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村

三下村

三下村隸屬於彌渡縣牛街彝族鄉團結村委會,該村國土面積有1.28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76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包穀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適宜種植烤菸、包穀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三下村三下村

三下村隸屬於牛街彝族鄉團結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牛街彝族鄉南邊,距離村委會10公里,距離牛街彝族鄉3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1.28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76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包穀等農作物。有耕地106畝,其中人均耕地0.83畝;有林地135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4戶,有鄉村人口128人,其中農業人口128人,勞動力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9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6畝(其中:田0畝,地106畝),人均耕地0.83畝,主要種植烤菸、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35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3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130畝,其他面積33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40%;畜牧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18.18%;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29.09%;第二、三產業收入3.50萬元,占總收入的12.73%;工資性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0人(占勞動力的0%),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0人。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