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雜2號

豐雜2號

豐雜2號是西豐縣蠶業總站研製開發的柞蠶新品種。通過幾年的推廣套用,很適於二化性地區柞蠶生產,表現為繭大、豐產、抗逆性強,明顯優於遼寧省現行的其它品種,並於1996年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品種類別:油菜
品種名稱:豐雜2號
審定編號:甘審油2011009

特徵特性

甘藍型,全生育期258天。株高156厘米,分枝數11-13個,單株有效角果320個左右,千粒重3.6克。芥酸含量0.12%,硫甙含量15.6微摩爾/克,含油量為37.46%。田間調查菌核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分別為1.5%、0.12%,低於對照品種。

產量表現

2008年-2009年試驗,在成縣、徽縣平均畝產206.6公斤,比對照甘雜1號增產5.51%。

栽培要點

播期,直播9月12日-18日,地膜覆蓋地塊可推遲到9月20-25日。畝播量,直播田0.3-0.4公斤,覆膜田0.1-0.15公斤。川區留苗8000株左右,山旱丘陵地留苗10000-12000株。畝施磷酸二銨20公斤,尿素10公斤,硼肥0.5-1.0公斤。播後2-3天或出苗時,將麥麩炒香後拌辛硫磷撒于田間誘殺蟋蟀。苗齊後於三葉間苗,五葉定苗清行,11月中下旬松行土,畝追施3-4公斤尿素。

種植區域

適宜在安徽省徽縣、成縣海拔1000-14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區種植。

2011年優質種子7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