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民[作家]

劉國民[作家]

劉國民,1952年8月生於遼寧省康平縣,199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新聞研究室二級閱評員、國家二級編劇(副高職)、市作協副主席、知名作家。

基本信息

海南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簡介

劉國民,男,教授,農學博士。1955年生,湖南祁東縣人,中共黨員。1986年入雲南農學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1989年7月畢業,獲碩士學位;1989年10月入湖南農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1992年10月畢業並獲博士學位。1993年2月被分配到海南大學農學院工作,歷任海南大學副教授、教授、農學系主任、海南大學苦丁茶研究所所長,海南大學農學院副院長等職。
近年來主要從事野生代茶飲料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研究,並從事植物組織培養和生物化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參加過國家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等渠道的多項科研課題。出版著作2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在苦丁茶的栽培技術、育苗技術、組織培養、分子生物學、種質資源及綜合開發利用發麵做了大量工作,為我國苦丁茶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已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冬青屬苦丁茶種質資源遺傳差異及分類地位的研究》(2001.1-2004.12)
《我國苦丁茶種質資源普查及其資源庫建立的研究》(1999.1-2001.12)
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水稻TB系統兩系不育系組培快繁的研究》(1999.1-2001.12)
海南大學博士學士位人員科研項目:《苦丁茶優良無性系選育》(1999-2001)
海南大學自然科學研究課題:《苦丁組織培養的研究》(1995-1997)
海南省教育廳高校科研項目:《芒果快速繁殖的研究》(1994.1-1996.12)

主要學術成就

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水稻TB系統兩系不育系組培快繁的研究》獲2004年度海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編好教材為新辦專業服務》1999年度甘肅省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論文《兩系雜交稻系不育系組培快繁的研究》獲2003-2004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苧麻品種改良新途徑及新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湖南省教育委員會省教育1998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

學術著作

目前已發表研究論文46篇;出版教材一部,參編專著一部。
1.研究論文
《雜交稻兩系不育系組培快繁的研究》(2004年,第一作者)
《中國藤茶資源的研發概論》(2006年,第二作者)
《用RAPD技術探究冬青屬苦丁茶的遺傳差異、親緣關係與分類地位》(2004年,通訊作者)
《苦丁茶冬青的RAPD影響因素及實驗條件的最佳化》(2003年,通訊作者)
《黃秋葵組培快繁的研究》(2002年,第一作者)
《冬青屬苦丁茶不同種質材料之過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研究初報》(2003年,通訊作者)
《我國苦丁茶冬青種質材料的形態學研究——I.莖葉的形態學研究》(2004年,第一作者)
《A Study on the Homonym of the Kudingcha Resources in China》(2002年,獨著)
《Studies on Photosynthetic Properties of Seven Eucalyptus Spp.》
(1995年,第四作者;英文版執筆譯者)
《苦丁茶炭疽病菌一新鍾》(2004年,第一作者)
2.學術著作
《實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教程》,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主編(第一版:1996-11;第二版:1999-06;第三版:2002-06)
《苧麻生物技術研究進展》,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04(參編)

石家莊市衛生局幹部

劉國民,男,漢族,河北無極人,雙大專,中共黨員,1974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石家莊市衛生局副調研員、黨委委員;石家莊市衛生監督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基本信息

職稱(職務):教授
學歷:文學博士
教授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先秦兩漢)、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詮釋、中國古代思想史專題、《史記》導讀
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史學、哲學

專業背景

1994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0年,畢業於湖北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3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

學術成果

(一)論文:
1、《董仲舒對策之年考辨》,載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第2期。
2、《“曲”與“直”的悖立整合》,載於《天府新論》2004年第4期。
3、《論董仲舒的五行思想》,載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4、《間距化——論董仲舒解釋〈春秋〉經傳的根據》,載於《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
5、《〈公羊傳〉對〈春秋〉的詮釋》,載於《湖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6、《論董仲舒的德治思想》,載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7、《論董仲舒的三統循環論》,載於《文學前沿》,2006年3月。
8、《過度詮釋——董仲舒解釋〈春秋〉經傳的目的》,載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中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6年第11期全文複印。
9、《董仲舒“《詩》無達詁”的思想及其現代意義》,載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10、《董仲舒以陰陽之天道解釋人道》,載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11、《徐復觀對〈淮南子〉的解釋》,載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12、《從禪宗的內在超越性解釋妙玉的悲劇命運》,載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13、《“立體的完整生命體”——徐復觀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載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14、《陳鼓應之老子仁義禮觀的反思和批判》,載於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10期。
15、《論徐復觀對王充哲學思想的解釋》,載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16、《先秦儒家思想發展的重要轉折——徐復觀對董仲舒“天的哲學”的解釋》,載於《齊魯學刊》2010年第2期。
(二)著作:
1、專著《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2、專著《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司馬遷〈史記〉二十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3、合著《先秦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科研項目

1、校重點課題“董仲舒哲學思想對文學的影響”;2007年,已結題。
2、校重大課題“徐復觀對中國傳統思想的解釋”;2008年,已結項。
3、校重點課題“徐復觀、陳鼓應對道家思想的解釋”;2010年。

獎勵情況

(一)學術獎勵:
1、專著《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獲校優秀著作二等獎。
2、論文《間距化——論董仲舒解釋〈春秋〉經傳的根據》,獲校優秀論文三等獎。
(二)其他獎勵:“中國古代文學史”,校精品課。

模範黨員劉國民

劉國民 男,漢族,1951年10月出生於樊家村。1958年入本村國小;1966年在彭李中學國中畢業。1966年入本村鍍鋅廠當工人;1973年任團支部書記;1976年任鍍鋅廠廠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任村黨支部副書記;1985年任黨支部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至今。 劉國民自參加村中工作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兢兢業業,吃苦耐勞,肯動腦筋,總是模範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各項任務。80年代以後,先後擔任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積極回響黨和政府關於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號召,堅持改革開放和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做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的帶頭人,為發展本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提前實現小康做了大量工作,創造了出色的成績,深得村民敬仰和好評。 多次被辦事處評為模範黨員、先進工作者;1990年獲得經濟師職稱;1994年被市政府命名為鄉鎮企業家;1995年被市政府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