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塔

聚星塔

聚星塔位於江西省撫州市,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塔高30米,共7層,呈八角形,塔檐鋸齒形,塔身自下而上逐層內收,疊托而上,基部磚石皆用糯米汁澆漿壘砌而成,塔梯在內外塔身夾牆之中,分左右盤鏇而上,全塔根據地勢、風向、風力設計成略向北傾斜的斜塔,雖經200多年風雨侵蝕,仍巍然屹立。

基本信息

地理屬性

聚星塔位於江西省福州市,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塔高30米,共7層,呈八角形,塔檐鋸齒形,塔身自下而上逐層內收,疊托而上,基部磚石皆用糯米汁澆漿壘砌而成,塔梯在內外塔身夾牆之中,分左右盤鏇而上,全塔根據地勢、風向、風力設計成略向北傾斜的斜塔,雖經200多年風雨侵蝕,仍巍然屹立。

歷史淵源

聚星塔聚星塔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始名“啟明”,清康熙元年(1662)易名“雙江”,乾隆十九年(1754)知府姚文光重修後,改名為“聚星”。聚星塔英俊挺拔,塔表上敷有一層淡黃色灰泥,顯得素雅玲瓏,與麻姑、從姑二山,太平、萬年兩橋,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天然畫卷。
武崗山地處盯江、黎水匯流之處,與縣城南面的麻姑山遙對相望。盱、黎二水在這裡匯合成撫河,繞武崗山西側蜿蜒北去。著名的明代石拱橋—萬年橋就在山下跨撫河而建,與另一座明代石拱橋—上游十里處橫跨盯江的太平橋遙遙相對。這裡景色秀麗,山色水光相映,古塔雙橋爭輝,為“南城十景”之一。
聚星塔塔門朝西偏南,門上嵌有一塊長條青石板,刻有“聚星塔”三字,雄渾有力。塔檐七級,呈八角形,由下而上逐層內收。檐邊砌鋸齒形,疊托而上,渾厚凝重。塔頂立磚砌魁星,向北傾斜。每當皓月當空、星光燦爛時,俯視塔下武崗深潭,可觀其潭中塔形、星形,猶如眾星捧塔。“聚星塔”名由此得來。

建築特色

聚星塔聚星塔
聚星塔是空心飛檐式磚塔,塔高30米,塔基為八方形,基部外徑圍25.6米,內徑周6.8米,基部方磚皆用紅石糯米汁澆漿壘砌而成。塔梯在內外塔身夾牆之中,梯寬0.6米,分左右盤鏇而上,左梯可以上七級,右梯只能上至五級,兩人如同時從左右梯上,不會相碰。我省古塔很多,但象聚星塔這樣工奇藝巧、分兩邊迂折而上的石梯,堪為稀有。塔身下部較長,上部略短,用青磚糯米澆漿平迭而上。塔的每級都開有窗牖,全塔略向北傾斜,雖經200多年風雨侵蝕,仍巍然屹立,其勢似呼之欲倒。相傳:始建此塔時,有人見掌墨師(即設計師)這樣造塔,擔心會倒塌。掌墨師笑著回答:“橋萬年,塔千歲,斜塔腳穩如鐵鑄,北風越大塔越直,任憑千年狂風吹。”聚星塔東臨武夷山脈,北朝贛撫平原和盱江水系,整個地形如一道長廊,故四季多北風,為我省一大風口。當時建塔人能根據地勢、風向、風力,把此塔設計成向北傾斜狀,十分科學,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聰明才智。

歷代興廢

聚星塔聚星塔
聚星塔聚星塔
據《南城縣誌)}i己載明萬曆間建昌知府胡明佐認為武崗山是“郡河鎖鍵”,盱、黎二水在此匯交,其勢太沖。為了鎮水聚氣,振興儒風,以求一郡財運昌盛,人文興旺,乃於甲寅歲(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在武崗山頂建七級寶塔一座,在第七層塔心室辟神完,塑立魁星造像,塔取名曰“啟明”。其時大明氣數將盡,國運猶如江河日下,胡明佐取此名,也隱含企望大明國運昌隆、重開盛世之意。
崇禎十一年(1638年),塔頂被雷擊毀。
清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又遭火災,各層樓板和第七層魁星閣被焚毀,其後遂逐漸傾圮。
康熙元年(1662年),知府高天爵將塔修復,為避“重啟大明”之嫌,將塔改名為“雙江”,這是該塔的第一次維修。
第二次維修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府姚文光到武崗山“稽覽風俗”,因目睹該塔殘缺頹敗,“塞堵層層,同荒蔓草”,感到“豈佳氣天”,於是主持重修該塔,並恢復頂層魁星閣,這次維修“費白金三乾一百兩有奇”(按1991年底米價比照乾隆十二年米價折算,約合人民幣四十五萬元),並將塔名改為“聚星塔”。此後240年,其間未聞再有修葺。
1987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將聚星塔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年久失修,塔壁風化嚴重。塔身傾斜,塔壁多處開裂,為搶救這一珍貴文物建築,1992年江西省文化廳和南城縣人民政府決定對該塔進行搶救性加固維修,1993年10月該工程順利結束。

塔身傾斜

聚星塔聚星塔
塔身傾斜雖然與地基壓縮變形有關,但還有其它多方面的因素:
施工方面的原因。據沈括著《夢溪筆談》記載:北宋大匠師喻浩在開封營造寶塔一座,塔建成後,塔身向北傾斜,有人問其原故,喻浩說:京師地曠無山,高空北風剛勁,故令其北斜,不百年自正也。古人認為,塔身朝常年主導風向稍微傾斜一點是有好處的,可以抵消風力,甚至企望在長期風荷載作用下,將塔身吹正。從現存的古塔看來,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傾斜,故有“無塔不斜”的說法,而這些塔的傾斜方向都基本上與當地的常年主導風向相對
南城地區常年主導風向偏北,聚星也向北傾斜,因此,有理由認為造塔時就有一定程度的傾斜。

江西旅遊景點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自古以來江西地區人文薈萃、物產富饒,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 江西共擁有2處世界遺產;1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個國家重點保護寺觀(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5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省各類風景名勝區(點)多達2400餘處。
玉簾泉瀑布| 諾那塔院| 好漢坡 | 柘林湖 | 胡耀邦陵園 | 安義古村群| 八一公園 | 南昌人民公園| 象湖風景區| 南昌青山湖 | 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 徽饒古道 | 鳳凰湖景區| 疊山書院| 雙塔公園|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 | 大蓮| 銅鼓紀念館| 玉華山| 宜春鐘鼓樓| 新余仙女湖 | 抱石公園| 羅坊會議紀念館| 花園山莊 | 嚴嵩洞| 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 | 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 | 高嶺山| 古市街古瓷客遺址| 武功山| 瑤金山寺|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萍鄉岩溶博物館 | 楊岐山| 渼陂古村| 文天祥紀念館| 吉安鐘鼓樓| 領袖峰景區 | 青原山風景名勝區| 葛仙山| 寶方寺| 從姑山| 翠雲山| 沸珠泉|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 | 羅漢岩| 譚邦古城| 上堡梯田 | 三疊泉| 三清山| 龍虎山| 寶葫蘆農莊 | 白鹿洞景區| 疏山寺| 天花宮 | 仙都觀| 雲居山真如寺| 湘洲| 九曲 | 聚星塔 | 碑林| 瑞金革命遺址| 湖田古窯遺址| 水口塔 | 宋應星紀念館| 煙水亭| 牯嶺街| 贛州文廟| 翠岩禪寺| 石鞏寺 | 三爪侖| 南浦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