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丁香

羽葉丁香

羽葉丁香,落葉灌木,高1-3m。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9,先端尖或漸尖。圓錐花序側生,花白色或粉紅色。中國特有種。零星分布於內蒙古、寧夏、陝西、四川、青海,生於海拔2000-3100m處的陽坡灌叢或鬱閉度小的針闊混交林內。國家三級保護瀕危種。

基本信息

簡介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種中文名:羽葉丁香
種拉丁名:SyringapinnatifoliaHemsley
保護級別3
分布陝西(戶縣、太白山、周至)、青海(循化)、四川(金川、寶興、康定)
海拔下限(米)2000
海拔上限(米)2800
現狀:瀕危種。羽葉丁香為中國特有種。星散分布於陝西秦嶺中部和四川、青海的局部地區。由於繁殖力弱,生長緩慢和森林砍伐而導致生境破壞,天然資源不斷減少,即將陷入絕滅的險境。

形態特徵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落葉灌木,高1-3米;當年生枝紫褐色,纖細,老灰褐色,枝皮細條裂或薄片狀剝落。奇數羽狀複葉,連葉柄長5-10厘米,葉軸具狹翅;小葉7-9,紙質或老時近革質,狹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4厘米,寬0.5-1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有時具小尖頭,邊緣具細緣毛,頂生小葉有時分化不完全,基部1側下延,葉柄不明顯,圓錐花序側生於去年生小枝上,長3-8厘米;花萼鍾狀,3-4裂;花冠筒白色或粉紅色,長1-1.5厘米,檐部4裂,裂片長圓形;雄蕊2,著生於花冠筒的喉部,花葯黃色,花絲片狀;子房2室。蒴果圓錐狀,長約1厘米,2瓣裂,裂片向外反曲;種子褐色,有棱,長約8毫米。

形態結構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種子
羽葉丁香種子采自陝西寧陝縣。分別將羽葉丁香的種皮去除,用FAA固定,用番紅——固綠染色,按常規石蠟切片法製成永久切片。
羽葉丁香種皮堅硬緻密,故採用將種子用清水浸泡後,徒手製成切片進行觀察。厚而堅硬、骨質,用軟化劑處理無效,後用小鋼鋸在果皮中部,沿橫向、徑向和切向三個切面鋸取小塊果皮,用油石磨至約0.1mm,磨片呈半透明狀,水洗後,番紅染色,脫水,透明,加拿大樹膠封片。組織化學成分鑑定用新鮮材料做徒手切片,試劑滴染顯色反應來判定。羽葉丁香果實為蒴果,表面光滑,呈圓柱形,果長0.5-1.4m,先端鈍,具小尖頭,果內含有2-4枚種子。種子褐色,屬雙子葉胚乳類型。長約8cm,背部有縱脅,縱剖面呈長梭形。胚長約占種子長的三分之二,為長棒狀。
羽葉丁香種子的兩片子葉、胚根、胚軸的形態建成雖已完成,但兩子葉間生長錐呈凹陷狀,說明胚芽形態並未完成形態建成,這或許是造成種子繁殖率低的一個因素
種子的種皮、果皮結構及含有物直接影響著種子的萌發。羽葉丁香果為蒴果,成熟後開裂,種皮除最外一層緊密排列的柱狀厚壁細胞層可能影響種子的透水、透氣性,從而對種子萌發形成機械阻礙,是羽葉丁香種子繁殖率低的另一個因素外,其內側多層薄壁或厚壁細胞由於其排列均呈疏鬆狀,故不會成為種子萌發的障礙。華榛種皮雖極薄不會影響種子的萌發,但其果皮由呈柱狀緊密排列的柵欄狀石細胞層和多數近球形的、排列緊密整齊的厚壁細胞堆積層組成,因而具有高度的不透氣、不透水性,難以滿足胚正常生長所需的水、氣條件;另外果皮中不同形態的石細胞彼此縱橫交錯,相互嵌合,形成堅固的機械實體,萌發的幼胚不能穿破果皮的機械障礙而萌發,這是造成華榛種子繁殖力低的主要原因。

生長繁殖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可採用分株、壓條、嫁接、扦插和播種等多種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多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通過對羽葉丁香繁殖技術進行試驗、結果分析,總結出了羽葉丁香無性繁殖的技術要點。以2年生硬枝為插穗,生根粉處理即可達到60%以上的成活率。此外,也可進行分株或壓條繁殖。
播種在四月上旬進行。先特種子放在40-50℃的熱水中浸泡l-2小時,撈出後以一份種二份沙的比例混合,置於向陽處,蓋上草袋或麻袋,經常澆水,以保持草袋、麻袋濕潤,約經一周,種子可發芽,然後播種。
分株於3月或11月均可進行。只要將母株根部叢生出的莖枝分離出,另行移栽即可。扦插宜在秋季進行。嫁接多以女貞、水蠟樹作砧木,行高接法,一般在砧木離地120-150厘米處進行嫁接,接芽、接穗要選自優良品種的母株。還要注意隨時剪除砧術新發的枝芽,以免消耗營養,使接芽和接穗發育不良,喧賓奪主。壓條繁殖於2月進行為好。壓條時,粗枝要進行環剝處理。壓條成活後2-3年可開花。丁香宜地栽,也可盆裁。移栽時,根部要儘量多帶土,這樣容易成活。

生長習性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分布區的氣候夏涼冬冷,無霜期短,年平均溫6-16℃,最低溫-12℃以下,年降水量257-900毫米,多集中於7-9月。土壤為山地棕壤或石灰性沖積土。為陽性樹種,具有喜光、耐寒、抗風等特性,多生於海拔2000-2800米間的向陽山坡灌叢中或鬱閉度較小的針闊葉混交林下。主要伴生植物在秦嶺有華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紅燁Betulaalbo-sinensisBurk、lbo-sinensisBurk.、虎榛子OstryopsisdavidianaDecne.、西北栒子CotoneasterzabeliiSchneid.和紫丁香SyringooblataLindl.、等。花期5-6月,果期8-9月。羽葉丁香在青海省的天然分布範圍非常狹小,僅分布於孟達林區,屬瀕危物種,中們最近在大通河下游也見到了羽葉丁香的天然分布,雖然分布的區域範圍非常局限。這一事實說明,本區與孟達林區存在地緣聯繫。

分布範圍

羽葉丁香為中國特有種,星散分布於陝西秦嶺中部、四川青海、賀蘭山等局部地區。由於繁殖力弱,生長緩慢和森林砍伐而導致生境破壞,天然資源減少而瀕危。太白山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陝西戶縣和青海循化建有林場,賀蘭山峽子溝設有特種保護區。

瀕危及保護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保護價值
羽葉丁香形態奇特,對於研究丁香屬的系統發育、地理分布以及中國中部植物區系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賀蘭山羽葉丁香引種與開發”是阿拉嘎教授的自費研究項目,這一次是為考察而來。在騰格里沙漠東緣格林灘的一片沙地上,中見到了阿拉嘎和陳大夫自費種植的約兩畝羽葉丁香。由於缺少經費而無法正常管理和養護,三年了,地里有了雜草,樹苗長勢不良,花開星點,枝葉懶散,同峽子溝的野生羽葉丁香無法相比。雖然如此,畢竟有了引種成功的喜悅,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無耐甚或尷尬的滿足與興喜。
保護措施
分布區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陝西戶縣和青海循化均設有林場,應將該種列為保護對象,加強管護,促進生長。並積極開展繁殖試驗,擴大種植範圍。羽葉丁香的情有獨鍾緣自她對賀蘭山蒙藥材的開發保護與研究。阿教授研究羽葉丁香多年,寫過不少關於羽葉丁香的分布、生長環境、保護、藥用研究的論文,多次自費僱車來過峽子溝,對於這裡的山、水、植物、草木、地形,特別是峽子溝里羽葉丁香的分布、生長、習性等,熟於胸中。阿教授的執著不只體現在她對羽葉丁香的保護與研究

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項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丁香類植物主要用種子繁殖。
宜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移栽穴內應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蓋一層土,然後放苗填土。栽後澆一次透水,以後再澆2-3次水即可成活。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澇,乾旱時注意澆澆水,便可順利生長。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以免引起枝條徒長,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
3月中旬發芽前,要對它進行整形修剪,硫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中截旺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花謝後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兩個芽剪掉,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後,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圓整美觀,利於來年生長、開花。
選地栽培
選地、整地宜選擇溫和濕潤、靜風環境、溫濕變化平緩、坡向最好為東南坡的地區,並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栽培。土壤以疏鬆的砂壤土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塊,施腐熟的乾豬牛、火燒土作基肥,每畝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後,作寬l-1.3米、高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種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條件先營造防護林帶,防止颱風為害。種植前挖穴,植穴規格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內施腐熟廄肥15-25千克,摻天然磷礦粉0.05-0.1千克,與表土混勻填滿植穴,讓其自然下沉後待植。
繁殖方法
主要用種子繁殖。果實7-8月陸續成熟。鮮果肉質堅實,每千克鮮果有600-700粒。開溝點播,溝深2厘米,株行距則隨育苗方式不同而異。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營養磚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種後蓋上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切不要蓋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鬱閉度。播後19-20天即可發芽。3個月後具3對真葉時,把幼苗帶土移入裝有腐殖土的塑膠薄膜袋或竹籮內,每袋(籮)移苗四株,置於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繼續培育。定植後5-6年開花結果。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田間管理
(1)蔭蔽l-3年生的幼樹特別需要蔭蔽,由於植距較寬,可在行間間種高稈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蔭,又可作防護作用,還能增加收益,達到以短養長的目的。
(2)除草、覆蓋每年分別在7、9、10月,在植株周圍除草,並用草覆蓋植株,但不要用鋤頭翻上以傷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雜草被割除作地面覆蓋,還可作綠肥,代替天然植被覆蓋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樹冠鬱閉而能抑制雜草的生長為止。
(3)補苗丁香在幼齡期的致死因素較多,如發現缺苗,應及時補種同齡植株。
(4)排灌幼齡丁香,根系纖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樹,乾旱季節需要淋水,否則幼樹幹枯。開花結果期在乾旱季節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溝,以防積水。
(5)施肥定植後,-般每年施肥2-3次:第-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糞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鈣氯化鉀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l千克過磷酸鈣或適量堆肥和火燒土,但不宜過量和緊靠根際,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爛;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廄肥或堆肥,摻適量過磷酸鈣和草木灰。
(6)培土丁香樹是淺根系,表土上層的細報必須避免受傷,同時這些細根不應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鬆土培土2-5厘米。
(7)修枝丁香樹木需要大量修枝,但為了便於採花,可將主幹上離地面50-70厘米內的分枝修去;若有幾個分叉主幹,應去弱留強,去斜留直,保留1個。上部枝葉不要隨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響圓錐形樹冠的形成。
(8)防風防護林的設定是確保了香園完整的-項重要措施。此外,幼齡期在颱風來臨前要做好防風工作,可用繩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樹幹,以減輕颱風對丁香植株的搖動,從而減少危害。
採收與加工
一般種植5-6年後開花,25-30年為盛產期。在中國海南省引種區,6-7月花芽開始分化,明顯看見花蕾,當花蕾由淡綠色變為暗紅色時,或偶有1-2朵開放時,即把花序從基部摘下,勿傷枝葉,這樣可提高公丁香產量,又可減少了香樹養分的消耗。如果讓花蕾繼續生長,翌年3月為盛花期,4-6月座果,並逐漸長成幼果,採收未成熟果實,即為母丁香。
從花芽分化到果實成熟需經三年時間。採收後的丁香花蕾,揀淨雜物於陽光下曬,若天氣晴朗一般曬3-4天即可,為了充分乾燥,花蕾不可堆得太厚,而且要定時翻動,曬至乾脆易斷即為商品丁香。未成熟的幼果,採收後曬乾,即為母丁香。
留種技術
採種母樹最好是15年生以上、生長健壯、高產和抗病力強的植株。7-8月採摘紫紅色的成熟果實。采後,不能日曬,即行播種。若從國外引進,宜用剝掉果肉及薄種皮的種子,用煮沸過半小時的濕木糠,作為種子包裝墊充物,進行貯藏運輸,但濕度不宜過大。

常見病蟲害及預防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病蟲害防治
(1)褐斑病幼苗和成齡樹都有發生,為害枝葉、果實。
防治方法:①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②清潔田園,消滅病殘株,集中燒毀。
(2)煤煙病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類、蚜蟲等害蟲的為害而引起的。
防治方法:①發現上述害蟲為害時用殺蟲劑噴殺;②發病後用1∶1∶l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
(3)根結線蟲病由-種線蟲引起,為害根部。
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顆粒劑穴施或撤施於根區。
(4)紅蜘蛛為害葉片。
防治方法: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和20%三氯殺蟎碸稀釋500倍液噴殺。兩種液體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每5-7天噴1次,連續2-3次。
(5)紅蠟介殼為害枝葉。
防治方法:冬季可噴10倍松脂合劑,50%馬拉松稀釋1000-1500倍液噴殺,每隔7-15天噴1次,連續2-3次。
(6)大頭蟋蟀為害小枝、葉、幼乾。
防治方法:採用毒餌誘殺。先將麥麩炒香,然後用90%晶體致百蟲30倍液,拌濕麥麩,傍晚放畦周圍。

植物價值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觀賞價值
羽葉丁香(Syringalaciniata)為木犀科丁香屬灌木,經野外調查、引種試驗與分析,首次掌握了其生長規律及對自然條件的適應性,並對其觀賞價值進行了綜合的評價,認為是適合中國西北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半乾旱區生長的良好的觀賞樹種。
藥用價值
羽葉丁香是中醫、蒙醫的名貴藥材,曰山沉香,為羽葉丁香的根或枝幹。全年採挖,以秋末為好,挖取樹根,除淨外皮,曬乾。具有降氣,溫中,暖腎,治寒喘、胃腹脹痛、子宮下垂、脫肛、外傷等功效。
從中醫角度來說
【異名】山沉香(寧夏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羽葉丁香的根或枝幹。
【植物形態】羽葉丁香
直立灌木,高可達3-4米。樹皮灰褐色。羽狀複葉;小葉7-11片,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有短柄,先端圓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圓錐花序腋生;花淡紫色。蒴果紅褐色,長不足1厘米。
生於高山灌木叢中。
【採集】全年採挖,以秋末為好。挖取樹根,除淨外皮,曬乾。
【性味】辛,微溫。
【功用主治】降氣,溫中,暖腎。
【選方】①治寒喘:山沉香一錢五分,五味子、附子各二錢。水煎服。
②治胃腹脹痛:山沉香、小茴香各一錢五分。水煎服。
③治子宮下垂,脫肛:山沉香適量,燒煙燻患處。
④治皮膚擦傷:山沉香燒灰,加香油調成糊狀外塗,可防止發炎。(性味以下出《寧夏中草藥手冊》)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研究價值
羽葉丁香系木犀科丁香屬植物,在丁香屬系統演化及對中國植物區系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化學成分
花蕾含揮髮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醯丁香油酚、B-石竹烯(B-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楊酸甲酯、葎草烯(Humuleno)、苯甲醛、苄醇、間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Chavicol)、a-衣蘭烯(a-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種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櫻桃素(Eugenin)。花中還含三萜化合物如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黃酮和對氧萘酮類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櫻桃素、番櫻桃素亭(Eugenitin)、異番櫻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異番櫻桃酚(IsoeugenitoI)。

相關詩詞

羽葉丁香羽葉丁香
古往今來以丁香為題寫作留下的名詩名篇並不多,是因為丁香在文學領域是憂鬱情結的代名詞,是很傷情感的東西。但也有幾首詩是很有影響力的:
一、代贈(李商隱):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二、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
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音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幕接風流
三、現代詩人戴望舒所做《雨巷,其意境來自於浣溪沙,而值得一提的是,戴望舒就憑藉這首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象中一樣,默默彳亍著,冷漠,淒清,有惆悵。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淒婉迷茫。象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中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近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悵。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中國稀有瀕危植物2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於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行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植物的特點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植物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