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是2005年6月1日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恆亞。本教材的內容包括中醫外科學的外瘍、乳房疾病、皮膚病、性傳播疾病、男性前陰病、肛門直腸疾病、其他外科疾病7章,外科學概要的無菌術、外科基本操作技術、圍手術期處理、外科病人的體液失衡、外科休克、麻醉、心肺腦復甦、急腹症、腹外疝等9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臨床學科,內容豐富,包括瘡瘍、乳房病、癭、瘤、岩、肛門宣腸疾病、男性前陰病、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病等。在歷史上,跌打損傷、金刃刀傷、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屬於外科範圍。由於醫學的發展,分工愈來愈細,以上各病都先後發展分化成了有關專科。中醫外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經歷了起源、形成、發展、逐漸成熟等不同階段。

圖書作用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

學習《中醫外科學》發展歷史,可以增長這方面的歷史知識,以便根據這門學科發展的歷史線索來學習和研究中醫外科,並努力使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更快的發展和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重點掌握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突出醫學事跡與名人名著,並了解其主要學術成就。通過本章學習,應能體會中醫外科是重要的臨床學科之一,也應明了中醫外科診治範圍的歷史變遷與今後學科的發展方向。
《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臨床學科,內容豐富,包括瘡瘍、乳房病、癭、瘤、岩、肛門宣腸疾病、男性前陰病、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病等。在歷史上,跌打損傷、金刃刀傷、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屬於外科範圍。由於醫學的發展,分工愈來愈細,以上各病都先後發展分化成了有關專科。中醫外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幾千年來經歷了起源、形成、發展、逐漸成熟等不同階段。

一、起源

在原始社會,人們在勞動和生活中因與野獸搏鬥,和嚴寒酷暑抗爭,創傷很多,就自發地運用野草、樹葉、草藥包紮傷口,拔去體內異物,壓迫傷口止血等,形成外科最原始的治療方法。以後發展到用砭石、石針刺開排膿治療膿腫。這些原始的清創、止血、外用藥和小手術就是外科的起源。大約在公元前1324年左右,甲骨文上有。疾自(鼻病)、疾耳、疾齒、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等記載。《山海經·東山經》中說: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說:砭針,治癰腫者。”當時砭針是切開排膿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術器械。該書載有38種疾病,其中包括癰、疽、痹、癭、痔、疥等外科疾病,隨著社會分工的出現,民間行醫者擅長各異,因此出現了醫學的分科。外科成為專科是在周代,《周禮·天官篇》把當時的醫生分為疾醫、瘍醫;食醫和獸醫四大類,其中瘍醫即是外科醫生,主治腫瘍、潰瘍、金創和折瘍。。瘍醫下士八人;掌腫瘍、潰瘍之祝藥,刮殺之齊。(祝藥即是敷藥,刮是颳去膿血,殺是用腐蝕劑去惡肉或剪去惡肉,齊是瘡面子復)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一部醫學文獻《五十二病方》記載了感染、刨傷、凍瘡、諸蟲咬傷、痔漏、腫瘤、皮膚病等很多外科疾病,並在。牝痔。中記載了割治療法,如“殺狗,取其脬(膀胱),以穿龠(竹管)人膻(直腸)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剝去其巢,冶黃芩而屢傅之。還有用地膽等藥外敷牡痔”,用滑潤的。鋌。作為檢查治療漏管的探針等。可見,當時外科已有廣定的治療水平。

二、形成

中醫外科初具規模,形成一個學科是在漢朝。那時已有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問世,其中《靈樞·癰疽》所載外科病名雖只有17種,但對癰疽的病因病機已有一定的認識,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膿不寫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寫,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藏,藏傷故死矣”。在《黃帝內經》中,尚有針砭、按摩、豬膏外用、醪藥、手術等多種外科療法,如最早提出用截趾手術治療脫疽。同時,已有了升丹,如《周禮·天官篇》中有“凡療瘍以五毒攻之……”鄭玄注五毒說:“今醫人有五毒之藥,合黃鰲,置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其中,燒三日夜,其煙上著,以雞羽掃取以治瘍。”即是現在升丹的煉法和套用。號稱外科鼻祖的華佗(公元141—203年),第一個套用麻沸散作為全身麻醉劑進行剖腹術。如《後漢書》中說:“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或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在世界上這是最早開展麻醉術和外科手術的文獻記載。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對後世外科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治療腸癰、寒疝、浸淫瘡、狐惑等病的辨治體系和方藥,至今仍為臨床所套用。西漢前後問世的《金創瘓疚方》是我國第一部外科學專著,惜已失傳。由此可見,到了漢代,從理論、實踐、藥物、手術、著作等多方面看,中醫外科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

三、發展

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中醫外科發展較快。兩晉南北朝的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介紹了許多有科學價值的經驗,如用海藻治療癭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記載;用狗腦敷治瘋狗咬傷,開創了用免疫法治療狂犬病的世界先例。南北朝時有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成書於499年),載有癰疽的鑑別診斷、內外處方140個。其中,外傷用止血、收斂、止痛,癰疽用清熱解毒藥,腸癰用大黃湯,膿成不可服,均符合臨床實際。對辨別有膿無膿和膿腫切開方法的描述也有實用價值,如說:“癰大堅者,未有膿;半堅薄半有膿;當上薄者都有膿,便可破之。聽破之法,應在下,逆上破之,令膿得易出。”隋朝由巢元方等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學專著,書中有不少外科內容,對癭瘤、丹毒、疔瘡、癰疽、痔瘺、獸蛇咬傷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40多種皮膚病的記載中,對某些皮膚病病因的認識已顯示出相當的科學水平,如“在頭生瘡,有蟲,白痂甚癢”,是指髮癬;“濕疥者,小瘡皮薄,常有汁出,並皆有蟲,人往往以針頭挑得,狀如水內瘸蟲”,指的是疥瘡;並認識到漆瘡與過敏體質有關。在“金瘡腸斷侯”中有腸吻合的記載,如“腸兩頭見者,可速續之,先以針縷如法連續斷腸,便取雞血塗其際”,說明對腹部手術已有一定的經驗。還有血管結紮、拔牙等手術方法的記載。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實用百科全書,記載了很多臟器療法,如食動物肝臟治療夜盲症,食牛羊乳治療腳氣病,食羊層、鹿靨治療甲狀腺腫大,都是現代科學證實了的臨床經驗。至於用蔥管導尿,則比1860年法國發明橡皮管導尿早1200多年。王燾的《外台秘要》載方6000佘首,包含了不少外科方劑,是外科方藥的重要參考文獻。

宋代外科已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在病機分析上重視整體與局部的關係,治療上注重扶正與祛邪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太平聖惠方》提出應鑑別“五善七惡”,同時總結了內消、托里等內治方法。其他如用砒劑治療痔瘡,蟾酥酒止血止痛,燒灼法消毒手術器械等,都是這一時期的經驗總結。公元1227年魏峴的《魏氏家藏方》已載有在痔核周圍先塗膏劑,以免灼痛,使枯痔療法更為完善。宋代外科專著亦日益增多,其中《衛濟寶書》專論癰疽,並記載了很多醫療器械,如灸板、訊息子、煉刀、竹刀、小鉤等的用法。李迅著《集驗背疽方》,對背疽病因、症狀、治療作了全面論述。陳自明撰《外科精要》,強調癰疽應辨證施治,區分寒熱虛實,重視整體療法,載有托里排膿多個方藥,至今仍在臨床中套用。

元代的外科著作,有朱丹溪的《外科精要發揮》、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齊德之著的《外科精義》總結了元以前各種方書的經驗,從整體出發,指出外科病是陰陽不和、氣血凝滯所致,治療瘡瘍應辨別陰陽虛實,反對。治其外而不治其內,治其末而不治其本”的方法,提倡內治與外治相結合。《世醫得效方》是一本創傷外科專著,在正骨方面有精確記述,對麻醉藥的組方、適應證、劑量均有具體說明,對傷科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四、成熟

中醫外科到明清時期已較為成熟,外科專著增多,並形成了不同的學術流派。如明·薛己著的《外科樞要》,記載了有關外科病的理論、經驗、方藥,第一次詳細敘述了對新生兒破傷風的診治。汪機的《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諸內”的思想,在序中指出:“外科者,以其癰疽瘡瘍皆見於外,故以外科名之,然外科必本於內,知乎內,以求乎外,其如視諸掌乎。”並創製玉真散治療破傷風。其他還有王肯堂韻《瘍科準繩》、申斗垣的《外科啟玄》、陳文治的《瘍科選粹》、竇夢麟的《瘡瘍經驗全書》、張景岳的《外科鈐》等均有特色。

陳司成《霉瘡秘錄》是中國第一部論述梅毒的專著,指出此病多由性交傳染,且會通過胎感測染形成先天性梅毒,主張用丹砂、雄黃等含藥物治療,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劑治療梅毒的記載。此期以陳實功的{外科正宗}成就最大,該書廣輯病名,詳述病因病機、證候、辨證、治療、預後等,並附醫案加以論證,條理清晰,十分完備,自唐代到明代的外科治法,大多都有收錄曠後人有“列證最詳,論治最精”的評價,影響巨大,經後人加以繼承發展而形成了中醫外科的一大學派——正宗派。從學術思想來看,該書重視脾胃,主張外科以調理脾胃為要。其主要成就以外治和手術方面比較突出,他用腐蝕藥或刀針清除壞死組織,放通膿管,使毒外泄。手術方法記載有14種,如創製鼻痔的摘除工具、腹腔穿刺排膿術、指關節離斷術等都很有實用價值。倡導膿成切開,位置宜下,切口夠大,腐肉不脫則割,肉芽過長則剪,這些有效方法沿用至今。清代學術上獨樹一幟、影響較大的有王維德的《外科全生集》,該書創立了以陰陽為主的辨證論治法則,所謂“憑經治症,天下皆然;分別陰陽,唯餘一家”。把複雜的外科分為陰陽兩類,如癰陽、疽陰等。主張以“陽和通腠,溫補氣血”的原則治療陰證,自擬陽和湯、醒消丸、小金丹、犀黃丸等,臨床療效頗好。並主張“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反對濫用刀針。其學術觀點被許克昌《外科證治全書》等所宗,形成了中醫外科的又一大學派——全生派。高錦庭的《瘍科心得集》揭示了外科病因的一般規律,立論以鑑別診斷為主,並將溫病三焦辨證學說融合於瘍科的辨證施治之中,認為“瘍科之證,在上部者俱屬風溫、風熱,在中部者多屬氣鬱、火郁,在下部者俱屬濕火、濕熱”。套用犀角地黃湯、紫雪丹、至寶丹等治療療瘡走黃,至今還在臨床套用。後人宗高氏學術思想及以心得形式論述外科疾病,而形成了中醫外科的又一大學派——心得派。余聽鴻的《外證醫案彙編》即屬此派。陳士鐸的《外科秘錄》、顧世澄的《瘍醫大全》等亦各有特點。此外,吳師機的《理瀹駢文》專述藥膏的外治法,總結了不少治療學上的新成就。近代張山雷於1927年所著的《瘍科綱要》,內容簡要,立論、辨證、用藥均有特色,對外科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內容提要

《中醫外科學》主要講述一些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
外科疾病總的發病機理

外科疾病總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氣血凝滯,營氣不從,經絡阻塞,臟腑功能失調。人身氣血相輔而行,循環全身,周流不息,當人體感受六淫邪毒、特殊之毒,承受外來傷害,或情志內傷、飲食失節、房室損傷,破壞了氣血的正常運行,局部氣血凝滯,或阻於肌膚,或留於筋骨,或致臟腑失和,即可發生外科疾病,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源於臟腑,外通於皮、肉、筋、骨等處,具有運行氣血、聯絡人體內外器官的作用,當各種致病因素引起局部氣血凝滯後,則形成經絡阻塞,從而反應到人體的體表,產生局部的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當病邪熾盛,通過經絡的傳導,由外傳里,內侵臟腑;或臟腑內在的病變,由里出表。在邪正鬥爭過程中,駟可產生一系列的全身症狀,如形寒、發熱、頭昏、頭痛、骨節酸楚、食欲不振、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苔或白或黃、脈或緊或數,甚則出現煩躁不安、神昏譫語、苔黃糙或灰膩、舌質紅絳、脈洪數或弦數等。

二、氣血與外科疾病發病的關係

外科疾病的發生與否,與人體的氣血盛衰有密切的關係。氣血盛者,即使外感六淫邪毒,或內傷七情,也不一定發病;反之則易發病。

外科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隨著病理過程的發展和變化呈動態變化。當致病因素造成局部氣血凝滯,通過治療,去除致病因素,使氣血運行恢復正常,則使外科病變得以消散吸收而痊癒。如果局部氣血凝滯進一步發展,郁而化熱,致使熱勝肉腐,血肉腐敗而為膿。當膿腫形成後。如治療得當,及時切開引流,或人體正氣不衰,抗病能力尚強,膿腫自行潰破,膿液暢泄,毒從外解,氣血凝滯得以通暢,形成潰瘍後,膿腐漸除,新肉生長,最後瘡口癒合。故臨床上治療外科化膿性疾病,常用和營活、行氣化滯之晶。此外,氣血的盛衰直接關係著外科瘡瘍的起發、破潰、收口等,對整個病程的長短有一定的影響。如氣血充足,外科瘡瘍不僅易於起發、破潰,而且也易於生肌長肉而癒合;如氣虛者則難於起發、破潰,血虛者則難以生肌收口,甚至氣血虛弱無力抗邪托毒,毒不能隨膿出面解,還易發生邪毒內陷,侵入營血,內攻臟腑,引起危重症的發生。故治療外科疾病必須考慮患者氣血盛衰的情況,常用補益托毒之劑,通過補益氣血而扶正托毒外出,促使疾病早日康復。可見氣血的盛衰,對外科疾病的治療和預後都有著密切關係。

三、臟腑與外科疾病發病的關係

由於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統一有機體,因此,外科疾病雖然絕大多數發於皮、肉、脈、筋、骨的某一部位,但與臟腑有著一定的聯繫。如臟腑功能失調,可以導致瘡瘍的發生。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外科啟玄》說:“凡瘡瘍,皆由五臟不和、六腑壅滯,則令經脈不通而生焉。”如肝氣鬱結、脾胃濕熱火毒等可導致瘡瘍的發生;腸胃濕熱蘊蒸,可發為痤瘡;肺腎兩虧,可發生瘰癧、流痰。此即“有諸內必形諸外”。因此,外科疾病的發生與臟腑功能失調有一定關係。

臟腑內在的病變可以反映於體表,而體表的毒邪通過經絡的傳導也可以影響臟腑而發生病變。如有頭疽、顏面部療瘡、疫療、毒蛇咬傷等可因熱毒、疫毒、蛇毒的毒邪熾盛,或因體虛正不勝邪,而使毒邪走散,內攻臟腑。如毒邪攻心,蒙閉心包,擾亂神明,則出現神昏譫語;毒邪犯肺而見咳嗽、胸痛、痰血等許多重危症狀,而成走黃、內陷之證。其他如古代醫家總結的判斷外科疾病預後的五善、七惡等,都說明了臟腑的受害與否,可作為判斷外科疾病預後好壞的一個重要依據。

四、經絡與外科疾病發病的關係

局部經絡阻塞是外科疾病總的發病機理之一;同時,身體經絡的局部虛弱也能成為外科疾病發病的條件,如外傷瘀阻後形成瘀血流注,局部損傷後易為毒邪侵犯而發生癰腫,頭皮外傷血腫後常可導致油風的發生等,所謂“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地”。經絡也是傳導毒邪的通路,它具有運行氣血、聯絡人體內外各組織器官的作用,故體表的毒邪,由外傳里,內攻臟腑;臟腑的內在病變,由里出表,外達體表,是通過經絡的傳導而形成的。

此外,患處部位所屬經絡,與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聯繫。如有頭疽生於項兩側者,為足太陽膀胱經所屬,該經為寒水之經,也為多血少氣之經,所以難以起發。臁瘡本屬難以癒合之病,而外臁與內臁相比,外臁則易收口,因外臁為足三陽經所屬,多為多氣多血之經;內臁為足三陰所屬,大多為多氣少血之經。由此可見,經絡與外科的發病也有著密切的聯繫。

總之,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與氣血、臟腑、經絡的關係極其密切。局部的氣血凝滯,營氣不從,經絡阻塞,以致臟腑功能失調等,雖是外科疾病總的發病機理,但概括而言,都脫離不了陰陽的平衡失調。陰陽平衡失調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氣血、臟腑、經絡均寓於陰陽之中,如氣為陽,血為陰;腑屬陽,髒屬陰;經絡之中有陽經、陰經之分,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和相互轉化。由於各種致病因素破壞了這種關係,造成了陰陽的平衡失調,就能導致外科疾病的發生。因此,臨床病象儘管千變萬化,總是能以陰陽來分析疾病的基本性質,屬陰證或陽證,為陰虛或陽虛。在辨證求因過程中,要抓住八綱辨證中陰陽辨證的總綱,才不致有誤。

圖書意義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進入了一個歷史發展新階段。在教學、臨床、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1954年首先在北京成立了中醫研究院,以後各省、市先後成立了中醫藥研究院(所)。為培養中醫人才,1956年起各省、市相繼成立了中醫學院,一批著名的中醫外科專家到中醫學院任教,對歷史上外科醫家的學術經驗進行全面、系統的教授,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師承家授的培養方法。為適應教育需要,1960年中醫研究院編著《中醫外科簡編》,1960年、1964年、1983年、1997年上海中醫學院先後4次主編了《中醫外科學》教材,1980年廣州中醫學院主編了中醫專業用的《外科學》,均作為全國中醫學院外科教學的統一教材,部分中醫院校也相繼編著了不同層次(包括自學考試)各具特色的《中醫外科學》教材,使學生能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中醫外科學的理論知識,為培養中醫外科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還編著出版和重印了大量的中醫外科學專著,不斷交流全國各地中醫外科學的學術經驗與成就,使中醫外科學的理論和經驗得到較快普及與提高。在全國各市、縣都先後開辦了中醫醫院,在這些醫院裡大多設有中醫外科,因而使外科疾病的診療和臨床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如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等單位治療頸、 腋淋巴結結核天津瘡瘍研究所用去腐 生肌法治療慢性竇道等,於1982年及1986年分別獲得乙級科技成果獎;河北省新樂縣骨髓炎醫院採用內服藥物結合手術摘除死骨的方法治療骨髓炎,治癒率達95%。
1987年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的燒傷膏,為全國醫學界矚目。用於治療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通塞脈”、“清脈791”,注射治療各期內痔均有效的“消痔靈”注射液,治療多種皮膚病的“五妙 水仙膏”等,都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或衛生部科技成果獎。中西醫結合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毒蛇咬傷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近年來,對男性病的臨床研究蓬勃興起,開拓了男性病治療的前景。 電子計算機在中醫臨床運用中的研究,為整理外科醫著、總結外科經驗,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http://www.china-pub.com/331655
2.http://www.findart.com.cn/ab56a0383186a1d9515766d998bde55a1fb1a01da08cb6cc14959a4503161971-8-showorder.html?key=%E7%93%9C%E8%97%A4

古代中醫基本典籍(十三)

祖國傳統醫學典籍是中國科技遺產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中醫藥典籍又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認識和開發利用中醫藥典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針灸大成》
《針灸甲乙經》
《針灸學》
《證治準繩》
《知醫必辨》
《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中藥學》
《中醫婦科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外科學》
《中醫眼科學》
《中醫診斷學》
《肘後備急方》
《症因脈治》
《諸病源候論》
《中風論》
《證治合參》
《折獄龜鑑》
《重樓玉鑰》
《周氏醫學叢書》
《增廣和劑局方用藥總論》
《珍本醫書集成》
《子午流注針經》
《針經指南》
《中國針灸學》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珍珠囊藥性賦》
《診家樞要》
《中醫方劑學》
《診家正眼》
《診家直訣》
《診宗三昧》
《正骨心法要旨》
《正體類要》
《針灸聚英》
《重慶堂隨筆》
《章太炎醫論》
《針灸易學》
《針灸資生經》 
《註解傷寒論》
《治百病方》
《遵生八箋》
《針經摘英錄》
《中西匯參醫學圖說》
《張畹香醫案》
《張卿子傷寒論》
《中西醫粹》
《證治匯補》
《中藥研究文獻摘要》
《證治心傳》
《瘴瘧指南》
《鄭彤園醫書四種》
《中醫舌診》
《症方發明》
《中醫學》
《折肱漫錄》
《症治要言》
《仲景存真集》
《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
《針灸素難要旨》
《針灸問對》
《治痘圖方》
《治驗回憶錄》
《質問本草》
《質疑錄》
《張氏醫通》
《中國醫籍考》
《中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中西匯參銅人圖說》
《證治百問》
《增訂本草附方》
《針灸擇日編集》
《針灸指南》
《中藥炮製經驗集成》
《中藥炮炙經驗介紹》
《證治要訣》
《證治要訣類方》
《中藥藥理學》
《中醫兒科臨床手冊》
《中醫兒科學綱要》
《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臟腑性鑒》
《增刪喉科心法》
《摘星樓治痘全書》
《針灸經穴圖考》
《中醫外科臨床手冊》
《中醫外科臨證手冊》
《診家索隱》
《中醫外科診療學》
《張千里醫案》
《中醫學概論》
《中醫學基礎》
《直魯古脈訣》
《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
《種痘新書》
《診脈三十二辨》
《診余集》
《重廣英公本草》
《診余舉隅錄》
《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
《周氏醫學叢書脈學四種》
《周易參同契》
《針灸薪傳集》
《肘後偶鈔》
《正骨學》
《諸證提綱》
《竹林寺女科秘書》
《竹林寺三禪師女科三種》
《中國醫學入門叢書》
《撰集傷寒世驗精法》
《中國醫學源流論》
《子儀本草經》
《鄒氏純懿廬集》
《尊生導養編》
《針方六集》
《診病奇侅》
《芷園臆草存案》
《張仲景五臟論》
《治疔匯要》
《針灸逢源》
《中醫診斷學講義》
《中藥材手冊》
《種杏仙方》
《針灸集成》
《仲景全書》
《中藥炮製學》
《仲景傷寒論疏鈔鎞》
《重古三何醫案》
《針灸學簡編》
《針經節要》
《證治針經》
《增輯傷寒類方》
《周禮醫官詳說》
《中藥志》
《中國傷科學》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
《張氏溫暑醫旨》
《中國醫學大成》
《中國醫學人名志》
《中醫喉科學》
《竹林寺女科》
《中醫臨床新編》
《中醫內科簡編》
《助道方服藥須知》
《針灸全生》
《針灸纂要》
《中醫生理學之研究》
《中國醫學約編十種》
《針灸四書》
《中國製藥學》
《針灸傳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