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拉斐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拉斐特”級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的第三代戰略核潛艇,1963年開始服役,總共建造31艘。

基本信息

簡介

拉斐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拉斐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拉斐特級是美國海軍繼“喬治·華盛頓”級和“伊桑·艾倫”級之後的第三代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與前兩代相比,該級潛艇裝備了射程更遠的彈道飛彈,改進了飛彈發射指揮系統,使潛艇在海上能自己選擇目標進行攻擊,改善了艇員居住條件,改進了電子設備,使其小型化和自動化程度更高。潛艇採用棒槌形艇體,艇首圓鈍,艇體長大,呈光順的流線形。拉斐特級核潛艇從 1961年首艇開工到 1965年,共建造 31艘。它們所裝備的彈道飛彈以及飛彈發射指揮裝置等都有所不同。該級艇前8艘裝備的是 16枚射程 2700千米的“北極星 A—2”飛彈,後 23艘裝備的是射程為 4500千米的“北極星 A—3”飛彈。1978年~1982年,美國海軍又將該級艇的12艘改裝為“三叉戟Ⅰ型”彈道飛彈。該飛彈射程進一步增至7400千米,且有8個10萬噸TNT當量的分飛彈頭。

誕生

20世紀60年代年代美國海軍大力擴充其核動力潛艇兵力,準備建造31艘彈道飛彈核潛艇,這就是“拉斐特”/“富蘭克林”級核潛艇。“拉斐特”級採用歷史名人命名,“拉斐特”是一位法國貴族,曾參與美國獨立戰爭,而現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也是以同一個人為名。
“拉斐特”級首艇於1961年1月動工興建,從第十艘“麥迪遜”號(USS J.Madison SSBN-627)起至第十九艘,做了若干修改,於是有人稱這十艘為“麥迪遜”級,但是美國官方仍將之歸類於“拉斐特”級。最後十二艘從“班傑明•富蘭克林”號(USS B.Franklin SSBN-640)起,又做了修改,增加了隔音材料,美國官方將之歸類於富蘭克林級。但是以上三者的基本設計都是極為類似的。

基本數據

拉斐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拉斐特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拉斐特”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是美海軍第三代核潛艇。該級艇最初8艘裝備“北極星”A2型飛彈,後23艘裝備“北極星”A3型飛彈。A3型飛彈長9.66米,最大直徑1.37米,重14.3噸,射程2500海里。為了使該級艇具有更大的威懾力,美國海軍從1967年開始,逐漸為該級艇換裝“海神”飛彈。首批改裝艇於1970年完成水下發射試驗,其餘艇於1978年全部換裝完畢。“海神”飛彈的射程與“北極星”A3型飛彈相同,也是2500海里,但“海神”飛彈彈裝有10~14年分導式彈頭,威懾要比“北極星”飛彈大得多。
“拉斐特”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艇長129.5米、寬10.1米,吃水9.6米;水面排水量7250噸,水下排水量8250噸;動力裝置為1座SSW型反應堆,功率1.5萬馬力,水面航速約30節;最大潛深度約300米。 

特點及裝備

該級艇為拉長的水滴型:艇艏圓鈍,艇體長大;指揮台圍殼靠近艇艏,圍殼內可容納13具各種潛望鏡、雷達、無線電天線以及通氣管裝置。在圍殼後面的艇體上,裝有飛彈發射筒導流罩。艇艉有呈十字形的垂直舵和水平舵,上垂直舵比下垂直舵要大,主要是為了便於在冰層下進行安全破冰上浮作業。
由於裝備飛彈的形式、艇體外形和主推進裝置等有所不同,因此該級艇又可分為SSBN—616型、SSBN—617型、SSBN—619型、SSBN—620型、SSBN—622型、SSBN—640型和SSBN—655型等幾類。先造的SSBN—616型、SSBN—617型艇上採用兩級減速汽輪機推進裝置。這種主機在高速運轉時會發出較大的噪音,破壞了潛艇的隱蔽性和自身的探測能力,也嚴重地影響了艇員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戰鬥力。所以,自1963年的SSBN—640型以後,各潛艇安裝了比較安靜的主機,對減速裝置、汽輪機座等也採取了大量的降噪措施。
此外,艇上還安裝有輔助推進裝置和應急推進裝置。輔助推進裝置是一台320馬力電機驅動的可鏇轉36°的小螺鏇槳。螺鏇槳可以收放,不用時可收回艇內。用此裝置推進,最大航速可達4節。它可在主機發生故障、出入港、靠碼頭和低噪音航行時使用。應急推進裝置是一台舷側電機,可帶動主軸,驅動螺鏇槳航行。
“海神”飛彈採用MK—3型制導系統,其制導精度比“”北極星A3型高,彈著點圓機率偏差降到0.54公里,有效載荷為“北極星”A3飛彈的2倍,達900公斤。艇上的主要攻擊武器是彈道飛彈,另外,還有艇艏裝備的4具533毫米水壓式魚雷發射管,以MK—37和HK—45型線導反潛魚雷為主,同時可裝有老式的MK—14、MK—16和最新的MK—48型魚雷。艇上共載魚雷12枚。
“拉斐特”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自60年代後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戰略核潛艇部隊的主力。

電子設備

AN/BPS-11/15平面搜尋雷達1部
AN/BQR-2C/21被動聲納1部
AN/BQR-19航行聲納1部
AN/BQR-7被動聲納1部
AN/BQR-15被動拖曳聲納1部
AN/BQS-4聲納1部

發展演變

“拉斐特”/“富蘭克林”級的設計是執行68天任務後便維修32天,每六年進行16個月的翻修,每九年進行一循環的升級。由於預定在服役生涯中要換裝三種不同彈道飛彈,因此該級艇的服役期限較長。
1979年至1982年,十二艘“拉斐特”/“富蘭克林”級以“三叉戟”(Trident)C-4彈道飛彈取代C-3“海神”飛彈時,順便更換了火控系統,原先MK-63魚雷管被換成MK-68,同時為了配平增加的重量而加裝艦底壓艙物。此外,最初始建造的“拉斐特”級也曾進行改良工程,加裝部分“富蘭克林”級後來採用的隔音材料。後來,BQR-2C被動聲納被換裝為BQR-21。
1986年3月13日,“拉斐特”/“富蘭克林”級的最後一艘格林號(USS Nathanael Greene SSBN-636)在愛爾蘭海域潛航時觸礁,舵面與水櫃嚴重受損,未經修復便於9月15日永久退役,隨即解體。
在 1986年~1992年,美國海軍將裝有“海神 C-3”飛彈的潛艇全部退役,其中包括“拉斐特”號。當然,“拉斐特”/“富蘭克林”級中的SSBN-642與SSBN-645交了好運,分別在1992和1994年進塢進行大規模改裝,加裝許多特種部隊的相關設施,轉變任務成為特種作戰潛艇(改歸類為SSN),主要任務是充當特種部隊的搭載潛艇以執行非戰略使命。目前該級艇除了SSN-642外皆已退役。

LAFAYETTE SSBN 616拉斐特號

拉斐特號標誌拉斐特號標誌

開工日期:1/17/1961
下水日期:5/8/1962
服役日期:4/23/1963
退役日期:8/12/1991
性能數據:
艇長:129.6米
艇寬:10米
吃水:9.6米

拉斐特號拉斐特號

排水量:水上7,250噸 水下8,250噸
動力裝置:一座由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製造的S5W型壓水反應堆
航速:水上16—20節 水下22—25節
潛深:300—400米
自持力:60晝夜
武器裝備:4具533mm魚雷發射管,配備MK14反艦/16反潛/37反潛/48反潛魚雷及MK45核魚雷;16具“北極星”A2彈道飛彈垂直發射筒
電子設備: AN/BPS-11/15平面搜尋雷達1部,AN/BQR-2C/21被動聲納1部,AN/BQR-19航行聲納1部,AN/BQR-7被動聲納1部,AN/BQR-15被動拖曳聲納1部,AN/BQS-4聲納1部
艇員編制:130人(軍官13人),兩班制

ALEXANDER HAMILTON SSBN 617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號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號標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號標誌

開工日期:1/26/1961
下水日期:8/18/1962
服役日期:6/27/1963
退役日期:2/23/1993
性能數據:
艇長:129.6米
艇寬:10米
吃水:9.6米
排水量:水上7,250噸 水下8,250噸
動力裝置:一座由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製造的S5W型壓水反應堆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號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號

航速:水上16—20節 水下22—25節
潛深:300—400米
自持力:60晝夜
武器裝備:4具533mm魚雷發射管,配備MK14反艦/16反潛/37反潛/48反潛魚雷及MK45核魚雷;16具“北極星”A2彈道飛彈垂直發射筒
電子設備: AN/BPS-11/15平面搜尋雷達1部,AN/BQR-2C/21被動聲納1部,AN/BQR-19航行聲納1部,AN/BQR-7被動聲納1部,AN/BQR-15被動拖曳聲納1部,AN/BQS-4聲納1部
艇員編制:130人(軍官13人),兩班制

ANDREW JACKSON SSBN 619安德魯·傑克遜號

安德魯·傑克遜號標誌安德魯·傑克遜號標誌

開工日期:4/26/1961
下水日期:9/15/1962
服役日期:6/3/1963
退役日期:8/31/1989
性能數據:
艇長:129.6米
艇寬:10米
吃水:9.6米
排水量:水上7,250噸 水下8,250噸

安德魯·傑克遜號安德魯·傑克遜號

動力裝置:一座由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製造的S5W型壓水反應堆
航速:水上16—20節 水下22—25節
潛深:300—400米
自持力:60晝夜
武器裝備:4具533mm魚雷發射管,配備MK14反艦/16反潛/37反潛/48反潛魚雷及MK45核魚雷;16具“北極星”A2彈道飛彈垂直發射筒
電子設備: AN/BPS-11/15平面搜尋雷達1部,AN/BQR-2C/21被動聲納1部,AN/BQR-19航行聲納1部,AN/BQR-7被動聲納1部,AN/BQR-15被動拖曳聲納1部,AN/BQS-4聲納1部
艇員編制:130人(軍官13人),兩班制

JOHN ADAMS SSBN 620約翰·亞當斯號

約翰·亞當斯號標誌約翰·亞當斯號標誌

開工日期:5/19/1961
下水日期:1/12/1963
服役日期:5/12/1964
退役日期:3/24/1989
性能數據:
艇長:129.6米
艇寬:10米
吃水:9.6米
排水量:水上7,250噸 水下8,250噸
動力裝置:一座由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製造的S5W型壓水反應堆

約翰·亞當斯號約翰·亞當斯號

航速:水上16—20節 水下22—25節
潛深:300—400米
自持力:60晝夜
武器裝備:4具533mm魚雷發射管,配備MK14反艦/16反潛/37反潛/48反潛魚雷及MK45核魚雷;16具“北極星”A2(1968—1970年改裝“北極星”A3型飛彈,1978年換裝海神潛射彈道飛彈)彈道飛彈垂直發射筒
電子設備: AN/BPS-11/15平面搜尋雷達1部,AN/BQR-2C/21被動聲納1部,AN/BQR-19航行聲納1部,AN/BQR-7被動聲納1部,AN/BQR-15被動拖曳聲納1部,AN/BQS-4聲納1部
艇員編制:130人(軍官13人),兩班制

彈道飛彈核潛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