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廣戰役

郎廣戰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4月,在渡江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在安徽省東南部郎溪、廣德地區圍殲國民黨軍的作戰。

基本信息

戰役介紹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4月,在渡江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安徽省東南部郎溪、廣德地區圍殲國民黨軍的作戰。

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後,國民黨軍於22日下午開始全線總退卻。人民解放軍各部當即發起追擊,其中第三野戰軍中集團第7兵團之第24軍,第9兵團之第25軍、第27軍、第30軍、第33軍和第10兵團之第29軍、第28軍、第31軍,第8兵團之第20軍、第26軍分別由安徽蕪湖銅陵地區和江蘇鎮江、常州地區向浙江吳興、長興地區實施東西對進。沿途殲滅國民黨軍一部。

至27日晚,第9、第10兵團於吳興會師,切斷了由鎮江、南京地區南撤國民黨的退路,將國民黨軍第4、第28、第45、第66、第5l等軍殘部四面包圍於郎溪縣城以東、廣德縣城以北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的範圍內。

國民黨軍雖然組織兵力,準備抵抗,但處於混亂狀態,解放軍乘機於28日晨向被圍之國民黨軍展開全線猛烈攻擊。其中,第24軍由廣德縣城及以東地區向北攻擊,第30軍由廣德縣城以西地區向北攻擊,第25軍由郎溪縣城、鍾橋(郎溪縣城以北)地區向東攻擊,第20軍由梅渚、杜渚(溧陽縣城以南)地區向南攻擊,第23軍由磚橋、白峴(長興縣城西北)向南攻擊。

經28日一天戰鬥,殲滅國民黨軍大部。國民黨軍殘部向東潰退至廣德縣城以東獨山鎮、界牌地區,準備繼續頑抗。解放軍第28軍由吳興縣城向西攻擊,第33軍由天平橋(廣德縣城以東)地區向北攻擊,第24軍由廣德縣城及其以東地區向東攻擊,第31軍由夾浦(長興縣城東北)、小浦(長興縣城西北)地區向南攻擊。經過激戰,將國民黨軍全部殲滅。至29日中午戰鬥結束,殲滅國民黨軍第4、第28、第45、第51、第66等5個軍大部或一部,共8萬餘人。

戰役點評

我軍之所以能在渡過長江後順利殲滅該敵,主要是指揮員粟裕指揮果斷,使中、東兩集團得以迅猛對進,不為沿途小股敵人所遲滯,迅速完成了對寧、鎮逃敵的合圍,並乘敵混亂,分割殲滅該敵。

郎廣戰役郎廣戰役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