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單13號

寧單13號(又名LB-15)是以自交系9058×8218雜交選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種。具有穗位低、結實好、耐密植、適應性廣等特點,適宜寧夏引、揚黃灌區單種或與小麥套種。2009年3月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寧審玉2009001,正在申請新品種保護。

基本信息

品種來源

寧夏綠博種子有限公司以自交系9058×8218雜交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

芽鞘紫色,葉綠色,葉緣紫色,幼苗生長勢強,株高288cm,穗位高128cm,株型緊湊,葉片肥厚上沖;成株20片葉,花葯粉紅色,花粉量大,花絲紫紅色,果穗筒型,穗軸白色,果穗長19.1cm,穗粗5.4cm,禿尖短,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8粒,單穗粒重201g,百粒重33.6g,出籽率82.2%,籽粒黃色,馬齒型。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籽粒容重708g/L,粗蛋白8.39%,粗脂肪3.69%,粗澱粉72.90%,賴氨酸0.29%。
經2008年人工接種鑑定:中抗大斑病(5級),抗小斑病(3級),感矮花葉病(43.8%),高感莖腐病(58.8%),高感絲黑穗病(80.9%),高感玉米螟(9級)。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

適宜寧夏引、揚黃灌區單種或與小麥套種。
2007年寧夏灌區套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13.7kg,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18.7%;單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67.3kg,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5.2%。2008年寧夏灌區套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0.9kg,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11.3%;單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893.7kg,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14.2%。兩年套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72.3kg,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15.1%;單種平均畝產930.5kg,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9.64%。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8.9kg,較對照沈單16號增產8.7%。

栽培技術要點

(1)種植方式:套種或單種。套種玉米邊行距小麥不少於20cm,玉米行距25-30cm,畝密度3500株;單種行距60cm,株距25cm,畝密度4450株。(2)播種:播種期4月上旬;機械播種或人工播種(3)施肥與灌水:按照配方施肥的原則進行肥水管理。播種時,在施足農家肥基礎上,磷肥和鉀肥及其它微量元素肥料播種前施入,中等地力畝施磷酸二銨15-20kg,拔節期至小喇叭口期畝追施尿素30-35kg。根據地力情況和田間長勢酌情增減。(4)加強後期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穫

2011年優質種子7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