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4號

富源4號,水稻品種。早熟優質米水稻新品種。適應在寧夏川區各市縣、直播和插秧栽培。

基本信息

品種類別

水稻

品種名稱

富源4號(原名96D10

審定編號

寧審稻200208

品種來源

96D10是自治區種子管理站、區原種場從北方區試中選出的一個早熟優質米水稻新品種。

特徵特性

粳型、早熟品種,生育期142d,同對照寧粳12號相同。幼苗長勢旺,耐低溫抗鹽鹼能力強,抗稻瘟病、白葉枯病。豐產、穩產性好。株高99.8cm,株型緊湊。莖桿粗壯,分櫱力強,成穗率高,空秕率低,散穗,每穗平均總粒數78.01,結實粒數72.4粒,千粒重24.2g。結實率92.81%。經中國水稻所米質檢測中心測定,糙米率83.6%,精米率76.7%,整精米率70.9%,堊白粒率28%,堊白度3.9%,透明度一級,膠稠度84mm,直鏈澱粉含量17.1%,旦白質含量7.0%。米質分析12項指標,有8項達到部頒一級優質米標準,2項達到二級優質米標準。

產量表現 

1998年參加全國水稻北方區試,寧夏三點平均產量12141kg/hm2(809.4kg/畝),比對照寧粳12號增產3.81%。1999年繼續參試,平均產量13038kg/hm2(869.2kg/畝),比對照寧粳12號增產7.88%,兩年平均12590kg/hm2(839.3kg/畝),比對照寧粳12號增產5.58%。1999年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1355kg/hm2(757kg/畝)比對照寧粳12號增產6.7%。2000年在區原種場、銀川效區和區作物所示範種植35公頃,平均產量分別為10815kg/hm2(721kg/畝)、10725kg/hm2(715kg/畝)和10590kg/hm2(706kg/畝)。2001年在區原種場農業一隊鹽鹼地上連片種植15公頃,平均產量9405kg/hm2(627kg/畝)最高單產達10440kg/hm2(696kg/畝)。

一般產量9750kg/hm2(650kg/畝),高產可達11250kg/hm2(750kg/畝)。

栽培要點:

(一)直播栽培

1、播種前種子用1000倍\"402\"或其它藥劑浸種消毒2-3d,防止惡苗病。

2、5月10日前播種上水,播種量300kg/hm2(20kg/畝)。 

3、播前施足底肥,基施純N85kg/hm2,P2O5150kg/hm2。5月下旬、6月上旬各追肥一次,每次追純N37.5kg/hm2。7月中旬追穗肥,施純N20kg/hm2。

4、出苗期間水層管理採用乾乾濕濕促進紮根,以後保持淺水層。6月底和齊穗後撒水曬田3-4d,增強土墒通透性,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抗倒伏能力。

5、除草採用化學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結合,及早消滅雜草。

(二)插秧栽培

1、播前進行浸種消毒,4月20日開始播種,播種量4500kg/hm2。

2、5月中旬開始插秧,高水肥田30×10cm,中低水肥田按26×10cm行穴距進行插秧,每穴3-4苗。

3、施肥。插秧前基施純N85-100kg/hm2,P2O5150kg/hm2。5月下旬和6月上旬追肥二次,每次施純N37.5kg/hm2。7月中旬施穗肥,施純N20kg/hm2。

4、6月下旬和齊穗後進行撒水曬田,增強水稻抗倒伏能力。及時消滅雜草。

種植區域

適應川區各市縣、直播和插秧栽培。

2011年優質種子3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