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棉15號

2008-2009年在甘肅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籽棉302.1公斤,比對照品種酒棉1號減產3.3%;平均畝產皮棉121.0公斤,比對照增產8.3%。2010年在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籽棉341.4公斤,皮棉130.2公斤,分別比對照酒棉8號增產10.8%和10.6%。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甘審棉2011003
品種名稱:酒棉15號
選育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以酒棉1號為母本、905為父本雜交,其後代經航天搭載誘變選育而成,原代號FC-02F2-40。

特徵特性

屬特早熟陸地棉,生育期134天,霜前花率93.2%。株型緊湊,呈筒形。株高50-70厘米,第一果枝著生節位5節,果枝Ⅰ式,有茸毛。葉片中等大小,多上舉,葉色深綠,葉背有茸毛。鈴呈卵圓形,4-5室,單株結鈴7.5個,單鈴重5.6克,鈴殼薄,吐絲暢而集中。衣分37.5-44.3%,衣指6.3克。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5毫米,整齊度指數86.5%,斷裂比強度29.9牛力/特克斯,麥克隆值4.3,伸長率5.9%,反射率75.8%,黃度7.9,紡紗均勻性指數157。收穫期枯萎病剖桿發病率14.8%,病情指數7.5,抗枯萎病。

栽培要點

4月上中旬播種。每畝留苗1.1萬株。底肥在施用優質農家肥5方/畝的基礎上,施純N10公斤、P2O512公斤、K2O5公斤;隨一、二、三水共追純N10公斤。見花期前後澆頭水,全生育期灌水3~4次。於蕾期、花鈴期、花鈴盛期用50%矮壯素2、4、6毫升和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45公斤進行葉面噴施。還應控制棉花蚜蟲、紅蜘蛛、棉鈴蟲等害蟲蔓延擴散。

適宜範圍

適宜於我省河西走廊棉區種植。

2011年優質種子7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