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H8631

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18.1kg,比對照寧莜1號增產7.6%;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8.8kg,平均增產31.57%;兩年平均畝產138.45 kg,平均增產19.59%。

基本信息

品種審定編號

品種來源

特徵特性

幼苗直立,苗色深綠,葉片上舉,生長勢強,株型緊湊,分櫱力強,成穗率高,群體結構好,株高71.4-132.1cm,穗型側散形,穗長20.2cm,穗鈴數30.8個,主穗76.8粒,穗粒重1.4g,千粒重19.3g ,粒卵圓形,淺黃色。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籽粒含粗蛋白21.13%,粗脂肪6.65%,粗澱粉54.35%,粗纖維2.55%,灰粉2.22%,水分10.1%。胺基酸21.18%(其中賴氨酸0.94%)。

生育期97-104d,中晚熟品種。根系發達,抗寒、抗旱性強,耐瘠薄,莖桿粗壯堅硬,抗倒4伏,成熟落黃好,中抗鏽病,生長勢強,生長整齊,口緊不落粒,適應性廣。

適應地區產量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

(1)選地:選中等以上肥力土地種植,前茬以豆科,馬鈴薯和春小麥茬為宜。

(2)深耕耙耱:前作收穫後應及早進行秋深耕,早春頂凌耙耱。

(3)施肥:結合秋深耕基施農家肥1000-2000kg/畝,磷酸二銨10-15kg/畝, 5-6葉期結合降雨追施尿素7.5-10kg/畝。

(4)播種:精選種子,播前藥劑拌種,3月底至4月初播種,播量7-8kg/畝,基本苗25-30萬株/畝,播深4-5cm。

(5)田間管理:前期早鋤、淺鋤,保全苗促壯苗;中後期早追肥,深中耕,細管理,防蟲治病害,防倒伏,防貪青。

(6)適時收穫:當麥穗由綠變黃,上中部籽粒變硬,表現出品種籽粒正常大小和色澤,進入黃熟時及時收穫。

2011年優質種子7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