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炭疽病菌

芒果炭疽病菌

芒果炭疽病菌,拉丁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les,是黑盤孢科芒果炭疽病菌屬菌類。

基本信息

識別特徵

分生孢子盤褐色或黑色,直徑100---300nm,剛毛少,隔膜1-2個,深褐色,64-71×5-6nm,分生孢子梗圓角形,12-24nm×4-5nm,分生孢子也為圓角形,11-18×4-6nm。

保護及保存現狀

人工保存

主要用途和價值

引起玉米,芒果,柑橘等農作物的炭疽病

開發利用現狀

不詳

保護建議

不詳

遺傳多樣性

不詳

症狀

圖片圖片
本病可引起葉斑、莖斑、花疫、果實糙皮、污斑和腐爛等症狀。葉片嫩葉感病大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生黑褐色、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小斑,擴大後或多個小斑癒合形成大的枯死斑,由葉尖、葉緣向內擴展枯死,可占葉片的—半左右,使葉片皺縮扭曲。天氣乾燥時,病部焦枯易碎,常破裂散落形成穿孔。病葉常大量脫落,使枝條變為禿枝。成葉感病後多數形成近圓形至多角形、直徑小於6毫米的病斑,兩面都產生黑褐色小點(病菌的分生孢子盤),還常雜生其他腐生菌和病菌。枝條嫩葉上的病部擴展到嫩枝上,則形成黑褐色病斑。如擴大至圍繞枝條一圈,則使病部以上的枝條枯死,表面生無數黑褐色小點。花序花梗上病斑初期細小,褐色或黑褐色,逐漸擴大並癒合形成不定形大斑,使花朵受害而凋萎枯死,稱為“花疫”。由於不同天氣的影響。花疫可包括整個花序受害,或只少數花朵受害。發病重的不能結果,輕的可結一些小果。果實幼果很易感病。果核末形成前感病產生小黑斑,擴展迅速,引致幼果部分或全部皺縮變黑而脫落。果核已形成的幼果感病後,病斑通常只有針頭大,基本上不擴展,至果實將近成熟時才迅速擴展;但如天氣潮濕,小斑也會迅速擴大並產生分生孢子。果實接近成熟時感病,產生形狀不一、略凹陷、有裂痕的黑色病斑,多個病斑往往癒合連成大斑塊,病部常深入到果肉內,使果實在園內或貯運中腐爛。果實接近成熟至成熟時,如有大量孢子從病枝或花序上沖淋到果實上,則果實表皮發生大量小斑而形成所謂“糙果(皮)”症或“污果(斑)”症。

病原

有性態為子囊菌亞核菌綱的圍小叢殼(Gjo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CtSchrenk.)無性態為半知菌亞門膠孢綱盤長孢狀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desPena.),在芒果果實上產生的一般都是無性態。芒果盤長孢菌(GloeostporiummangifereaP.Henn.),為本種異名。病菌的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單胞,無色,有1—2個油球。其明顯區別是前者的分生孢子盤上有褐色至黑色的刺狀剛毛,後者的分生孢子盤上無剛毛。

侵染循環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冬。次年經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發病條件芒果嫩梢期、開花期和幼果期,如遇高溫多雨和重霧,病害往往發生嚴重。品種的抗病性有明顯差異,泰國象牙芒、雲南象牙芒、湛江呂宋芒、白花芒、金錢芒、扁桃芒等都是抗病力較強的品種;印度2號、印度3號、鷹嘴芒等抗病力較弱。葉片老嫩程度不同,發病輕重亦有差異,嫩葉易病,特別是新梢抽出、葉片末轉綠以前,最易受到侵染;葉片轉綠以後,抗病力增強,不易受病,原有病斑也難於擴展。

防治方法

首先必須控制田間危害,單靠采後防腐,冷藏,或熱水處理難以獲得高效。

1、選擇開花結果期雨水較少的地域種植,改進栽培管理;注意果園衛生,對病殘枝葉集中燒毀。

2、采前藥劑防病。一般認為開花期自2/3的花開放起,噴布甲基托布津800倍和氧氯化銅800倍的混合液6—8次,每次間隔10—14天,效果較好,可兼防細菌角斑病。

3、采後用52—55℃的苯萊特或多菌靈500ppm熱液處理15分鐘,能較好地防治貯運期炭疽病。1986、1987年,華南熱作研究院與海南昌江縣協作,進行常溫運往廣州的貯運試驗,結果“呂宋”、“青皮”和“秋芒”等6個品種,1986年以聚乙烯薄膜袋包裝,防效J74%一100%,“秋芒”防效最高,經ll天到達廣州後,風味正常,無異味。國外有的報導,采後不用熱水處理,只浸在500pp2n的苯萊特藥液中1分鐘,便獲得良好防治效果,使病果率自29%下降為5%。看來結果也是不穩定的,因為國內試驗並不總是效果良好。低溫可暫時抑制病菌生長,推遲3—4天爛果,但芒果對低溫反應敏感,不同品種反應有差異,僅僅冷藏,不易獲得滿意效果。國外,芒果炭疽病的采後防腐主要也是套用含殺菌劑的熱水處理。1986年Spalding和Reeder報導,對芒果品種:TommyAtkins用200Gy“γ”射線十含抑霉唑 (0.1%)的53℃熱水處理3分鐘,處理後放在13℃下16—17天,可同時防治炭疽病、焦腐病、蒂腐病。在南非,曾有用750Gy處理的報導,Spalding等認為750Gy將抑制果皮的色澤發展。

菌物界(四)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