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客觀要件

犯罪客觀要件

犯罪客觀要件,法律術語,是刑法規定的,它說明某種犯罪是通過什麼行為、在什麼情況下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係造成了什麼後果。犯罪客觀要件的內容首先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危害行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須有刑法規定的危害行為。除了危害行為以外,危害結果、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也是客觀方面的重要內容。

要素

包括具體要件或者是要素。

1.犯罪行為(危害行為)

2.行為的結果

3.行為的對象

4.行為的手段和方法

5.行為的時空條件

把要件分為必要要件和選擇要件。

必要要件是指任何一個犯罪所必須要求的要件(要素)是必要要件。

選擇要件是指行為之外的要件都屬於選擇要件。

行為是任何犯罪構成所必須具備的。

結果:有的罪有結果的要求,有的罪沒有結果的要求。如一些危險犯定罪的要求是只要造成這種發生危險就可以。

危害行為

危害行為是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識支配之下的行為,無意識的舉動和非意識支配下的行為不能作為犯罪行為。

客觀上分為兩種基本形式:作為與不作為。

持有型形犯罪:如非法持有槍枝彈藥罪、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假幣罪,通說上認為是作為的犯罪行為。持有型形犯罪還帶有繼續犯或持續犯特點。

重點把握不作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條件。

不作為構成犯罪的前提條件:

1.行為人有作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具有特定性、法律性

2.不作為構成犯罪義務的來源包括:

(1)法律的規定;可以是刑事法律規定,也可以是非刑事法律規定,如遺棄罪、偷稅罪

(2)職務上、業務上的要求;

例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履行相應職責的義務,值勤的消防人員有消除火災的義務等等。

注意:行為人必須在履行職務或者從事業務的活動中才會產生本義務

(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

主要指契約行為

例如,契約行為、自願接受行為等可能導致行為人負有實施一定積極行為的義務。

(4)先前行為引起的義務

這是指由於行為人的某種行為使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處於危險狀態時,行為人負有的排除危險或者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積極義務。(先行行為又叫前行行為)

例如,成年人帶著兒童游泳時,就負有保護兒童生命安全的義務。

先行行為是否包括犯罪行為,在理論上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先前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即犯罪行為引起危險也能成為義務來源;另一種觀點認為,先前行為不包括犯罪行為,否則會使絕大多數一罪演變為數罪。

先前行為是否包括無過錯行為,無過錯行為導致了危險,先前行為應當包括無過錯行為。例如,小孩在麥垛中玩被插中。

2.行為人能夠履行該特定法律義務而不履行

法律規範與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夠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而不會強求不能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至於行為人能否履行義務,則應從行為人履行義務的主觀能力與客觀條件兩方面進行判斷。

不作為犯的理論分類

純正(真正)的不作為犯和不純正(不真正)的不作為犯:

純正的不作為犯或真正不作為犯,即刑法分則明文規定只能由不作為構成的犯罪。

如,偷稅罪、遺棄罪、丟失槍枝不報罪、屬於純正的不作為犯。

不純正的不作為犯或不真正不作為犯,即行為人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通常作為形式的犯罪。

如,故意殺人罪。

在過去有一案例引起爭議比較大,如妻子要自殺,丈夫不救助,置之不理,丈夫能不能構成不作為的犯罪。在實務中,有的定罪,有的沒有定罪,定罪的情況妻子自殺是由於丈夫的某種過錯行為所導致的。

區分作為與不作為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不作為概念的確立,有利於合理確定犯罪範圍,正確區分罪與非罪,在許多情況下,也有利於區分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罪。

危害結果的意義

1.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之一。

2.區分犯罪形態的標準之一。

3.影響量刑輕重的因素之一。

危害結果的類型劃分:

有的罪是以發生結果作為既遂條件的稱為結果犯。

有些罪是以發生結果的危險作為犯罪既遂標準。

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刑法修正案把這個罪作了修改,修改最重要的是把這個罪由“結果犯”修改為“危險犯”。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足以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構成犯罪。

只要有實施行為而不要求發生結果的犯罪行為,行為實施完畢,犯罪既遂的,這類犯罪稱為行為犯。

結果加重犯,刑法在基本的犯罪構成之外規定了要加重處罰的結果,按照刑法分則的具體規定要加重處罰。所以,結果加重犯只能是法定的,也就是刑法分則有明文規定的。還要注意行為人對這種加重犯的處罰結果通常是過失。但是,有些罪也有故意的。

因果關係的判斷標準

1.條件說的判斷標準與實例

2.因果關係與刑事責任的關係

注意因果關係的客觀性。因果關係只是負刑事責任的客觀條件之一,有因果關係未必都要負刑事責任。如果沒有罪過或者不具備主體資格,即使有因果關係也不負刑事責任。

3.因果關係的中斷

注意:介入的因素是異常的因素,也是行為人無法預料的因素。

行為對象

在刑罰分則中如果有特別規定,要注意它的特別規定。如侮辱國旗、國徽罪,行為對象是國旗和國徽;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行為對象是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強姦罪,行為對象是婦女。

客觀要件中的行為手段或者方法,要注意有些特別規定。如,強姦罪、搶劫罪、劫持航空器罪等手段都是要求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

客觀要件中的行為的時空條件,如非法捕獵罪,非法捕撈罪,都是作為定罪要件的。而有些情況下,時空條件是作為加重處罰的情節。如搶劫罪中的在公共運輸工具上搶劫、入戶搶劫,對於地點的要求,不是對搶劫定罪的要件,而是屬於搶劫罪加重處罰的情節。

相關詞條

犯罪中止 虐待罪
非法捕獵罪 強姦罪
搶劫罪 劫持航空器罪

中國刑法學術語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對於保護公民權益、維護社會秩序和保衛國家利益不可或缺。 中國刑法從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到1997年修訂通過的新刑法典,取得了重大改革和全面進展的成就。刑法學以刑法為研究對象,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學體系中基本而重要的部門法學,是普通高等法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主幹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