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山村[廣東普寧市梅塘鎮下轄村]

社山村[廣東普寧市梅塘鎮下轄村]

社山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梅塘鎮東北部,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圓山河)的村莊,社山村由10個自然村落組成,居住著四個姓氏的人,分別為:東門(陳)、新厝(陳)、頂寨(陳)、西門(鄭)、頂圩(鄭)、石牌(鄭)、大遼園(鄭)、春溪(鄭、張)、張厝(張)、夏園(謝)。

概況

總人口7880人,1570戶,全村總耕地面積1639畝,山地3400畝,以農業為主。有中學和國小各1所,有普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浴龍巖名勝古蹟、 金德塔風景區等多處歷史文物,民風淳樸、治安穩定,村民安居樂業,2009年被普寧市政府評為文明村。與本鎮之安仁村、溪南村、大東山村,溪橋村接壤,並與燎原鎮夏地村,大員村隔山而居,與揭西縣部分地區隔河而望。主要農產品:青欖、青梅,桃子,李子近年還種植馬鈴薯。

歷史文化

浴龍巖

浴龍巖俗稱‘社山庵’,社山浴龍巖建於清朝年代,傳說是二美娘來籌建的。二美娘出生於清朝時期的揭西縣棉湖鎮。皇帝在民間選妃子,由於她長得天姿國色,美貌為人所嘆絕,因此朝廷稱之為第二美人。清朝廷派迎親官員選她入朝當妃子,二美娘斷然拒絕,偷偷出逃,隻身逃到社山的一個石洞中,藏了整整七個晝夜。朝廷派兵圍住石洞,最終還是沒法把二美娘抓回京城,因此當朝皇帝也就放棄了選她為妃子的想法,讓她在社山鄉里安身。後來,二美娘看到浴龍巖的地勢、風景都非常好,所以籌建這個庵堂。後傳社山鄉鄉民把二美娘的稱號改稱為“廣福娘”。她去世之後還為她塑了一個雕像,在庵堂里供人留念。現在,浴龍巖逐步修建,目前成為一個旅遊點。

這個旅遊點有不少的景觀。除了廣福娘娘、龍泉鳳井之外,還有“川流不息” 石刻、“上山龜”、“下山龜”、“仙人洞”、放生池、社山水庫、九曲橋、湖心亭和社山塔等。有《浴龍詩》稱讚說:“青山綠水好風光,暢遊佳境浴龍巖。石龜石室石岩洞,清泉龍泉鳳泉甘。”

景點

景點有龍泉鳳井、“川流不息” 石刻、“上山龜”、“下山龜”、“仙人洞”、放生池、社山水庫、九曲橋、湖心亭等。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