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翁維健所編寫,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在1992年10月出版的作品。本書主要講授中醫飲食營養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其內容分為三大部分。

基本信息

作品信息

《中醫飲食營養學》《中醫飲食營養學》
作者:翁維健
叢編項: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
裝幀項:26cm/207頁
出版項: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10,1994.10重印
ISBN號:9787532327089/7532327086
主題詞:中醫飲食療法-醫學院校-教材療效食品-醫學院校-教材

圖書簡介

《中醫飲食營養學》《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主要講授中醫飲食營養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其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總論,主要闡述中醫飲食營養學的基本理論與知識,包括中醫飲食營養學的概念、內容和特點,中醫飲食營養學發展簡史,食物的性能理論與套用,飲食的宜忌等。第二部分介紹經常用於生活和臨床的食物211種,分別闡述其性味、歸經、功效、套用、現代研究等內容;這些食物按自然屬性和套用習慣,分為飲水、糧食、蔬菜、野菜、食用菌、果品、畜肉、禽肉、水產品、蛇蛙、奶蛋、調味品及其它佐料等12類。第三部分介紹生活與臨床中常用的傳統食養與食療食品194種,每種食品都分項闡述其配方、製法、效用等;這些食品按照傳統工藝和生活套用習慣分為鮮汁、飲、露,湯液,酒、醴、醪,蜜膏,粥,羹,糖果、蜜餞、糖漬食品,米麵食品和菜餚等9類。
通過學習,不僅能夠掌握一門切實有益的實用技能,為自身、親友、患者提供實用的保健方法,增強就業的競爭力;而且可以開拓思路,有助於培養形象思維能力,對將來從事科研臨床都大有裨益。

作者介紹

《中醫飲食營養學》《中醫飲食營養學》
翁維健,江蘇吳縣人,1933年生。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養生康復專業、中醫營養學教研室主任,著名中醫養生專家。兼任中國中醫藥學會養生保健學會副會長、中國保健品協會顧問、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曾多次赴歐美、東南亞等國進行中醫養生講學,著有《中醫飲食營養學》、《中國飲食療法》、《中國藥膳食譜》(中英文)等專著30餘部。

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著名保健專家的翁維健先生雖然年屆古稀,滿頭銀髮,但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在他東直門的家中接受採訪時,十分健談。

1950年之前學西醫,1951年開始轉攻中醫,196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並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創立國內第一個中醫營養專業並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創立中醫養生康復專業並任教研室主任。在中醫中藥教學、科研工作及食療、養生康復等諸多領域均有突出貢獻。

翁維健養生論
翁教授說,養生保健作為世界預防醫學的重要補充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已經越來越多地提到我們的議事日程上來。養生是以自我調攝為主要手段,以防病健身、推遲衰老、延年益壽為目的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如何養生呢,我們首先應了解自己的——體質和體能:

朱丹溪的《格致餘論》說:“凡人之形,長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蒼,薄不及厚。而況肥人多濕,瘦人多火;白者肺氣虛,黑者腎不足。形色既殊,臟腑亦異,外證雖同,治法迥別也。”在《醫理輯要·錦囊覺後篇》中又有:“要知易風為病者,表氣素虛;易寒為病者,陽氣素弱;易熱為病者,陰氣素衰;易傷食者,脾胃必虧;易老傷者,中氣必損。”由此不難看出,人體發病的主要原因,取決於體質的不同,也就是說體質決定著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變不良的體質狀態,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但體質不是固定不變的,即使在同一環境中,只要我們本著積極的生活態度,採取積極的養生措施,是可以糾正體質上的偏頗,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體能是人類從事活動所需要的身體能力,是從體質派生出來的。是一種使工作學習時表現活躍、愉快而不感到疲乏,同時還有餘力去從事人所好的休閒活動,以及能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體能訓練不是僅指運動員,任何人的體能都可以通過訓練、鍛鍊得以加強,但必須要方法得當,因人而異,持之以恆。

當今人們的體質、體能普遍下降,這將導致疾病叢生。養生保健就是要防患於未然,要面向病前,即面向——亞健康狀態:

翁教授說,現代人常受到來自社會、工作和家庭等諸方面的壓力,再加上環境污染,引起人的健康狀態的改變,表現為體力不支、疲勞等現象,即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本身僅是功能的紊亂,但若不及時糾正,各種疾病將會接踵而來。由於亞健康不存在器質性病變,各項檢查又無異常,和醫生都易忽視。那么,如何防止和消除這種狀態呢?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增進健康、預防亞健康狀態的重要環節。平時要注意提高自身和心理素質,注意保持心理狀態的平衡,心胸豁達,情緒樂觀。

其次,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除不良嗜好,不吃過於刺激的食物。在長期的的精神緊張之後,要學會放鬆自己,可欣賞歌曲、戲劇或去健身、旅遊等。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體質不健康,營養不良的有,營養過剩的也有。許多人從兒時就發胖,這造成了亞健康狀態的基礎,這是營養過剩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採取正確的——營養模式

翁教授說,我們應貫徹“4、4、3”制式的營養模式,這是WHO近年來推廣的東方人的飲食方式。即每日進食400g糧食,包括穀類(稻米、麵粉、玉米)、豆類(黃豆、綠豆、赤小豆以及豆製品)、薯類(馬鈴薯、白薯、芋頭);每日進食400g水果和蔬菜,現在許多人都不愛吃菜,應該中午、晚上各吃一盤菜,再吃兩個水果,這才差不多有400g果蔬;每日進食300g的脂肪和蛋白質,即畜、禽、蛋、奶、、油。

人類的營養素除了食品所含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這七大類外,近年來,科學研究認為,食物中的生理活性物質具有保健功能。這些功能成分包括:功能性甜味劑、活性低聚糖、活性多糖、活性油脂、生物抗氧化劑、活性多肽、乳酸菌及其它活性成分。例如人參皂甙、靈芝多糖、山藥多糖、枸杞子多糖、銀杏黃酮,以及蛋白肽、磷脂類、核酸、退黑激素等等。

現在生活方式的改變,攝取食物營養素單一,功能性成分缺乏,是導致惡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如用大豆和花生精煉食用油,加工過程除去了絕大部分卵磷脂,而卵磷脂是功能性食品重要的活性物質。卵磷脂能夠抑制脂肪氧化,促進神經傳導,促進脂肪代謝,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另一個例子是飲用純淨水。人體的部分微量元素來自於飲水,而純淨水中不含微量元素。農業高科技種植技術的發展,也是導致食物成分不均衡的因素,除了口感差外,功能性成分含量也低。某種轉基因大豆品種,異黃酮類物質的含量幾乎為零。異黃酮存在於常規大豆品種中,是一種類雌激素,對於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有效。

因此,在倡導回歸自然的飲食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時,適當強化富含相關的功能性成分的食物的攝入量,很有必要。保健食品和保健藥品就是把這些功能成分集中起來進行科學提取,做為第八類營養素來補充。但不能誇大它的功效,濫用保健品,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補充。

翁教授還說,居家的生活方式要講究,吃得科學,活得精彩。不是要單純追求長壽,要活的有生命質量,要健康而長壽,才有意義。他倡導有趣的——

“1 0工程”

“1”指的是人的健康,是有形的,有意義的。“0”是指事業、財富、愛好、親情、愛情等,有“1”(健康)的支持,後面的“0”才有意義。“1”後面加個“0”是10,加兩個“0”是100,依次是千、萬、十萬,甚至多,如果前面的“1”倒了,則事業、財富、愛好、親情等全沒有意義了。
翁教授說養生保健應做到六“不”,即不喝酒,不抽菸,不著急,不生氣,不慌張,不多吃飯。老年人尤其不要慌張,不要生氣,心態要平和。《養生世界》雜誌中談到一個“耗散學說”,意思是說人好比蠟燭,每個人都一樣長,點燃以後就看是大火還是小火,大火則蠟燭很快就燒完了;小火燒得慢,到燃盡會用較長的時間。生命也是這樣,貪吃、抽菸、喝酒、慌張、著急、生氣就像燃燒大火苗,耗散生命。

翁教授還說,一個人活著要有三個情趣。第一是工作情趣,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願意為之奉獻;第二是家庭情趣,古語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氣氛不和諧,將對身心不利;第三是生活情趣,除了工作之外的,像琴棋書畫,花鳥蟲魚,要有所愛好,以舒緩工作的壓力。有情趣才能有健康。這一點對退休人員更為重要。情趣愛好能使人精神有所寄託,能有成就感,既健腦,又健身。

圖書特徵

《中醫飲食營養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套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它和藥物療法、針灸、推拿、氣功、導引等學科一樣,都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講,《中醫飲食營養學》在預防醫學、康復醫學、老年醫學領域中,更占有重要地位。

內容提要

《中醫飲食營養學》《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是在中醫理論體系的指導下,套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一門學科。包括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部分,上篇主要為中醫飲食營養學的基礎理論,共四章;後篇主要講述各種飲食的臨床套用,分為十二章。

《中醫飲食營養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理論和臨床套用兩大部分,從歷代有關文獻記載和臨床實際情況分析,基本包括飲食養生、飲食治療、飲食節制和飲食宜忌四個方面,前兩者是指飲食在實際生活與臨床中套用的範圍;後二者是指飲食在生活與臨床中套用的方式方法。四者密切相關,不可分離或孤立。所以有一種看法,認為使用添加藥物的藥膳,如黃芪燉之類,就是“中醫飲食營養學”,實際上,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

飲食養生

中醫飲食養生,習稱“食養”、“食補”,是泛指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健康或增進健康的活動。《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說的“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是食養概念較早的記載。飲食物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它還具有補養作用,所謂“無病強身”,這是與現代營養學觀點不同的。

食養的內容按歷代中醫中藥有關文獻統計,常用的近百種食物的補養作用,計有聰耳、明目、烏髮、生髮、增力、益智、安神、健膚、美容、輕身、固齒、肥人、強筋、壯陽、種子(助孕)、益壽等二十餘種。這些作用在提高人體健康素質和預防保健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是構成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飲食治療

中醫飲食治療,習稱“食治”、“食療”,是泛指利用飲食來治療或輔助治療疾病的活動。它的理論和實際套用方法十分豐富,是為中醫天然療法的一個重要方面。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千金要方》一書就有“食治篇”,後又有《食療本草》等飲食療法專著相繼問世。

食療的作用和藥療基本一致,主要體現在扶正與祛邪兩方面。孫思邈《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所說:“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他同時還指出藥療與食療的不同之處:“藥性剛烈,猶若御兵。”“若能用食平疴,適性遣疾者,可謂良工。”他並引用扁鵲語:“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中醫食療內容滲透在中醫各科中,食療方法和方劑豐富多彩,近年來,中醫食療成果已有不少被現代科學所證實,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如套用芹菜防治高血壓病;套用燕麥防治高血脂症;套用紅棗防治貧血症;套用木耳防治眼底動脈出血症以及用百合、馬齒莧、苦瓜等防治細菌和病毒性感染疾患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飲食節制

中醫飲食節制,習稱“食節”、“食用”,是泛指飲食的方式方法,包括飲食的合理習俗、飲食衛生制度等。它包括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地正確選用飲食,且提倡全面膳食和節制飲食。《素問·生氣通天論》提出的“食飲有節,謹和五味”就是食用的基本觀點。

中醫食節內容散在於中醫、中藥、養生、民俗、民情、居家等學科中,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明和古代衛生學水平,是中國飲食文化和醫藥文化的結晶,如前面提及的食物套用的規律和方法(如食物的量、次數、時間、季節等。);全面膳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講究食物衛生清潔;進茶、進酒適量,把與飲茶、飲酒有關的活動納入飲食文化範圍之中,以達到情志養生的效果。

飲食宜忌

中醫飲食宜忌,習稱“食忌”、“食禁”。“宜”為常,故不多言,言“忌”較多。中醫“食忌”內容十分豐富,有別於現代營養學內容。它主張,常人與病人的飲食內容不應該也不可能是一個固定的模式,應因人、因地、因時、因病而有所不同。它實際是在強調飲食的針對性,得當則為宜,失當則為忌,在生活和臨床中要做到“審因用膳”《金匱要略》所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後世醫家孫思邈進一步提出“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因此,在生活和臨床中品評飲食的營養價值,不論是用於食補,還是用於食療,都不應從珍、奇、名、貴出發,而應著眼於其使用是否得當。

中醫飲食營養學中,飲食禁忌內容在生活和臨床套用方面有一些具體要求,如飲食與季節、與體質、與地域不同在套用方面的禁忌;食物之間、食物與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飲食調配製備方面禁忌,以及患病期間的飲食禁忌等。這些內容豐富了中醫飲食營養學,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

中醫飲食營養學的基本觀點
中醫飲食營養學和其他中醫學科一樣,它的發生與發展,因受歷史條件的影響,其理論與中國古代樸素的哲學理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其特點體現於巨觀與整體觀方面。

天人相應整體營養觀

中醫認為,人處在天地之間,生活於自然環境之中,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遵循同樣的運動變化規律。這種人和自然息息相關的關係體現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包括飲食營養方面。早在兩千年前,古代醫家就認識到飲食的性質對機體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影響。[例如]《素問·宣明五氣篇》所載的“五味所入”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指出的“五味所生”等皆說明作為自然界產物的“味”對機體臟腑的特定聯繫和選擇作用。除此,食物對臟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醫常據天人合一的整體營養觀運用食物來達到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的目的。自古以來,以養生益壽,防治疾病的古代佛、道、儒、醫、武各家學說,無不用人體內部與自然界的協調統一的理論來闡述人體的生、老、病、死規律,同時也無不套用天人相應的法則來制訂各種休逸勞作,飲食起居措施,對須臾不可離的飲食內容,以及進食方式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合而服之”,同時又主張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飲食內容亦有所變化,做到“審因用膳”和“辨證用膳”。

調理陰陽營養觀

分析歷代食養與食療著作不難看出,傳統營養學理論核心就在於掌握陰陽變化規律,圍繞調理陰陽進行食事活動,以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

中醫理論認為,機體失健,乃陰陽失調所致,所以治療和飲食養生等則以調理陰陽為基本原則。《素問·骨空論》說:“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或補或瀉,都是在調整陰陽,都是以平為期。

關於飲食的宜忌,中醫也是從陰陽平衡出發的,於陰平陽秘有利則宜,反之為忌。[例如]痰濕病人忌食油膩;木火質人忌食辛辣;老人若陰不足陽有餘,則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發育期兒童無特殊原因不宜進補;某些患者,如皮膚病人、哮喘病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實質是為防止犯虛虛實實之弊。總之,要做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

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製備方面中醫亦注重調和陰陽,使食物無寒熱升降之偏頗。烹調魚、等寒性食物時須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菜餚偏於寒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等症;又如食用韭菜等助陽之品,常配以蛋類以滋陰,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食藥一體營養觀

1.食藥同源

中醫學歷史表明,食物與藥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屬於天然產品。食物與藥物的性能相同,具有同一的形、色、氣、味、質等特性。因此,中醫單純使用食物或藥物,或食物與藥物相結合來進行營養保健,或治療康復的情況是極其普遍的。在《內經》所載的十三個方劑中,有一半是食物成分,這也是最早的“藥膳”方。在《五十二病方》中有1/4為食物成分方劑,《傷寒論》112方中則占1/2以上。在以上古方中,套用桂、姜、棗、椒、茴、扁豆、薏米、甘草、酒、醋,乃至動物膠膏等食物是極為普遍的。

2.食藥同理

食物與藥物同用,除因食藥同源外,主要基於食物與藥物的套用由同一理論指導,即食藥同理。中醫認為,機體衰弱失健或疾病的發生髮展過程,就意味著陰陽兩方面的互相消長,如陰陽的偏盛偏衰等。如何調整這種陰陽失調,張景岳說:“欲救其偏,則惟氣味之偏者能之。”食物與藥物一樣,皆屬氣味之偏者,正如《壽親養老新書》所說:“水陸之物為飲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氣五味冷熱補瀉之性,亦皆稟於陰陽五行,與藥無殊……人若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藥也……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食物的防治疾病作用,也是通過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或補虛扶弱,調整重建臟腑氣機功能,來達到消除陰陽失調的。

3.食療與藥療關係

食藥同源,食藥同理,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眾多的本草、方劑典籍中,不難發現食藥同用的例證。如採用烏雞、羊肉、驢皮、膚、鳥卵、蔥、姜、棗等以補益陰陽氣血或調補胃氣,進而達到防治疾病之效。而從大量古代食譜、菜譜、茶譜中又不難發現其中也有不少藥物,如枸杞、山藥、黃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類,以提高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全面膳食與審因用膳相結合營養觀

數千年的飲食文化歷史表明,中華民族的飲食習慣從整體來看,是在素食的基礎之上,力求葷素搭配,全面膳食的。正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說的“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和《素問·藏器法時論》所說的“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所謂全面膳食,就是要長期或經常在飲食內容上儘可能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散小吃,以及食與飲等之間的合理搭配。既不要偏食,也不要過食與廢食。但另一方面,對特殊人或患者,也不主張採用與常人一樣的飲食模式,可據其不同的體質、職業、信仰與病情,做到審因用膳和辨證用膳。

圖書意義

《中醫飲食營養學》《中醫飲食營養學》
近年來,隨著祖國醫學的發展,《中醫飲食營養學》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飲食生活方面對食養食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飲食營養學又有了新的發展。在著作方面出現許多專業工具書,如食養食療、保健醫療食品類書和辭書等。同時,大量科普書籍也相繼問世。更引人矚目的是,近年來中醫食療和食補開始進入醫療、護理、家政、航天乃至國防等專業方面,並取得不少科學成果。在中醫教育方面,1976年國家正式批准成立中醫養生康復專業,在本專業中設“中醫飲食營養學”課程,從而使傳統營養學術與技術得到延續與傳播。現在,不少中醫單位開展了食療的臨床工作,研製了藥膳和療效食品。個別中醫院設立食療科或食療門診,中醫的傳統保健食品也被廣泛地推廣套用。《中醫飲食營養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