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村

村情概況

山腰村隸屬於大過口鄉大邑雞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大過口鄉東北邊,距離大邑雞村委
土路
會8公里,距離大過口鄉人民政府19公里,國土面積2.04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氣溫14.6℃,年降水量92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菸、水稻、魔芋等農作物。有耕地140畝,人均耕地1.1畝;有林地1032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8戶,有鄉村人口127人,其中農業人口127人,勞動力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7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136.6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0畝,其中:田49.29畝,地90.71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
植糧食、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03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904畝。無礦產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2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2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9。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4輛。
自來水
全村建有小水窖84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廣東廉江市石角鎮山腰村

山腰村委會駐地山腰村,轄老虎垌、山角、伏塘、田寮、上村坡、馬路嶺、大塘排、大人塘、下村、山塘尾、山腰、長垌、玉石咀、竹山共14個自然村,2007年有 870戶,4743人,勞動力 2052個。民族有漢族、壯族,主要民族為漢族。姓氏有劉付、唐、陳、胡等,劉付姓占總人口的95 %。耕地 2091畝,山地 695畝。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番薯、木薯、芋頭、花生、蔬菜等。土特產有荔枝、蠶桑。盛產鱅魚、鯿魚、草魚。2007年糧食總產量 1475噸;蔬菜產量 545噸;荔枝產量47噸;生豬飼養出欄量670頭,存欄量980頭;有牛1190頭;“三鳥”飼養出欄量4080 只,存欄量 8002隻;有淡水養殖面積350畝,漁業產量 75噸。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等。

福建惠安縣山霞鎮山腰村

地名含義】
山腰村名,整個村坐落四面環山,先祖建厝,建厝在半山腰,故名“山腰”。
【歷史沿革】
元末明初時期叫“山腰村”,建國後至1950年間,改名“據點”,1956年後改為“星光大隊”,到1960年又改為山腰大隊,再後又改為山腰大隊“革委會”,到1984年改為山腰村民委員會至今。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本村坐落山霞鎮人民政府南側,東至大沃村,西至新塘村,南至東坑村山界,北至山霞村
【人口、土地面積】
整個行政村約7.5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4530人,共1015戶。
【物產經濟】
山腰村經濟收入大部分靠工人採石、石頭加工、泥水工、工匠作業。其他農業大部分種植地瓜、花生,小部分種菜自己供吃,耕地面積不多,全村約300多畝耕地。
【村容村貌】
幾年來通過村委會領導努力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部分資金,熱心鄉賢捐資已建村委辦公大樓一座,600多平方米。2000年又建山腰國小教學樓一座,2004年又建教師宿舍樓一座。各個自然村都通水泥路,村容村貌大大改變,大部分村民都建上小洋樓,人民民眾生活已達到小康水平,人民民眾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
下級組織】
下轄:東山、下塘、前亭、山腰、頂後垵、下後銨、東格7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
【郵政編碼】362132

湛江行政區劃百科(三)

湛江(Zhànjìāng),簡稱“湛”,舊稱“廣州灣(Kwangchouwan)”、別稱“港城”,是廣東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國家一類大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