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苜1號

苜蓿品種。1998年固原市農科所引進。適宜寧夏全區水、旱、鹽鹼地及中低產田種植。

基本信息

作物種類: 苜蓿

品種名稱:中苜1號

審定(登記)編號:寧審苜2003006

審定(登記)年份:2003

審定(登記)單位:寧夏

選(引)育單位(人):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

是否轉基因:否

特徵特性

株高80-100厘米,株型直立;主根明顯,入土深度3-6米,側根較多根系發達;根莖部多分枝,單株分枝6-14個,莖上具棱,疏被絨毛。葉色深綠,羽狀三出複葉,疏被絨毛,托葉二片,小葉倒卵形,長1.5-3.5厘米;總狀花序,花冠紫色或淺紫色,小花7-25朵,莢果螺鏇形2-3圈,種子腎形,種皮黃色,千粒重2.0克。經寧夏農科院分析測試中心化驗分析:水地兩茬鮮草平均含粗蛋白17.03%,粗脂肪1.65%,粗纖維33.51%,無氮浸出物33.02%;旱地兩茬平均含粗蛋白18.00%,粗脂肪1.47%,粗纖維32.33%,無氮浸出物31.60%。早熟、抗旱、耐瘠薄、耐寒、耐鹽鹼,生長迅速、再生能力強。營養豐富,家畜喜食。缺點是抗霜霉病能力一般,抗倒伏能力一般。

產量表現

一般旱地鮮草畝產2000-4700公斤;水澆地畝產4000公斤以上,種子田種子畝產40-6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

(1)選擇土層深厚疏鬆的中性或微鹼性沙壤土、壤土地種植。乾旱嚴重地區應在播種前進行鎮壓。

(2)播種時間和方式:在地溫穩定達到5℃以上,土壤墒情好時,4月初-7月20日均可播種。

(3)播量與播深:生產苜蓿乾草的畝播量1.2-1.5公斤,一般播深2厘米,行距15-30厘米。

(4)施肥:播種前一次施過磷酸鈣每畝20公斤,或在每茬刈割後撒施尿素每畝5-7公斤。

(5)病蟲鼠草害防治:用化學藥劑或提前刈割的辦法防治病蟲害。

(6)刈割時期與留茬高度:第一茬在苜蓿初花期收割(6月初),留茬3-5厘米,霜凍來臨前的20-30天應停止刈割。

2011年優質種子3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