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10月16日被推薦為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豫西北濟源市境內,是一座以裂谷構造、地質工程景觀為主,地質地貌、水體景觀為輔,以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基本信息

公園簡介

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豫西北濟源市境內,是一座以裂谷構造、地質工程景觀為主,地質地貌、水體景觀為輔,以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地理坐標為:東經112°01′10″-112°31′50″,北緯34°57′00″-35°16′45″,分為天壇山、黑龍峽、西灘和黃河三峽四個景區,面積約986平方公里。

公園概況

王屋山的總體地貌分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五部分,中山區起伏多變的遠峰近巒,險峻恢宏的懸崖峭壁、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各種動態的飛瀑走泉,在低山、丘陵的襯托下,有時像琵琶遮面,雄偉中又不失幾分朦朧與神秘;而它與開闊、規則、整齊、坦蕩的平川田園風光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總體特徵表現為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一,節奏感強,頗賦詩的鏇律,畫的韻味,它的航測鳥瞰效果為明暗對比強烈,陰陽交替複雜;肌理清晰,立體輪廓明顯;曠中有奧,奧中有曠,曠奧兼具,其美學價值是很高的。

重要意義

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是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價值的,能夠代表本區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地質歷史。特定階段的地質事件和地質作用的典型地質遺蹟所組成。
主要表現在:

①王屋山分布的太古宇林山群、古元古界銀魚溝群、長城系西陽河群、薊縣系汝陽群地層和嵩陽運動、中條運動、晉寧運動系統地反映了古大陸增生、拼接和裂解的全過程,是這一時期極為重要的超大陸地質事件,具有世界對比意義。

②王屋山出露齊全的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河新生界地層層序完好的自嵩陽運動以來的八次造陸、造山運動遺蹟,詳細地記錄了自25億年以來,華北地區地殼的海陸變遷過程,依然一部記錄於石頭上的、天然的“地質史書”。

③複雜的地質地理背景,系統的地層層序、岩石組合、結構構造和古生物化石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使王屋山成為儲存地質信息的“資料庫”。

④在古大陸碰撞拼接的背景下,導致王屋山在中條期褶皺構造十分發育。

⑤在王屋山的天壇山,由不整合面形成的大絕壁雖經改造,殘跡猶存;尤其是兩期不整合面的“T”形交匯,更是國內少有、世界罕見。⑥在下元古界銀魚溝群的大理岩中,發育了一種與矽化木形狀相似的典型構造遺蹟,我們稱之為“席筒狀構造”這種構造截止目前在地質文獻中尚未記載。

公園動態

2010年6月4日,濟源市副市長田志華帶領省國土資源廳、濟源市國土資源局、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一行,前往巴西阿拉里皮地質公園,簽約了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與巴西阿拉里皮地質公園友好合作協定。
阿拉里皮地質公園位於巴西塞阿臘州南部的沉積岩地區。巴西塞阿臘州,位於巴西東北部,面積14.8萬平方公里,人口680萬,地處赤道附近,瀕臨大西洋,是巴西離歐洲、北美的最近點。此地質公園覆蓋了塞阿臘州大約5000平方公里的地區。該公園是由塞阿臘州的科技和高等教育秘書處倡導成立的,並得到了卡里里地方大學的配合。2005年12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公園主要以古化石著稱。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與阿拉里皮地質公園締結友好地質公園後,兩地質公園將增進友好交流與合作,雙方不定期共同舉辦旅遊促銷互動,適時邀請兩地質公園管理層、旅遊部門以及學術界人士對兩地質公園進行宣傳促銷,擴大雙方品牌的影響,共同促進雙方旅遊經濟的發展。通過高層互訪、人員交流、學術講座等形式,相互學習借鑑彼此管理模式和經驗,開展科普研究和地學研究,充分發揮現有專業人員作用,積極擴大科普宣傳,保護珍貴的地質遺蹟。

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世界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出,此計畫在2000年之後開始推行,目標是選出超過5百個值得保存的地質景觀加強保護。
所在地區 所屬國家 公園名稱
亞洲(36) 中國(27) 第一批: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湖南)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第二批: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第三批:
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廣東、海南)
第四批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第五批:
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陝西)
第六批: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廣西)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第七批: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香港)
第八批: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江西)
印度尼西亞(1) 巴圖爾世界地質公園
伊朗(1) 格什姆島地質公園
韓國(1) 濟州島地質公園
日本(4) 絲魚川地質公園
島原半島地質公園
洞爺湖—有珠山地質公園
山陰海岸地質公園
越南(1) 同文岩石高原地質公園
馬來西亞(1) 蘭卡威島地質公園
歐洲(42) 奧地利(1) 艾森武爾瑾地質公園
克羅埃西亞(1) 帕普克地質公園
捷克(1) 波西米亞天堂地質公園
芬蘭(1) Rokua Geopark
法國(2)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
呂貝龍地質公園
德國(5) 貝爾吉施-奧登瓦爾德山地質公園
特拉維塔地質公園
艾菲爾山脈地質公園
斯瓦卞阿爾比地質公園
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
希臘(4) 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
普西羅芮特地質公園
柴爾莫斯-武拉伊科斯地質公園
Vikos - Aoos Geopark
匈牙利(1) 巴科尼—巴拉頓世界地質公園
斯洛伐克(1) Novohrad - Nograd geopark
愛爾蘭(1) 愛爾蘭科佩海岸地質公園
義大利(7) 阿達梅洛布倫塔地質公園
貝瓜帕爾科地質公園
馬東尼地質公園
撒丁島地質與採礦公園
羅卡迪切雷拉地質公園
Cilento and Vallo di Diano Geopark
Tuscan Mining Park
挪威(2) 赫阿地質公園
Magma Geopark
葡萄牙(2) 納圖特喬地質公園
阿洛卡地質公園
羅馬尼亞(1) 哈采格恐龍地質公園
西班牙(5) 卡沃-德加塔地質公園
馬埃斯特地質公園
蘇伯提卡斯地質公園
索夫拉韋地質公園
巴斯克海岸世界地質公園
中加泰羅尼亞世界地質公園
英國(8) 大理石拱形洞地質公園
北奔寧山地質公園
蘇格蘭西北高地地質公園
蘇格蘭洛哈伯地質公園
威爾斯大森林地質公園
里維耶拉地質公園
威爾斯喬蒙地質公園
設得蘭地質公園
北美洲(1) 加拿大(1) Stonehammer Geopark
南美洲(1) 巴西(1) 阿拉里皮地質公園
大洋洲(1) 澳大利亞(1) 卡納文卡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