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薯6號

隴薯6號

隴薯6號屬於馬鈴薯的一種,中晚熟鮮食品種,出苗後生育日數115天左右。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

基本信息

品種介紹

審定編號:國審薯2005002
品種名稱:隴薯6號(區試代號:甘L9408-10)
選育單位: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武薯86-6-14/隴薯4號

特徵特性

中晚熟鮮食品種,出苗後生育日數115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70~80厘米,莖綠色,葉深綠色,花冠乳白色,雄蕊黃色,無天然結實。塊莖扁圓形,淡黃皮白肉,芽眼較淺,單株結薯5~8個,商品薯率73.1%。幼苗生長勢強,成株繁茂,主莖分枝較多,塊莖休眠期中長,較耐貯藏。田間表現抗退化能力強,抗晚疫病。室內接種鑑定:中抗輕花葉病毒病,感重花葉病毒病,中感晚疫病。塊莖品質:乾物質23.3%,粗澱粉含量16.1%,粗蛋白含量2.16%,維生素C含量11.2毫克/100克鮮薯,還原糖含量0.36%。

產量表現

2002~2003年參加國家馬鈴薯品種中晚熟西北組、華北組區域試驗,中晚熟西北組平均畝產1651公斤,比對照隴薯3號增產8.6%;中晚熟華北組平均畝產1603公斤,比對照紫花白增產6.3%。2004年生產試驗,中晚熟西北組平均畝產2304公斤,比對照隴薯3號增產17.5%;中晚熟華北組平均畝產1618公斤,比對照紫花白增產19.8%。
栽培技術要點:1、高寒陰濕、二陰地區4月中旬播種,半乾旱地區4月上、中旬播種,不宜遲播。2、每畝種植密度,一般地塊4000株,旱薄地2500~3000株。3、管理上注意早促快發、先促後控,重施底肥,氮、磷肥配合;早施追肥,切忌氮肥過量;早鋤草、早中耕培土,培土壟要高而陡。高寒陰濕及二陰地區,水肥條件好的地塊,7月上旬初花期株高超過60厘米、有徒長趨勢時,及時噴施多效唑或馬鈴薯膨大素控制徒長,促進塊莖形成和膨大。4、收穫前一周割掉薯秧,運出田間,以便曬地和促使薯皮老化;收穫時輕拿輕放塊莖,儘量避免碰撞,減少病菌侵染,提高貯藏效果。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馬鈴薯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甘肅高寒陰濕及二陰地區,寧夏南部青海東南部河北北部內蒙古中部山西北部北方一季作區種植。

2011年優質種子3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