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姓

東方姓

東方姓,為中國一複姓。據說,東方姓的遠祖為上古時代的伏羲,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另有一支東方姓為張姓所改,始祖是漢朝名臣東方朔。

簡介

東方姓東方姓

東方(Dōngfāng東方),為中國一複姓,出自上古伏羲氏。據說,伏羲氏裔孫中有個叫羲仲的,出於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東方),世代執掌東方青陽令。他的後代子孫遂以東方命姓,稱東方氏,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又一說出自張姓,是漢代文學家東方朔的後代。東方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另有一支東方姓為張姓所改,始祖是漢朝名臣東方朔

姓氏源流

東方姓伏羲

東方(Dōng fāng 東方)姓源出有二:

1、遠古時伏羲創製了八卦,八卦方位以東方為尊,伏羲又叫神農氏,他的族人務農,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是個開始農作的重要時刻,於是伏羲的後代人中有的形成了東方姓,稱東方氏。

2、出自張,是漢朝東方朔的後人。東方朔之父名張夷,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親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后也死了。東方朔由其兄嫂撫養成人。因為他出生時東方天剛亮,所以取名叫東方朔。東方朔官拜太中大夫,他生性詼諧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諫。他的後代亦以東方為氏,又形成一支東方姓。相聲界尊東方朔為祖師爺

得姓始祖

東方朔。《風俗通》記載伏羲氏“出於震,位主東方”,子孫遂以東方為氏,但已無從查考。現在所知道的姓東方者最早的西漢名士東方朔。東方朔之父姓張,在他出世前就死了,母親生下他3天后也去世了,他是由其兄嫂撫養長大的。因為他出生時,東方剛亮,遂以“東方”為姓,取名東方朔。他以詼諧、幽默聞名於世。當時,漢武帝下詔求賢,東方朔上書毛遂自薦,引起武帝注意,招入宮中面試。他說話妙趣橫生,行事放蕩不羈。一次,漢武帝賜宮中官肉,左等右等,主管分肉的官員遲遲不到,東方朔忍不住了,拔出佩劍,自己動手割了一塊肉揚長而去。負責分肉的官員知道後,到武帝面前告了他一狀。次日上朝,武帝讓東方朔當著百官檢討。東方朔檢討說:“接受賞賜而不待詔命,何等無禮;拔劍割肉,何等壯烈;割肉不多,何等廉潔;肉歸夫人,何等真情。”漢武帝聽後忍不住大笑,不但免了他的罪,還另賜肉百斤、酒一石,讓他帶回家“再歸夫人”。後世流傳著許多東方朔的有趣故事。他被民間奉為喜神。其後代以東方為姓,奉東方朔為複姓東方的始祖。

遷徙分布

東方姓東方虬-春雪

東方姓在大陸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東方”是個古老的姓氏。早在遠古時期,上古帝伏羲創立八卦,而他的後代孫仲,世掌東方青陽之令。古書記載,相傳他出生的時候,“出於震,位主東方”,即根據八卦圖推算是在震位,而震位表示為“東方”,因此,就以“東方”為姓氏。至漢武帝年間,著名文學家東方朔,本姓張,只因出世未三日,其母就病亡,而其父也已逝去多日了,鄰居就根據他出生時東方天剛亮,起名為“東方朔”。而他長大後,名噪一時,東方作為姓氏又得以鞏固。東方朔為平原厭次(今山東省惠民)人,唐代時,東方姓已經成為平原郡的大姓望族之一。歷史上的東方姓名人很多,還有、東方顯等。東方虬為唐代史官、詩人,東方顯為唐代文學家、開元十八學士之一。

歷史名人

東方姓東方朔

東方朔

東方朔:西漢大臣、文學家(本姓張)。漢武帝時,東方朔上書自薦,自稱博學多能、才貌出眾,可以作大臣。武帝看了很驚奇,便任命他官職,後官至太中大夫給事中。他為人幽默機智,又有點玩世不恭,宮中都稱他為“狂人”,但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他又敢於直諫,所提意見往往切中時弊。關於他的傳說很多,由於人們很少知道他的身世,所以有人說他是“歲星下凡”。相傳他曾對同僚說:“除了大王公以外,天下沒有人知道我是誰。”他死後,漢武帝知道了這句話,就把大王公召來詢問。大王公很驚訝,說:“我也不知道呀!”武帝想了一想,問道:“那么你有什麼特長嗎?”大王公回答說:“我喜歡觀察星象、推算曆法。”武帝又問:“這些年星象有什麼異常嗎?”大王公答:“其他的星都很正常,唯獨歲星(木星)有十八年不見,最近才重新出現。”漢武帝嘆息道:“這就是了。東方朔陪伴我十八年,竟然一直不知道他是歲星下凡。”

東方虬

東方虬唐朝史官、詩人,唐代武后時任左史,工詩。武后游洛南龍門時,命隨從文官賦詩,東方虬最先作好,武后賜他錦袍。

東方顯

東方顯唐代學士,為開元中舍象亭十八學士之一。

現代名人

東方介德

東方介德台灣籃球國手

東方聞櫻

東方聞櫻,中國演員,扮演過《紅樓夢》中的探春

郡望堂號

東方姓平原郡

郡望

平原郡:漢置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隋唐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陵縣。漢唐平原郡轄區也不完全相同。

堂號

四何堂:漢代時東方朔性詼諧,善辭賦。有一次,皇帝在社日(祭祀灶神的日子)把祭肉賜給眾大臣。大臣們還沒有到,東方朔自己就先割了一塊拿回家去了。皇帝命他自責,他拜曰:“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自割,何壯也;割之不多,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我這個人呀,受了皇帝的恩賜,而不等皇帝聖旨割給我,多么不講禮貌呀!拔劍自己割肉,多么有魄力呀!雖然是自己割的,但並沒有多割,多么清廉呀!回家把肉給妻子吃,多么仁愛呀!)皇帝笑曰:“令卿自責,乃更自譽。”(我命你自己責備自己,你竟自己誇獎起自己來了。)隨即又賜給他一份肉。東方氏因以號“四何堂”。

通用對聯

1.東方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平原;源自伏羲。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東方姓的郡望源流(見上題頭“郡望堂號”和“姓氏源流”介紹)。

引商刻羽;受賜宮袍。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唐東方虬,工詩,武后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虬詩先成,後賜錦袍。“引商刻羽”,成語,喻聲律方面造詣之深。

伏羲世澤;賜袍家聲。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出《風俗通》:“伏羲之後,帝出於震,位主東方,子孫因氏焉。”下聯典指唐·東方虬賦詩先成,武則天賜袍。

主威真霽;諷諫詼諧。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漢·東方朔,善詼諧滑稽,以諷諫稱於世。武帝聞其語,怒氣消除。

亭標含象;學士玉堂。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唐·東方顯,開元中為含象亭十八學士中人。

仙班金馬;跡顯歲星。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漢·東方朔嘗作金馬門侍中。下聯典指東方朔為歲星精下凡。漢武帝曰:“東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歲星精哉!”東方朔嘗作金馬門侍中。

2.東方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金馬門擅長諷諫;含象亭標列英名。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武帝時官太中大夫,性格詼諧滑稽,善作辭賦,以直言切諫聞名。一次,武帝在社日(春、秋祭祀土神的日子)賞賜給隨從官員們肉,大官未到,東方朔先割了一塊回家。武帝聽說後,讓他自責,他說:“受賞賜不等待詔令,多么無禮啊!拔劍自己去割肉,多么雄壯啊!肉割不多,多么廉潔啊!回家送給妻子,多么仁慈啊!”武帝大笑道:“令你自責,反倒自譽!”說完,又賞他一份酒肉。“金馬門”,漢代官門名。下聯典指唐代東方顯,開元年間位列含象亭十八學士

3.東方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東風萬里,三陽開泰;方圓九州,六契約春。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東方複姓“東方”二字的嵌字聯。

詩韻鏗鏘,錦袍受賜;文章鄭重,象亭名高。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唐代詩人東方虬,武后朝為左史,工詩,武后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虬詩先成,後賜錦袍。下聯典指唐代學士東方顯,為開元中舍象亭十八學士之一。

切諫直言,強國大計遭冷遇;自責更譽,割肉行為獲褒揚。
——佚名撰東方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西漢大臣、文學家東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的事典。東方朔,字曼倩,平原 厭次(今山東省惠民東北)人。性詼諧滑稽,善辭賦。武帝初即位,征舉方正賢良材力之士,他上書自薦,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善於直言切諫,曾上書陳農戰強國之計,不見用。故作散文賦《答客難》,以抒發有才智而無由施展之苦 悶。帝社日賜從宮肉,大官未至,朔割內以歸。有司奏。帝令自責,再拜曰:“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自割,何壯也;割之不多,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帝笑曰:“令卿自責,乃更自譽,復賜酒肉。”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