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鄉

國光鄉

國光鄉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位於縣境西南部,北接開封鎮,南與王河鎮相臨,東與碗泉鄉相接,國光鄉集鎮風光西南與迎水鄉毗鄰。政府所在地距老縣城普安60公里。劍(閣)鹽(亭)路穿過土門、五愛、朝陽等三個村,鄉村均通公路,交通便捷。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國光鄉,劍閣縣轄鄉,位於縣境西

國光鄉集鎮風光國光鄉集鎮風光

南部,北接開封鎮,南與王河鎮相臨,東與碗泉鄉相接,西南與迎水鄉毗鄰。政府所在地距老縣城普安60公里。劍(閣)鹽(亭)路穿過土門、五愛、朝陽等三個村,鄉村均通公路,交通便捷。全鄉幅員面積50.1平方公里,其中總耕地面積1.4萬畝,轄土門、走馬、東王、寨山、石印、朝陽、石堰、五愛、慶豐、青溪10個行政村,共2238戶,8218人。 西河從北至東斜穿鄉境,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農耕地多屬梯田、梯地土質肥。建有小Ⅰ型國光水庫,小Ⅱ型鷹窩、土埡、土灣、玉蘭水庫,年均氣溫16.4℃,降水量1000毫米。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養生豬。

建制沿革

國光鄉初為土門鄉,於1951年置治土門子,屬開封區,轄第一至七村。1952年建國光鄉,以國光水庫命名。1955年併入開封鄉,1961年從開封鄉析置土門公社,1981年更名國光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復置國光鄉。1992年撤鄉併入開封鎮,1995年分出復置國光鄉。

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

國光鄉屬純農業鄉,是劍

自然風光自然風光

閣的生產糧區之一,生產水稻、玉米、小麥、油料作物和多種經濟作物(生薑、海椒、蕃茄、蘋果、梨等以及各種水果)。2009年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糧經比例已達到6:4,農民人均純收入2304元。以南充盛裕制種有限公司為龍頭,發展以石印、清溪、石堰、朝陽四村為主的千畝制種稻生產基地;建立寨山村五愛村、土門村三村為主的千畝蠶桑基地。建立慶豐村、清溪村、寨山村、石印村石堰村、五愛村、土門村七村為主的千畝烤菸基地。畜牧業生產主要是飼養豬、牛、、雞、鴨、兔,重點以發展仔豬工程為主,建立了土門、寨山、五愛三個生豬小區,建立了劍門良種豬繁殖場,年可提供良種仔母豬500頭,為品種改良和加快國光萬頭仔豬工程奠定基礎。

工業經濟

國光鄉現有私營企業4家。椿生精米加工廠生產的“香米”運銷綿陽;保國磚廠和富裕水泥磚廠生產的磚供不應求,楊清虎投資60多萬元興建了碎石廠,有力的推動災後重建。

交通通信

國光鄉交通十分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劍鹽公路和喻馬

國光鄉集鎮一隅國光鄉集鎮一隅

路橫穿而過。以災後重建為契機,改造了街道門面、供電設施,新安裝了路燈與其它配套設施。10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安裝了程控電話近千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建設了通訊傳輸系統。開通有線電視近千戶,加快了網路建設和信息傳遞。

社會事業

國光鄉境內有劍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建築白鶴寺和清初建回龍廟,按照

國光國小國光國小

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得到了妥善保護。新建有線電視網路15公里,全鄉5個村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戶達950戶,自播節目174組。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改革政策,全鄉有村小1所,現有在校中國小生583人,全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學率已達98%以上,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為99%。狠抓了教師素質的提高,組織教師進行“師德師風”、“素質理論”學習,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鄉衛生院有職工4名,醫療設施不斷完善,設門診部2個、住院部床位8個,B超、中醫西醫、婦產等科室4,有效地防治疾病的發生。全鄉還有村醫療點10個,初級衛生保健網路形成,民眾的健康有了保障。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8346
男4416
女3930
家庭戶戶數2316
家庭戶總人口(總)8305
家庭戶男4391
家庭戶女3914
0-14歲(總)2239
0-14歲男1221
0-14歲女1018
15-64歲(總)5512
15-64歲男2945
15-64歲女2567
65歲及以上(總)595
65歲及以上男250
65歲及以上女34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804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