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戰役

西昌戰役

1949年底,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胡宗南返回西昌,與西昌警備司令賀國光糾集由四川逃出的國民黨軍殘部及西昌警備司令部所屬1個多師共約3萬人。

基本信息

戰役概述

西昌戰役西昌戰役

1949年12月28日,由成都逃往海南島的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胡宗南返回西康省(今分屬四川、西藏)西昌,與西昌警備司令賀國光糾集由四川逃出的國民黨軍第27、第56、第2、第124軍等殘部及西昌警備司令部所屬1個多師共約3萬人,盤踞西昌地區,企圖建立“游擊根據地”。1950年3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暨第二野戰軍以第14、第15、第62軍各一部,共13個團的兵力發起西昌戰役。

至26日,第62軍一部由溫江進抵越(上山下雋)(今越西)、冕寧地區,第15軍一部由曲靖逼近西昌地區,對西昌形成南北夾擊之勢。胡宗南、賀國光倉皇乘飛機逃跑,守軍紛紛潰逃。第27、第56軍殘部逃向西昌以北小相嶺山區。第62、第15軍隨即對其實施合擊,在彝族民眾的幫助下,至4月5日,全殲被圍困在小相嶺山區的國民黨軍,斃原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四川第1路游擊總指揮唐式遵等。第14軍和桂滇黔邊縱隊各一部於3月20日分別由祿豐、賓川北進,渡金沙江,猛追八晝夜,在賓川、鄧川(今屬洱源)一帶殲滅由西昌地區南逃的第124軍殘部。第62軍另一部於3月17日由雅安西進,至24日,解放瀘定、康定,殲第127軍殘部。此役,殲滅國民黨軍1萬餘人,解放了西昌地區和巧家、華坪、康定、瀘定等18座縣城。

戰前態勢

(一)敵方態勢

1949年12月21日晨,蔣介石從台灣令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長官胡宗南,集中兵力從雅安、蓑衣嶺、雷馬屏峨3個方向脫圍,退至西昌固守。

西昌戰役西昌戰役

胡宗南接令後,對蔣固守西昌戰略毫無信心,命令長官公署高級官員、檔案、電台於22日在雙流機場起運海南島海口機場。22日晚在新津召開軍事會議,決定部隊由五兵團司令李文率領,以大兵團方式向雅安突圍。23日上午10時,胡宗南在成都脫離部隊飛三亞機場。

蔣介石在台灣未得胡宗南戰報,派出飛機四處尋找,得知胡宗南飛抵三亞,十分生氣。以“不經請示,擅自離隊”為由,著參謀總長顧祝同前往三亞查辦。經顧的周鏇,胡宗南以“戴罪立功”的名義,於12月28日晨6時,率飛海口的各高級官員,分乘10架飛機,飛抵西昌。

12月29日,蔣介石給胡宗南發來“十萬火急”電令:一、固守西昌3個月,等待國際形勢變化;二、收攏川西脫圍各部,加以整編,保衛西南大陸。1950年3月初,蔣介石又派顧祝同和蔣經國飛抵西昌,傳達面諭:竭誠竭力,固守西昌,等待國際形勢變化,以圖恢復大業;萬不得已放棄城市,必須建立大西南遊擊根據地,配合全面反攻大陸。

胡宗南此時忙於收攏殘部,準備據守西昌
1、以1949年10月空運西昌的國民革命軍第一師朱光祖團1700餘人為基礎,收容從川南逃來的二十七軍特務團1000餘人,其他部隊的散兵游勇600餘人為基本力量,重建第一師,任朱光祖為師長,擔負西昌警戒和德昌、寧南兩縣防務。
2、收編由川南逃來西昌的一二四軍殘部1個師4個團4000餘人,升任該軍軍長顧葆裕為第七兵團司令,率部駐防會理。並將川東逃來的第二軍七十六師殘部兩個團3000餘人交顧介侯指揮,升76師師長張桐森為第二軍軍長兼師長,發給3個月糧餉,以資鼓勵,擔負會理一線防務。
3、川西脫圍的六十九軍軍長鬍長清率部1000餘人駐漢源,收編四川洪雅逃來的李玉光地方武裝1000餘人和川西起義後又叛逃富林的第三三五師王伯華團歸胡長清指揮升胡長清為第五兵團司令兼六十九軍軍長升王伯華為師長兼一○○四團團長,升李玉光為新十二師師長,共約4000餘人,擔負大渡河一線防務。
4、收容起義後叛逃雷波的四川省交警大隊1000多人,任一隊長陳超為川康滇邊區游擊司令,命其率部駐防雷波。

西昌戰役西昌戰役

5、收編川西脫圍逃到甘孜一帶的一二七軍三一○師殘部,三十八軍五十五師殘部、原西安綏署突擊總隊殘部共1000餘人,升任田中田為三軍副軍長兼三一○師師長,陶慶林為一三五師師長,張天翔為三十七師師長,各率部擔負瀘定一線防務。
6、收容地方武裝,建立“反共救國軍”7個縱隊,約1.3萬人。
7、整編寧雅聯防司令羊仁安的2000多人槍為新編第2軍,任羊為軍長、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少將高參王炳炎為副軍長。
8、將西昌警備司令部賀國光的兩個警備團,各擴充為2000人。
9、委胡宗南早年培訓並早已派回西昌的情報人員李廷相為金沙挺進支隊隊長,發給步槍50支,衝鋒鎗、卡賓槍各2支,電台1部。要李在1月之內組成一個團的游擊隊。
10、策反已起義的二十四軍師長唐英率部叛變。
11、以國防部名義,委“國民革命同志會”骨幹分子出任各縣特務大隊長。計有西昌李雪松、德昌張漢堡、越王文升、鹽源張玉麟、寧南李幼軒、平壩毛文貴、海棠陳光裕、昭覺王隆映。任務是一旦西昌失守,即各自開展游擊活動。
12、委任從貴州逃來西昌的彝族土司楊砥中為西南邊政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防部二廳副處長黃逸公為秘書長,聯絡雲貴川少數民族中的反共頭人,組織抵抗力量。

(二)我方態勢

1950年3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首長劉伯承鄧小平賀龍,部署西昌戰役。令駐川西的六十二軍一八四師擔任主攻,由北向南,對西昌發動正面

西昌戰役 報導西昌戰役 報導

進攻;令駐雲南的十五軍四十四師、四十三師各一部,十四軍四十師一一九團、四十二師一二四團及中共地下黨領導的桂滇黔邊區縱隊三十四、三十五兩個團,和會理地下黨領導的寧屬人民軍金江一、二支隊,由南向北對西昌實行包抄、夾擊。南北兩路部隊,根據西昌區域的地理特點,採取多路開進,層層包圍的戰略戰術。
北路:六十二軍一八四師分左中右三路,從川西溫江出發,向西昌挺進。左路由副師長陳捷第指揮,率550團經峨邊繞大渡河南岸,過羊村河、牛日河到田壩、海棠,消滅外圍之敵,阻截大渡河守敵南逃道路,從敵軍背後配合主攻部隊搶渡大渡河天險;中路,由師長林彬指揮,率師指揮所及主攻部隊五五二團,沿樂西公路,經蓑衣嶺、富林、過大渡河、小相嶺,從正面攻擊西昌;右路,由師政委梁文英指揮,配合主力殲敵於預設地域後,從石棉過大渡河,經冕寧直下西昌。
南路:十四軍四十師一一九團、四十二師一二四團和十五軍四十四師、四十三師從滇北和滇西北,分左中右三路向西昌包抄前進,左路,四十師一一九團,由雲南祿豐出發,經永仁,北渡金沙江,直取鹽邊;四十二師一二四團,在桂滇黔邊區縱隊配合下,由雲南賓川出發,經永勝,疾進鹽源。中路,四十四師一三○團、一三二團,由雲南曲靖出發,在金江支隊配合下,北上龍街,渡金沙江,攻姜驛、攻會理、攻德昌、再攻西昌。右路四十四師一三一團,由雲南曲靖出發,在金江一支隊配合下,北進巧家,渡金沙江,攻華彈、寧南、普格,再攻西昌。
1950年3月12日,各路解放大軍從6個方面,同時向預定位置開進,合圍西昌,拉開了西昌戰役的戰幕。

戰役經過

西昌戰役西昌戰役

西昌戰役首先由北線中路部隊一八四師五五二團打響,他們以一天一百多里的行程,翻過海拔3000多米的蓑衣嶺,連克皇木場、馬料關,殲敵三三五師1個營和寧雅聯防司令羊仁安部一部,於3月23日攻克富林重鎮,抵達大渡河北岸。一八四師師長、西昌戰役北線中路部隊指揮林彬,根據敵人軍心動搖和布防情況,決心實行強渡。師山炮營迅速在北岸展開,集中輕重機槍壓制對岸火力,擔負強渡任務的五五二團五連四班,乘坐一條舊木船和竹筏,在輕重火器掩護下,於3月24日開始第一次強渡,孤膽英雄溫卓芳中彈犧牲,戰士曾慶榮被卷進急流,第一次強渡未成,接著,戰士們找來船工,由五班再次組織搶渡,在強大火力掩護下,船向對岸划去。戰士們圍成人牆,用身體保護船工,有的幫助搖擼,眼看離對岩只有50米,敵人灘頭陣地猛然開火。戰士們在船頭機槍的掩護下,爭先恐後跳入水中,撲向對岸,很快占領一片灘頭陣地,後續部隊一批一批地登上南岸,大渡河天險突破了,南岸守敵愴惶向大樹堡、曬經關逃去。這時,左路五五團已從峨邊進入彝區,繞到大渡河南岸,連續越過牛日河、羊村河天險,到達甘洛大田壩,切斷了大渡河守敵逃路。右路五五一團已從石棉、安順場渡過大渡河進入彝區,接近冕寧,胡長清只得率部向越、西昌方向奔逃。

南線,解放軍十五軍四十四師一三團,於3月21日夜,安全渡過金沙江。23日經爛壩、力馬河、翻馬頭山,迅速占領了會理西郊西來寺高地,俘敵一二四軍1個排,攻入會理城內,殲敵兩個團1000餘人。敵第7兵團司令兼一二四軍軍長顧葆裕、金江中游守備司令蘇紹章率殘部逃竄。25日解放德昌,直逼西昌,截斷西昌之敵的南逃大道。南線右路部隊,十五軍四十四師一三一團和四十三師1個營,在金江一支隊配合下,於3月21日從雲南巧家渡過金沙江,經華彈、武聖宮的激烈戰鬥,殲守敵朱光祖師及蘇紹章守備部一部,俘敵400餘人,23日解放寧南。25日粉碎敵人在白水河的阻擊,解放普格。26日粉碎敵人在大箐梁子的阻擊,抵達西昌大石板,直接威脅胡宗南居住的新村特宅

3月26日深夜11時,胡宗南與西昌警備總司令、西康省主席賀國光,秘密前往小廟機場,分乘兩架飛機,愴惶飛離西昌,正在西昌城隍廟中靜候命令的西南軍政長官公署的高級官員們,得知胡已飛走,個個面如土色,怨聲不已。11時40分,參謀長羅列無可奈何地率領衛士連和第一師1個營,護衛長官公署機關高級官員、電台、檔案、金銀、向瀘沽方向逃竄。27日晨,南路解放大軍一三二團,占領小廟機場,突入西昌城內,西昌宣告解放。

3月27日,羅列率西南軍政長官公署機關、衛士連、第一師1個營逃到瀘沽,與寧屬靖邊司令、反共救國軍第一縱隊司令鄧德亮匯合,繼續向鄧老巢甘相營逃竄。尾追其後的是解放軍一三二團。駐守富林、大渡河一線的胡長清部,敗退越後,又向南敗退至小山。尾追其後的是解放軍五五二團、五五團,27日午夜,解放軍由北向南的五五二團與由南向北的一三二團,在冕山會師,繼續追擊羅列所部至甘相營雞窯溝。經過一夜激戰,全殲羅列所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機關、衛士連,第一師1個營。參謀長羅列、副參謀長沈策化裝潛逃。胡長清部逃至小山後,被解放軍五五團殲滅,胡長清負重傷後死亡。隨逃的羊仁安、王炳炎被生擒;曾由胡宗南在西昌電請蔣介石任命為四川省主席、正攜帶機槍、電台回四川組織反共救國軍的唐式遵被擊斃。雞窯溝、小山一戰,共斃、傷、俘敵4000餘人。

西昌警備司令部警備二團團長邱純川,自賀國光逃走後,率部由西昌向東逃竄,被與中共地下黨有聯繫原彝族上層人士羅大英誘進紅莫彝區殲滅,邱純川被擊斃。

駐防西昌、寧南一線並負責保衛胡宗南的精銳第一師殘部,在朱光祖率領下,東逃大興場,再向昭覺逃竄,被彝族頭人馬革爾武裝消滅於解放溝。

駐守會理的七十六師三二八團殘部500餘人西逃,被人民解放軍四十四師一部和一八四師五五團二連追至普威附近全殲。

駐守會理的一二四軍和七十六師一部2000餘人,西逃渡雅礱江後,分為股南竄:第七兵團司令兼一二四軍軍長顧葆裕率領1000餘人,4月1日由丙南渡、排家渡過金沙江;七十六師師長張桐森率領500餘人,4月3日由臘烏渡過金沙江,分兩路向滇西逃竄,被人民解放軍南線左翼部隊一一九團一營8天的猛追,於4月7日晨在雲南的姜街、鹽豐平川被殲1620人,一二四軍少將參謀長陳文光、少將師長高惠民、師參謀長張藻章等被生俘。顧葆裕被俘後逃跑,張桐森逃至景東被抓獲。
駐守昭覺的二十七軍副軍長嶺光電率部406人投誠,軍長劉孟濂、參謀長劉逢會於4月初逃至雷波,與起義後再叛逃的四川省交警大隊大隊長陳超會合,後被生擒。
西昌警備司令部警備一團三連及駐守大渡河邊三五五師潰部100餘人,被人民解放軍北線右翼部隊一八四師五五一團殲滅。反共救國軍第一縱隊、第四縱隊8個大隊及1個區隊2400餘人投誠。

至此,西昌戰役宣告勝利結束。這次戰役,自1950年3月12日至4月7日,歷時25天,經大小戰鬥14次,殲滅西南軍政長官公署、西昌警備司令部,西南遊擊第二路總司令部,寧雅聯防司令部和國民黨軍五、七兩個兵團部,二、三、二十七、六十九、一二四五個軍部及其所屬部隊,斃俘設誠少將以上軍官30多名、團以下官兵15 592名,繳獲飛機3架、火炮97門、輕重機槍高射機槍553挺、其他種槍枝10 178支、汽車25輛、戰馬502匹、電台24部、炮彈2408枚、各種子彈969 360發、手榴彈5523顆,解放了榮經、漢源、越、冕寧、西昌、德昌、會理、鹽邊、鹽源、寧南、昭覺、峨邊、雷波、屏山、華坪、永仁、會澤、巧家等18座縣城。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