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AA—5空空飛彈

蘇聯AA—5空空飛彈

蘇聯AA—5空空飛彈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較大型的空對空飛彈。該彈的蘇聯編號為R—4,它是在AA—3的基礎上發展出的中遠距攔射型飛彈。其外形採用正常式氣動布局,彈翼為十字形三角翼。動力裝置為一台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基本資料

(圖)蘇聯AA—5空空飛彈蘇聯AA—5空空飛彈

蘇聯AA—5空空飛彈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較大型的空對空飛彈。該彈的蘇聯編號為R—4,它是在AA—3的基礎上發展出的中遠距攔射型飛彈。其外形採用正常式氣動布局,彈翼為十字形三角翼。 動力裝置為一台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該系列空空飛彈分為半主動雷達型和被動紅外型兩大類,其使用代號為:半主動雷達型Р-80Р(R-80R)和Р-4Р(R-4R);被動紅外型Р-80(R-80T)和Р-4Т(R-4T)。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A-5“灰”(Ash)。

主要數據

最大射程 25km(Р-4Р)
 40km(Р-РМ)
 20km(Р-4Т/ТИ)
最小射程 2000m
最大速度 M2.6
使用高度 8~21km
最大過載
制導系統 半主動雷達制導(Р-4Р/РМ)
 被動紅外製導(Р-4Т/ТИ)
引信 主動雷達引信(Р-4Р/РМ、-4Т)
 光學引信(Р-4ТИ)
戰鬥部 高爆炸藥,重53kg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重 483kg(Р-4Р/РМ)
 489kg(Р-4Т)
 485kg(Р-4ТИ)
彈長 5.53m(Р-4Р/Т)
 5.652m(Р-4ТИ)
彈徑 315mm
翼展 1500mm

設計特點

AA-5AA-5

該彈採用正常式氣動外形布局,兩對彈翼和舵面分別位於相互垂直的兩個平面內,呈X-X配置。全彈採用模組化結構,分為4個艙段:第一艙為導引頭,第二艙為引信戰鬥部,第三艙為固體火箭發動機,第四艙為艙機和控制部分。模組化設計保證該彈在艙段結構上具有互換性,通過雷達導引頭、紅外導引頭,以及雷達引信、光學引信等不同部件的互換使用,滿足不同的作戰使用要求。
彈頭呈錐形,雷達導引頭重量為36.5kg,紅外導引頭重量為27kg。彈體呈圓柱形,重量為105kg。彈體前部裝引信和戰鬥部,雷達和光學引信的重量分別為12kg和17kg。彈體中部裝發動機,帶/不帶裝藥時的重量分別為202kg和79kg。彈體後部裝發動機噴管和舵機與控制部分,自動駕駛儀重量為13.5kg,蓄電池和變壓器的重量分別為13.2kg和14.5kg。整個彈載系統的重量分別為89.7kg(Р-4Р)、80.2kg(Р-4Т)和85.2kg(Р-4ТИ),其中包括帶氣源的氣動系統重量32.5kg。4片大的三角形彈翼固定安裝在發動機艙段的外殼上,含下部彈體的彈翼面積2.8m2,迎風面積1.754m2,平均氣動翼弦2473.7mm。4片小的梯形艙面,活動安裝在發動機噴管和舵機所在的尾部艙段的外殼上,一對舵面的迎風面積0.2417m2,最大舵面偏轉角±35°,舵展1330mm。
全彈重心位置在發射時和主動段結束時分別為平均氣動翼弦的48%和42%、47.5%和41.5%、48.2%和41.2%。不帶曳光管時全彈長分別為5.36m(Р-4Р/Т)和5.482m(Р-4ТИ)。該系列飛彈作為前蘇聯的第一代遠距空空飛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體制,最大有效射程達到40km,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其性能水平是先進的,是當時現役空空飛彈中最大的一種,能夠對飛行高度8~21km、位於載機下方7~8km、飛行速度達2000km/h、側向機動過載不超過2g的空中目標進行攻擊,其大的戰鬥部足以使一發飛彈命中並擊毀目標。

蘇聯AA—5空空飛彈分為雷達型和紅外型兩種。雷達型採用I/J波段半主動雷達制導,紅外型則為全程被動紅外製導。使用時,兩種制導方式的AA—5可混裝在機翼下。該彈彈長為5.3 米 (紅外型) 或5.18米(雷達型),彈徑0.3米,彈翼翼展1.3米,發射重量450千克,戰鬥部重70千克,最大射程20千米,最大速度約為M數2.6。 AA—5 “灰”於60年代初期服役,主要裝備在較大型的全天候截擊機圖—138、米格—25等飛機上。

建造背景

AA-5AA-5

該彈是蘇聯自行研製並裝備國土防空截擊機的第一種遠距雷達型空空飛彈,屬於第一代遠距空空飛彈,載機為蘇聯的第一種遠程國土防空截擊機。在50年代中期,蘇聯國土防空空軍決定研製中/遠距新型空空飛彈系統,裝備新型防空截擊機如雅克-28、米格-Е-152、蘇-11等。當時,參加競爭研製的單位有四家飛機設計局和兩家飛彈設計局,最終獲勝的是馬圖斯.比斯諾瓦特領導的第4試驗設計局,即現在的“閃電”機械製造設計局,它推出的К-8半主動雷達型中距空空飛彈和К-80半主動雷達型遠距空空飛彈均被選中。是專門為裝備圖波列夫設計局的新型遠程截擊機——圖-128而設計的遠距雷達型空空飛彈,與西方稱之為“大鼻子”(Bigose)的、“鏇風 ”I波段、新型機載火控雷達配合,用來攔截攻擊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和“鯊蛇”(Snark)洲際巡航飛彈

該彈於1959年開始研製,1961年在土希諾機場舉行的蘇聯航空節上,其原型飛彈Р-80(R-80)隨同載機參加飛行表演。該彈於1963年投入批生產,1965年進入現役,有多種改進型,代號改為Р-4(R-4),1991年代初退出現役。

盤點世界著名空空飛彈

空空飛彈與地地飛彈、地空飛彈相比,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與航空機關炮相較,具有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優點。
蘇聯AA—1空空飛彈
AA—2空空飛彈
蘇聯AA-3空空飛彈
前蘇聯AA—4空空飛彈
蘇聯AA—5空空飛彈
蘇聯AA—6空空飛彈
蘇聯AA—7空空飛彈
蘇聯AA—8空空飛彈
蘇聯AA-9空空飛彈
俄AA-10系列空空飛彈
蘇聯AA—11空空飛彈
AA-12空空飛彈
俄羅斯KS-172超遠
R—37
俄羅斯“環礁”空對空飛彈
“阿莫斯”空對空飛彈
“弓箭手”空空飛彈

“蝮蛇”空對空飛彈
俄羅斯AS-15KENT
AIM-7“麻雀”空空飛彈
AIM-9響尾蛇飛彈
“不死鳥”AIM-54空空飛彈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AIM-132先進近距空對空飛彈
美國RIM-7M飛彈
AIM-4“獵鷹”空空飛彈
“獵鷹”AIM-47A
“超獵鷹”AIM-4E
超獵鷹AIM-4F
“核獵鷹”AIM-26
AIM-9L空空飛彈
AIM-9X響尾蛇飛彈
不死鳥AIM-54A空空飛彈
“不死鳥”空對空飛彈

“麻雀”空對空飛彈
“米卡”空空飛彈
“魔術”空空飛彈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D
中距空對空飛彈“超”530F
“瑪特拉”R-530近距空空飛彈
“三菱”AAM—2飛彈
日本AAM—L空空飛彈
日本AAM—3空空飛彈
“天空閃光”空空飛彈
近距空對空飛彈IRIS—T
以色列“怪蛇”Ⅳ空空飛彈
彎刀近程空空飛彈
空對空飛彈“U達特”
“阿斯派德”多用途的飛彈
霹靂-11空空飛彈
“怪蛇”5空對空飛彈

“天劍”空空飛彈
“蜻蜓”系列空對空飛彈
天劍—Ⅱ型空對空飛彈
“天劍”Ⅰ型空空飛彈
SD-10中距空空彈
霹靂8近距空空飛彈
霹靂12中距空空飛彈
中國TY-90空空飛彈
霹靂-1空空飛彈
霹靂-3空空飛彈
霹靂-9空空飛彈
“火閃”空空飛彈
霹靂-2空空飛彈
霹靂-5空空飛彈
霹靂-4空空飛彈
霹靂-7空空飛彈
以色列巨蟒4空空飛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