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蒲姓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齊桓公之後,有一支取複姓盧蒲,後來改成單姓盧。 此外,戰國後期,盧蒲氏改為單姓盧氏後,繁衍於今河北大興縣一帶,以後屬涿郡。 台灣的盧姓,較為普遍。

簡介

盧lú,潮音lou5(爐)
盧姓在全國約有人口507萬,在各姓中排第52位,占全國人口的0.39%。
盧姓在揭陽有人口5.29萬(2001),在各姓中排第24位,占揭陽人口的0.92%。

尋根溯源

盧姓來源有四:

1.出自姜姓,為周朝諸侯國齊國始祖姜子牙的後代。春秋時代,齊太公姜子牙的後裔高傒食采於盧邑(治所在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南),其子孫以邑為氏。

2.出自盧蒲姓,為春秋五霸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齊桓公之後,有一支取複姓盧蒲,後來改成單姓盧。

3.出自廬姓,以國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參與滅商的廬戎部族於廬,建立廬子國(都城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國人遂以廬為姓,後改為盧姓。

4.出自少數民族漢姓。據《魏書·氏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改鮮卑複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葛盧、豆盧、奚什盧等,漢姓均作盧姓。莫蘆氏則一度改為蘆姓,後來再去掉草字頭,改為盧姓。

此外,滿、蒙古、朝鮮、土家、土著、布依、黎、苗、壯等民族均有盧姓。

遷徙分布

盧氏的發源地有多處,而以地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東省長清市西南。春秋時,齊國的盧邑也很出名。由於“田氏代齊”,盧氏逃難,分遷於今河南、河北、陝西、山西等地,其中以涿郡的范陽最為旺盛。至漢時,又有盧綰,原從山東遷入江蘇豐縣,其後裔世居涿郡。同時,有盧氏已遷至寧夏固原與甘肅平涼間地。此外,戰國後期,盧蒲氏改為單姓盧氏後,繁衍於今河北大興縣一帶,以後屬涿郡。至三國魏時,涿郡改為范陽郡,盧氏便以范陽稱,俗稱“范陽盧氏”。之後,范陽盧氏歷代顯赫,一舉成為“四海大姓”之一,世稱“崔盧王謝”,其社會地位高於皇族。魏晉南北朝之際,盧姓開始大舉南遷。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盧氏大族有隨晉室南遷,又有一支盧氏遷居東北,後成為遼西盧氏大族。唐代,盧姓在北方的繁衍區域更廣,其中以河南繁衍最為著稱,南遷主要繁衍於江西、江蘇、四川、福建等地。盧姓於唐末入閩,宋時入粵。元明清之際,盧姓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但盧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歷代盧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為突出。可見,歷史上盧氏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大姓。

台灣的盧姓,較為普遍。尤其是在台南一帶,堪稱當地的大姓之一,素有“南河盧”之稱。最先把盧姓帶入台灣的是一位名叫盧雲廣的人,他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入居台北縣淡水鎮番薯里開墾,定居之地曾被稱為“雲廣坑”,以示紀念。

近代,盧氏開始走出國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定居。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