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學

焦作大學

焦作大學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綜合性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創建於1981年,前身是焦作市職工大學;1985年,建立焦作市職業大學,與焦作市職工大學合併辦學;1986年更名為焦作大學,後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焦作分校、焦作財會學校併入學校。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708畝, 建築面積43.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教職工900餘人, 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195人,全日制在校生11000餘人;開設15個院系、58個專科專業,建有19個科研機構。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焦作大學焦作大學

1981年11月焦作市職工大學正式成立。
1983年10月,焦作市市政府將學校建設列為焦作市件十件大事之一,開始籌建校舍。1984年2月動工興建,11月竣工,1985年1月學校遷入新校址(現在的北校區)。
1985年,焦作市政府決定著重加快高等專科教育發展,建立了焦作市職業大學,和職工大學實行合併辦學。
1986年11月,經市政府同意報省教委批准,校名改為“焦作大學”,並在國家教委備案。
1990年12月,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焦作分校併入焦作大學。
1991年2月,原焦作市行政幹部學校辦公樓移交焦作大學,教育教學水平達到了國務院規定的條例標準,1992年7月順利通過國家教委檢查驗收。
1996年8月,創辦於1979年的焦作財會學校併入焦作大學,焦作大學成為集地方普通大中專教育、電大教育、專業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地方大學。

0
2004年2月,新校區(南區)開工建設。
2007年,焦作財會學校成為焦作大學會計學院,繼續獨立招生。
2011年7月,成立黨務公開領導小組,同時成立黨務公開監督領導小組。
2012年4月,省“四大懷藥”院士工作站在學校揭牌。
2015年9月3日,焦作大學翔聯國際就業訓練學院、翔聯國際空乘培訓基地揭牌儀式舉行。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截至2015年4月,學校設有15個院系、58個專科專業。

院系 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 電氣自動化技術、套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工業設計、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通信技術、軟體技術、物聯網套用技術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工程管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 工業分析與檢驗技術、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套用化工技術、材料工程技術、生物化工工藝、食品加工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化工設備與機械
人文學院 漢語、行政管理、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涉外旅遊、主持與播音、編導、文化事業管理
經濟管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經濟管理、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物業管理、物流管理、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藝術學院 電腦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影視多媒體技術、室內設計技術、舞蹈表演、音樂表演
外國語學院 旅遊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套用英語
法律與政治學院 公共事務管理、法律事務、人力資源管理
太極武術學院 武術專業(太極拳方向)、社會體育、武術
會計學院 會計電算化
遠程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師資力量

=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共有教職工90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19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40餘人。
截至2015年11月,學校有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名師2個。
中共十五屆中央委員,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夢奎教授受聘為焦作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採礦工程專家宋振騏,中國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王夢恕,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清華大學機械學院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博士生導師王先逵,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等一批中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名譽教授。
省級教學名師:盧杉、代學靈
省級教學團隊:生物化工工藝教學團隊(2015年獲評,負責人:田京城)、
套用化工技術專業教研室(2008年獲評,負責人:楊林)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國家教育部教育教學試點專業1個,河南省教育教學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財政部、教育部提升專業服務行業發展能力的專業建設項目2個;省示範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3個;等課省級精品課程3門。建有校內實驗(實訓)室、中心58個,教學實習工廠4個,校外實習基地111個。
2011年,獲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其中一等獎、二等獎各2項。
國家教育部教育教學試點專業:機電一體化
河南省教育教學試點專業:化工工藝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生物化工工藝、市場行銷
財政部、教育部提升專業服務行業發展能力的專業建設項目:建築工程技術、旅遊管理
省示範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市場行銷、
電腦藝術設計
省級精品課程:三維動畫、建築材料與檢測、計算機工程製圖教學成果
學校太極武術學院獲焦作市2008“弘揚太極、迎接奧運”太極拳、劍錦標賽,集體項目規定套路一等獎。
2013年5月11日—13日,在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主辦的全國武術太極拳比賽中,獲得20個一等獎、17個二等獎、16個三等獎。其中單項一等獎第一名8個,第二名8個,第三名8個,集體項目獲得一等獎第一名。
2015年3月,學校教師在河南省第四屆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中獲三等獎。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學校建立了以校企合作為主要形式的套用型人才培養制度,如寧波雅戈爾公司、宇通客車有限公司、蒙牛集團、昊華宇航、佰利聯、中國建築、中國中鐵等穩定的頂崗實習基地。
國際交流
2009以來,學校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先後接受土耳其、伊朗、韓國、烏克蘭、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前來我校學習漢語的外國留學生近200餘人次,通過對外漢語培訓使留學生具備參加HSK考試並順利通過考試,獲得水平等級證書。
學校與美國、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多所高校達成合作意項,與中國數家留學機構保持合作關係。

學校榮譽

2000年獲“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01年、2007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2009年被評為“河南省文明學校”。
2011年被評為“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
2012年被評為“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2014年,獲河南省2012—2013年學校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4月,學校建有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研究中心1個,市級研究中心2個、校級研究機構15個。

院士工作站:與中科院謝毓元院士團隊聯合建立了河南省四大懷藥院士工作站
省級研究中心:懷藥及天然藥物提取分離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市級研究中心:焦作市柔性自動化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焦作市懷藥工程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機構:戲劇文化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現代輸送機械研究所、先進電器控制技術研究所、陶瓷研究所、新型建築材料研究所、情報信息中心、心理研究諮詢中心、懷川文化研究所、翻譯中心、軟體技術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材料與資源研究所、覃懷民間藝術研究所、化工研究所

科研成果

=
2009年6月13日懷藥研究中心的“三位地黃飲”,通過河南省科技廳新產品成果鑑定。
化工研究所的《磷酸二氫鉀生產新工藝》2004年通過省科技廳鑑定,納入國家星火計畫,編入《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和《中國科技成果大全》。《硝酸鉀生產新工藝》1992年通過省級鑑定,1993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編入《中國科技成果大全》《中國“八五”科技成果選》和《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
2010年4月-2015年4月,學校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有18項成果通過省科技廳鑑定,申請到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4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1項,獲地廳級科技進步獎12項,省教育廳教研成果獎15項,主參編規劃教材26部,發表學術論文132篇,其中EI收錄論文16篇,核心期刊59篇,國家發明專利2項。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承擔省部級及橫向科研項目20多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2項,通過省科技廳成果鑑定20項,出版教材和學術專著10多部,在核心期刊以上發表論文90多篇,被SCI、EI收錄20餘篇,申請和活動國家發明專利60多項。
截至2015年4月,學校經管學院教師申報並獲批省部以上的科研課題20項,共獲得科研經費10萬元;完成地廳級以上的科研課題60餘項,其中獲得一等獎10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12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85篇,被EI、CSSCI收錄的論文16篇;主編教材50餘部,參編教材300餘部。
據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官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學校2010年科技經費34.8萬元,2011年70.4萬元,2012年78萬元,2013年55.9萬元,2014年12.9萬元。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圖書館有藏書169.8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37.3萬冊,電子圖書32.5萬種;中外文專業期刊638種;建立起理、工、文學、經濟、藝術等學科門類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館藏圖書以工業技術、經濟、文學、社會科學等學科最為豐富,收藏有一批包括珍藏版《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四庫全書》、《大藏經》等在內的珍貴文獻典籍。

圖書館圖書館
圖書館擁有CNKI、維普、方略學科導航等19個大中型專題資料庫,數據容量60T。2010年,焦作大學圖書館加入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HALIS)實現資源共知、共建、共享。

學術期刊

學報封面學報封面
《焦作大學學報》是河南省教育廳主管、焦作大學主辦的社科版和自然版方面的綜合性學術刊物。該刊為季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入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據化期刊群”入網期刊。該刊主要欄目為:文學·語言研究、思想政治文化研究、文章學研究、經濟管理研究、懷川文化研究、旅遊·經濟研究、法律研究、教育教學研究、理工研究、百家輯覽等。
學報2003年10月在全國高校學報評選中獲單項獎,2006年“懷川文化研究”專欄受到了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的通報表揚。2010年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和全國地方高校學報第二屆欄目評比中,其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懷川文化研究”專欄被評為國家級特色欄目。2014年獲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優秀期刊”、“優秀主編”稱號。
獲獎證書獲獎證書

校園文化

校訓

崇學篤行、敬業樂群
校訓寓意學生應該認真學習,勇於實踐,愛崗敬業,熱愛集體;要獨立自主,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創新意識;要有擔當,負責任,講誠信,自強不息,不僅要學會學習,更要學會做人;要知榮辱、慎思明辨,知進退、胸懷天下。
“敬業樂群”,語出《禮記·學記》。“敬業”是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是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樂群”則是在敬業的基礎上,學會與其他人合作相處。

校徽

校徽圓形,上環“焦作大學”,下環“JIAOZUOUNIVERSITY“。
上下環由太極圖演變而來,顯示了該校開辦的特色學院——太極武術學院,2009年在該校在中國高校中率先申辦了太極拳專業和武術專業(太極拳方向),使得太極拳這個傳統項目作為一種文化學科正式進入了高等學校招生目錄。校徽上下環彰顯了學校為中國太極拳的發展做出的貢獻。
深藍色的色調,顯示學校的穩重、智慧、科學、理性。

校歌

詞:鄭新
曲:嘵路
校歌詞曲校歌詞曲

滔滔黃河巍巍太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雲台山水美麗如畫,太極之鄉美名遠揚。

莘莘學子歡聚一堂,發奮學習放飛夢想。

汗水繪宏圖,語伴書香,

為了祖國為了理想,我們團結一心,走向輝煌走向輝煌!

滔滔黃河巍巍太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雲台山水美麗如畫,太極之鄉美名遠揚。

莘莘學子歡聚一堂,發奮學習放飛夢想。

學高立師圖,德厚風範長,

為了祖國為了理想,我們團結一心,走向輝煌走向輝煌!

社團文化

學校創建有科技文化藝術節、周末文化廣場、全民運動會、Luckystar俱樂部、社團文化節、“校園生活節”、廣播站等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形成校園文化氛圍。校園十佳歌手、廣播站為學校學生精品活動。
2013年在河南省第十三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中,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8個,優秀獎2個。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魏曰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鄭廣華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楊家卿
黨委副書記 焦金雷
黨委委員、副校長 馬韻新
符德學
申文波
副校長 霍曉麗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楊中漢
黨委委員、紀檢書記 張浦

歷任領導

書記 校長
姓名 任職時間 姓名 任職時間
靳有海 1985.02-1985.07 范欽臣 1981.07-1988.10
李世豐 1988.09-1990.08 靳有海 1988.10-1990.08
張三平 1990.08-1994.06 靳有海 1994.04-2000.02
原 均 1994.06-1996.07 張漢英 1990.08-1994.04
郭文杰 1996.11-2007.03 林效廷 2000.02-2015.02
郭維傑 2007.03-2015.0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