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汗國

蒙古汗國

蒙古汗國(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是由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後,於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7月13日),建立於漠北的政權,國號“大蒙古國”。蒙古汗國領土遼闊,與中亞、西亞、東歐和中國中原地區相接。

簡介

蒙古汗國(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是由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於公元1206年建立的國家。他和他的繼承人經過幾次對外擴張,領土擴大到中亞西亞東歐中國。在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奪得汗位後,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台後王封地、窩闊台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演變為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在其所控制的領地內(包括今中國大部和蒙古高原)建立了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Dai Ön Ulus)或“大元大蒙古國”(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自此大蒙古國的法統為元朝所繼承。除與元朝敵對的窩闊台汗國後來滅亡外,其餘三大汗國名義上為元朝的宗藩國,其實際獨立地位也為元廷所承認。

歷史

蒙古高原原為金朝的附屬地區。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朝。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7月13日),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
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成吉思汗逝世後,由幼子拖雷監國,本來拖雷應當繼承汗位,但拖雷為免紛爭,於是推舉窩闊台繼位。傳說,後來拖雷因替窩闊台飲下有詛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窩闊台繼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麗,1233年滅東真國1234年金國。隨後再次西征,1237年占領莫斯科,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德意志聯軍,前鋒直指維也納歐洲為之震驚。正當此時,窩闊台逝世。遠征軍於是東還,後來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1246年,貴由在窩闊台的皇后支持下繼位。拔都與貴由在長子西征以後不和,貴由在遠征拔都途中病死,拔都本有資格承繼汗位,但他無意即位,另舉拖雷的長子蒙哥為大汗。1251年,蒙哥繼位。1254年滅大理國。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占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1260年,占領大馬士革。這時,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時,在合州城下去世,軍隊於是東還。
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訊時尚在鄂州一帶與南宋作戰,後聽說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準備集會稱汗,立即與南宋議和並北上回到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於1260年5月在以東道諸王塔察兒為首的蒙古宗王及漢人儒臣的支持下搶先集會稱汗。阿里不哥聞訊後,在阿速台、玉龍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於同年6月在當時的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由於忽必烈長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漢人,推行漢法,改變了蒙古人的遊牧傳統,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貴族的不滿,故多數西道諸王當時均支持阿里不哥。為了爭取宗王勢力的支持,忽必烈默認了朮赤後王別兒哥、察合台後王阿魯忽八剌、六弟旭烈兀對各自封地的合法統治權。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隨後遷都大都北京),以上都為陪都。
1271年忽必烈在其領地內定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或“大元大蒙古國”,繼承了原大蒙古國的法統。但窩闊台汗國君主海都仍然與忽必烈敵對,並聯合察合台汗國金帳汗國組成同盟與忽必烈的元軍交戰,並一度攻占漠北哈拉和林。金帳汗國君主忙哥帖木兒本為忽必烈提名,但很快轉為支持海都反對忽必烈。忽必烈去世後,海都等繼續與元成宗交戰,直到海都於1301年去世。在窩闊台汗國滅亡後,其餘三大汗國僅在名義上仍為元朝的宗藩(元朝稱其為西北諸王),實際獨立的地位為元廷所承認。元朝保留了金帳汗和伊利汗在山西河南等處的份地,每年頒給歲賜。伊利汗國君主即位仍需元朝皇帝遣使冊封,頒發“王府定國理民之寶”、“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等漢文印璽,作為元朝的藩屬國。此後金帳汗國的數位君主,如脫脫肅寧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冊封

建立意義

一、 ①它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宋遼金夏)國內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並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②它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③它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④元朝的統一,還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⑤從蒙古族的歷史發展角度看,統一的過程就是蒙古族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二、 ①漢民遷居到大量邊疆地區,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開發了邊疆經濟。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雜居,加強了民族融合。②遼朝、西夏、金朝時期入居黃河流域契丹族党項族女真族,與漢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視為“漢人”。③唐朝以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更有大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長期雜居、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④元朝時,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了對硫球(台灣)的管轄。

蒙古汗國與蒙古帝國的關係

蒙古汗國,是一個歷史上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超級大國,也是歷史上世界最大的帝國國家之一,大蒙古汗國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4500萬平方公里,是蘇聯的2倍多。
蒙古帝國由蒙古族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記載,其創始於貝爾湖南岸,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蒙古汗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即先後與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互相攻伐,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孛兒只斤蒙哥大汗去世前,已統治著包括蒙古高原、今中國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和北非在內的廣闊領土。

蒙古汗國列表

●蒙古帝國
○○元朝
○○北元
○○韃靼(蒙古)
●窩闊台汗國
●察合台汗國
○○察合台汗國
○○西察合台汗國
△○○帖木兒帝國
○○東察合台汗國(別失八里)(亦力把里)
△○○葉爾羌汗國
●欽察汗國(金帳汗國)
○○白帳汗國
○○藍帳汗國
○○喀山汗國
○○西伯利亞汗國
○○阿斯特拉罕汗國
伊兒汗國(伊利汗國)
瓦剌
○○和碩特(和碩特汗國)
○○準噶爾
○○杜爾伯特
○○土爾扈特
其中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及伊兒汗國被合稱為蒙古四大汗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