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

耒耜

耒耜,象形字,古代的一種翻土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漢字部首之一,從“耒”的字,與原始農具或耕作有關。本義: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木叉。耒耜的發明開創了中國農耕文化。

基本信息

釋義

耒耜

(拼讀:lěisì)

漢語大詞典

(1) 古代耕地翻土的農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措之於參保介之御間。《禮記·月令》鄭玄 註:“耒,耜之上曲也。”

耒耜耒耜

(2) 農具的總稱。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孟子·滕文公上》
敵既壓境,始起而奪其農民之耒耜,強易以未嘗聞之後膛槍礮,使執以禦敵,不聚殲其兵而饋械於敵,夫將焉往?--清 譚嗣同《仁學》三六
一說耒、耜為兩種農具。參閱 徐中舒 《耒耜考》。

(3) 借指耕種。
國家丁口連四海,豈無農夫親耒耜。--唐韓愈《寄盧仝》
單氏世以耒耜書詩為業。--明宋濂《單氏先塋碑銘》

形狀

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樑。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然後用腳踩橫樑使木棍深入,然後翻出。改進的耒有兩個尖頭或有省力曲柄。
耜類似耒,但尖頭成了扁頭(耜冠),類似今天的、鏟。其材料從早期的木製發展出石質、骨質或陶質。
耒耜的發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後來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稱犁為耒或耒耜。

歷史

耒耜耒耜

耒耜為先秦時期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繫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人“始作耒”。現在所知﹐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像。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跖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或和並提,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為木製的鏟狀耕田工具﹐西周時為人們普遍使用﹐《國語·周語》所引《周制》﹐其中有“民無懸耜”之語。春秋戰國時仍繼續沿用﹐《孟子·滕文公》:“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呂氏春秋·孟春紀》說每年之春﹐天子要親載“耒耜”而來到籍田。《周禮》中還談到製作木耜的情況﹐《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即選擇較小的樹木以作為耜材之用。《呂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畝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見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寬度﹐而《考工記·匠人》則說“耜廣五寸”﹐則耜刃的寬度似隨地而異。
戰國時耜也稱為臿﹐故《說文》雲:“耜﹐臿也。”當時將臿和耒連在一起﹐如《韓非子·五蠹》說:“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由於方言關係﹐象東齊一帶稱臿為﹐如《孟子·滕文公》:“蓋歸反而掩之。”趙岐注:“﹐籠臿之屬。””
在鐵器出現之後﹐木耒﹑木耜也開始套上鐵制的刃口。如《管子·海王》說到當時鐵官時﹐以為“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這是這類工具變為鐵制的明確證據。在出土的實物中也有這方面的材料﹐如湖北江陵曾出土戰國時的耒。其形制是﹐從柄到齒皆為木製﹐柄略向後屈﹐雙齒則略向前彎﹐齒端套有鐵制的刃口。戰國時臿的實物未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木臿上面也套有鐵刃。戰國時的臿與此不會有太大差別。
漢代學者以為耒耜為一物。如許慎以為耒為上部﹐耜為下部﹐但都屬於木製。而鄭玄也認為上為耒﹐下為耜﹐所不同的是﹐以為耜為金屬刃口的專稱。現在根據《管子·海王》等記載來看﹐戰國時耒﹑耜為兩種農具﹐而且也為出土的實物所證實

發明故事

耒耜耒耜

原始的刀耕火種,只能是廣種薄收,而且經過多次種植的土地日趨貧瘠,收穫量越來越少。這時,部落只有整體或部分遷徒,到新的地方披荊斬棘,燒荒墾土,刺穴播種,以取得更多的穀物。頻繁的遷徒,繁重的勞動,先民們疲憊不堪。為了讓部落能夠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炎帝決心改進耕播種和種植方法。
《易經·繫辭》說,神農“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禮·含文嘉》說,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講到炎帝神農製作耕播工具--耒耜。
傳說,炎帝和大家一起圍豬,來到一片林地。林地里,兇猛的野豬正在拱土,長長的嘴巴伸進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供起。一路供過,留下一片被翻過的鬆土。
野豬拱土的情形,給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依照這個方法翻鬆土地呢?經過反覆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橫著綁上一段短木,先將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腳踩在橫木上加力,讓木尖插入泥土,然後將木柄往身邊板,尖木隨之將土塊撬起。這樣連續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
這一改進,不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將種植由穴播變為條播,使穀物產量大大增加。這種加上橫木的工具,史籍上稱之為“耒”。在翻土過程中,炎帝發現彎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來更省力,於是他將“耒”的木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彎度,成為曲柄,使勞動強度大大減輕。為了多翻土地,後來又將木“耒”的一個尖頭改為兩個,成為“雙齒耒”。

釋義

農具

(1)古代耕地翻土的農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措之於參保介之御間。《禮記·月令》鄭玄註:“耒,耜之上曲也。”

總稱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孟子·滕文公上》
敵既壓境,始起而奪其農民之耒耜,強易以未嘗聞之後膛槍礮,使執以禦敵,不聚殲其兵而饋械於敵,夫將焉往?--清譚嗣同《仁學》三六
一說耒、耜為兩種農具。參閱徐中舒《耒耜考》。

耕種

國家丁口連四海,豈無農夫親耒耜。--唐韓愈《寄盧仝》詩
單氏世以耒耜書詩為業。--明宋濂《單氏先塋碑銘》
經過不斷改進,在鬆軟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頭又被做成扁形,成為板狀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為減小,還可以連續推進。木製板刃不耐磨,容易損壞。人們又逐步將它改成石質、骨質或陶質,有的製成耐磨的板刃外殼,損壞後,可以更換,這就是犁的雛形了。為了適應不同的耕播農活,先民們又將耒耜的主要組成部分製成可以拆裝的部件,使用時,根據需要進行組合

歷史意義

耒耜各種樣式的耒耜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耕”和耕播農業。炎帝部落開始大面積耕播粟谷,並將一些野生植物馴化為農作物,如稷、米(小麥)、牟(大麥)、稻、麻等。後人將這些作物統稱為“五穀”或“百穀”,並留下許多“神農創五穀”的美好傳說。其實,生產工具的發明和改進以及野生動植物的馴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漸實現的。後人把這些成果歸於炎帝,表現了人們對他的尊崇和對先祖的懷念
隨著耕播農業的出現,原始的天文、曆法、氣象、水利、土壤、肥料、種子等知識和技術相應產生。《白虎通》載,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楊泉理論》說:“神農始治農功,正氣節,審寒溫,以為早晚之期,故立曆日”。在部落遷徒和拓展過程中,耕播工具和耕播技術很快傳播到黃河和長江廣大流域,並逐步形成北方以種植旱糧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耕作習俗,就是這把拙樸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開了農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於是,炎帝部落成為炎帝時代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而“始作耒耜”的神農炎帝,則是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始祖。

形狀

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樑。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然後用腳踩橫樑使木棍深入,然後翻出。改進
的耒有兩個尖頭或有省力曲柄。
耜類似耒,但尖頭成了扁頭(耜冠),類似今天的鍬、鏟。其材料從早期的木製發展出石質、骨質或陶質。
耒耜的發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後來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稱犁為耒或耒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