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頭村

車頭村

車頭村 車頭村位於沂江鄉西南端105國道旁,毗鄰峽江縣水邊鎮。全村201戶,806人。該村村民緊緊依託區位優勢,積極發展經濟作物和第三產業,經濟收入不斷增加,2006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3780元。該村已投入建設資金35.78元,村民投工投勞2000個。開通了環村道路1條,長2500米,修建村中心道路1條,長2000米,擴建了橫縱道路2條,總長560米,;建起宣傳文化室1間,標準化籃球場...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車頭村車頭村領導慰問
車頭村,前無灘,後無山,耕地人均三分三。1978年前,全村勞力500多個,僅靠耕耘土地來維持生活。全村80%的勞力不得不設法出外謀生,到福建兌糖。人民公社化時被稱之為集體靠政府、生活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隊。
1978年,為了解決村民的生活和勞力出路問題,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了一場如何使車頭大隊儘快富起來的大討論。在討論中,支部發現:辦法有,資金少,更難的是由於人們長期受左的思想禁錮,顧慮重重。於是黨支部決定:黨員幹部帶頭辦廠,資金缺少搞集資,集體個人一起上。並確定黨員林仁安當廠長(現任黨支部書記),創辦塑膠製品廠。共產黨員林呂慶,在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全家十二口湊足500元,帶頭投資。當時,全廠僅安排15個勞力,當年投產當年收益。年產值達5萬多元,職工人均收入為741元。林呂慶全家七口參加塑膠籌碼生產,1982年,家裡純收入達2萬元。當時村黨支部書記林國虎,動員他的第三個兒子獨立辦廠,經營籌碼業務。不到一年時間,總產值達萬元以上。村看村,戶看戶,民眾看幹部。黨員幹部帶頭衝出冒富就是資本主義、暴發戶的囚籠,做致富路上的排頭兵,動員了全村村民,吸引了大家住致富路上跑。
車頭村溫州市蒼需縣車頭村
彭慶余是村中有才能、有技術、懂業務、能辦廠的人。村黨支部書記林國虎、村長林呂楊動員他從廈口辦廠回到本村辦廠,讓他當上塑膠籌碼廠的業務員。林清化一鼓作氣,操起籌碼業,1984年年產值達8000多元,利潤3000多元。沒有文化的謝昌樣也在籌碼熱浪衝擊下走了致富路,1984年全家籌碼生產產值達2萬多元,利潤7000多元。
1984年,村辦塑膠製品廠以生產隊為單位,建立7個車間。全村農、工、副業生產同時得到發展。當年實現產值80萬元,比1978年增加16倍。在穩定和完善各種生產責任制的同時,村辦廠發展到65個小組,參加的農戶從1%發展到95%。產品從單純的飯簽生產發展到紅皮、商標、印刷(包括彩印)、鋁製籌碼等。全村95%勞力投入,家家是車間,戶戶是工廠。產品遠銷全國各省、市、縣及鄉村。1992年農工副業總產值達528萬元,其中工副業生產值為428萬元。上繳稅利26萬元。人均收入為3023元,在錢庫鎮名列前茅。

村莊建設

車頭村車頭村致富建設
車頭村村鎮建設實現城鎮化,始於1978年以後。在加強農業生產的同時,1984年從集體積累中抽出48萬元,投入各項建設。其中,3萬元用於農業,購買2輛拖拉機、3台柴油機、21台電動機、1部抽水機;19萬元用於建造村中水泥路,路南北走向,長1500米,寬8米,總面積6000平方米;投入3.5萬元,在水泥路南端鵲靈河上架起一座鋼筋水泥公路大橋,使車頭村的貨、客運可直接進入靈(溪)錢(庫)公路,直達蒼南縣城;1.1萬元用於安裝自來水;3萬元用作安裝變壓器及電線桿,戶戶有電燈;投入6萬元,興建村委會辦公樓,內設黨支部、村委會辦公室、黨員活動室、會議室、青年俱樂部、老人協會辦公室等。此外,用於村中零星基本建設近7萬元。
1984年以來,全村新建4~5層樓房150間;2~3層樓房160間。穿村而過的水泥路兩旁樓房林立,現已成了錢庫鎮環西路.塑膠籌碼生產在街道兩旁鋪開,三家一店,五家一攤,廠、店、攤連成一片,車輛、商客、業務員絡繹不絕。人稱車頭村路平、燈亮、糧足、戶富、石板道變大街路。

生活水平

車頭村車頭村
村民生活起了根本變化。敬老院老人閒談風生;青年人西裝革履奔跑業務;女青年著裝時髦守護在廠房、攤頭、機旁;兒童花枝招展進學堂。各家庭文化生活及用具趨向高檔化。據統計,全村有電視機366台,其中彩色電視機274台,洗衣機229台,電冰櫃191台,腳踏車360輛,機車13輛,放像機95台,BP機17個,傳真機1部,電話機52部。教育事業近幾年來發展較快。1949年前村民大都目不識丁。1949年後雖經幾番掃盲,但對文化的要求終未成共識。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業務員走南闖北,深感文化低下之苦。因此十分致力於興辦教育。1989年,集資5萬元辦教育。村中還捐助錢庫鎮第二中學的興建,劃出30畝土地作為校址,1990年錢庫鎮第二中學教學大樓在村西端拔地而起。現有國小生380人,國中生170人,高中生11人,大學生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9%。
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授予村黨支部先進黨支部稱號,並被溫州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1986年以來,被中共蒼南縣委、縣人民政府等單位評為文明建設先進村、先進黨員活動室、先進企業單位、夏糧入庫第一名、教育集資先進單位、發展村級企業先進村、工副業生產先進單位、納稅先進單位、財務管理先進單位、聯戶企業先進單位。

江西省寧都縣田頭鎮車頭村

車頭村江西省寧都縣田頭鎮車頭村
車頭村處於梅江河東岸,位於田頭鎮南端,東鄰江背村,南鄰松山村,西鄰孫屋村,北鄰琵琶村,全村有14個村小組,12個自然村,一個村級圩鎮,全村共有人口3100人,耕地面積2312畝,山林面積3150畝,屬田頭鎮南端的一個中心村。
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車頭村面貌煥然一新,自田黃水泥公路的建成後,使車頭人民交通便捷,市場繁榮,2006年中國移動,中國聯動信號塔分別在車頭建成開通,2006年農業開發辦立項投資在車頭村興建排灌站,從梅江河引水至走馬陂渠道灌溉工程一座,走馬陂渠道在車頭區域內全長2公里搞了漿砌石。
車頭村主要產業以雜交水稻種植,雜交制種業、席草種植等產業為主,為車頭村的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清遠行政區劃百科

清遠市是一座年輕而充滿魅力的城市。中國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地域最大的地級市和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清遠地級市,同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肇慶行政區劃百科(一)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游。土地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0多萬,下轄有端州區鼎湖區和廣寧、德慶、封開、懷集4縣,代管高要、四會2個縣級市,設立了省級的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一)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