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德國於1943年2月開始研製“獵虎”坦克殲擊車,同年10月20日,便造出木製模型給希特勒審查。“獵虎”坦克殲擊車設計的目的是遠距離支援步兵和裝甲戰鬥車輛。

簡介

1944年2月一共製造了兩種原型車,一個是波爾舍懸掛裝置(由8個負重輪組成),另一種是亨舍爾懸掛裝置(由9個負重輪組成)。其第一次命名為JagdpanzerVI,後來改成Jagdtiger,其設計編號為Sd.Kfz.186。原計畫於1943年12月開始生產,不過最後改成在1944年7月開始,又由於需要優先生產PzKpfwV“黑豹”坦克而推遲。到了1945年1月決定優先生產“獵虎”坦克殲擊車的時候,德國形勢已經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生產了。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獵虎”坦克殲擊車是基於虎II坦克的底盤以及部件,它安裝了一門128mm的PaK44L/55型火炮(取自“鼠”式超重型坦克)以及兩挺用於防空和自身保護的MG34/MG42機槍。其火炮是二戰中威力最強大的反坦克炮,它可以輕易地在盟軍絕大多數火炮的範圍以外擊毀盟軍的坦克。火炮被固定在重裝甲防護的車體上部中央。其上部艙室側面是由單片斜角裝甲連線在車體側面的。火炮可以左右各轉動10度,俯仰角為-7到+15度。使用的穿甲彈威力相當大,在1000m的射擊距離上,命中法線角為30度時,可擊穿167mm厚的鋼裝甲,在2000m的距離上,可穿甲148mm。彈種有兩種:穿甲彈破甲彈(均為分裝式彈藥)。這種128mm反坦克炮本來有炮口制退器,裝車時,為了減少射擊時炮口焰,以免暴露自身,取消了炮口制退器。“獵虎”坦克殲擊車的防護性能相當不錯,戰鬥室正面的裝甲厚度達到了250mm,不僅超過了“虎王”坦克炮塔最厚部位的裝甲厚度,也超過了“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最厚部位的裝甲厚度,堪稱是二戰期間最厚的裝甲了。“獵虎”坦克殲擊車從總體布局上看,和“虎王”坦克相同,但是由於取消了旋轉炮塔,側裝甲板一直延伸到車體頂部,再加上乘員增至6人,使得艙門位置有了相當大的變化,特別是在固定炮塔的後部開了一個較大的雙扇艙門,便於乘員上下車和補充彈藥,但對防護有一定影響。從外觀看,“獵虎”坦克殲擊車和“虎王”坦克區別很大。“獵虎”坦克殲擊車個頭要大,火炮口徑也大,側裝甲板一直延伸到車體頂部構成其炮塔體的一部分,火炮的防盾也顯得碩大無比。車體兩側各安放2排2列共4組8塊履帶板,既是備份履帶板,又起到輔助防護的作用。不過它那糟糕的機動性使強大火力和堅固的裝甲防護性大打折扣。

結構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獵虎”坦克殲擊車需要6名乘員操縱,車體前部為駕駛員機電員,戰鬥室中有車長炮手和兩名裝填員,可見其彈藥裝填任務是相當繁重的。內部空間可以攜帶38至40發炮彈。它也如同虎II坦克一樣過重,耗油量也很大,這些原因導致“獵虎”坦克殲擊車速度很慢。它的這些致命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乘員經常拋棄整車或者將其炸毀以免落入盟軍手中。1944年晚期,克虜伯公司建議為“獵虎”坦克殲擊車安裝更長身管的128mmKwKL/66型火炮,不過這個方案沒有被接受。之後他們又設計用88mm的KwK43L/71型火炮取代原來的128mmPak44L/55型炮。1945年4月,有4輛被安裝了88mmPak43L/71型火炮,取名為“安裝88mmPak43/3的虎式坦克殲擊車”,設計編號為Sd.Kfz.185,而裝備128mmPak44L/55火炮的設計編號則為Sd.Kfz.186。“獵虎”坦克殲擊車安裝有兩種不同類型的運轉齒輪,亨舍爾型(74型)以及波爾舍型(11型,這個型號是從1944年2月至9月生產的),這兩種行動裝置不僅扭力軸的布置形式不同,負重輪尺寸也不一樣,亨舍爾公司製造的負重輪直徑為800mm,而波爾舍公司製造的則為670mm,形狀也不同,這給部隊的維修保養和備件供應帶來不便。

波爾舍型的比亨舍爾型便宜一半價格,製造更節約時間。“獵虎”坦克殲擊車是由聖瓦勒汀的工廠生產,它的測試則是在奧地利的道勒沙姆進行。希特勒自己的想法是把“獵虎”坦克殲擊車改成火焰噴射坦克,不過他的願望並沒有實現。從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一共只生產了85輛“獵虎”坦克殲擊車,而原計畫是生產150輛。其中從1944年7月到12月生產了49輛,1945年1月到1945年4月生產了36輛。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波維頓坦克博物館的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獵虎”坦克殲擊車裝備了兩支部隊,一支是第653重型坦克殲擊營,另外一支是第512重型坦克殲擊營。第512重坦克殲擊營組建於1944年夏季,由兩個連組成(1連指揮官是阿爾博特.安斯特,最後這個連演變成“安斯特”戰鬥集群,2連則是由奧托.卡利歐斯指揮),這個營的指揮官是沙夫少校。第512重坦克殲擊營作為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的部分參加了德軍在匈牙利的戰鬥,之後被拉回德國參與東西兩線的防禦作戰。而第653重坦克殲擊營則是在1945年春天組建的,其兵力不滿員。它參與了德軍的阿登攻勢,然後被使用在西線萊茵河以及卡爾舒赫地區。1945年夏天,美軍對繳獲的“獵虎”坦克殲擊車進行了測試,發現它能在2100米的距離上擊穿美軍M26“潘興”坦克的前部裝甲板。“獵虎”坦克殲擊車戰後倖存的很少,英國的波維頓坦克博物館(如圖3)有一輛作為展品的“獵虎”坦克殲擊車,另外美國的阿伯丁試驗場也有一輛。

“獵虎”坦克殲擊車由於生產數量很少,東線戰場僅在德軍向本土退卻的戰鬥中發揮了作用,在西線,阻滯盟軍坦克進攻中也有一定作用。

Jagdtiger主要性能數據列表

戰鬥全重:70600kg(Henschel)/68800kg(Porsche)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車長:10.65m
車寬:3.75m
車高:2.95-3.09m
引擎:MaybachHL230P30/12-cylinder/700hp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8/17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20-170/80-121km
乘員6人
火力裝備:128mmPak44(80)L/55;2x7.92mmMG34/42
彈藥128mm:38-40發;7.92mm:2925/3300發
裝甲:25-250mm
爬坡度:35度
通過垂直牆高:0.85m
越壕寬:2.49m
涉水深:1.80m

成軍

繼第653重驅逐坦克營之後,第二個裝備獵虎驅逐坦克的重型驅逐營於1945年2月6日開始在德累斯海姆訓練場集結。這支部隊命名為第512重驅逐坦克營,最初的主要人員來自第424(原501)和第511(原502)重坦克營。上級原計畫給它配備33輛獵虎:3個連各10輛加上營部班3輛,結果由於車輛不足一改再改。最後變成:每個排3輛,3個為1個,每個連部1輛獵虎,共30輛。而營部則沒有獵虎,改為3輛指揮型裝甲運兵車

營長謝夫上尉,攝於在503重坦克營時(虎王坦克上)。熊貓眼^O^

原本預訂512營1連於1945年2月中旬、2連於2月下旬、3連於3月上旬編成,最初5輛獵虎也在2月12日運抵德累斯海姆,同時林茨工廠也完成了後6輛的製造。但是此時653營提交的報告中指出了諸如齒輪箱等技術上的缺陷,結果512營到手的獵虎全部被運回工廠改裝(是不是要重新寫說明書呢^O^),因此部隊編成工作大幅度拖延。這期間全部人員轉移到草原基地。

512營可以說是一支專家部隊,集中了德國當時國防軍眾多的裝甲尖子,它在1945年3月13日的編制人員如下:

營部:營長沃爾特·謝夫上尉,原503重坦克營3連連長,後晉升少校。
營部班:指揮型裝甲運兵車2輛
裝甲防空班:37毫米自行高射炮4門、20毫米自行高射炮4門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一連連長阿爾伯特·恩斯特中尉
第一連:連長阿爾伯特·恩斯特中尉,原519重自行反坦克營的犀牛王牌,人稱"維德布斯克之虎",最終戰績56輛

連部:獵虎1輛

1排:獵虎3輛,排長倫多夫少尉為原503營的王牌(最終戰績106輛)。

2排:獵虎3輛

3排:獵虎3輛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二連連長奧托·卡利歐斯中尉

第二連:連長奧托·卡利歐斯預備役中尉。

連部:獵虎1輛

1排:獵虎3輛

2排:獵虎3輛

3排:獵虎3輛
第三連:未編成
整修連:黑豹回收坦克(數量不詳)

兄弟

“象”式坦克殲擊車“象”(德文elefant,英文為elephant)式坦克殲擊車,也稱為“斐迪南”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ferdinant)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後期德國研製的重型坦克殲擊車。要說它的身世,還得先從“虎”式重型坦克的研製過程談起。

1941年5月26日,德國軍方決定研製新型重型坦克,以便與蘇聯t-34坦克kv重型坦克相抗衡,研製代號為kv4501,由波爾舍和亨舍爾兩家公司競爭。兩家公司都生產出了樣車,波爾舍公司的樣車稱為vk4501(p),亨舍爾公司的樣車稱為vk4501(h)。對比試驗的結果,軍方選中了vk4501(h),定型後便是大名鼎鼎的“虎”式重型坦克。

波爾舍公司的vk4501(p)樣車被否決時,公司的生產線已經在生產vk4501(p)的底盤。未定型,先生產,這恐怕也是戰時體制的特點。這些底盤處於不同工序階段,有的已全部完成,有的還在生產線上,共90輛。為了能充分利用這些底盤,公司的總設計師波爾舍博士向希特勒建議將這些底盤改裝成重型突擊炮(坦克殲擊車)。波爾舍博士和希特勒過往甚密,1942年9月26日,希特勒便特批了這一建議。隨後,波爾舍公司利用這些底盤生產出90輛重型突擊炮。在1943年2月6日的“總統會議”上,正式命名為“斐迪南”重型突擊炮。斐迪南,是波爾舍的名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希特勒對波爾舍的器重。後來又改稱為“象”式坦克殲擊車。

“象”式坦克殲擊車的生產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車體的編號為150011~150100。到1943年5月12日,完成了全部90輛的生產任務。這些坦克殲擊車隨即被派往庫爾斯克前線。在突破蘇軍防禦的戰鬥中,“象”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後方地域被優勢的蘇軍坦克包圍,損失慘重。“象”式坦克殲擊車還在蘇德戰場的其他戰役中和義大利戰場上投入使用,聲譽不錯。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象”式坦克殲擊車
戰鬥全重:65000kg

車長:8.14m

車寬:3.38m

車高:2.97m

最大速度:3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70/121km

乘員6人

火力裝備:88mmpak43/2;2x7.92mmmg34

彈藥88mm:50發;7.92mm:600發

裝甲:20-200mm

爬坡度:22度

通過垂直牆高:0.78m

越壕寬:2.64m

涉水深:1.00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