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是濟源市政府舉辦的一所普通高職院校,是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 學校前身為濟源中等工業學校,1993年建校;2001年4月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更名為濟源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經河南省教育廳批准,與鄭州輕工業學院開展聯辦本科教育。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7年,學院入選河南省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共有沁園校區和高新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200畝,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2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658萬元;館藏紙質圖書82餘萬冊,中文紙質專業期刊500餘種;設有16個教學系部,51個高職專業(含方向),2個套用型本科專業;教職工605人,在校生13000餘人(其中高職學生8816人)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位於中原城市群之一的河南省濟源市。濟源因濟水之源而得名,是舉世聞名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市內旅遊資源豐富,文化積澱深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學院前身為濟源中等工業學校,1993年建校,1994年開始招生,1998年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同年8月濟源電大工作站併入學校(此後工作站更名為濟源廣播電視大學),2000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1年4月升格為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員。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設有機械電子、計算機科學、商務與旅遊、冶金化工、現代教育與信息等八大實訓中心;擁有1個國家級實訓基地——電工電子及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和70餘個標準實驗實訓室;建成了電子圖書館,館藏圖書54萬餘冊。
在科學研究方面,學院師生興辦科技企業,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有河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省級課題104項,發表科研論文1000餘篇,主參編教材153部。研製開發了BZGK高壓開關智慧型綜合保護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院學生研製的“爬竿機器人”、“站輔—站長輔助系統”等項目在河南省第五屆“挑戰杯”上獲多項榮譽。
學院健全和完善了“獎、勤、助、免、補”等形式的困難生資助體系,設有國家、省政府、學院三級獎助學金,最高獎助金額可達8000元/年,資助學生比例占在校生的50%。並且開通了貧困生入學綠色通道,貧困生憑村、鄉、縣三級證明可無障礙入學。
學院已成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工商管理資格培訓點、再就業培訓定點學校、國家信息化技術證書教育考試培訓點。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走校企聯合的新路子。加強與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的合作,尤其在學科建設、科研開發、師資交流培訓、遠程教育等方面加強了合作交流。同時,加強與國內知名企業的合作辦學,完善了與雅士達、交通局的聯合辦學,加強了與濟鋼、豫光、洛拖等省內重點大型企業的合作,確定了2個合作辦學項目。
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河南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河南省第一家整體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高等院校、河南省首批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兩所試點高職院校之一,全國最具特色的高職院校、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文明單位等,學院的快速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李長春、李克強、李貴鮮、宋健、王明達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到校視察指導工作。美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外國專家學者也先後來校參觀考察。

歷史沿革

1993年,濟源中等工業學校成立。
1994年,學校開始招生。
1998年,學校被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同年8月濟源電大工作站併入學校(此後工作站更名為濟源廣播電視大學)。
2000年,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
2001年4月,學校升格為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2006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2008年,學校被確定為河南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1年,學校通過第二輪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2年12月,學校被河南省確定為第一批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項目建設單位。
2015年5月,經河南省教育廳批准,與鄭州輕工業學院開展聯辦本科教育。
2015年7月,“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項目通過驗收。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地理位置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南靠濟源市世紀廣場,西接文化路,東臨沁園路,濟源文化城。世紀廣場氣勢恢宏、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是全市的大型集會廣場和重要視窗。

辦學規模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占地面積1200畝,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設有16個教學系部,38個高職專業,其中河南省特色專業3個,河南省示範專業5個,河南省教改試點專業3個,河南省“工學結合、半工半讀”改革試點專業3個。學院專任教師464人,兼職教師243人,河南省學術帶頭人、省高校名師、市專業拔尖人才25人,教授、副教授135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80餘人,“雙師素質”教師178人。全日制在校生12600人,生源覆蓋全國21個省、自治區。

學院建有集教學科研、社會培訓、技能鑑定、技術服務和實際生產等功能為一體的職業技能實訓中心,擁有機械電子、計算機科學、商務與旅遊、冶金化工、現代教育與信息等專業實驗實訓室120餘個,儀器設備總值6000多萬元。建有1個國家級實訓基地——電工電子及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2個河南省示範性實訓基地——套用化工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實訓基地,100餘個標準實驗實訓室。建成了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館藏圖書73萬餘冊,被文化部命名為一級圖書館

師資力量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605人,其中專任教師358人,教授、副教授130多人,博士、碩士230餘人。“雙師”素質專任教師22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1.45%。有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等35人。河南省教學團隊3個。
河南省教學團隊:套用化工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11年)、冶金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13年)、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15年)

學院內設有11個教學系部,開設有19個高職專業,其中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個,建有省級精品課程4門。

趙學通,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河南鞏義人,碩士、教授。現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全面主持黨委工作。

陳學軍,男,漢族,1961年10月出生,河南平輿人,高級工程師。現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全面主持行政工作。分管人事處、財務處。
杜戰儒,男,漢族,1958年9月出生,河南濟源人,大學學歷,現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負責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宣傳、統戰、成人教育、繼續教育與培訓等方面工作,分管黨政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成教中心(電大)、繼續教育與培訓中心。
徐智深,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河南商丘人,大學學歷,高級講師,現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負責基本建設及資產管理、招生就業、中外合作辦學等方面工作;分管國有資產管理處(基建處)、招生就業指導中心。
郝小會,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河南濟源人,大學學歷,副教授,現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負責教學管理、科研外事、校企合作、教學督導等方面工作;分管教務處、科研外事處、實驗實訓中心、教學督導室。
黎明,男,漢族,1967年8月出生,重慶巫山人,大學學歷,現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紀檢書記、工會主席。負責紀檢、監察審計、工會、計畫生育、婦女、圖書等方面工作;分管紀委、工會、圖書館。
王向軍,男,漢族,1973年7月出生,河南濟源人,大學學歷,現任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負責團學、武裝保衛、後勤服務和中專教育等方面工作;分管學生處(學工部)、團委、保衛處(武裝部)、後勤服務公司、中專部。

院系設定

學院融高等職業教育、電大教育、中專教育、中外聯合辦學、社會培訓為一體,設有經貿系、機電系、計算機系、藝術系、冶金化工系、國際教育學院、成教中心等11個系部,5個開放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和5箇中專專業。
專業一覽表
機電一體化技術 套用電子技術 模具設計與製造
電氣自動化技術 電子儀器儀表與維修 國際經濟與貿易
電子商務 會計電算化 裝璜藝術設計
旅遊管理 計算機套用技術 計算機信息管理
計算機網路技術 套用化工技術 冶金技術
音樂表演 國際商務(對外合作辦學)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對外合作辦學)

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類型 主持人 所屬系部
1 機械製圖與 AutoCAD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趙 軍 機電工程系
2 建築工程預算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張獻梅 建築工程系
3 商務談判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王景山 經濟管理系
4 Web 編程技術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劉秋菊 信息工程系
5 PLC 套用技術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胡滿紅 電氣工程系
6 無機及分析化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湯長青 冶金化工系
7 PLC 套用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胡滿紅 電氣工程系
8 導遊業務 省級精品課程 韓朝勝人文管理系
9 web 編程技術 省級精品課程 劉秋菊 信息工程系
10 現代企業文化與職業道德 省級精品課程 蘇萬益 社科部
11 鉛冶金 省級精品課程 孫中森 冶金化工系
12 機械製圖與 AutoCAD 省級精品課程 趙 軍 機電工程系
13 無機及分析化學 省級精品課程 湯長青 冶金化工系
14 商務談判 省級精品課程 王景山 經濟管理系
15 網路建設與維護 省級精品課程 郝小會 信息工

教學科研

學校重視教學科研,教師在各類刊物上公開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編寫教材200餘種,完成國家“八五”重點課題2項,省部級科研成果22項,地廳級科研成果30項。由學院教師研製開發的“BZKG2型高壓開關智慧型綜合保護器”通過國家級產品鑑定和省級科技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開始面向全國發行。

相關榮譽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河南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河南省第一家整體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高等院校、河南省首批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兩所試點高職院校之一,全國最具特色的高職院校、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文明單位等,學院的快速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學院榮獲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文明單位、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曾到校視察,李貴鮮、宋健、李克強、王明達等領導同志也先後來我校視察並題詞鼓勵。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名專家和學者曾來校參觀訪問,對學院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全院教職工正在為創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而奮鬥。

校訓

明德 勵志 勤勉 精藝

河南省高校一覽

鄭州大學 | 河南工業大學 | 河南農業大學 |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黃河科技學院 | 中原工學院 | 河南中醫學院 | 河南財經學院 | 河南大學 | 河南科技大學 | 洛陽師範學院 | 安陽工學院 | 安陽師範學院 | 南陽理工學院 | 南陽師範學院 | 河南城建學院 | 平頂山學院 | 新鄉醫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 | 河南師範大學 | 信陽師範學院 | 商丘師範學院 | 周口師範學院 | 黃淮學院 | 許昌學院 | 河南理工大學 |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 河南工程學院 |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 河南廣播影視學院 |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 | 河南檢察職業學院 |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教育學院 |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廣播電視大學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河南新華電腦學院 |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 |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 焦作大學 | 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開封大學 |開封市電子科技專修學校 | 洛陽大學洛陽理工學院 |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 |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平頂山教育學院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平原大學 |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 商丘科技職業學院 | 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 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 | 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新鄉市教育學院 | 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 | 永城職業學院 |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 | 鄭州華信職業技術學院 | 鄭州交通學院 | 鄭州經貿職業學院 | 鄭州科技職業學院 | 鄭州旅遊職業學院 | 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 | 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 |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中州大學 |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 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河南建築職工大學 | 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河南職工醫學院 | 河南科技學院 | 新科學院 |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 中原工學院 | 信息商務學院 | 安陽師範學院 | 人文管理學院 | 河南農業大學華豫學院 | 河南財經學院成功學院 | 開封教育學院 | 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河南衛生職工學院 | 河南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 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 | 新鄉醫學院 | 三全學院信陽師範學院 | 華銳學院 | 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周口科技職業學院 | 河南省廣播電視大學 |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 清華IT河南校區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拖拉機學院 | 鄭州煤炭管理幹部學院 | 河南工業大學化學工業職業學院 | 鄭州大學工學院 | 信陽師範學院 | 南陽理工學院 |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