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該級艇即為“德爾塔”(DELTA)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共有四型,即D-I(667Б)、D-Ⅱ(667БД)、D-Ⅲ(667БДР)、和D-Ⅳ(667БДРМ)型彈道飛彈核潛艇。

簡介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D級潛艇,也稱“德爾塔”級,是前蘇聯繼“旅館”級和“楊基”級之後發展的第三代彈道飛彈核潛艇,研製它的目的,就是讓它能攜載當時新研製的SS—N—8彈道飛彈。該飛彈是前蘇聯第一型既能覆蓋美國本土大量戰略目標,又可以在受保護的本國海域發射的潛地飛彈,共有3種型號,其中Ⅰ型為單彈頭,射程7800千米;Ⅱ、Ⅲ型射程為9100千米,有2個分飛彈頭。而在此之前,“楊基”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攜帶的SS—N-6飛彈射程只有2400千米,無法覆蓋美國本土。
D級潛艇是在“楊基”級(Y級)基礎上研製的,外形大體相似,採用雙殼體結構,艇首圓鈍,艉部上層建築向下有斜度,有些類似水滴型艇型。但由於SS—N-8飛彈比SS-N—6飛彈更長,直徑更大,致使位於指揮台圍殼後的飛彈艙高高突起,非常醒目。

研製背景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60年代初,前蘇聯海軍重新承擔對有限的陸地目標進行核攻擊,進行第二次打擊的使命,隨之建造了發射SS-N-6型彈道飛彈的“揚基”(Yankee)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在1963~1974年間共建造了34艘。
70年代前蘇聯海軍承擔了以最大的努力來充實潛基戰略核力量,奉行“有限洲際核戰爭”的政策。鑒於“揚基”級核潛艇裝備的SS-N-6飛彈射程僅3000km,稍高於美國“北極星”A-1飛彈的射程2200km,不能覆蓋美國本土,因此開始研製SS-N-8型彈道飛彈,以便在巴倫支海、北冰洋以及西北太平洋前蘇聯控制的海域發射飛彈,攻擊美國所有主要城市。
該級艇即為“德爾塔”(DELTA)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共有四型,即D-I(667Б)、D-Ⅱ(667БД)、D-Ⅲ(667БДР)、和D-Ⅳ(667БДРМ)型彈道飛彈核潛艇。

研製計畫

計畫概況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德爾塔”(D)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計畫,從60年代末期研製SS-N-8型彈道飛彈開始,又研製了SS-N-18、SS-N-23飛彈,分別裝備了D-I、D-Ⅱ、D-Ⅲ和D-Ⅳ型核潛艇,共43艘,至今仍有16艘在役,仍然是俄羅斯戰略核潛艇的主力,占現役彈道飛彈核潛艇總數的88.8%。

研製時間表

開始研製SS-N-8型彈道飛彈:60年代末
開始建造D-I型核潛艇:1969年
D-I型首艇服役:1972年
開始建造D-Ⅱ型核潛艇:1972年
部署使用SS-N-8型彈道飛彈:1973年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D-I型18艘艇建成:1974年
D-Ⅱ型4艘艇建成:1975年
開始建造D-Ⅲ型核潛艇:1976年
SS-N-8型飛彈部署完成:1977年
開始部署使用SS-N-18型彈道飛彈:1978年
開始建造D-Ⅳ型核潛艇:1981年
D-Ⅲ型14艘艇建成:1982年
開始部署使用S8-N-23型彈道飛彈:1987年
D-Ⅳ型7艘艇建成:1992年

研製單位

設計單位為紅寶石設計局,建造廠為北德文斯克造船廠(SeverodvinskShipyard)和共青城造船廠(KomsomolskShipyard)。

使命任務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該級潛艇設計時以攻擊美國本土為主要使命。她裝備了前蘇聯第一型水平較高的潛基彈道飛彈,在較安全的水域發射,即可覆蓋美國領土的大量戰略目標。
和平時期,該級艇可使用改裝的飛彈發射商業衛星。

服役狀況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德爾塔”(D)級核潛艇目前有16艘在役,其餘都已退役:
D-I型核潛艇於1969~1974年共建造了18艘,目前還有2艘在役;
D-Ⅱ型核潛艇於1972~1975年共建造了4艘,目前已全部退出現役;
D-Ⅲ型核潛艇於1976~1982年共建造了14艘,目前還有7艘在役,即K180、K211、K129、K449、K490、K496和K506艇;
D-Ⅳ型核潛艇於1981~1992年建造了7艘,目前全部在役。
(註:至2008年只有5艘D-Ⅲ型 和6艘D-Ⅳ型仍在役)

總體性能與裝備

總體布置與結構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該級艇採用雙殼體結構,水滴線型。首圓鈍,尾尖瘦,圓柱形艇體。艇內採用小分艙布置,包括魚雷艙、蓄電池艙、住艙、指揮艙、飛彈艙、輔機艙、反應堆艙、主機艙和尾艙。採用圍殼舵,尾部為十字形操縱面。
該級艇的四型艇之間在總體布置與結構上略有不同。D-I型艇飛彈尺寸較大,所以艇上只布置12枚,飛彈艙長2m,而且在第4對與第5對飛彈之間增加了耐壓艙壁(見圖2.2-8)。
D-Ⅱ型艇布置了16枚SS-N-8型飛彈,所以艇中部增長了15m。飛彈艙的高度與D-I型艇相同,但彈艙外面的非耐壓殼體呈逐漸的向下傾斜,與尾部非耐壓殼體連線在一起。
D-Ⅲ型艇攜帶SS-N-18型飛彈,所以艇長度稍長5m,飛彈艙外面的非耐壓殼體更加高了,上層建築也加高了2.5m。
D-Ⅳ型艇裝備SS-N-23型飛彈,艇具有“駝峰”或“龜背”甲板結構,飛彈艙非耐壓殼體與前幾型艇基本相同,尾部安裝了位置較低的有一定角度的水平尾鰭板,兩側有減搖鰭,以增加穩性。

動力裝置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該級艇裝備了2台緊湊布置型壓水堆裝置。D-I、D-Ⅱ型艇裝備了VM2型壓水堆,D-Ⅲ、D-Ⅳ型艇為VM4型壓水堆,兩型堆內部結構有所不同,堆功率基本相同,200MW,可提供軸功率36.75MW(50000hp),堆芯壽命12年,續航力可達300000nmile。
艇上裝備2台GT3A-365型蒸汽輪機齒輪減速裝置,採用浮筏減振整體式機座,雙軸,兩個7葉固定螺距螺鏇槳。

武器系統

該級艇依照一型飛彈裝備一型潛艇的原則,因為裝備不同型號的飛彈,所以分為4型艇。D-I型艇裝設12具彈道飛彈發射筒,可發射SS-N-8-1型兩級液體燃料飛彈,射程為7800km。每枚飛彈攜帶威力為1000ktTNT當量的單一彈頭。圓機率偏差為400m。
D-Ⅱ型艇裝設16具彈道飛彈發射筒,可發射SS-N-8-1或2型飛彈。SS-N-8-2型飛彈射程9100km,每枚飛彈攜帶2個威力為800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機率偏差400m。
D-Ⅲ型艇裝設16具彈道飛彈發射筒,可發射SS-N-18型兩級液體燃料飛彈。該型飛彈又分為3型:SS-N-18-1型飛彈射程6500km,每枚飛彈攜帶3個威力為200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機率偏差900m;SS-N-18-2型飛彈射程8000km,每枚飛彈攜帶威力為450ktTNT當量的單一彈頭,圓機率偏差900m;SS-N-18-3型飛彈射程6500km,每枚飛彈攜帶7個威力為200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機率偏差900m。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D-IV型艇裝設16具彈道飛彈發射筒,可發射SS-N-23型三級液體燃料飛彈,射程8300km,每枚飛彈攜帶4~10個威力為100ktTNT當量的分導式多彈頭,圓機率偏差500m。該型飛彈與SS-N-18型飛彈直徑相同,但彈體更長一些。
該級艇的自衛武器為4具533mm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型魚雷,航速45kn,航程20km,潛深305m;SS-N-15反潛飛彈,射程45km。D-Ⅲ型艇還裝有2具400mm魚雷發射管,可發射40型魚雷,航速30kn,航程13km。各型艇的自衛武器裝載量均為18枚。

電子設備

該級艇裝備了“破釜沉舟”型聲吶系統,有較大功率的發射機,有無肋骨結構的玻璃鋼聲吶導流罩;“鯊魚鰓”型主/被動中低頻搜尋和攻擊用艇殼聲吶;“鼠鳴”型主動高頻攻擊用艇殼聲吶;“鯊魚皮”型被動低頻舷側陣聲吶;“金字塔”型被動甚低頻搜尋拖曳線列陣聲吶,收放於尾垂直穩定翼上部管狀收藏器中。
該級艇裝備了“鏇風”型綜合導航系統,包括慣性導航、天文導航、衛星導航、“鱈魚眼”型無線電六分儀、導航聲吶等設備,為潛艇提供精確的艇位置數據,以提高發射飛彈的命中精度。
艇上的通信系統有特高頻與超高頻通信天線,甚低頻、極低頻拖曳浮標和浮力天線,“活動彈簧”型衛星通信系統,保證潛艇與岸上指揮部順利通信。
艇上設有“公共馬車”型作戰情報控制系統,電視監視系統,計算中心等。還裝備了“槳磚/磚群”電子戰系統偵察雷達和“場燈”測向儀,“窺探盤”I波段對海搜尋雷達以及“克里姆”-2型敵我識別器。

技術特點分析與述評

技術特點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該級艇是在“揚基”級核潛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改進了武器系統,提高於綜合作戰能力,具有如下技術特點:

(1)攻擊力強

該級艇為裝備SS-N-8、SS-N-18和SS-N-23等3型飛彈6種彈頭,共發展了4型艇,充分體現了以攻擊為主的指導思想。發揮了俄羅斯對液體燃料推進技術的優勢,採取了固液並舉的方針。飛彈的射程達到9000km,彈頭採用了單一彈頭、集束式及分導式多彈頭,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增加了突防能力和打擊威力,命中精度達到500m,可在本國海域攻擊美國國土。
(2)生命力強
該級艇採用雙殼體結構,儲備浮力大,採用小分艙,一艙進水不沉,艇體與指揮台圍殼適於冰下活動,耐碰撞,抗衝擊,具有較好的生命力。
(3)噪聲低,安靜性好
該級艇採用了大量先進降噪措施,艇體外形光順,流水孔少,採用浮筏減振,敷設消聲瓦,採用7葉大側斜螺鏇槳,提高了螺鏇槳加工精度,具有90年代初期俄羅斯潛艇低噪聲的水平。
(4)裝備大功率先進反應堆
該級艇裝備了VM4型壓水堆,單堆功率大,使艇具有高航速。堆芯壽命長達12年,使艇在服役期內只需換一次燃料。採用緊湊型布置減小了動力裝置體積重量,自動控制程度較高。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5)改善居住性,增大自持力
該級艇噸位大,艇內空間充裕,使艇員居住、飲食、生活和保健條件較好,艇上設有健身室、日光浴室、桑拿浴室等設施,使艇的自持力達到90天,提高了艇的作戰效能。

技術改進

該級艇自1972年首次服役,至1992年建成第43艘艇,技術上有了較大改進,主要體現在:
①飛彈作了重大改進,由二級液體飛彈發展到三級液體飛彈,射程增大,減小了圓機率偏差,提高了命中精度,採用了多至10個分導式多彈頭。
②電子設備逐步改進。聲吶設備性能有大幅度提高,採用了綜合聲吶系統,包括採用拖曳線列陣聲吶;提高了慣導性能,通信設備採用先進的衛星通信和極低頻通信;增加了電子戰措施,改進了雷達設備。
③降噪性能有大幅度提高。
④改進了艇總體性能,包括艇加大尺寸,增大排水量,艇的總體效能較好。

發展前景

由於美、俄限制戰略武器條約限制,該級艇已退役27艘艇,只有16艘艇在役。(註:至2008年只有5艘D-Ⅲ型 和6艘D-Ⅳ型仍在役)目前,D-Ⅱ型艇已全部退役。該級艇不再建造新艇。

技術參數

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德爾塔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外形尺寸:長140米,寬12米,吃水8.7米。
排水量:水上8700噸,水下10200噸。
航速:水上19節,水下25節。
潛深:300米。
自持力:80天。
人員編制:135人。
動力裝置:2台壓水堆,2台蒸汽輪機,總功率60000馬力,雙軸,兩個7葉固定螺距螺鏇槳。
武器裝備:6具533mm魚雷發射管,配備18枚53型魚雷。12具垂直飛彈發射筒,裝載SS-N-8彈道飛彈。
就在D-Ⅰ型首艇服役的第二年,D-Ⅱ型的首艇建成了,共建了4艘。D-Ⅱ型主要增加了飛彈的攜載量,共攜有16枚SS-N-8彈道飛彈。這使D-Ⅱ型潛艇的艇長增至155米,水下排水量增至11300噸。
D-Ⅲ型則是在D-Ⅱ型的基礎上換裝了16枚新研製的SS-N-18彈道飛彈。飛彈有3種型號。1型有3個分飛彈頭,射程6500千米,2型為單彈頭,射程8000千米;3型則有7個分飛彈頭,射程6500千米。D-Ⅲ型在1976年至1982年間共建有14艘,其間停止了D-Ⅰ型、D-Ⅱ型的建造。
1984年開始服役的D-Ⅳ型潛艇則換裝了更為先進的,射程8300千米,有10個分飛彈頭的SS-N-23彈道飛彈。同時還換裝了2具650毫米的魚雷管,用來發射65型反艦魚雷。經過這些改裝後,D-Ⅳ型的艇長進一步增至166米,水下排水量增至12150噸。

彈道飛彈核潛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