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保健

茶飲保健

茶飲保健,是一種保健茶,對人體健康有預防、保鍵、輔助治療、滋補作用,飲用方便,適應面廣,並且效果比較好。

茶的保健功能

茶葉最初作為藥物來使用,後來逐步發展成為一種飲料,並在充分認識茶的藥用功效後,在單純茶的基礎上發展到

茶的保健茶的保健

保健茶。保健茶,又稱藥茶,指以茶為主要原料,配伍其它的中草藥製成的保健飲品,側重保健養生。從廣義上講還包括歷代醫家積累的養生治療單方、驗方之類的保健茶和民間公認的預防、保健、治療相結合的代茶飲,側重醫療疾病。
我國製作保健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西漢以前,就有茶餅沖泡加入蔥姜桔的配料,喝了這種茶可醒酒提神。此乃關於保健茶起源的最早記載。保健茶在唐宋時期有了發展,明清時期比較盛行,有保健茶的專篇,收集許多方劑,如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都有記載,清代宮廷中飲保健茶療疾保健已成為王公貴族的普遍風尚。歷代醫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運用保健茶治病積累豐富經驗。解放後,我國第一部《藥典》附錄中登載了一般保健茶的製法和要求,為保健茶的發掘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中藥大辭典》及專著、民間方集等刊載了數量可觀的保健茶方。現在相當一部分保健茶都是在發掘歷史上的驗方研製成功的。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茶葉營養、保健作用的科學揭示,保健茶的研究與生產隨之興起,而且迅速發展,開發速度之快、數量之大、品種之多、效益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開發的保健茶有350多種,歷代遺留下來有1000多種,保健茶有袋泡茶、液態灌裝和速溶晶體,也有沖劑、丸劑、片劑等多種劑型。保健茶基本以高檔優質茶葉為主要原料,輔之以各種特殊功效的中草藥,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綜合現代研究新成果研製而成。保健茶首先是一種茶,具備茶的色、香、味,口感好,味道美,但不同於一般的茶葉,也不同於中草藥品,而是取藥物之性,飲茶之味,兩者配伍,相輔相成,起到茶借藥力,藥助茶功的協同作用,收到飲茶與藥物保健的雙重效應,所以保健茶又是保健飲品,對人體健康有預防、保鍵、輔助治療、滋補作用,飲用方便,適應面廣,並且效果比較好。

相關詞條

學做保健茶

炎炎夏日,在家自製一些防暑降溫的飲料,一方面可給你的家人帶來涼爽,一方面還可以保健強身,真是一舉數得的好事呢。

陳皮茶

將乾橘子皮10克洗淨,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燜10分鐘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即可。若稍涼後放入冰櫃中冰鎮一下更好喝。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西瓜皮涼茶

很多人吃完西瓜將皮丟棄很可惜,可將外皮綠色的那一層利用起來。將瓜皮洗淨後切成碎塊,放入適量的水煮半小時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飲用,有祛暑、利尿、解毒之功。

桑菊茶

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就製成了。

荷葉涼茶

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藥滑石、白朮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其他

益智強腦
 改善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
做法
 將龍眼乾、人參天麻石斛直接沖泡熱開水約1000CC後,待稍涼變溫飲用,或是加入水中煎服當開水喝。
藥材
 龍眼乾3錢、人參2錢、天麻3錢、石斛3錢

養肝明目
 減輕眼睛負荷,避免眼睛酸澀,用眼過度。
做法
 將枸杞、菊花、大棗千里光直接沖泡熱開水約1000CC後,待稍涼變溫飲用,或是加入水中煎服當開水喝。
藥材
 枸杞3錢、菊花2錢、大棗3顆、千里光3錢

泡澡助安神 每天花個15~20分鐘泡澡。泡澡藥包針對容易緊張、焦慮、失眠、憂鬱等「考前症候群」考生,可去煩除驚,有寧心安神,增進記憶力的功效。

去煩除驚浴 將酸棗仁、柏子遠志丹參裝成中藥包,放入約2000CC的水中煮開。
做法
 將煮開的水和中藥包一起倒入澡盆中即可泡澡。
藥材
 酸棗仁1兩、柏子2兩、遠志5錢、丹參3錢

桑葉茶

化學成份 本品含含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脫皮甾酮(ecdysterone)、β-保甾醇、芸香甙、桑甙(morocetin)、異槲皮甙、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東莨菪甙(scopolin)、α-、β-已烯醛(α-,β-hexenal)、葫蘆巴鹼(trigonelline)、膽鹼、腺嘌呤、天冬氨酸、氯原酸。

藥理 鮮桑葉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煎劑有抑制鉤端螺鏇體的作用;對多種原因引起的動物高血糖症均有降糖作用,所含脫皮固酮能促進葡萄糖化糖元,但不影響正常動物的血糖水平;脫皮激素還能降低血脂水平。

性狀 多皺縮,破碎。完整者有柄,葉片上面黃綠色或淺黃棕色,有的有小疣狀突起;下表面色較淺,葉脈突起,小脈網狀,脈上被疏毛,脈基具簇毛。質脆。氣微,味淡、微苦、澀。

植物形態 小喬木或灌木,高達15m。樹皮灰黃色或黃褐色;幼枝有毛。葉互生,卵形至闊卵形,長6~15cm,寬4~12cm。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齒,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綠色,脈上有疏毛,脈腋間有毛;葉柄長1~2.5cm。雌雄異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長1~2cm,花柱不明顯或無,柱頭2。聚花果(桑椹)熟時紫黑色或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於山林中、路旁。全國有栽培。
採制 初霜後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性味歸經 苦、甘,寒。歸肺、肝經。
功效 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
套用

1.用於風熱感冒,頭痛咳嗽。本品甘寒質輕,輕清疏散,長於涼散風熱,又能清肺止咳,故常用於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常配菊花、連翹、杏仁等同用,如桑菊飲。 

2.用於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於燥熱傷肺、乾咳少痰,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如桑杏湯;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湯。 

3.用於肝陽眩暈,目赤昏花。本品苦寒,兼入肝經,有平降肝陽之效,故可用治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常配菊花、石決明、白芍等同用;本品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清泄肝火,益陰,涼血明目,故配菊花、夏枯
草、車前子等清肝明目之品,可用治肝經風熱,肝火上攻所致目赤、澀痛,多淚等實證;配合滋補精血之黑芝麻同用,即桑麻丸,又可用治肝腎不足、眼目昏花之虛證。 

此外,本品甘寒,尚能涼血止血,還可用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之證,
可單用,或配其他止血藥同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