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

通化市

通化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25°10'~126°44',北緯40°52'~43°3'之間。東接白山市,西與遼寧省的本溪、撫順、丹東等市相鄰,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慈江道隔鴨綠江相望,北連遼源市、吉林市。通化市下轄東昌區、二道江區兩個區,通化縣、柳河縣、輝南縣三個縣,代管集安市、梅河口市兩個縣級市。通化是吉林省東南部中心城市,是東北東部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享有“中國醫藥城”、“中國葡萄酒城”、“中國鋼鐵城”美譽。

基本信息

簡介

通化市通化市

通化市,吉林省鋼鐵工業基地,省轄市。吉林省第五大城市,位於省境東南部渾江上游。轄2區及通化、柳河、輝南3縣。面積1.52萬平方公里,人口216.87萬;其中市區面積761平方公里,人口39.88萬。

市區清屬盛京將軍轄下岫巖州東邊地。光緒三年(1877)析置通化縣。1942年設市。市區地處渾江河谷。市街沿河谷延伸,四周群山疊嶂。氣候溫暖濕潤,年均溫5℃;1月均溫-12.2℃;7月23.2℃。年降水量850毫米,最大降水量1277毫米,為吉林省多雨城市。農產有大豆、玉米、稻、杏子、高粱等。附近蘊藏豐富的煤、鐵、銅及山林資源。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發展有採礦、冶金、紡織、食品、電力、機械、化工、造紙和木材加工等工業。通化鋼廠是省內最大鋼鐵廠;輕工業以通化葡萄酒、人造毛皮和造紙聞名。為梅集鐵路的中轉站,是吉林省通往朝鮮的交通要道之一。此外有鴨大、長林2線通往長白山腹地林區。是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一帶木材、糧食和土特產的集散地。市內文教、衛生、體育等事業亦有發展,有吉林省大型滑雪場等設施。江東南山有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烈士陵園。市境還有玉皇山公園等遊覽地。

地理位置

通化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地東接白山市,西鄰遼寧省的鐵嶺市、丹東市,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慈江道隔鴨綠江相望,北連遼源市、吉林市。南北長238公里,東西寬108公里。全境幅員15,195 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通化市2/3以上的面積為山區,屬長白山系。南部是鴨綠江與渾江之間的老嶺山區,中部是渾江與輝發河之間的龍崗山,北部為低山丘陵區,是山地和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勢地貌。海拔最高的老嶺山脈東老禿頂子為1,589米,最低海拔集安市涼水朝鮮族鄉楊木村為108米。

氣候特徵

通化屬中溫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5.5℃,一月份平均氣溫最低,常年平均在零下14℃左右,極端最低氣溫達-33℃;七月份平均氣溫最高,在22℃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6℃。通化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有870mm,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三個月的降水量占年總降水量的60%以上。年日照時數有2200小時。

城市精神

通化市通化市

“真誠包容,勇於擔當,重行務實,創業自強”

弘揚通化城市精神,就是把“真誠包容”作為通化振興崛起的本質保證,就是把“勇於擔當”作為通化振興崛起的核心靈魂,就是讓“重行務實”成為通化振興崛起的行為準則,就是讓“創業自強”成為通化振興崛起的必由之路。

所獲榮譽

通化市榮膺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工作委員會等單位頒發的“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僑聯、中國貿促會、全球商報聯盟共同主辦的2010全球商報經濟論壇暨亞太工商界領袖峰會頒發的“2010中國最具人文情懷城市”兩項大獎。

名稱由來

通化市通化市

通化市於光緒三年(1877年)設治,始稱“通化”。“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通化”的 “通”字,含有貫通之意,“化”字則為教化,也就是要用 所謂的“仁德、仁政”之類去教化百姓,含有通歸王化的意思。

快大茂是通化縣政府所在地。快大茂地名的由來,眾說不一,在百姓中流傳的有,一說是,清朝的鹹豐年間從京城來了一個官人,當時這裡時值隆冬數九,百姓脫帽跪拜,這官人非常憐惜百姓,忙說:“快戴帽子”,從此便流傳下來 做了地名;二說是,清本有人們在此開墾種地,當時這裡山 林茂密,在屯的西側有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轉彎處木把放 排需要急打錨,人稱“快打錨”,放流傳沿用音轉為“快大茂”;三說是,此山頭西側古時是風口,人們走到這裡常常刮掉帽子,故稱“快戴帽子”,以後便做了地名;四說是快大茂是滿語,因這裡曾設台兵把守,意為前哨;五說是,是由屯北側帽子山得名,說是每逢雨後此屯的山就被茫茫的 霧而籠罩著,遠看山頂如同戴了一頂帽子一樣,故而得名。

據《通化縣誌》記載;快大茂這個地方早為滿族的政鄉。這裡群山起伏,山林茂密,傳說在很早以前,有一次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兵打仗路過此地駐紮,看到這裡山清水秀,郁郁青青,故在臨行時說此地為“快當帽子”。此語 是滿語,其意思是“常青的樹林”。以後便留傳為地名。後逐漸音變為“快大茂”。從《通化縣誌》不同飯本中記載,快大茂地名音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清末板本記載,從清初到清末稱“決當帽子”;民國年間的版本記載,民國初年到偽滿初期改“帽”為“茂”;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版本 記載,偽滿時期改“當”為“大”;此後流傳為“快大茂”,今仍之。

歷史沿革

1954年設通化專區,專署駐通化市。原遼東省所屬通化(駐通化市)、柳河、海龍、輝南(駐朝陽鎮)、靖宇、撫松、長白、臨江、輯安等9縣劃歸通化專區。 

1956年原由省直轄的東豐縣劃歸通化專區。轄10縣。 

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通化市劃歸通化專署領導。將東豐縣劃歸四平專區。撤銷長白縣,設立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海龍縣遷駐梅河口鎮。通化專區轄1市、8縣、1自治縣。 

1960年撤銷通化縣,併入通化市;撤銷臨江縣,改設渾江市(駐八道江鎮)。通化專區轄2市、6縣、1自治縣。

1962年恢復通化縣(駐通化市)。通化專區轄2市、7縣、1自治縣。 

1965年輯安縣改名為集安縣(駐集安鎮)。 

1970年通化專區改稱通化地區,地區駐通化市。轄通化、渾江(駐八道江鎮)2市及通化(駐通化市)、撫松、柳河、海龍(駐梅河口鎮)、輝南(駐朝陽鎮)、集安、靖宇等7縣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1971年通化縣遷駐快大茂鎮。通化地區轄2市、7縣、1自治縣。 (以上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史為樂著》)

1985年,撤銷通化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通化市升格為地級市,並將通化地區的通化、集安2縣劃歸通化市管轄。渾江市升格為地級市,並將通化地區的撫松、靖宇2縣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劃歸渾江市管轄。撤銷海龍縣,設立梅河口市(地級),以原海龍縣的行政區域為梅河口市的行政區域,並將通化地區的輝南、柳河2縣劃歸梅河口市管轄。(國務院1985年2月4日批覆【國函字17號】;吉林省人民政府1985年3月8日通知【吉政發47號】)

1985年,梅河口市改為縣級市,將輝南、柳河2縣劃歸通化市管轄。(國務院1985年12月19日批覆【國函字173號】,吉林省人民政府1986年1月20日通知【吉政發9號】)

1986年9月8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通化市東昌區、二道江區。

通化市通化市

1988年3月16日,國務院批覆(國函[1988]49號)同意撤銷集安縣,設立集安市(縣級)。以原集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集安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4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吉政發[1988]70號)集安市歸通化市代管。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通化市總人口2307964人。其中:東昌區 312558、二道江區 147590人、通化縣 255163人、輝南縣 360103人、柳河縣 375027人、梅河口市 617674人、集安市 239849人。

2003年,全市總人口226.2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4.88萬人,市區人口45.43萬人。面積15195平方千米。轄7個縣(市、區),65個鎮、37個鄉,1010個村。

2005年,對梅河口市、通化縣、柳河縣、輝南縣的部分鄉鎮行政區划進行最佳化調整。其中,梅河口市調整3個,由24個鄉鎮變為21個,鄉鎮平均面積為100.4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為21465人;通化縣調整5個,由21個鄉鎮變為16個,鄉鎮平均面積為233.03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為15270人;柳河縣調整3個,由22個鄉鎮變為19個,鄉鎮平均面積為17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為18000人;輝南縣調整6個,由17個鄉鎮變為11個,鄉鎮平均面積為207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為32666人。全市調整後,由102個鄉鎮變為85個。

氣候特徵

2002年,通化市仍是一個高溫少雨年份。全區年平均氣溫6.3 ℃,比常年高0.8 ℃,比去年高0.7 ℃;降雨量694mm,比常年少87mm,比去年多1mm;日照時數2,276小時,比常年少82小時,比去年少182小時。春季氣溫特高,降水正常稍少。平均氣溫9.2 ℃,比常年高2.3 ℃,比去年高1.6 ℃。降水量1.2mm,比常年少11mm,比去年多28mm;夏季氣溫稍低,降水正常稍少,平均氣溫20.8 ℃,比常年低0.3 ℃,比去年低1.1 ℃。降水量441mm,比常年少42mm,比去年少59mm;秋季氣溫稍低,降水稍少。平均氣溫0.1 ℃,比常年低0.7 ℃,比去年低2.3 ℃。降水量88mm,比常年少25mm,比去年多17mm;冬季氣溫特高,降水特少。平均氣溫比常年高2.0 ℃,比前年高4.4 ℃。降水量26mm,比常年少28mm,比去年少49mm。冬季氣溫之高,降水之少,在歷史上均名列前茅。

行政區劃

全市面積15,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61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市人口226.4萬,其中市區人口45.5萬。通化市下轄梅河口、集安兩市、輝南、柳河、通化縣三縣和東昌、二道江兩區,以及通化經濟技術開發區、集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梅河口經濟貿易開發區。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通化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通化市 面積15698平方千米 人口226萬人(2004年)。

東昌區 面積 383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134001。

二道江區面積 378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134303。

梅河口市面積2175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政編碼135000。

集安市 面積3408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134200。

通化縣 面積3729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134100。縣人民政府駐快大茂鎮。

輝南縣 面積2277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135100。縣人民政府駐朝陽鎮。

柳河縣  面積3348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135300。縣人民政府駐柳河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民族人口

通化市通化市

通化市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等24個民族。全市總人口225.8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1.003萬人;市區45.43萬人;五縣(市)180.39萬人。2003年新出生16,923人,出生率為7.50‰,比去年上升0.05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0,119人,死亡率為4.49‰;全年淨增人口5,53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02‰ 。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04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4.70元,比上年增長11.3%,城市人均消費支出5,222元,比上年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85.59元,比上年增長17.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3.8平方米。

通化市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國企下崗職工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鎮享受低保的人數達到10.8萬人;農村享受低保待遇的2.5萬人。

歷史文化

通化市通化市

6000多年前,通化就有人類生息繁衍。這裡是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王國和滿清貴族的發祥地,是高句麗文化、滿族薩滿文化的發源地。高句麗王國在這裡設都425年,留存大量珍貴文物和文化遺址。全市各種文化遺址300多處,有4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發遺址是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通化市歷史悠久,古稱東邊。早在元朝中葉就有這個名字。距通化郊區發現的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證明,這個地方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生息。大抵在周秦以前,東北最古老的肅慎族就在這裡活動。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14年)設遼東四郡,通化包括在西部的真番郡內。清朝統治中國後,為維護封建統治,把通化當作祖宗發祥之地,以保護祖宗陵寢為藉口,於康熙十六年發布禁令,把通化地區封禁起來。從那時起,這裡就沒有了人煙。直到光緒三年(1877年)清政府才開放了一部分禁地,同時根據現在渾江的原名佟佳江的滿語譯音,改東邊為通化,正式在通化設縣治。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偽滿州國建立偽通化省。1942年設通化市。1985年升為地級市,1992年通化市被國務院批准為邊境城市。

通化民族眾多,相互融合,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通化滿族剪紙是中國三大民族剪紙之一,有3位藝術家列入“中國十大民間剪紙大師”行列。

通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民族英雄楊靖宇在這裡浴血奮戰。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四保臨江”的主戰場。通化是中國空軍的搖籃,中國第一所空軍航校就創建在通化,建有高志航(中國空軍之父)紀念館。

2004年,被CCTV評為全國十大魅力城市。

地勢地貌

通化市2/3以上的面積為山區,屬長白山系。南部是鴨綠江渾江之間的老嶺山區,中部是渾江與輝發河之間的龍崗山,北部為低山丘陵區,是山地和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勢地貌。海拔最高的老嶺山脈東老禿頂子為1,589米,最低海拔集安市涼水朝鮮族鄉楊木村為108米。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通化市
通化市

通化市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大小河流1,000餘條,水資源總量29.37億立方米。全市有大型水庫1座,積水面積548平方公里;中型水庫10座,積水面積1,070.32平方公里;小型水庫295座;池塘9,006個。豐富的水利資源促進了水利經濟的發展。全市有固定機電站1,017座,裝機27,649千瓦。全年水產成魚量10,362噸,魚種生產完成1,111噸,魚苗生產完成2.5億尾,水利經濟總收入1.2億元。

礦產資源

通化市
通化市

通化市為吉林省重點林區之一,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林業用地面積1,048,000公頃,占全市總面積1,530,793公頃的68.2%;有林地面積916,524 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7.5%;森林立木總蓄積6,621.1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62.9%。

野生經濟植物共13科,約1000餘種。其中,人參產量占全國的40%,是“中國三大天然藥庫”之一。綠色食品資源190餘種,野生經濟動物有100多種,是中國著名的中藥之鄉、葡萄酒之鄉、人參之鄉和優質大米之鄉。另外礦產資源也比較豐富。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重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在境內分布較廣。

生物資源

通化市旅遊資源豐富。列為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的有集安市的“洞溝古墓群” 和“丸都山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集安市內的“國內城”、“霸王朝山城”和“長川壁畫墓”等。“洞溝古墓群”有高句麗古墓1萬多座,最早的有2000多年歷史,最大的“將軍墳”被稱為“東方金字塔”。高句麗遺址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通化主要旅遊景點:靖宇陵園羅通山城五女峰國家級森林公園千葉湖滑雪場、集安-高句麗王城、三角龍灣、集安洞溝古墓群輝發古城、古墓壁畫、千葉湖、萬發撥子遺址、玉皇山公園、雲峰湖、三角龍灣鴨綠江國境旅遊區金廠滑雪場、龍灣自然保護區、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通化師範學院、輝南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等。

經濟

2012年通化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81.12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7.06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67.03億元,增長15.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27.03億元,增長9.3%。人均GDP達到39111元,增長13.3%。

2012年三次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比例為9.9:53:37.1。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1%、67.5%、28.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降低17.7%。

第一產業

201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52.8億元,增長8.6%。

2012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29.3萬公頃,與上年持平;糧食總產量178.9萬噸,增長4.9%。其中,玉米產量112萬噸;水稻產量59.2萬噸。

2012年完成牧業產值54.3億元,增長4%。2012年牛出欄總量達到26.6萬頭,增長18.8%;生豬出欄總量達到76.6萬頭,增長8.7%;家禽出欄總量達到2098.2萬隻,增長29.6%;羊出欄總量達到7.7萬隻,下降55.2%。肉類總產量15.3萬噸,增長9.3%;禽蛋產量4.1萬噸,增長7.9%;

牛奶產量7542噸,增長2.9%。

通化農機總動力達到150萬千瓦。主要農業機械與設備中,大中型拖拉機9000台、排灌機械26000台、農用水泵15000台。農村用電量達到31806.2萬千瓦時。

截至2012年,林業用地面積1048000公頃,占通化總面積1530793公頃的68.2%;有林地面積916524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7.5%;森林立木總蓄積6621.1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62.9%。

第二產業

2012年實現增加值3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年末通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13戶。

2012年在通化規模以上工業中,醫藥、冶金、食品三大支柱行業完成增加值194.5億元,占通化規模以上工業的57.8%。其中,醫藥工業完成增加值133.8億元;食品工業完成增加值39.5億元;冶金工業完成增加值21.2億元。分別占通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9.8%、11.7%、6.3%。

2012年末通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民營企業469戶,實現增加值255.4億元,增長15.7%。

2012年通化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60.6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冶金產業虧損8.4億元,醫藥產業實現利潤40.4億元,食品產業實現利潤9億元。

第三產業

2012年通化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39.4億元,增長16.7%。

2012年通化實現郵電業務總收入1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郵政業務實現收入1.85億元,下降4.6%。在郵政業務中,2012年函件收入1192萬元,增長0.7%;特快專遞收入3800萬元,增長11.8%。電信業務實現收入12.4億元,增長1.9%。年末通化固定電話用戶達到51.37萬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211.2萬戶。通化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22.9部,每百人擁有行動電話94部。通化網際網路用戶達到28萬戶。

2012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58.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5%。其中,接待入境旅遊者11.89萬人次,增長20.8%;接待國內旅遊者546.8萬人次,增長17.5%。2012年旅遊收入61.76億元,比上年增長27.2%。其中,國內旅遊收入60.21億元,增長27.1%;旅遊外匯收入2464.9萬美元,增長35.4%。

2012年通化金融保險業實現增加值17.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年末通化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738.35億元,比年初增加97.14億元。其中,單位存款211.93億元,比年初增加6.53億元;個人存款503.09億元,比年初增加77.80億元;財政性存款22.38億元,比年初增加12.36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417.64億元,比年初增加26.4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259.59億元,比年初增加20.16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150.09億元,比年初增加11.75億元。

截至2012年末,通化已有開展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20家,2012年保費收入16.17億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壽險收入12.30億元,下降12.0%;財產險收入3.87億元,增長39.7%。2012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給付總額2.51億元。其中:壽險給付0.54億元,給付率4.37%;財產險賠款支出1.97億元,賠付率50.77%。

社會

教育事業

2012年,通化普通高校在校學生11863人,比上年增加544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12704人,比上年減少5760人;其中,普通中專在校學生6107人,比上年減少1021人;成人中專在校學生54人,比上年減少801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6543人,比上年減少3884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07557人,比上年減少1150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45051人,比上年增加1419人;國中在校學生62506人,比上年減少2569人。通化國小在校學生128597人,比上年減少3590人。

科技事業

2012年通化共申報省各類科技計畫項目8項,已列入省各類科技計畫項目4項,共獲得資金支持5348萬元。向省推薦並通過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戶,通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戶。

2012年通化共推薦級科技進步獎15項,有12個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2012年通化專利申請量349件,授權216件。收集優秀專利項目103項,向省知識產權局申請到專利項目費用補貼28項,補貼金額總計14萬元。

文化事業

2012年末通化共有影劇院9個、藝術表演團體6個、民眾藝術館2個、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8個,圖書館藏書836.6千冊。共有調頻電視發射台10座,中波廣播發射台3座。2012年製作電視節目3950小時,製作廣播節目18801小時。電視綜合覆蓋率99.10%,其中農村電視綜合覆蓋率98.47%;廣播綜合覆蓋率98.75%,其中農村廣播綜合覆蓋率98.32%。

醫療事業

截至2012年末,通化共有衛生機構626個,其中醫院38個、衛生院90個,婦幼保健院(所、站)8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6個,診所449個,衛生所、醫務室23個。衛生技術人員11523人,其中執業醫師4603人、執業助理醫師651人、註冊護士3703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0068張。鄉鎮衛生院床位2549張,衛生技術人員2289人。

截至2012年末,通化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家。通化共有117.3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96%。共籌集資金3.4億元;已有70.38萬參合農民受益,支付補償資金3.52億元。

體育事業

2012年,通化在全國冬季運動會上獲得金牌10枚,銀牌6枚,銅牌5枚;其他全國比賽中獲得金牌3枚、銀牌1枚、銅牌1枚;在省級比賽中獲得金牌33枚。組織開展了“健康52周”全民健身運動,共組織活動106次,在吉林省第六屆社區體育健身大會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並獲得優秀組織獎。

旅遊

通化列為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的有集安市的“洞溝古墓群”和“丸都山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集安市內的“國內城”、“霸王朝山城”和“長川壁畫墓”等。“洞溝古墓群”有高句麗古墓1萬多座,最早的有2000多年歷史,最大的“將軍墳”被稱為“東方金字塔”。高句麗遺址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靖宇陵園 ·羅通山城 ·五女峰國家級森林公園 千葉湖滑雪場 高句麗王城
金廠滑雪場 鴨綠江國境旅遊區 三角龍灣 千葉湖 ·輝發古城
龍灣自然保護區 雲峰湖 玉皇山公園 輝南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古墓壁畫
集安洞溝古墓群 ·萬發撥子遺址 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特產

通化葡萄酒 鴨綠江鹹鴨蛋 梅河大米 大泉源酒
集安五味子 集安貢米 集安板栗 柳河菸葉

著名人物

王鳳閣 蔣亞泉 楊靖宇 高志航 杜光華
吳溉之 郝蕾 張晶晶 劉成春  大鵬

中國城市大全-吉林篇

吉林省,簡稱吉,因境內吉林城而得名,省會長春市。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乾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