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古村

渼陂古村

在美麗的吉安市青原區富水河畔,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村落,它就是被譽為“廬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它還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9年被評為國家4A旅遊風景區。它以厚重的歷史、古典的明清建築群、璀璨的明清雕刻藝術及可敬可頌的紅色文化,受到世人的矚目。

基本信息

簡介

渼陂古村渼陂古村

在美麗的吉安市青原區富水河畔,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村落,它就是被譽為“廬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它以厚重的歷史、古典的明清建築群、璀璨的明清雕刻藝術及可敬可頌的紅色文化,受到世人的矚目。

渼陂古村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東南部富水河畔,離吉安城30公里,屬青原區文陂鄉,全村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村中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和近現代文化印跡,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令人嘆為觀止。渼陂也因此聞名遐邇。

悠久的歷史

渼陂古村始建於南宋初年,距今800 餘年,村民都姓梁。宋元時期,梁氏按古代宗法制度修建祠堂、制定族規,形成了一套尊祖敬宗,強化族權的宗法制度。到了明朝中期,為適應時局的發展,村民開始從事商貿活動,到清朝時期,他們在附近一帶已經形成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渼陂在建村的時候,雖然沒有特定的規劃,但由於以宗祠為核心的凝聚力,宗法制度的約束,再加上古時風水學的影響,儘管歷經數百年的拆、遷、毀、建循環往復,也並未造成大的波動,全村始終處於一種較為穩定的發展之中。文陂鄉黨委書記楊彩霞女士談起渼陂古村時,總帶有濃厚的感情: “渼陂古村,它的地名就叫渼陂。在這個古村裡有一條小河叫渼水,而陂就是河岸的意思,也就是說在渼水岸邊的一個洲頭。有一種‘人人塘邊忙浣洗,家家門前流清泉’的純樸淡然的鄉村生活意境,突出了天人合一的環境氛圍。” 古村薌峰東立,象嶺西護,瑤山南聳,富水北流,可謂山抱水環,天然形勝。古村的建築布局錯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鋪路,排水設施完備。

古老的建築

渼陂古村渼陂古村

渼陂村是吉安市的一個廬陵文化古村,裡面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保存完好的有367棟,還有紅四軍的軍部,‘二.七’會議會址,毛澤東舊居和曾山的舊居。有一條古街。這個村子也是人傑地靈,先後出了三位共和國的將軍。他們是梁興初將軍、梁必業將軍和梁仁芥將軍。

渼陂村的祠堂最宏偉的當然是梁氏宗祠————永慕堂。梁姓是村裡的大姓,梁氏宗祠當然也是村里最引人眼光的建築。這幢建築最早建於宋代,後來經過多次重建,至今依然顯得古樸雅致,雄偉壯麗。祠堂飛檐高挑,是二層三進的磚木結構,高大的斗拱依然有著當年的氣勢,但是,據說這裡曾有著精美的雕刻梁托,但都在動亂的年代中被破壞掉,想起來確實可惜。只有在中堂的牆壁兩側,寫有“忠、信、篤、敬”四個大字,每個大字都有兩個人之高,那種氣勢足以令人震撼。在祠堂里,每根柱子上都寫著蘊意深遠的對聯,深濃的文化蘊味從中流露出來。

美麗的傳說

渼陂古村渼陂古村

渼陂村的牌坊分三類。除牌樓式門的古槐第牌坊、牌坊式照壁———“多留餘地”坊外,另有兩處真正意義上的牌坊———貞節坊。這兩處牌坊為一對母女的貞節坊。母親名喚菊,生下女兒不久丈夫死去,含辛茹苦把女兒撫養成人,並許配給鄰村一小伙為妻。但女兒尚未過門,未婚夫就死了。從此,母女都未再嫁。老死家中。時人為褒獎母女特設大小貞節坊兩座,兩坊之後,均建有節孝祠。所殘存者為女兒坊,由於是未嫁而寡,故牌坊明次間均填以磚牆而不開門,僅在明間現拱門形狀。坊頂設有“冰清玉潔”字樣。由貞節坊可見,舊社會的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桎梏是何等慘烈。

在“翰林第”附近的“連理樟”也有個傳說。“連理樟”也叫“夫妻村”,已有600年以上的歷史。在上世紀初,兩棵樹先後古枯。但是在革命戰爭中,由於革命軍隊在永豐縣抓獲了沾滿人民鮮血的國民黨將領張輝瓚,在東固將其公決。他的頭被懸掛於右邊這棵樟樹的枝頭,之後這棵樹就活過來了。有人傳說在張輝瓚的湖南老家埋葬張的墓穴里只有張的身子,而沒有人頭。關於“連理樹”有另外一個傳說。一個住在樹邊的大戶人家認為這兩棵樹太大了,根都伸到自家院子裡,便將伸進院內的樹根挖了。之後,這戶人家的老爺陸續娶了6個老婆,都沒有一人生育,第七個老婆是帶孕嫁進來的,但後來又不知怎的無緣無故流產了,最後這戶人家沒有了後代。 村裡有28口水塘,口口相通,錯落有致地排出八卦圖形,象徵天上的28星宿護衛這個美麗的村子。村里老人說,這28口水塘原先都有溝渠相通的,夏天裡,小孩子們可以從這口池塘爬到那口池塘,玩捉迷藏的遊戲。

渼陂古村娛樂

道情,俗名“打繃繃”,流傳於吉安、吉水、永豐、峽江、安福、泰和等地。道情原出於道教在宮觀里所唱的“經韻”,後來吸收詞牌或曲牌,演變成為“新經韻”,又稱“道情”。民間藝人演唱的道情,始於宋代,興於清朝。藝人多出自“聖恩堂”,他們左手抱漁鼓,右手掌擊鼓面,敲打時,發出“彭彭”響聲,沿門乞討,唱一些宣揚“忠孝節義”的曲子。後來有藝人根據傳奇故事、民間故事編唱一些長篇曲目,可以登堂入室,連篇坐唱。道情為1人或2人演唱,2人或多人幫腔,有說有唱,以唱為主。唱詞多以方言押韻,土話道白,有時稍帶官腔官韻。演唱形式,一種用漁鼓伴奏,一種用二胡伴奏。用漁鼓伴奏時,根據唱詞感情的需要,可以擊出各種不同的節奏。用二胡伴奏時,除過門和托腔外,還充分利用二胡換把、滑音和泛音的特點,形象地表現人的對話,如“唔”、“啊”等和開門聲如“嘰呀”、鑼鼓聲“咚咚匡”等各種聲音效果。吉安道情的曲調結構有:引子(過門)、曲頭(八句開頭語)、敘板(既說又唱,七字一句,四句一歸宿,亦可有長短句)、快板、尾子(結束段)。總體特色是:說唱為主,表演為輔,敘表見長,代言為輔;一人多角,以少勝多;自奏自唱,形式簡便。演唱時,但問漁鼓彭彭,琴聲柔揚,別有一番情趣。

江西旅遊景點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自古以來江西地區人文薈萃、物產富饒,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 江西共擁有2處世界遺產;1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個國家重點保護寺觀(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5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省各類風景名勝區(點)多達2400餘處。
玉簾泉瀑布| 諾那塔院| 好漢坡 | 柘林湖 | 胡耀邦陵園 | 安義古村群| 八一公園 | 南昌人民公園| 象湖風景區| 南昌青山湖 | 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 徽饒古道 | 鳳凰湖景區| 疊山書院| 雙塔公園|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 | 大蓮| 銅鼓紀念館| 玉華山| 宜春鐘鼓樓| 新余仙女湖 | 抱石公園| 羅坊會議紀念館| 花園山莊 | 嚴嵩洞| 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 | 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 | 高嶺山| 古市街古瓷客遺址| 武功山| 瑤金山寺|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萍鄉岩溶博物館 | 楊岐山| 渼陂古村| 文天祥紀念館| 吉安鐘鼓樓| 領袖峰景區 | 青原山風景名勝區| 葛仙山| 寶方寺| 從姑山| 翠雲山| 沸珠泉|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 | 羅漢岩| 譚邦古城| 上堡梯田 | 三疊泉| 三清山| 龍虎山| 寶葫蘆農莊 | 白鹿洞景區| 疏山寺| 天花宮 | 仙都觀| 雲居山真如寺| 湘洲| 九曲 | 聚星塔 | 碑林| 瑞金革命遺址| 湖田古窯遺址| 水口塔 | 宋應星紀念館| 煙水亭| 牯嶺街| 贛州文廟| 翠岩禪寺| 石鞏寺 | 三爪侖| 南浦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