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東村

石東村有人口2200多人,土地面積1600多畝。 目前,石東村規模以上水貂養殖大戶就有50多家,水貂飼養量10000多頭。 石東村地處龍頸鎮東北部。

基本信息

1、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石東村

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石東村有11個村民小組,有280戶,共1920人 ,設黨支部(黨委、黨支部),共21名黨員,其中流動黨員4名。村民主要經濟來源為種養和外出務工,農民年純收入35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00元。現有村兩委幹部為4 名,村活動場所面積40平方米(其中辦公室2 間,會議室1 間)。

2、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石橋鎮石東村

[地理位置] 石東村是石橋鎮的駐地村,位於贛榆縣城北25公里、204國道西2公里,緊靠汾灌高速公路進出口,縣內南北大通道——代盤公路、東西大通道——石林公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方便,區位非常優越。
[基本概況] 石東村有人口2200多人,土地面積1600多畝。主要農作物為小麥、花生和玉米,特色產業有水貂養殖、生豬養殖以及工業等。
[特色產業] 一是水貂養殖。石東村毗鄰黃海,水產品資源豐富,為該村水貂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目前,石東村規模以上水貂養殖大戶就有50多家,水貂飼養量10000多頭。
二是畜禽養殖。畜禽養殖是石東村的重點產業,主要養殖品種有肉牛、生豬、蛋雞、鵪鶉等。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該村的養殖業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全村鵪鶉飼養量達50多萬羽、蛋雞30000多隻、生豬8000多頭、肉牛1000多頭。
三是工業。石東村是石橋鎮的駐地村,交通發達,區位優越,不僅是石橋鎮的政治中心,更是全鎮的經濟中心。目前,石東村的工業企業已經形成以鑄造、玻璃製造、玩具加工為重點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產業群。

3、廣東省清遠市清新縣龍頸鎮石東村

石東村地處龍頸鎮東北部。全村共有1298戶,5327人,面積12.7平方公里,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貧困戶有92戶,212人。工業主要有電瓷;農業主要種植水稻。2008年村集體的收入29166元,主要收入有:廠租、房屋租及竹場租。 

肥城市儀陽鄉石東村

石東村位於儀陽鄉駐地東北4.5公里處。全村374戶,1667人,耕地2250畝。 過去,該村主要靠單一的農業生產,且單位產量低而不穩,集體無積累,民眾常受窮。近年來,黨支部一班人,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機遇,帶領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立足本村優勢,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先後辦起了白灰窯、石料廠、麵粉廠等11家村辦企業,年產值300萬元,創利稅20萬元,集體收入8萬元。同時,不斷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力度,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和服務措施,發展起以優質肥桃為主的果園405畝,大棚瓜菜375畝,使農業總產值增長了兩倍多。幾年來,先後投資25萬元,打機井5眼,埋設地下暗管2500米,修防滲渠3000米,使全村80%的耕地變成水澆田。投資80萬元購置各種類型農機具16台(件),使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投資12萬元,進一步完善了幼稚園和學校的公共設施,為家家戶戶安裝了自來水,對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實行獎學金制度。 1995年,全村糧食總產1359噸,大牲畜存欄量326頭,生豬存欄795頭,出欄783頭,家禽存養7700 只,農業總收入553萬元,人均純收入1602元。全村195戶買了拖拉機、機動三輪車,200多戶住上了小康屋。集體經濟的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計畫生育工作連年被評為先進單位。黨支部連續6年被鄉評為先進黨支部。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