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9L空空飛彈

AIM-9L空空飛彈

該型號由美國海/空軍於1971年開始聯合改進,1977年投產,1978年服役,1986年停產,美國、日本和歐洲共生產16000枚以上。美國海/空軍聯合改進該彈,是為了提高飛彈的通用性。“響尾蛇”系列從基本型AIM-9B開始,分為海軍和空軍兩個型號系列,即海軍的AIM-9C/D/G/H和空軍的AIM-9E/J/N/P。這些型號處於同一性能水平,但海/空軍不能互換使用,關鍵在發射架不通用,海軍型發射架上裝有致冷氮氣瓶,空軍型發射架不帶氮氣瓶,這也是區分兩個系列的標誌。

基本資料

aim-9laim-9l

越戰以後美國軍方總結了“響尾蛇”飛彈的參戰過程,認為其在低空對活動目標的攻擊能力不足主要是由於其硫化鉛探測器性能不佳,易受地面以及雲層反射的雜波影響,為此必須研製靈敏度高、杭千擾能力強的紅外探測裝置。20 世紀70 年代中期美軍曾組織專家對研發的新型飛彈進行了多次論證,發現在投入使用的“響尾蛇”飛彈中除了H型有一定的離軸截獲和跟蹤能力外,其他型號都採用命中率不高的尾追攻擊形式,所以要求新型飛彈必須具有全向攻擊能力。最後,為了減少風險,決定以A IM-9H 為基礎,吸取部分AIM-9J的技術來研製。新飛彈即為AIM-9L 。

性能特點

AIM-9L空空飛彈 AIM-9L空空飛彈舵機機構及DSU-15A/B窄波束雷射近炸引信

AIM-9L保留了H 型的卡塞格倫鏡。導引頭採用致冷的銻化姻光敏元件,使其能偵測到波長較長的紅外線,並運用調頻調幅圓錐型掃描方式,提高了跟蹤目標的穩定性。和H型不同的是,L 型除了由發射架內的氮氣瓶致冷外,飛彈發射後還能夠從彈上的氖氣致冷瓶繼續致冷,增加了作用距離。該彈具有全向攻擊能力,攻擊角可達90度,並且具有近距格鬥能力。

L 型保留了H型的尾舵,不過前翼變成了雙三角形。為了提高殺傷率,L 型的引信也變成了DSU-15A/B窄波束雷射近炸引信。引信採用多個砷化稼雷射二極體發射器,其杭干擾能力及命中率大大提高。根據英國皇家空軍的數據顯示,L型彈的命中率可達80%。改用Wdu-17B型環形連續桿預製破片戰鬥部,重量為9.4 千克。採用重達45千克MK45 固體火箭發動機。四個控制舵面均為雙三角形。四個彈翼均為梯形懸臂式,在其後緣翼尖部位裝有一個氣動補償陀螺舵,以保持飛彈的橫滾穩定。

研發背景

aim-9laim-9l

“響尾蛇”空空飛彈是世界上裝備使用最為廣泛的一個近距空空飛彈系列,由美國海軍軍械試驗站(後改名為美國海軍武器中心,1992年後改名為海軍航空武器站),於1951年正式開始研製。鑒於當時“獵鷹”和“麻雀”空空飛彈正分別由休斯飛機公司和斯佩里公司為空軍和海軍研製,美國軍方和有關部門反對該型號的呼聲很高,但該試驗站仍用有限資金開展型號設計工作,於1953年首次進行了發射試驗並取得成功。飛彈分5個獨立艙段,可卸部件不超過24件,彈徑127mm,制導裝置體積小,線路簡單,共有7個電子管,相當於1台普通電子管收音機,當時的批生產單價僅3000美元。
“響尾蛇”空空飛彈雖然問世晚於“豬鷹”和“麻雀”空空飛彈,但很適用於戰後新出現的各種局部衝突和戰爭。在歷次局部戰爭的推動下,不斷改進發展並多次擊敗欲取而代之的競爭對手。因此,“響尾蛇”飛彈從美國走向日本、英國、西德以及其他國家,行銷世界。原型“響尾蛇”飛彈(AIM-9A)未能投入批生產,大量投產的是第2個型號“響尾蛇”1A(AIM-9B),1956年7月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其編號為AAM-N-7A,隨後進入美國空軍服役,其編號為GAR-8,從1962年起均改為三軍統一編號AIM-9B。從1958年“響尾蛇”(AIM-9B)首次在空戰中套用並取得成功以來,不斷改進發展。迄今為止,以AIM-9B為基本型,經歷3代改進發展,形成了一個多達16種型號的“響尾蛇”空空飛彈系列,還改進擴展為地空/空地飛彈,如“小懈樹”MIM-72地空飛彈、“紅眼睛”FIM-43單兵肩射防空飛彈、“響尾蛇反輻射”AGM-122A空地飛彈。現在,“響尾蛇”(AIM-9)系列已進入第4代,代號為AIM-9X,由美國海/空軍聯合發展。

多方生產

引導頭引導頭

L型彈於1975年3月完成研製。1978年4 月美國特許聯邦德國英國娜威義大利等國的承包商組成聯合生產線,於1981 年開始生產AIM -9L。聯邦德國BGT 公司負責生產控制艙,英國航宇公司負貴生產舵機陀螺舵義大利SNIA 粘膠公司負貴生產戰鬥部,挪威帶福斯公司則負責生產火箭發動機。BGT公司在1984年還將L 型改成AIM-9/SHORAD近距地空飛彈。1981 年8 月美國又特許日本生產AIM-9L (三菱重工公司為主承包商),以便裝備其F-4J 和F15J戰鬥機。日本還於1981年和1983 年先後向美國購買了共670 枚AIM-9L 。1981年沙特也向美國購買了1200 枚左右的AIM-9L 。

戰爭套用

AIM-9L在1982 年英阿馬島戰爭以及敘以貝卡谷地空戰中受到實戰考驗,表現相當不錯。英國皇家海軍的“鷂”和以色列空軍的F-15戰鬥機充分發揮了AIM-9L的全向攻擊能力及雷射近炸引信的可靠性,其中英國的“海鷂”艦載戰鬥機共發射27 枚AIM-9L ,有24 枚擊中目標,而敘利亞的55 架米格戰機有51 架被以色列引進的AIM-9L 擊落,命中率達到了80%。而且馬島戰爭表明,AIM-9L的低空性能相當好,當載機發現目標後降低高度至30 米,仍能命中低空飛行的目標。L 型總共生產5 500 枚。

型號改進

1976 年1 月美國海軍和空軍聯合提出發展AIM-9M的改進計畫,以進一步提高其在沙漠地區的紅外目標截獲能力。該型改進了L 型的格鬥性能。電子組件作了重新配置並提高其機干擾能力。導引頭改用閉環式致冷技術。M型的其他主要部件和L 型相同,但截獲目標能力提高了50 % ,同時還採用MK36 Mod5 消煙發動機來減少尾跡。

AIM-9M 型1979 年3 月完成工程發展,1982 年末開始生產,曾大量套用於海灣戰爭並擊落了12 架伊拉克飛機。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蘇聯AA—1空空飛彈
AA—2空空飛彈
蘇聯AA-3空空飛彈
前蘇聯AA—4空空飛彈
蘇聯AA—5空空飛彈
蘇聯AA—6空空飛彈
蘇聯AA—7空空飛彈
蘇聯AA—8空空飛彈
蘇聯AA-9空空飛彈
俄AA-10系列空空飛彈
蘇聯AA—11空空飛彈
AA-12空空飛彈
俄羅斯KS-172超遠
R—37
俄羅斯“環礁”空對空飛彈
“阿莫斯”空對空飛彈
“弓箭手”空空飛彈

“蝮蛇”空對空飛彈
俄羅斯AS-15KENT
AIM-7“麻雀”空空飛彈
AIM-9響尾蛇飛彈
“不死鳥”AIM-54空空飛彈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AIM-132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
美國RIM-7M飛彈
AIM-4“獵鷹”空空飛彈
“獵鷹”AIM-47A
“超獵鷹”AIM-4E
超獵鷹AIM-4F
“核獵鷹”AIM-26
AIM-9L空空飛彈
AIM-9X響尾蛇飛彈
不死鳥AIM-54A空空飛彈
“不死鳥”空對空飛彈

“麻雀”空對空飛彈
“米卡”空空飛彈
“魔術”空空飛彈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D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
“瑪特拉”R-530近距空空飛彈
“三菱”AAM—2飛彈
日本AAM—L空空飛彈
日本AAM—3空空飛彈
“天空閃光”空空飛彈
近距空對空飛彈IRIS—T
以色列“怪蛇”Ⅳ空空飛彈
彎刀近程空空飛彈
空對空飛彈“U達特”
“阿斯派德”多用途的飛彈
霹靂-11空空飛彈
“怪蛇”5空對空飛彈

“天劍”空空飛彈
“蜻蜓”系列空對空飛彈
天劍—Ⅱ型空對空飛彈
“天劍”Ⅰ型空空飛彈
SD-10中距空空彈
霹靂8近距空空飛彈
霹靂12中距空空飛彈
中國TY-90空空飛彈
霹靂-1空空飛彈
霹靂-3空空飛彈
霹靂-9空空飛彈
“火閃”空空飛彈
霹靂-2空空飛彈
霹靂-5空空飛彈
霹靂-4空空飛彈
霹靂-7空空飛彈
以色列巨蟒4空空飛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