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通》

《風俗通》

應劭的《風俗通義》(後代簡稱《風俗通》)。至於兩漢時期的正史(如《史記》、《漢書》)、地方史(如《蜀王本紀》、《吳越春秋》)等著作,其中包含了一定分量的民俗資料。

簡介

《風俗通》《風俗通》

東漢汝南郡南頓縣(今項城)人應劭著。簡稱《風俗通》。原書二十三卷,現存黃霸、正失、衍禮、過譽、坂、聲音、窮通、祀典、怪神、山澤十卷,附錄一卷。該書考論典禮類《白虎通》,糾正流俗類《論衡》,記錄了大量的神話異聞,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評議,從而成為研究古代風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獻。

後人盧文弨《群書拾補》中輯有《風俗通逸文》多條,系十一卷補之所逸,中有“女媧造人”、“李冰斗蛟”等神話,皆為首見於記錄者。

古人認為五月是個"惡月","陰陽爭,血氣散",《風俗通義》中甚至有"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記載。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惡去毒的禮俗。

作者簡介

風俗通的作者應劭(約153—196年),東漢學者,字仲遠,汝南郡南頓縣(今項城)人。父名奉,桓帝時(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隸校尉。劭少年時專心好學,博覽多聞。靈帝時(168—188年)被推舉為孝。

靈帝時,舉孝廉。中平六年(189)至興平元年(194)任泰山郡太守,後依袁紹,卒於鄴。應劭博學多識,平生著作11種、136卷,現存《漢官儀》、《風俗通義》等。《風俗通義》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禪梁父》篇記述泰山封禪軼事,《五嶽》篇詳載了岱廟,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輯入《後漢書·祭祀志》,為應劭所引用的馬第伯《封禪儀記》,是中國最早的遊記文學作品之一。

書摘

卷一
皇霸
蓋天地剖分,萬笠萌毓,非有典藝之文,堅基可據,推當今以覽太古,自昭昭而本冥冥,乃欲審其事而建其論,董其是非而綜其詳矣,言也實為難哉!故易記三皇,書敘唐、虞,惟天為大,唯堯則之,巍巍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自是以來,栽籍昭皙。然而立談者人異,綴文者家舛,斯乃楊朱哭於歧路,墨翟悲於練素者也。是以上述三皇,下記六國,備其終始,曰皇霸。
三皇
春秋運斗樞說:“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設言而民不違,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開陰布綱,上含皇極,其施光明,指天畫地,神化潛通,煌煌盛美,不可勝量。” 禮號謚記說:“伏羲祝融神農。”含文嘉紀:“伏戲、燧人、神農。伏者,別也、變也。戲者,獻也,法也。
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鹹伏貢獻,故曰伏羲也。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復腹疾,有異於禽獸,遂天之意,故曰遂人也。神農,神者,信也。農者,濃也。始作耒耜,教民耕種,美其衣食,德濃厚若神,故為神農也。” 
尚書大傳說:“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於天。伏羲以人事紀,故托戲皇於人。蓋天非人不因,非天不成也。神農悉地力,種穀疏,故托農皇於地。天地人道備,而三五之運興矣。” 
謹按易稱:“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結繩為網罟,以田以漁。伏羲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唯獨敘二皇,不及遂人。遂人功重於祝融、女媧,文明大見。大傳之義斯近之矣。 
五帝
《易傳》、《禮記》《春秋》《國語》《太史公記》黃帝顓頊、帝、帝、帝是五帝也。謹按《易》、《尚書大傳》:“天立五帝以為相,四時施生,法度明察,舂夏慶賞,秋冬刑罰,帝者任德設刑以則象之。言其能行天道,舉錯審諦。黃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楝下宇,以避風雨,禮文法度,興事創業。黃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德施四季,與地同功,故先黃以別之也。顓者,專也。頊者,信也,愨也。言其承文易之以質,使天下蒙化,皆貴貞愨也。嚳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醇美嚳然,若酒之芬香也。堯者,高也,饒也。言其隆興煥炳,最高明也。舜者,推也,循也。言其推行道德,循堯緒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