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萼

蛛網萼

Platycrater Sieb. et Zucc.蛛網萼屬,繡球科,只有蛛網萼P.arguta Sieb. et Zucc. 1種,產日本和我國浙江與福建北部,供觀賞用。落葉灌木;葉對生,有鋸齒;花白色,排成頂生、疏散的聚傘花序;花2型,不孕花常具退化的花瓣和雌蕊,萼片3—4,合生;孕性花細小,白色,萼片4,短尖;花瓣4,卵形;雄蕊多數,花絲絲狀;子房下位,2室,花柱2,分離;果為一蒴果,頂部開裂;種子多數,線形,兩端有翅。

基本信息

蛛網萼蛛網萼
蛛網萼,小型落葉灌木,高0.5-1m,直立、披散或匍匐。二型,不孕花具一盾狀半透明萼瓣,上有密網脈。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日本。在中國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生於海拔200-600(1800)m處的低山丘陵。國家二級保護稀有種。

種屬概述

蛛網萼蛛網萼標本
種中文名:蛛網萼
種拉丁名:PlatycraterargutaSieb.etZucc.
種別名:盾兒花,梅花甜茶
科中文名:虎耳草科
科拉丁名:Saxifragaceae
屬中文名:蛛網萼屬
屬拉丁名:Platycrater
英文名:Acuteplatycrater
保護級別:2
海拔下限(米):200
海拔上限(米):600,最高1800
年降水量:1547-2011
土壤PH值:5.0-6.0
土壤類型:紅壤或黃壤
地形特徵:低山丘陵
生態特徵:耐陰濕,喜生於溪澗邊,陰濕裸岩旁或岩洞口
現狀:稀有種。蛛網萼在浙江、安徽、江西與福建呈零散分布,植株稀少,由於破壞嚴重,難以保存,將陷入瀕危狀態。
伴生種:天仙果FicusbeecheyanaHook.etArn.水團花Adinapilulifera(Lam.)Franch.exDrake.石岩楓Mallotusrepandus(Willd.)Muell.-Arg.野鴉椿Euscapnisjaponica(Thunb.)Dippell青花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Sieb.etZucc.

形態特徵

蛛網萼蛛網萼
落葉灌木,直立或披散,有時近匍匐,高50-100厘米;小帶紫褐色,有時呈薄片狀剝落。對生,膜質,菱狀橢圓形、寬披針長橢賀形或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6.5厘米,邊緣鋸齒,上面散生短粗毛,下面脈上常有柔毛;葉柄長1-4厘米。傘房花序頂生,具少數花;花二型:不孕花有1枚狀=瓣,萼瓣三角形,近圓形或四方形,孕性花白色,花萼4裂,裂片確形,長3-6毫米;花瓣4,長約6毫米;雄蕊多數,著生於環形花盤下側,花絲基部連合;子房下位,2室,花柱2,分離,線形,長約5毫米,宿存。蒴果倒圓形或倒卵圓形,長7-8毫米,2室,頂端孔裂;種子多數,線形,兩端有翅。
虎耳草科落葉闊葉灌木。直立,有時近匍匐,高50-100厘米。葉對生,薄膜質。傘形花序頂生,花二型,放射花有一枚盾狀萼瓣,萼瓣三角形,半透明,綠黃色,有密集脈紋如蜘蛛網,故名蛛網萼。

生長習性

蛛網萼蛛網萼
分布區的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隨著分布區海拔為15-17℃,最冷月平均溫4.8-5.9℃,最熱月平均溫24.9-27.8℃,極最低溫濕度在80%以上。土壤為紅壤或黃壤,PH值5.0-6.0,蛛網萼一般耐陰濕,喜生於溪澗邊,陰濕裸岩旁或岩洞口;在我下長勢不良,甚至枯萎。伴生植物天仙果FicusbeecheyanaHook.etArn.水團花Adinapilulifera(Lam.)Franch.exDrake.石岩楓Mallotusrepandus(Willd.)Muell.-Arg.野鴉椿Euscapnisjaponica(Thunb.)Dippell青花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Sieb.etZucc.等。3月中旬萌芽,下旬展葉,5月下旬花蕾出現。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開花期。不孕共出現較晚,10月蒴果開始成熟。
虎耳草科中的草繡球屬2種和蛛網萼屬1種植物花粉,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下,進行了花粉形態的比較觀察通過研究認為,兩屬花粉特徵較接近,均為近長球形,具3(或擬)孔溝,表面為短刺狀雕紋,刺間具明顯小孔,說明兩屬之間的親緣關係較近,並結合其它一些資料,對兩屬的系統位置作了初步的探討。

生長繁殖

蛛網萼蛛網萼枝葉
由於該種分布範圍狹窄,近年來常遭樵採威脅,倖存者僅為一些殘次根萌後的灌木叢。1985年10月在武夷山進行植物調查,偶遇該種采枝帶回,經無性繁殖試驗,獲得較滿意結果,為該種保存及育苗方法提供了有價值的挽救措施。經過幾年對蛛網萼種質保存的栽培和觀察,認為該種不僅花型具有觀賞價值,同時該種具有耐修剪,易造型,易繁殖,既適於花境花壇等配植,也可以盆栽美化室內外環境。蛛網萼是長期在深山老林無人問津的野生種,雖經引種問世,尚待諸家鑒嘗、保存及合理的利用。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的溫嶺洪武尖、樂清北盪山、產風陽山、遂昌九龍山、遂昌九龍山、慶元、文成與雲和,安徽黃山,江西上饒、貴溪、玉山、資溪及福建崇安武夷山和仄寧。生於海拔200-600(-1800)米的低山丘陵地,有時中山地區。日本也分布。

瀕危及保護

蛛網萼蛛網萼枝葉
保護價值
蛛網萼系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與日本,對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黃腹角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和許多具有經濟開發價值的種類。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中華水韭、南方紅豆杉、伯樂樹、蓴菜等4種,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金毛狗、粗齒桫欏、福建柏、金錢松、華東黃杉、榧樹、香樟、閩楠、浙江楠、山豆根、野大豆、花櫚木、鵝掌楸、凹葉厚朴、蓮、金蕎麥、香果樹、蛛網萼、櫸樹等20種。
保護措施
在浙江本種分布較集中的溫嶺縣洪武尖,已劃定單種保護點;龍泉鳳陽山及福建武夷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其它產區也應保護。杭州植物園已引種保存。2007年11月16日貴溪市陽際峰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以後,近日,植物科考組又有新的發現,在該保護區的緩衝區分布了國家級的珍稀植物9種。它們分別是伯樂樹、南方鐵杉浙江潤楠、蛛網萼、浙江楠、南方紅豆杉、櫸樹、銀鐘花等,其中南方鐵杉、蛛網萼大面積的群落分布,實屬罕見。開展“江西珍稀瀕危植物的研究”,對珍稀瀕危植物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致瀕原因、保護措施等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並對國內保存的夏臘梅、蛛網萼、伯樂樹等的生長習性、生長適應性及栽培繁殖技術進行研究。完成《江西省受威脅植物紅皮書》的編寫工作。
產皖南黃山等地。星散分布,資源極少。垂直分布於1500米以下中低山地,生溪澗或陰山坡谷底林下。現存蛛網萼有部分“就地保存”於自然保護區之中。

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項

蛛網萼蛛網萼形態分析
用種子系殖或移植野生苗。用纖細種子繁殖法育苗;移植先選擇適合蛛網萼生長的自然環境。也可用扦插法繁殖。
耕作技術
(一)選地蛛網萼適應性廣,可以在各種地形、土壤中生長。但最適宜的條件是土質鬆軟的沙質壤土,pH值為6.5-7.5,冬季溫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種植在低洼及易積水的地里。輕度鹽鹼地上可以種植,但當土壤中鹽分超過0.3%時要採取壓鹽措施。
(二)整地蛛網萼種子小,苗期生長慢,易受雜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細整地。整地時間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將雜草翻入深層。秋播前如雜草多,還要再深翻一-次或鏇耕一次,然後耙平,達到播種要求。
蛛網萼有根瘤,能為根部提供氮素營養,一般地力條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據有關研究表明,蛛網萼施磷肥後增產效果比較明顯,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後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樣。播前結合整地施有機肥2-3m2/畝、純磷8-16kg/畝一次施人。由於蛛網萼生長過程中莖葉帶走大量的鉀,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施些鉀肥以維持高產,為了防止苗期雜草的發生,播前將48%的氟樂靈(100m1/畝)噴入土中,結合整地鏇入5cm土中,有效期可達3-5個月。
蛛網萼蛛網萼標本
播種
(一)選種選擇適宜的良種是種好蛛網萼成功的第一步。因為蛛網萼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種後,少則利用2-3年,多則利用4-5年,一旦選錯,幾年受損。
(二)種子處理國內生產的種子有的雜質較多,品質不能保證,所以一定要清選,使淨度90%以上、發芽率85%以上,純度98%以上才行。播前種子最好進行丸衣化處理。按種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劑1.5kg水75kg鉬酸銨1.5kg的配方進行,使種子在苗期不受病蟲害、雜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壯生長。
(三)播種時間以秋播最好,播種期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響正常越冬。
(四)播種方法及播種量大部分地區以條播為主,行距30cm,利於通風透光及田間管理。播種量一般為lkg/畝左右,採種田要少些,鹽鹼地可適當多些,播量過大苗細弱。播種深度是影響出苗好壞的關鍵,一般是播種過深,最佳深度為0.5-1cm。
田間管理
(一)除草清除雜草是蛛網萼田間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則是在夏季收割後,由於這兩個時期蛛網萼生長勢較弱,受雜草危害較為嚴重,特別是夏季收割後,水熱同步雜草生長快,不論採取什麼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時規範。選擇除草劑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
(二)灌水與排水蛛網萼耗水量大,每生產lkg乾物質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後、乾旱時要澆水。濱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h蛛網萼會死亡。
(三)病蟲存防治蛛網萼生育期間遇到病蟲害時一定要及時防治,否則會影響產量和品質。一般用殺螟松、樂果、氰戊菊酯等噴霧,防治害蟲、如發生鏽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靈、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植物價值

蛛網萼蛛網萼花朵
觀賞價值
稀有觀賞植物蛛網萼,為野生落葉灌木,株高約1米,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目前僅分布在浙江南部、江西東部、福建北部的武夷山,散生於雜木林下或林緣、溪谷近旁地帶。近年來通過引種栽培,發現蛛網萼花型奇特,確具有一定的觀嘗價值。其葉對生,薄膜質,長橢圓形至寬披針狀橢圓形,葉長12.5-17.5厘米,寬4.2-7.5厘米;傘狀花序頂生,花有二型。一種位於孕性花序側旁,著生1-2朵放射花,有一枚盾狀萼瓣,又稱盾兒花,萼瓣呈三角形或近圓形,半透明,黃綠色,有密集脈紋如蜘蛛網,由此得名為蛛網萼。另一型主花序為孕性花,每一花序有8-11朵,花白色,花瓣4,萼4,花展開時花徑1.0至1.2厘米,花期從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一簇簇的花束散生在樹冠枝頂,在綠葉襯托下迎風招展,搖曳多姿。
研究價值
蛛網萼系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與日本,對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蛛網萼花潔白美麗,適宜園林澗邊陰濕地栽培觀賞。它是東亞特有的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和日本,對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稀有物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為國家重點保護物種。

相關傳說

蛛網萼蛛網萼標本
有一位雲遊四方的風水祖師爺廖漁仙在踏遍江西的山山水水之後,說過一句名言:江西無大地。雖說是句戲言,但江西卻不幸被言中。按說,江西多山,卻是窮山,只易藏豹,全無龍脈;江西多水,長江水長,潘陽湖寬,終究縮在內陸興不起多大風浪。念天地之悠悠,星轉斗移,滄海桑田幾千年,江西人才代代出:文官、武將、皇后宰相,都已出齊,唯獨沒出過真龍天子,江西從此在外倭了半截。
單說瑤里,有一座大山,從遠處望,如蒼龍似的騰雲駕霧;走到近前,層層疊疊的峰巒又似一條盤繞著的巨龍。此山就是江西瑤里有名的大山——南山。說起南山,還有一段在江西廣為流傳的驚心動魄的傳說:說得是潘陽湖一條修煉千年的盤龍,被玉皇大帝派往江西婺源投胎出真龍天子。臨行前,特意交待了三點:一、駕騎趕路時,一步抽三鞭;二、天空明亮時,遇地鑽三尺;三、突遇險情時,三步抽一鞭。切記切記!上得路來,想那盤龍,在潘陽湖修煉千年,何曾見過凡間如此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見了,一時涌動著無數奇麗的山石,山石間掩映著叢叢簇簇的各色古木和翠竹,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覺收穫了。水也來湊熱鬧,不知從哪兒跑出來的,這兒一個溪澗,那兒一道水潭,貼著山石幽幽地流,歡歡地濺……
這是一座真正的原始林區,腳下鋪著厚厚的落葉,枯萎的樹幹隨意倒在路旁。許多大樹裸露出它們粗細的樹根象巨蟒般地在林地里行走,蜿蜒曲折,讓人驚悚。眾多的老藤橫牽豎掛,或緣樹攀援,或相互糾纏,更使林中的氣氛顯出神密、朴茂的陰暗。背陰面的樹葉上潮氣很重,滯留的霧氣遊走的痕跡;偶有一絲陽光艱難地穿過重重遮擋進入林中,仿佛暗啞的敘述中倏然插入一段清亮激越的高音。展眼仰望,除了大樹,還是大樹;除了森林,還是森林;幾棵被雷擊中了枯樹幾人合抱,兀立路旁,有一種冷峻蒼涼之感,透出陰森森的原始森林的氛圍。
在密不透光的原始森林裡,他看到了許多過去從沒見過的千年古木群:長滿斑節、幾人合圍不下的香榧樹;晃著細碎葉片身上爬滿青苔的鵝掌楸;有著如含羞草般葉子的南方紅豆杉;挺撥粗圓直插雲表的金絲楠;枝幹堅硬、狀如鐵石的青岡栲。再往前走,隨處可見外表枝繁葉茂,內部已朽出大洞且足可容人的古樟、直徑有圓桌面大下粗上細形同巨筆的雲杉。還可看見長葉榧、美毛含笑、伯樂樹、香果樹、蛛網萼等珍稀植物,當他聆聽著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紅腹錦雞等野生動物的歡快叫聲時……”(汪春榮散文《汪胡夢》)心裡頓時激情噴涌,早把那三點交待忘得九霄雲外。

相關詞條

蛛網萼屬 黃山梅

參考文獻

1.《中國草繡球屬和蛛網萼屬花粉形態的研究張定宇成亞君;自然科學版
2.《江西馬頭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與稀有植物群落研究(精);劉信中,傅清;中國林業出版社

中國稀有瀕危植物2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於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行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植物的特點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植物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