 11759 圈龍鄉 9020 碑埡鄉 9996 廣坪鄉 8254 禾豐鄉 8887 店子鄉 11687 搖鈴鄉 8709 樵店鄉 9662 錦屏鄉 8179 柏埡鄉 6967 高觀鄉 10547 張王鄉 9961 上寺鄉 4457  2003年1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34號)批覆同意劍閣縣將原城北鎮的一、二、三居委會劃歸普安鎮管轄。 2004年,劍閣縣轄23個鎮(下寺、普安、龍源、開封、鶴齡、東寶、江口、公興、城北、鹽店、元山、漢陽、柳溝、王河、演聖、金仙、香沉、羊嶺、白龍、武連、楊村、劍門關、木馬)、34個鄉(田家、聞溪、姚家、義興、張王、高觀、涼山、北廟、禾豐、搖鈴、碑埡、吼獅、上寺、秀鍾、碗泉、迎水、高池、毛壩、垂泉、西廟、正興、圈龍、塗山、長嶺、錦屏、柘壩、廣坪、店子、國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埡、馬燈)。

區劃歷史

第一節 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劍閣政區 1950年1月,劍閣縣基層政區設城關、元山、白龍、劍閣4個區公署,下轄1鎮25鄉。1951年3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建8區、1鎮、63鄉、470村。5月,新建江石、劍生、柳埡、毛壩、回龍、公興、石板、文筆8鄉共為71個鄉。 1952年,政區調整較大。新建仁和、鶴齡2個區和甘水、鶴鳴、樵店、官店、石岩、姚家6個鄉。政區序列是一區(城關)、二區(武連)、三區(開封)、四區(元山)、五區(仁和)、六區(金仙)、七區(鶴齡)、八區(白龍)、九區(江口)、十區(漢陽),下分設1鎮74鄉。 1953年1月,劃西廟、甘水、柳溝、毛壩、義興等鄉成立十一區(柳溝),區署改稱區公所。6月,新建四合、觀龍、柏埡、涼山等鄉,全縣為11區,1鎮,77鄉。不久,將五區全部劃屬梓潼縣,又為10區,1鎮,71鄉。1954年7月,增加東興、五福2鄉。12月,將馬迎鄉劃屬梓潼。 1955年2月,將西廟、甘水、涼山調入一區,茆溝、毛壩、義興調入二區,有9區,72鄉。10月撤第十區公所,其所屬鄉由縣人民委員會直轄。12月,撤一、二、九區公所,留5個區公所,均以治地命名。鄉鎮調整合併為37鄉1鎮。1957年7月,城關、武連、江口、漢陽四區恢復區委會(黨的基層機構),為9區、1鎮、37鄉,1613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增設城郊鄉,有38鄉。9月,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鄉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調整部分公社規模,新建聞溪、姚家、江石、土門、公店、時古、垂泉、涼山、吼獅、樵店、兩河、石板、高觀、小劍等人民公社。劃西廟、涼山、義興、茆溝、垂泉復建柳溝區。12月,又分設柏埡、毛壩、圈龍、水磨、廣坪等人民公社,共57個公社。1962年3月,再分設柳埡、鶴鳴、馬燈3個人民公社。1963年9月,恢復城關等5個區公所。至1965年,全縣為10區、1鎮、60個人民公社,531個生產大隊,3369個生產隊。 1966年11月17日,經省人民委員會、綿陽專署批准,以地名命名的區公所和52個公社改為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名稱:北廟稱五星,姚家稱雙豐,鹽店稱金星,龍源稱新民,田家稱火炬,江石稱戰鬥,鶴鳴稱光榮,柳埡稱建國,柳溝稱東方紅,垂泉稱紅太陽,義興稱紅日,毛壩稱紅光,西廟稱紅星,涼山稱紅峰,武連稱五一,馬燈稱紅燈,秀鍾稱星火,開封稱工農,高池稱燈塔,迎水稱前鋒,碗泉稱新華,土門稱東升,元山稱躍進,王河稱曙光,演聖稱光明,時古稱愛國,柘壩稱黎明,公興稱前進,圈龍稱紅旗,香沉稱先鋒,塗山稱東風,吼獅稱向前,金仙稱紅衛,復興稱新建,鶴齡稱赤衛,楊村稱迎新,鴦溪稱長征,水磨稱解放,樵店稱建設,太平稱前衛,白龍稱勝利,店子稱永興,碑埡稱紅埡,石板稱高鋒,兩河稱新生,廣坪稱前途,張王稱上游,木馬稱幸福,高觀稱光輝,柏埡稱光華,漢陽稱永勝,抄手稱新勝。1967年區、公社恢復原來名稱。 1968年5月11日,劍閣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區、公社、大隊均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 1981年地名普查時,城關區更名龍泉,城關鎮更名普安鎮,公社更名的有:城郊改劍城,東興改東寶,土門改國光,復興改長嶺,太平改羊嶺,水磨改錦屏,石板改搖鈴,兩河改禾豐,對部分重名的大隊也稱新名。1984年初,劍閣縣基層政區改制,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生產大隊、生產隊改為居民村、組。6月,撤劍城鄉入普安鎮。1985年1月,元山、開封、白龍、武連、劍門、龍源6鄉改建為鎮。1985年10月,江口、公興、鶴齡、東寶四鄉改建為鎮。至年底,劃為10區、11鎮、49鄉、529村、3474村民組。1989年,新建柳溝、漢陽為鎮,全縣為10區、13鎮、47鄉、529村、3479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1991年,廣元市中區的上寺、下寺、普廣3鄉鎮20村132組劃歸劍閣縣管轄,並新建下寺區。至此,全縣為11區、14鎮、49鄉、549村、3611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12] 第二節 縣城、區鄉鎮簡況 一、縣城 a.普安(老縣城) 劍閣縣城所在地普安鎮,位於縣境中部偏北漢陽山麓,聞溪河畔,自南北朝至今,歷為郡、府、州、縣治地,以古普安縣設此得名。唐時普安已成為軍州重鎮。宋末殷切毀於戰火,明代復為劍州治所,重築城牆,整修街市,州衙建在城中央高阜處。清代仍為州治,並設普安驛。 民國元年,普安為劍州治地,改為劍閣縣後,縣公署設在原州衙內。民國24年6月,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城區設立。川陝公路建成後,縣城地當川陝要衝,民國29年始設普安鎮。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下屬機構內遷,城區黨政軍機構增多,難胞留城,軍隊過境,各種往來活動頻繁,到民國38年已成川北地區政治、軍事、文化活動的重要地區。 新中國成立後,普安鎮為劍閣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各項副業逐步恢復和發展,1979年以後,縣城的經濟、文化和市政建設有了突破性的發展,1989到年,全鎮面積46.9平方公里,城區面積由0.5平方公里擴大為2平方公里,轄7個居民委員會,49個居民小組。郊區2個蔬菜生產合作社和10個居民村,71個村民組。全鎮總戶數9561戶,總人口31270人,常駐城區非農業戶6337戶,20000人。設在城區的黨政軍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有272個;有全民集體工廠企業92個,各類公司、商場和較大商店100餘家,有完全中學、師範、國中、職業中學5所,國小、幼稚園6所,縣鎮醫院3所,建有公園、川劇院、電影院、工人俱樂部、青少年宮等各種文化設施,已初步建成一座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城市,截至2003年,縣城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萬餘。 縣城普安鎮由於地理、交通、水資源等制約因素,已不能適應劍閣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2000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2003年9月28日,劍閣縣縣城正式遷址新縣城下寺鎮。[13] b.下寺(縣城) 劍閣縣下寺鎮,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就已於晉壽縣境內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下寺鎮地處劍閣縣北端,東鄰廣元市,西接青川縣,南與天下雄關—劍門關山水相依,北邊與廣元市利州區聯界。最高海拔1243米,最低海拔460米。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米,全年日照時間1142.7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85天,夏無酷署,冬無嚴寒,自然條件優越。  隨著歷史的發展,劍閣的需要,2000年6月22日,國務院批准劍閣縣城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2003年9月28日,劍閣縣城由普安鎮成功遷址下寺鎮,翻開了劍閣歷史的新篇章。新縣城下寺鎮,距劍門關12公里,距廣元市45公里,距廣元機場30公里,綿廣高速公路、寶成鐵路複線、國道108線在此交匯,清江河貫通城區,境內森林、礦產資源密集,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資源豐富。 1996年,下寺鎮被四川省政府公布確定為首批四川省試點小城鎮;2002年,劍閣新縣城全面開工建設;2003年,四川省政府公布確定其為“四川省重點鎮”;2004年,國務院公布確定其為“全國重點鎮”(廣元市共4個:旺蒼縣東河鎮、蒼溪縣陵江鎮、劍閣縣下寺鎮、利州區寶輪鎮等。);2006年,廣元市政府規劃確定其為廣元市副中心城市、9個骨幹城鎮之一(除開廣元市區[中等城市]、旺蒼、蒼溪[小城市]外,即下寺、喬莊、元壩、朝天、寶輪、普安、蒼溪元壩、竹園、青溪等)。 新縣城規劃面積13.2平方公里,人口15萬(2020年)。城市基本布局為板塊組團式,為四大功能園區組成(修城政治金融園區、沙溪商貿流通文教園區、拐棗壩劍門工業園區、大倉旅遊文化休閒園區),後期開發中將新建立友於壩綜合園區。城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和建設,城市建設中堅持新蜀漢風格,現正成為川北地區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山水園林、生態旅遊城市。城市發展速度迅速,短短几年間,一座現代化新城在劍門關下、清江河畔拔地而起。截至2007年12月,縣城建成區面積已達2.14平方公里,人口2.5萬人。劍閣縣城被廣元市政府規劃確定為廣元市副中心;被劍閣縣規劃確定為劍閣縣政治、經濟、文化、工業中心,劍閣縣、青川縣、廣元市利州區、元壩區以及江油市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劍門關旅遊接待中心和川北重要物資集散地。按照縣政府規劃,2000--2005年內實現政治中心轉移;2005--2010年內建成中等縣城規模,到2010年,建成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0年--2020年,到2020年,建成面積達13.2平方公里、人口20萬規模的山水園林、生態旅遊型小城市,並申報成立“劍門關市”。 二、區、鎮、鄉 龍泉區,治地普安鎮。民國19年設普安一、二區和城廂保。民國24年冬設區署和城、涼、抄聯保,轄城區、涼山、抄手等地。民國29年改為指導區,轄普安、武連2鎮,西廟、木馬2鄉。民國31年轄1鎮6鄉以迄解放。建國後,1950年設城關區,次年稱一區,1963年復名城關,1981年改稱龍泉區。1989年,全區幅員面積472.9平方公里,轄龍源鎮和江石、鶴鳴、田家、聞溪、姚家、北廟、鹽店、柳埡8鄉,共78村,479組。後分設為普安、城北2區,治地均為劍閣老縣城城區。2003年9月28日,劍閣縣政府駐地遷至下寺鎮。為了加強對老縣城的管理,2004年,劍閣縣普安商貿園區成立,作為劍閣縣委、縣府的派出機構,管委會與普安鎮政府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工作制度,遷至原縣政府合署辦公。2006年,劍閣縣普安商貿園區被予以撤消。(註:鶴鳴鄉已被撤消。) 柳溝區,治地柳溝場,位於縣城西部,距城24公里,其地有小溪古名柳池溝,因名。古驛道和今川陝公路穿街而過。隋、唐、宋時此地屬武連縣。宋元豐年間設柳池鎮,元時劃屬普安縣,明清時屬武連驛,民國26年為柳、毛、龍聯保駐地,民國31年始設柳溝鄉。建國後於1953年在此設第十一區,後改為第五區,1961年改稱柳溝區。1989年,全區面積273.1平方公里,轄柳溝鎮,垂泉、涼山、毛壩、義興、西廟5鄉,共45村,277組。 武連區,治地武連場,位於縣西南部,距城45公里,古驛道和今川陝公路經其東側,以古為武連縣得名。南朝宋在此僑置武都郡下辨縣,後改為扶風郡武功縣,西魏改稱武連縣,元時廢縣,明清時設武連驛。民國2年為劍閣分縣署,民國3年設明德團,後改明德區,民國29年置武連鎮,後廢鎮為鄉。建國後,1951年在此設第二區公署,後改稱武連區。1989年,全區面積295.2平方公里,轄武連、東寶2鎮和馬燈、正興、秀鍾3鄉,共49村,287組。 開封區,治地開封場,位於縣西南部,距城59公里,劍閣至㻴亭公路經此。蜀漢、兩晉為梓潼縣境域,南齊時於此置華陰縣,隋唐時屬武連縣地,宋時設長江鎮,明時轄於普成鄉,清末設廣誠保,民國3年改廣誠團,民國19年為廣誠區,民國29年置開封鎮,後廢鎮為鄉。建國後,1951年在此設第三區公署,後改稱開封區。1989年,全區面積279.5平方公里,轄開封鎮和國光、碗泉、迎水、高池4鄉,共49村,275組。 元山區,治地元山場,位於縣境南部,距城87公里,劍閣至鹽亭縣公路經此,古為梓潼、華陽、黃安、普成、普安等縣屬地。清同治年間始於此設修睦保,清末改設誠睦鎮,民國3年在此設修睦團,民國19年改稱修睦區,民國25年設第二區署、元王聯保,民國29年建元山鎮,後改鎮為鄉以迄解放。建國後,1951年設第四區公署,後稱武連區。1989年,全區面積275.0平方公里,轄元山鎮和王河、公店、時古、演聖、柘壩5鄉,共85村,355組。 金仙區,治地公興場,後更名為公興區,位於縣境南部,距城59公里,劍閣至南部公路經此。原治地金仙場,宋為閬州西水縣金仙鎮,元時劃屬劍州,清為劍安保治地,民國31年改鎮為鄉。建國後,1951年於此設第五區公署,1958年遷治公興場。1989年全區面積281.8平方公里,轄公興鎮和金仙、塗山、香沉、圈龍、吼獅、長嶺6鄉,共56村,483組。 鶴齡區,治地鶴齡場(舊名火燒寺),位於縣境東南,距城51公里,劍閣至蒼溪縣公路經此。其地踞山樑,左右為狹溝,遠望如鶴凌空,場後小山,形似龜伏,山上樹木蔥蘢,常棲群鶴,明代建寺於此,名鶴齡寺。後因廟失火,稱為火燒寺,清代稱火寧寺。這裡古時為白水縣、劍閣縣、普安縣和劍州轄地,清時置隆禮保。民國3年為隆禮團,後改為區,民國31年設鶴齡鄉屬第三區署。建國後,1953在此設第七區公署,後稱鶴齡區。1989年全區面積259.4平方公里,轄鶴齡鎮和楊村、樵店、錦屏、鴦溪、羊嶺5鄉,共47村,331組。 白龍區,治地白龍場,位於縣境中南部,距城43公里,因古剎白龍廟得名。去閬中的古驛道和今劍閣至鶴齡、劍閣至南部縣公路過境。宋時臨津縣遷此,後廢縣設鎮,明時為漿池屯,《劍閣縣續志》載:明永樂間,八姓(陝西鳳翔府富平伏、管、李、趙、程、左、劉、楊)屯田於漿池側(即今白龍廟),為古胡原、臨津、普安縣屬地。清末在此置信安鎮。民國3年改為講信團,民國19年改稱講信區,民國25年為第三區治地、民國29年設白龍鎮,,後改為鄉。建國後,1950年在此設第三區公署,後稱白龍區。1989年,全區面積291.1平方公里,轄白龍鎮和禾豐、搖鈴、碑埡、廣坪、店子5鄉,共46村,330組。 江口區,治地江口場,位於縣境東部,距城38公里,以聞溪河至此匯入嘉陵江而得名,劍城有公路至此。其地古為漢德縣、白水縣、劍門縣、普安縣轄域,明、清時屬劍州,為廣安保、團、區領地。民國26年屬第四區署、民國31年設江口鄉。建國後,1951年於此置第七區公署,後稱江口區。1989年,全區幅員面積288.5平方公里,轄江口鎮和木馬、柏埡、高觀、張王4鄉,共50村,311組。 劍閣區,治地劍門場,後更名為劍門區,位於縣境北部,距城31公里,因大劍山群峰似劍,隘口如門,因而得名。古驛道和今川陝公路縱貫境內,此地歷為軍事要塞。三國蜀漢時於此設戍守,唐時置劍門縣、大劍鎮,宋時設劍門關都監和兵馬鈐轄使,明廢縣立關置驛,清為劍門驛,後置劍義保,民國2年為劍門分縣,民國3年改為劍義團並為縣佐駐地,民國19年設劍義區,後為第四區署,民國29年設劍門鎮,後廢鎮設鄉。建國後,1951年在此設第八區公署,後遷治漢陽鋪稱漢陽區,1984年再遷至劍門場,1989年復稱劍門區。全區面積325.9平方公里,轄劍門、漢陽2鎮和小劍、抄手2鄉,共40村,280組。[14] 城北區,治地劍閣老縣城城北鎮轄區內,位於縣境西北,從原龍泉區劃出,轄城北鎮、北廟鄉、鹽店鎮、姚家鄉、等。 下寺區,1991年由廣元市市中區劃歸劍閣縣管轄,治地下寺場(沙溪壩),轄下寺鎮、上寺鄉2個鄉鎮。1996年,市委、縣委決定實施縣城搬遷戰略,將劍閣縣城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為了配合新縣城的開發建設,發展劍閣工業和鄉鎮經濟,1996年,劍閣縣下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正式成立,原下寺區機關併入開發區合署辦公,實際上由開發區代行了下寺區的職能。2006年,為了理順新縣城城市開發建設管理體制,下寺開發區被予以撤消,同時,撤消了下寺開發區的下設局,只保留管委會機構,並新成立劍閣縣劍門工業園區,由下寺開發區管委會代管。 附:1、劍門工業園區,非行政區劃單位,位於劍閣縣下寺鎮拐棗村、大橋村境內。2006年3月15日,經劍閣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劍閣縣政府派出的下寺開發區管委會管理,規劃總面積4543畝。 2、劍門關景區,非行政區劃單位,由劍閣縣政府派出的劍門關景區管委會管理,並對該縣所有風景區、景點進行代管。 2006年6月14日,劍閣縣撤銷了普安、城北、柳溝、武連、開封、元山、公興、白龍、鶴齡、江口、劍門等11個督導辦公室機構。至此,劍閣縣正式結束了“區”的建制歷史,實行鄉鎮由縣直轄。

風景旅遊

劍門關風景區

劍門關景區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北部,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為龍門山脈劍門山支幹,屬中生界白堊系下統的蒼溪組(城牆岩群劍門關組)地層,劍門關礫劍門絕壁
[15]岩有巨厚塊狀紫灰色礫岩紫灰色泥岩石層,形成北陡南緩的單斜山,北坡陡峭,南坡緩斜,礫岩出露處多處多成懸崖峭壁,山高峰險,溝深谷狹。相對高差300米~600米。地理坐標為:北緯32°08′10″~32°16′15″,東經105°26′40″~105°37′54″,面積142平方公里。景區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溫度14.0°C,年平均降水量1075.1毫米,景區森林覆蓋率45%以上。 劍門關三國文化積澱深厚,三國蜀相諸葛亮,依仗大、小劍山之險,在大劍山中斷處,立石為門,修閣道三十里,始稱“劍閣”。劍閣因此成為三國文化的一個凝聚點,三國文化則成了劍閣歷史文化的潤瓶美酒,久久泛香。諸葛亮妙算於斯,姜維魂歸於斯,鍾會被拒於斯,鄧艾夢斷於斯,各路英豪出沒於斯......英雄們的豐功偉績飄蕩縈繞於這古閣棧道,他們的爭爭鐵骨凝成這巍巍劍門,如銅牆鐵壁,似鋼刃之劍。朋友,沿著劍門蜀道,去探訪尋究三國遺蹤吧! 瑰麗的三國文化讓你迷戀,秀美的自然風光令你傾倒這裡,曾是一方風雲迭起的熱土,一片硝煙瀰漫的戰場。這裡有五丁打開蜀門的印痕,這裡有孔明建關設尉的遺址,這裡有李白的“蜀道難”,這裡有陸游的“消魂詩”;這裡有劉皇叔的開國志,這裡有唐明皇的逃亡淚,這裡有因貪金牛而失蜀土的恥辱,這裡有保漢室而成石胄的榮耀。 登山眺望,數百里山奔來眼底,定睛北望,秦嶺逶迤而至。東窺雲台山矗立長空,西望摩天嶺險峻挺拔,俯視劍溪河岸,川陝公路猶如一條閃光的絲線,成隊的汽車就像烏龜爬行。點點村莊、層層田園、莽莽山巒盡收眼底。一片片秀色令人流連忘返。沿途有名人題刻、後關門、石筍峰、雷鳴峽、翠屏峰、經皇洞、姜維營、鍾會故壘......令人耳目一新,美不勝收。 劍門關是1982年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1992年又被國家林業部批建為“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2006年翠雲廊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7年劍門關景區被國家國土資源局評為劍門關國家地質公園。如今,劍門關景區交通便捷,成、綿、廣高速公路通車與景區連線,劍門關火車站升級,廣元機場通航,新縣城緊鄰劍門關景區,可進入性強。[16]

翠雲廊景區

翠雲廊景區是劍門蜀道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之一,也是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的翠雲廊景區
[17]重要組成部分。 翠雲廊,又稱“皇柏大道”,是由近萬株蒼翠的行道古柏組成的綠色長廊,是迄今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統,被譽為“世界第一古道”,“陸上交通活化石”,堪與“羅馬古道”媲美。 翠雲廊以劍閣古城為中心。西抵梓潼,北達昭化,南至閬中,綿延橫亘,號稱“三百長程十萬樹”,其中古柏道,遮天蔽日,宛然如廊。廊中古柏上自秦漢,下迄明清,經歷過六次大規模的種植,現存古柏八千餘株,大多數樹齡都在1700年以上。古柏千姿百態,各有其歷史傳說。“松柏常青樹“舉世僅存一株,被譽為“國之珍寶”。 翠雲廊雄偉的氣勢,翠綠的姿態,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謳歌,令古往今來的遊人傾倒。翠雲廊景區通過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活動,景區的配套設施更加齊備,旅遊環境更加優美,旅遊項目更加豐富,服務功能更加完善,在下步的工作中,我們將根據科學規劃,按照國家標準,加大景區投入,把翠雲廊建成融自然生態、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於一體的世界級旅遊精品。[18]

覺苑寺

覺苑寺,位於劍閣縣西武連鎮,距縣城43公里,前臨西河,川陝公路從寺東北約里許的武侯坡半山腰上通過。 覺苑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名弘濟寺,宋元豐年間賜名覺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毀,明代天順初年(1457年),僧淨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繪製《佛經》於大雄寶殿四壁,更名普濟寺;清康熙初年(1覺苑寺
[19]662年),殿宇經維修後,復名覺苑寺。 覺苑寺現存三重殿及兩側配殿,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天王殿在前,觀音殿居後,級級遞進,都建在同一條軸線上,東西配殿對稱排列,總建築面積1957平方米。該寺坐北向南,氣勢磅礴莊嚴。 大雄寶殿,系明代修復,木結構單檐歇山工屋頂,其建築接近正方形平面布局,橫向用10.85米長的抬梁將屋架托起,縱向用8米長的抬梁將屋架托起,殿堂形成了長10.85米,寬8米的井四形空間,寬敞開闊,氣勢雄偉。 天王殿,復建於民國21年(1932年),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抬梁架,面闊五間25米,進深三間12.4米,通高12米,素麵台基高0.6米,階梯式踏道三級。一層殿堂內原塑天王等泥塑,曾繪有神話故事白描圖畫,可惜在文革中被毀。 觀音殿,系明代復建,為單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頂,抬梁式屋架,無斗拱,十架椽屋前後乳椴搭牽用六柱,面闊五間21.5米,進深五間13.8米,通高7.9米,素麵台基高1.5米,垂帶式踏道七級。1986年重塑觀音像於正堂內,並在觀音殿之左設陸游館,之右設魏徵館。[20]

城鎮建設

城鎮現狀

2007年,全縣下轄23個建制鎮,即下寺鎮、普安鎮、龍源鎮、城北鎮、鹽店鎮、柳溝鎮、武連鎮、東寶鎮、開封鎮、元山鎮、演聖鎮、王河鎮、公興鎮、金仙鎮、香沉鎮、白龍鎮、鶴齡鎮、楊村鎮、羊嶺鎮、江口鎮、木馬鎮、劍門關鎮、漢陽鎮等。34個鄉,即江石鄉、田家鄉、聞溪鄉、姚家鄉、北廟鄉、西廟鄉、義興鄉、毛壩鄉、涼山鄉、垂泉鄉、秀鍾鄉、正興鄉、馬燈鄉、高池鄉、碗泉鄉、迎水鄉、國光鄉、柘壩鄉、公店鄉、吼獅鄉、長嶺鄉、塗山鄉、圈龍鄉、碑埡鄉、廣坪鄉、禾豐鄉、店子鄉、搖鈴鄉、樵店鄉、錦屏鄉、柏埡鄉、高觀鄉、張王鄉、上寺鄉等。 全國重點鎮、四川省重點鎮:下寺 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普安 四川省試點小城鎮(6個):下寺、劍門關、武連、白龍、元山、公興等; 廣元市試點小城鎮(4個):開封、東寶、鶴齡、香沉等; 1、縣城 劍閣縣城所在地下寺鎮,位於劍閣縣北部,幅員面積96平方公里,轄4個居民委員會(修城社區、沙溪社區渡口社區、雷鳴社區)、14個行政村。1991年,廣元市市中區下寺片區劃歸劍閣縣管轄;2003年9月,劍閣縣城由普安鎮遷至下寺鎮。至此,下寺鎮開始了城市發展的新紀元。

劍閣縣今景

劍閣縣城下寺鎮城市規劃面積13.2平方公里,人口20萬(2020年),城市功能定位為廣元市副中心,劍閣縣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工業中心,劍門關旅遊接待中心以及劍閣、青川、廣元、江油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寶成鐵路複線、GZ40線綿廣高速公路、國道108線在此交匯;北距廣元市區40公里、廣元機場25公里,南距劍門關景區10公里,由成綿廣高速公路可直達成都、綿陽、江油等大中城市;清江河貫穿城區,並形成5個衝擊平壩,境內儲藏有大量煤、鐵、石灰石等礦產;城區位於劍門關景區入口,地處劍門蜀道旅遊線、四川旅遊北環線中心。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水利、地理、礦產、旅遊資源豐富。2003年,下寺鎮被四川省政府確定為“四川省重點鎮”;2004年,其又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重點鎮”。發展前景十分良好。 經過幾年的大力開發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初步完善,縣級機關已基本實現搬遷,城市發展已從“搬遷期”轉變為“發展期”。城市各項功能逐漸配套和完善,學校、醫院、車站、廣場、賓館、商場、居民小區等建設大力推進,劍門工業園區發展加快,城市規模逐漸擴大,人口不斷增多。截止2008年12月,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3.06平方公里,人口3萬餘人。 2、普安(老縣城) 普安鎮位於劍閣縣中部偏北,地處漢陽山南麓、聞溪河畔,國道108線、劍(閣)蒼(溪)公路、劍(閣)南(部)公路、劍(閣)金(子山)公路等在此交匯,2003年前為劍閣縣縣城作在地。2003年9月,劍閣縣縣城遷至下寺鎮;2004年,劍閣縣普安商貿園區成立。現為全縣交通、商貿、物流、文教中心,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 普安,別稱劍州古城,有“蜀道明珠”之美譽,已作為州、府、郡、縣歷史1700餘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城區內至今保留有古城牆和大量古建築,最有代表性的有鐘鼓樓、劍州白塔等。2002年,其又被命名為“四川省衛生縣城”。但是,由於普安城區地勢狹小、水利資源缺乏、交通不暢等因素,已不能適應劍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2003年,縣城遷駐下寺鎮。但是,普安位於劍閣縣的地理中心位置,擁有良好的城鎮基礎和豐富的交通、旅遊資源,縣城的搬遷不可能限制其繼續發展。縣城搬遷後,縣級機關雖然陸續遷走,但是,大量縣級企事業單位依然駐於老縣城,性質不同於整體搬遷。同時,劍閣縣實行“建好新城、管好老城”的工作方法、堅持“一縣兩城”發展思路,在縣委、縣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城市建設和發展迎來了第二次高潮。 2、鄉鎮  劍閣縣城鎮發展格局為堅持“一城八鎮”(一城:縣城下寺鎮;四鎮:普安、元山、白龍、劍門關、武連、公興、鶴齡、開封等)重點發展,著重建設區域中心鎮、省市重點鎮和一般建制鎮,穩步發展其它鄉鎮,大力發展中心村等。

發展規劃

到2010年,全縣城鎮人口達到2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30%,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十一五”時期,我縣城鎮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加快縣城建設 縣城建設是該縣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極,要圍繞建設生態旅遊城市的目標,發揮政治中心作用,依託旅遊發展和工業園區發展,大力提升縣城聚集人口、解決就業的能力。縣城是我縣“十一五”城市建設的重點,要著力抓好五個方面的建設:一是突出重點建設園區,修城園區要完成縣城出入口城市雕塑和金融業務用房建設,由園區南北幹道中心逐步向南發展,通過發展商貿服務,改善交通,配套設施,提高城市品位。沙溪商貿園區要以防洪堤、濱河路和城市幹道建設為契機,加快沙溪商貿園區舊房改造,發展新式住宅小區,加快園區幹道、各類市場、學校、火車站廣場、醫院、綜合市場、市民廣場等公共設施項目建設。大倉園區,要延伸中部南北幹道,由北向南發展,通過建設旅遊服務設施,整合居住用地,改變原居住地沿過境公路布置的現狀。劍門工業園區,要依託108國道由南向北發展,完成園區主幹道、管網、防洪堤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打造道路交通,完成修城壩至沙溪壩的連線幹道建設、國道108線拐棗段道路改造和大倉壩東西主幹道建設,啟動拐棗壩至修城壩、沙溪壩至大倉壩兩座橋樑建設。三是發展公共運輸,開通劍門工業園區--修城園區--沙溪商貿園區--大倉園區的公共汽車,方便居民生活。四是配套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完成下寺垃圾處理場、下寺供水工程、下寺城網改造和郵電通信設施建設,搞好縣城環境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工程。五是提高人口聚集能力,加快居住小區建設,儘快完善縣城給水、供電、燃氣、通訊、廣電、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商貿、物流、文化、餐飲、賓館服務,不斷最佳化人居環境。 加快繁榮普安步伐 圍繞建設旅遊休閒、商貿流通、物流集散地目標,發展普安、經營普安、繁榮普安,努力把普安建成歷史文化名城、經濟繁榮的商貿園區、衛生文明的國家級重點城鎮。首先,堅持分區發展。以海螺包南麓劍金公路沿線區域和聞溪河沿岸區域為主要發展區;以舊城區為重點改善區,按照文化保護區、旅遊服務區、生活居住區、社會服務區、文化教育區、下游工業區的空間布局,加快舊城改造和發展,調整並最佳化城市功能。其次,要加快項目實施,與招商引資企業合作,完善舊城區改造、休閒廣場建設、城網改造、污水處理等項目建設。再次,做好乾道打造,完成從城北三江大橋沿劍州大橋至劍閣中學,從毛巾床單廠沿濱河路至劍閣公園,從毛巾床單廠沿鐘鼓樓、百貨公司、東門橋、河東街至劍州中學,從劍閣賓館沿郵政局、較場壩至文峰中學等四條大道的美化亮化、淨化工程。此外,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標誌性建築白塔、鐘鼓樓的打造,建好鶴鳴山公園、加強劍州古城保護、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打造特色小城鎮 “十一五”時期,要打造不同主導類型的小城鎮。一是鶴齡、柳溝、江口等鎮圍繞基礎農業型打造小城鎮,形成農產品的“貿工農”和“產加銷”小城鎮;二是開封等鎮圍繞工業主導型打造小城鎮,培育主導產業、形成拳頭產品、擴大企業規模;三是白龍等鎮圍繞商業貿易型打造小城鎮,拓寬交易範圍,增大市場容量,發展區域性小商城;四是劍門、武連等鎮要圍繞旅遊開發型打造小集鎮,加強吃、住、行、游、購、娛設施建設,形成休閒、度假、觀光、購物為一體的旅遊服務中心;五是元山、公興、武連等鎮圍繞交通樞紐型打造小城鎮,形成產品集散基地;六是鹽店、長嶺等鄉鎮要圍繞水產品開發打造小城鎮,形成水產養殖科研示範基地;七是上寺鄉要打造資源採掘型小城鎮,以採掘業為龍頭、帶動運輸、加工業共同發展,形成礦務小城鎮。在“十一五”時期,努力把我縣重點鄉鎮打造成“一鎮一業”、“一鎮一品”、“一街一景”的新型特色小城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