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中村

埔中村

埔中村位於廣東省潮州市上饒鎮北面,當地民風淳樸。東、西、北三面環山,東與福建省交界,西與本省大埔縣接壤,南面 與本縣饒洋鎮相連,北面為上善鎮。糧食農副產品種類繁多,漁副並重,林果兼盛,

埔中村

簡介

埔中村位置埔中村位置
埔中村位於廣東省潮州市上饒鎮北面,當地民風淳樸。東、西、北三面環山,東與福建省交界,西與本省大埔縣接壤,南面與本縣饒洋鎮相連,北面為上善鎮。糧食農副產品種類繁多,漁副並重,林果兼盛,作物以稻穀、小麥、旱糧及蕃薯為主,經濟作物以茶葉、荔枝、龍眼、青梅、橄欖、蜜柚等為主。瓷土資源十分豐富,陶瓷生產歷史悠久。

當地風情

散花舞散花舞

散花舞:散花舞是道教的一種禱神儀式,是道教全套祭掃儀式中的一個節目。表演時間在白天,地點設在廟堂,演員4人均是男性,主齋人在壇前大聲誦唱散花詞,樂隊隨之伴奏,演員以“春、夏、秋、冬”為層次,以“摘花、賞花、獻花、散花”為動作內容,時而獨舞,時而群舞,舞蹈動作柔媚妮娜,飄逸欲仙,給人以美的享受。

鯉魚舞鯉魚舞

鯉魚舞:民間舞蹈。流行於潮汕各地,尤其以潮州市為盛。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時,到處乾旱,鯉魚帶領芸芸眾生尋找水源。後世,逢正月初四時,民間便以舞鯉魚作祭神娛樂,也取自鯉魚躍龍門之吉兆。

鶴舞鶴舞

鶴舞: 又名仙翁戲鶴,出現於清代中期。

潮州大鑼鼓潮州大鑼鼓

潮州大鑼鼓: 由歷代鼓吹樂類演變而成,是由鑼鼓樂與管弦樂組合而成的一種演奏形式。樂器組合以打擊樂為主,配以管弦樂,由大鼓指揮,是潮汕地區最具民眾性的樂種之一。

農業生產

茶葉:依山面海,海洋性季風明顯,具有適合茶葉種植的山區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茶葉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且具獨特的培植製作工藝,名茶品種較多,其中以嶺頭單叢、大葉奇蘭、黃金桂、鐵觀音等“四大名茶”為主,各具特色,奇蘭芬芳,金桂醇爽,觀音甘冽,特別是嶺頭單叢茶,香、蜜、韻齊備,天香獨占。

水果:山地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青梅、橄欖、荔枝、龍眼、蜜柚等水果。

畜牧:飼料資源充裕,生殖環境良好,主要有黑豬、獅頭鵝等,畜牧業這一傳統的產業已成為饒平農村主要的產業收入之一。

自然條件

東和東北與福建詔安縣、平和縣毗鄰,北與大埔縣接壤,西和西南與豐順縣、潮州市和澄海縣交界,南臨南海,與南澳縣隔海相望。地形依山旁海。東、北、西三而環山,南臨南海。地勢北高南低,西北為丘陵,間有空谷和盆地,東南部濱海為台地和沖積平原。屬海洋副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季風明顯,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4°C,降雨量1475.9毫米,農作物年可三熟。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