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姓

單于姓

單于(Chán yú單于),百家姓中的一種,複姓;起源於後周,該姓氏社會地位較低,歷史名人不多,現今主要分布在山東歷城、益都一帶。單于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姓氏源流

單于姓單于姓

單于,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匈奴王族姓氏,以最高首領冠稱為氏。歷史上匈奴族的最高首領稱為“撐犁孤塗單于”(字意為“天子廣大”,意為稱頌首領的權力是神授的,他們應擁有天子的廣大遼闊的尊敬及勢力),簡稱為單于,他們的後代中有以“單于”為姓氏的,稱單于氏。

據史籍《姓氏尋源》、《漢書·匈奴傳》的記載,單于氏源自少數民族匈奴。匈奴民族的先祖是夏後氏的後裔,名叫淳維。淳維就是夏王朝末代君主桀之子,成湯滅夏,將夏桀監禁在巢邑(今安徽巢湖),其子淳維後成為匈奴民族部落聯盟的首領,部族主要以突厥-吐火羅混血居多。在歷代匈奴王族的後裔子孫中,凡是為王者,便可以“單于”為姓氏,漢史以其諧音漢字稱之為“單于氏”,後其族亦因之,世代相傳,後有融入漢族者,省文簡改為漢字單姓單氏、于氏者,其單氏正確讀音作chán(ㄔㄢˊ),不與姬姓單氏讀音shàn(ㄕㄢˋ)混淆,不過,今讀音作shàn(ㄕㄢˋ)亦可,不算什麼過錯。

得姓始祖

單于。從《姓氏尋源》《漢書·匈奴傳》的記載考證可知,單于氏源自少數民族的匈奴。歷史上的匈奴最高統流者稱為“撐犁孤塗單于”,並以其名為國號。匈奴語中的“撐犁”意為“天”,“孤塗”意為“子”,“單于”意為“廣大”。這樣的一個偉大意義所代表的人物,當然,後代子孫就有以單于為姓,稱為單于氏了。故單于氏的得姓始祖為匈奴族的最高首領單于。

史書記載

單于:匈奴君主的稱號。《漢書·匈奴傳》謂全稱作“撐犁孤塗單于”。“撐犁”,匈奴語之“天”,“孤塗”意為“子”,“單于”意為“廣大”。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漢書》,單于姓氏,《漢書》作孿鞮氏,《後漢書》作虛連題。
有詩云: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遷徙分布

單于姓西漢時期的匈奴

單于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單于氏這一姓氏出現於後周時期,得姓至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漢朝,匈奴部落頻繁與漢朝進行經濟,文化,外交上的往來,於此,單于作為姓氏的一種也傳入了中原。還有同是漢朝時,左賢王降漢時仍以漢為姓。後來大部分的單于氏族人也簡化為單氏,同時此姓的發音也隨之發生變化,由單于(Chán yú 音潺漁),變為單(Shàn 音善)。據考證,單于氏也並沒有絕跡,現今主要分布在山東的歷城益都等一帶,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姓單于的人家,這也可能是宋本《百家姓》上出現單于一姓的自然原因吧。單于姓望族居千乘郡(今山東省高苑縣北一帶)。

郡望堂號

郡望

千乘郡:春秋時齊國有封邑名為千乘,因齊景公狩獵於境內的青田而得名。西漢時置郡,治所樂安(在今山東高苑縣北25里)。東漢時改為樂安國

朔方郡:漢武帝時衛青破匈奴,取河南地,遂置朔方郡,轄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治朔方縣(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北)。東漢廢朔方縣,移郡治於臨戎(今磴口北)。

堂號

馭民堂: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首領稱單于,他駕馭一方人民。


宗祠通用聯

單于姓單于和昭君

單于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姻聯漢室;
系出朔方。
——佚名撰單于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單于氏的得姓來歷。漢代為了緩和與匈奴的矛盾,曾實行和親政策,將漢室女子嫁眙匈奴單于為妻;單于的子孫有人居中國者,以單于為氏。“朔方”,郡名,西漢元朔年間設朔方郡,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東漢時,匈奴南單于曾分部眾在這裡屯駐。

典故及趣事

匈奴五單于爭位戰:漢五鳳元年(公元前57年)七月至二年十一月,匈奴五單于爭奪王位的一場相互攻擊戰。五鳳元年,匈奴內亂,東有姑夕王及左地(匈奴東部地區)貴人擁立的呼韓邪單于;西有右賢王及左大且渠都隆奇擁立的屠耆單于。七月,屠耆單于派駐東部邊境防禦呼韓邪單于的右奧鞬王及烏藉都尉又分別自立為車犁、烏藉兩單于;統轄匈奴西北部地區的呼揭王亦自立為呼揭單于。形成五單于並立之勢。八月,屠耆單于親自率兵向東進攻車犁,同時遣都隆奇率兵進攻烏藉車犁、烏藉兩單子戰敗,退向西北,與呼揭單于合兵一處,共汁四萬餘人。烏藉、呼揭取消單于稱號,共同輔佐車犁單于。屠耆單于再率騎兵4萬向西進攻車犁單于。同時遣派左大將及都尉分率騎兵屯駐東部邊境,防備呼韓邪單于乘機進攻。屠耆單于再次擊敗車犁。車犁率部向西北方向轉移。屠耆轉兵西南,留居闟敦。五鳳二年春,呼韓邪派其弟右谷蠡王率兵進攻屯駐東部邊境的屠耆單于的左大將及都尉統帥的騎兵,俘斬萬餘人。屠耆聞之,即親率騎兵六萬,反擊呼韓邪,東行乾余里,與呼韓邪四萬騎兵遭遇。屠耆兵敗自殺,餘部降漢。退向西北的車犁單于見呼韓邪勢眾,率部歸降。十一月,烏藉復自立為單于,被呼韓邪捕殺,至此,呼韓邪兼併匈奴各部,復都單于庭(今蒙古共和國烏蘭巴托)。匈奴五單于爭立,死者數以萬計,畜產損耗十之八九。戰後,呼韓邪單于所部不過數萬人,匈奴從此逐漸由盛轉衰。

歷史名人

歷史上以單于為姓的名士並不多見,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大漢族主義思想的影響,認為用外來種族的姓氏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和常駐歧視。就連《中國名人大辭典》也沒有收錄到一個此姓氏的歷史名人。

單于姓冒頓單于

冒頓單于(mòdú)(?-前174),冒頓單于是人名姓攣鞮(luāndī),單于(chányú)是匈奴部落聯盟的首領稱號。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頭曼單于而自立。他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第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統帥。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攣鞮氏。

冒頓單于是匈奴單于頭曼的長子。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頭曼得少子,欲廢太子冒頓單于而立少子,於是讓冒頓單于做了月氏的人質。單于頭曼卻發兵急攻月氏,想借月氏人之手來殺冒頓單于。冒頓單于盜馬逃歸,頭曼認為冒頓單于壯勇,讓他統率一萬騎兵。

冒頓單于得到兵權後加緊訓練部隊。他製成了鳴鏑,下令說:“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史記·匈奴列傳》)冒頓單于與部下出獵鳥獸,發現有不射響箭所射目標的人,就殺掉他。不久冒頓單于用響箭射自己的良馬,左右的人有不敢跟著射的,冒頓單于立刻將他們殺掉。一次冒頓單于隨其父頭曼單于狩獵,用響箭射向頭曼,他的左右也都隨著響箭射向頭曼單于。頭曼死,冒頓單于誅殺他後母、弟弟和不聽從他的眾臣,自己作了單于。

冒頓單于登位後,正是東胡強盛時期,東胡聽說冒頓單于殺父登位,便派使者對冒頓單于說,想要頭曼的千里馬。冒頓單于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大臣們表示,千里馬是匈奴的名馬,不應給東胡。冒頓單于說:“柰何與人鄰國而愛一馬乎?”(《史記·匈奴列傳》)於是把頭曼的千里馬送給東胡。東胡認為冒頓單于懼怕他們,不久又提出想得到單于的一個閼氏。冒頓單于又問群臣,左右大臣都憤怒地說:“東胡無理,竟然索要閼氏,請您派兵攻打他們。”冒頓單于說:“柰何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史記·匈奴列傳》)於是便把一位自己寵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

匈奴從其先祖淳維單于至頭曼單于,已有一千多年了,但匈奴的地域時大時小,內部也別散分離,直到冒頓單于時,匈奴最為強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使其成為一代雄主。此後冒頓單于又率兵向北征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盡使北方各族服從他的統治。

漢平定中原不久,為加強邊防調韓王劉信去代郡,都馬邑(今山西朔縣)。匈奴大舉進攻馬邑,迫韓王劉信投降了匈奴。於是匈奴引兵向南,越過句注山,直攻太原,兵鋒及於晉陽城(今山西太原西南),威脅西漢的統治。

高祖死後,孝惠帝、呂后時,匈奴驕橫無禮,冒頓單于竟然在給呂后的信里有侮辱性言語,呂后想攻打匈奴,被諸將所勸未行,依舊實行和親成策。文帝初年,冒頓單于又派右賢王進占了黃河河套以南地區,後消滅月氏,平樓蘭、烏孫、呼揭等國。第二年冒頓單于到致信漢文帝願意恢復過去的和約,文帝作了友好的答覆,雙方轉向通好。公元前174年,冒頓單于去世。其子稽粥單于立,號曰老上單于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