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又稱M1式加蘭德步槍(正式名稱:UnitedStatesRifle,Caliber.30,M1)因其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而得名。是美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制式步槍。

研製歷史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美國軍隊歷來重視單兵步槍火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就開始研究自動步槍(M1918式白朗寧自動步槍)。當時使用的普通步槍子彈使自動步槍連射時後坐力很大,很難控制精度,而且重量大,攜帶困難。1925年美國軍方提出要求研究一種重量輕於4公斤的半自動步槍。

1920年加蘭德在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也譯為:春田兵工廠)開始設計半自動步槍(子彈自動裝填上膛)。1929年樣槍送交阿伯丁試驗場參加美國軍方新式步槍選型試驗,通過對比試驗,1932年加蘭德設計的自動裝填步槍被選中。其間,美國軍械委員會指令更改樣槍的口徑為7毫米(.276口徑),中選後又遭到軍方否決,仍然被要求採用7.62毫米口徑(.30口徑)。經過進一步改進,1936年正式定型命名為“美國.30口徑M1式步槍”,簡稱為M1步槍,一般加上設計師的姓氏而稱為“M1式加蘭德步槍”。1937年投產,成為美國軍隊制式裝備,用以取代美國陸軍的M1903式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手動後拉式槍機)。M1式加蘭德步槍是槍械歷史上第一種大量生產進入現役的半自動(自動裝填子彈)步槍。M1式加蘭德步槍(正式名稱:UnitedStatesRifle,Caliber.30,M1)因其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而得名。設計師,約翰•伽蘭德(JohnC.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Garand)從1919年10月開始在美國陸軍的春田兵工廠(U.S.ArmySpringfieldArmory,“春田”在國內也音譯為“斯普林菲爾德”)從事武器研究和設計工作,至1953年退職止的34年內,先後設計了54種步槍及生產這些步槍的加工設備,其中最著名的產品就是1935年10月定型的7.62毫米口徑M1半自動步槍,也稱為伽蘭德步槍。伽蘭德是天才槍械設計師,一生獲得多項與M1和M14步槍有關的專利。M1式加蘭德步槍,該槍是20世紀軍用步槍研製發展中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大量裝備部隊的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半自動(自動裝填)步槍,1936年正式定型,1937年投產,用以取代美國陸軍的1903A1式步槍。一直到1957年,M14自動步槍列裝後才退出現役。被證明是一種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槍。當德國步兵理論開始注意機槍時,美國的理論還停留在來福槍上。

結構特點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最初的M1步槍採用的導氣裝置在槍管上並無導氣孔而是在槍口裝一個套筒式的槍口罩,當彈頭被推出膛口時,部分火藥燃氣通過槍管端面與槍口罩之間的空隙進入活塞筒,推動活塞向後運動。這種導氣方式的缺點是活塞筒與槍口罩連線不牢固,刺刀裝配不穩,準星移動影響精度。1939年伽蘭德重新設計了步槍的導氣裝置,改成為在槍管下方開導氣孔的導氣裝置。從1940年秋天開始,所有新生產的M1步槍均採用新的導氣裝置。之前已經生產且已經裝備部隊的5萬支M1步槍多被改裝成新的導氣裝置。美國士兵不知道,他們所熟悉的M1步槍並不是最初定型的M1步槍。

M1式加蘭德步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迴轉式閉鎖方式。導氣管位於槍管下方。擊錘打擊擊針使槍彈擊發後,部分火藥氣體由槍管下方靠近末端處一導氣孔進入一個小活塞筒內,推動活塞和機框向後運動。槍機上的導向凸起沿機框導槽滑動,機框後坐時帶動槍機上的兩個閉鎖突筍從機匣的閉鎖槽中解脫出來,迴轉實現解鎖,槍機後坐過程中完成拋彈殼動作同時壓倒擊錘成待擊狀態。槍機框尾端撞擊機匣後端面,由復進簧驅使開始復進。機框導槽導引槍機上的導向凸起帶動槍機轉動,直至兩個閉鎖突筍進入閉鎖位置。復進過程中完成子彈上膛,槍機閉鎖。機框繼續復進到位,槍又成待擊狀態。相對於同時代的後拉式槍機步槍(手動裝填子彈),M1加蘭德步槍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的射擊速度有了質的提高。在戰場上其火力優勢可以有效壓制手動裝填子彈的步槍。

M1步槍供彈方式比較有特色,裝雙排8發子彈的鋼製漏彈夾由機匣上方壓入彈倉,最後一發子彈射擊完畢時,槍空倉掛機,彈夾會被退夾器自動彈出彈倉,會發出聲響,提醒士兵重新裝子彈。彈夾有雙園開口和單開口兩種,雙園開口的不論上下都可以裝入彈倉,單開口只能開口向上裝入彈倉。每發子彈的彈底抵在漏彈夾後壁上,彈殼底部的拉殼溝槽卡入漏夾的內筋中,假如有一發子彈的彈頭伸出則其他子彈無法裝入,由於彈夾子彈外露,有時子彈不一定對齊雙園開口,為了使子彈對齊開口士兵裝彈的時候往往在鋼盔上磕幾下使之對齊。當一次壓入彈倉的彈夾在子彈打光之前再次彈夾重新裝彈很困難。作為半自動步槍,彈倉容量還嫌太少。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類型:半自動步槍
口徑:7.62毫米
彈藥:M1906斯普林菲爾德0.30-06步槍彈(7.62×63mm步槍彈)
彈倉容量:8發
槍機:導氣式,迴轉閉鎖式槍機
全長:1.1米
槍管長度:610毫米
初速:865米/秒
空槍重:4.37公斤
槍口動能:3597J
有效射程:730米
瞄準工具:片狀準星,覘孔式照門
產量:~550萬

服役概況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M1步槍投產之後最初生產和裝備軍隊的速度都十分緩慢,隨著美國於1941年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加蘭德步槍產量猛增,除了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外,1940年,美國政府增加了溫徹斯特公司作為M1步槍的生產承包商。1945年8月M1步槍停產時,兩家公司共生產了超過400萬支M1步槍。1950年韓戰爆發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重新生產M1步槍。到韓戰結束後,新生產了16萬支M1步槍。之後直到1956年仍在生產M1步槍,但逐步減產。1957年,M14式7.62mm步槍被美軍正式採用,自此M1步槍正式停產。

M1步槍可靠性高,射擊精度高,易於分解和清潔,它被證明是一種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槍。在太平洋島嶼、東南亞叢林非洲沙漠歐洲戰場,M1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多數戰場上都有過出色表現,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步槍。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中是美國軍隊的主要步兵武器。美軍士兵對M1非常喜愛,美軍的報告稱:“制式步槍(M1步槍)在朝鮮半島充分的發揮了性能,受到了部隊的好評。這一稱讚並不是光來自於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而是來自美軍全軍的。M1步槍出色地通過所有極限環境下的考驗,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希望裝備M1步槍,從未提出過要進一步改進之類的建議。”美國著名將軍喬治•巴頓評價它是“曾經出現過的最了不起的戰鬥武器”。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M1式加蘭德步槍根據美國的軍事援助計畫提供給許多美國在歐洲亞洲南美洲的盟友裝備軍隊。伽蘭德曾經在M1步槍上增加了快慢機,改用20發彈匣供彈。M14自動步槍列裝後,加蘭德步槍才退出現役。作為替代的M14自動步槍還保留了很多加蘭德步槍的特色,很多部件直接來自M1步槍。
1944年,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在加蘭德步槍的基礎上,加裝2.5倍瞄準鏡、槍口消焰器、腮墊等專用附屬檔案,命名為M1C/D狙擊步槍。計畫取代M1903A4狙擊步槍,在二戰末期只有少量M1C狙擊步槍發放到前線部隊中使用。瞄準鏡偏左安裝,即不影響從上方裝填/拋殼,也不妨礙使用機械瞄具。

狙擊型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M1伽蘭德步槍除標準步槍外,最主要的衍生型是狙擊型,這是在二戰末期針對美軍要求而生產的。當時兵工廠試驗了兩種加裝瞄準鏡的型號,分別為M1E7和M1E8。美國陸軍在1944年6月M1E7被重新命名為M1C並被正式採用為標準的制式狙擊步槍,計畫取代M1903A4狙擊步槍,但在二戰末期只有少量M1C狙擊步槍發放到前線部隊中使用。而M1E8(重新命名為M1D)雖然是與M1E7同時研製,但在1944年9月才被正式採用,而且直到戰爭結束後才裝備部隊。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在1951年正式採用M1C作為他們的制式狙擊步槍,並在韓戰期間廣泛使用。
區分M1C與M1D的簡單方法是看瞄準鏡的安裝方式。M1C使用的鏡架用銷子和螺絲固定在機匣左側,而M1D則是把瞄準鏡座安裝在一個槍管襯套的左側上。這兩種安裝方式都使瞄準鏡偏左,不影響裝填/拋殼,也不妨礙使用原來的機械瞄具。M1D的方式只是增加一個槍管襯套,不需要改造機匣,因此對步槍本身的改動較小。與傳言的相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反,M1步槍的狙擊型不是用精挑細選出最準確的步槍來改造的,僅僅是給普通的量產型步槍加上瞄準鏡而矣。

由於在二戰期間沒有大量生產和使用,因此M1C和M1D直到韓戰才成為制式狙擊步槍。通過朝鮮戰場的實戰檢驗發現,M1C和M1D從400至600碼射程內的命中率很高,但遠了就不行。當然只有2.5倍的瞄準鏡是制約有效射程一個因素,此外美軍沒有為狙擊手配發比賽彈,而只是使用標準的普通彈,這樣也影響了這些狙擊武器的有效性。

M1C狙擊步槍通常使用2.5倍的M73“萊曼-阿拉斯加(LymanAlaskan)”或M81或M82瞄準鏡,採用Griffin&Howe的瞄準鏡架,後來許多翻新的M1C改用2.5倍的M84式瞄準鏡。在195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翻修了部分現役的M1C狙擊步槍,採用了Stith-Kollmorgen公司生產的4倍瞄準鏡,這種瞄準鏡在1954年被海軍陸戰隊重新命名為4XD型瞄準鏡,經此改進的M1C狙擊步槍被稱為MC-1或MC1952狙擊步槍,但很少被發現在戰鬥中使用。
M1D狙擊步槍最初使用春田兵工廠生產的瞄準鏡架及M82瞄準鏡,後改為M84

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美國M1式半自動步槍
瞄準鏡。後來改用的瞄準鏡是WeaverK4,這是在1960年代初期生產的4倍商業瞄準鏡,更換這種瞄準鏡的M1D是由預備役部隊國民警衛隊使用的,並改用K4瞄準鏡時專用鏡架。

有許多M1式狙擊步槍安裝了一種通過刺刀卡筍固定的喇叭形消焰器,或安裝一種通過導氣箍固定的開叉形消焰器。
M1式狙擊步槍被美國和其他同盟國使用了很長時間。這些步槍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仍有少量作為剩餘物資賣給外國政府。有時候民間射擊管理計畫(CivilianMarksmanshipProgram)也銷售這些步槍。有一些M1D狙擊步槍是在民間用USGI或商業部件改裝的,而部分真正的原裝槍的價格特別高。

二戰時期的經典武器

二戰時期的經典武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