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榛子

虎榛子

虎榛子被子植物門。主要分布於西北東部。

基本信息

虎榛子虎榛子
中文名:虎榛子
拉丁名:Ostryopsis davidiana Decaisne
種別名:
屬中文名:虎榛子屬
屬拉丁名:Ostryopsis
科中文名:樺木科
科拉丁名:Betulaceae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樹皮淺灰色;枝條灰褐色,無毛,密生皮孔出校褐色,具條棱。密被短柔毛,疏生皮孔;芽卵狀,細小,長約2毫米,具數枚膜質、被短柔毛、覆瓦狀排列的芽鱗。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6.5厘米,寬1.5一5厘米,頂端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斜心形或幾圓形,邊緣具重鋸齒,中部以上具淺裂;上面綠色,多少被短柔毛,下面淡綠色,密被褐色腺點,疏被短柔毛,側脈7—9對,上面微陷,下面隆起,密被短柔毛,脈腋間具簇生的髯毛;葉柄長3—12毫米,密被短柔毛。雄花序單生於小校的葉腋,傾斜至下垂,短圓柱形,長1—2厘米,直徑約4毫米;花序梗不明顯;苞鱗寬卵形,外面疏被短柔毛。果4枚至多枚排成總狀,下垂,著生於當年生小核頂端;果梗短(有時不明顯);序梗細瘦,長可達2.5厘米,密被短柔毛,間有稀疏長硬毛;果苞厚紙質,長l—1.5厘米,下半部緊包果實,上半部延伸呈管狀平面密被短柔毛,具條棱,綠色帶紫紅色,成熟後一側開裂,頂端4裂,裂片長達果苞的1/4—1/3。小堅果寬卵圓形或幾球形,長5—6毫米,直徑4—6毫米,褐色,有光澤,疏被短柔毛,具細肋。

地理分布

:產於遼寧西部、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北部。

生 境

:常見於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為黃土高原的優勢灌木,也見於雜木林及油松林下。模式標本采自河北北部。樹皮及葉含鞣質,可提取拷膠;種子含油,供食用和制肥皂;枝條可編農具,經久耐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