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級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

“基輔”級(Kiev Class)航空母艦,蘇聯稱為Авианесущие 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43(1143重型載機巡洋艦),代號:Кречет(海東青),蘇聯自稱其為“重型載機巡洋艦”或“重型反潛巡洋艦”。是蘇聯70年代建造的一級航空母艦,是蘇聯發展的第二代航空母艦、第一級搭載固定翼艦載機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級)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航空母艦。基輔級體現了蘇聯航空母艦的獨特風格。除搭載有艦載機外,艦載武器裝備具備反艦、防空、反潛全方位、強大火力打擊能力,單艦戰鬥力強大,對護航艦艇的依賴性較小,它的主要使命是執行編隊反潛和制空、防空任務,擔任編隊指揮艦,實施空中偵察和警戒,攻擊敵航母編隊和水面艦艇,並為其它水面艦艇和潛艇提供反艦飛彈超視攻擊中繼制導或目標指示,支援兩棲作戰,實施垂直登入等。基輔級共建成3艘,分別為“基輔”號、“明斯克”號和“新羅西斯克”號,於1975-1982年間服役。此後,又於1978年開始建造1艘改進型,原稱“巴庫”號,後改名為“戈爾什科夫”號,2004年之後俄羅斯決定戈爾什科夫號免費贈送給印度,但必須在俄羅斯進行現代化改裝,2013年改裝完成,交付印度海軍,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

基本信息

發展概況

建造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開始使用蒸汽彈射器和更長的起降跑道,以斜角甲板取代直角甲板,同時著陸跑道偏向甲板縱軸左側,並且航母的主尺寸和排水量大大增加。而當時只有美國有能力建造這樣的大型航母。

在遠東海域航行的“新羅西斯克”號在遠東海域航行的“新羅西斯克”號

在古巴飛彈危機之後,美蘇簽訂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情況下,蘇聯利用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時機,開始了海軍的快速建設時期。

蘇聯由於赫魯雪夫的飛彈理念,對航空母艦的發展並不重視,僅注重於彈道飛彈潛艇和飛彈巡洋艦的發展,僅僅在1967年建造有一級搭載直升機的“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反潛巡洋艦)。隨著蘇聯海軍的發展,其不斷組織艦艇編隊前出各大洋,蘇聯海軍對遠洋區域防空的需求不斷增強。但是由於沒有裝備固定翼艦載機,僅憑編隊內艦艇自身裝備的防空飛彈無法為編隊提供區域防空。蘇聯迫切需要能夠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大型戰艦。

“莫斯科”級03號艦搭載雅克-36方案

隨著蘇聯垂直起降戰鬥機(主要型號為雅克-36)的發展,時任蘇聯海軍司令的戈爾什科夫提出,第三艘“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11233型)的技術方案時應考慮到雅克-36上艦的可能。

1967年9月,涅夫斯基設計局受造船工業部的委託,在莫斯科“速度”機器製造廠設計局副總設計師С.Г.莫爾多溫(雅克-36飛機研製工作領導人)及該設計局其它主要專家的協助下,完成了對在“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上部署和使用雅克-36飛機的可能性評估。評估結果確認了在反潛巡洋艦上部署和和使用雅克-36飛機的原則可行性、迫切性和合理性。最終,造船工業部同意了由航空工業部、空軍和海軍起草的關於在雅克-36飛機的基礎上研製雅克-36М輕型艦載強擊機的政府決議草案。

1967年12月28日,蘇聯政府通過決議,同意國防部、航空工業部和造船工業部關於研製雅克-36М的建議,決定委託國防部就研製輕型垂直起降艦載強擊機向航空工業部提出戰術技術要求,並就修改第三艘反潛巡洋艦的技術方案向造船工業部提出戰術技術課題,航空工業部承擔飛機的研製與建造工作(由莫斯科“速度”機器製造廠負責),並為涅夫斯基設計局修改反潛巡洋艦設計方案提供飛機的原始資料。涅夫斯基設計局負責於1968年完成11233型反潛巡洋艦技術方案的修改工作。決議還委託航空工業部按照國防部的戰術技術要求在雅克-36М輕型強擊機的基礎上為海軍和空軍分別預先設計大速度、大航程的雅克-36МФ殲擊截擊機和前線殲擊機。

1968年,“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總設計師А.В.馬林尼奇開始主持設計可搭載雅克-36М的第三艘反潛巡洋艦。根據造船總局的要求和海軍總司令部指示,其標準排水量應不超過15000噸。

1968年2月,涅夫斯基設計局與克雷洛夫第一中央科學研究所和國防部第一中央科學研究所聯合完成並提交了改進後反潛艦的若干初步設計方案。但在審查過程中,戈爾什科夫提出,該艦在具備搜潛、攻潛能力的同時,還應能對水面、地面目標實施航空突擊並參加登入作戰。為此做出如下修改:艦載機總數增加到20-22架,加裝短程反艦飛彈系統,增加8-10門30mm高炮,續航力增加一倍,改善艦員居住條件。

由於在11233型艦技術方案的修改過程中無法滿足如此大量的補充要求,國防部和造船工業部向政府提交了研製新型戰艦的聯合報告。

新型戰艦方案

為了使生產廠按時做好建造第三艘反潛巡洋艦的準備工作,涅夫斯基設計局受造船工業部委託,早在政府決議出台之前就開始了新艦的草圖設計工作,同時堅持以下原則:在完成課題要求的同時,確保主尺寸和排水量儘可能小;在不改造黑海造船廠O號船台和塞瓦斯托波爾海軍造船廠乾船塢的情況下,確保在1973年完成建造與試驗工作;最大限度地使用 “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的武器、機械和其他設備,並借鑑其設計、建造、試驗和使用經驗;確保艦員的居住條件得到提高。

在新艦草圖設計過程中,共制定了九種方案,除符合戰術技術課題要求的六種方案外,還有三種方案的艦載機採用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方式。符合課題的各方案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建築型式、武器配置、機械設備和結構防護規模。

——第一和第七方案在武器與防護方面完全符合戰術技術課題要求,但缺乏改進的餘地 (排水量僅為20000-25000噸),二者的不同之處是上層建築在飛行甲板上的位置;

——第二和第三方案保留了“莫斯科”號反潛巡洋艦的建築特點(上層建築未靠右舷);

——第四方案的雅克-36М飛機除垂直與彈射起飛外,還考慮到了按普通飛機方式迫降和滑跑起飛的可能性,此外還設有保護屏障;

——第六方案的特點是加強了結構防護;

——第五和第八方案研究了搭載30-36架雅克-36和米格-23殲擊機的可能性 (彈射起飛,攔阻降落);

——第九方案取消了突擊飛彈武器、“風暴”通用防空飛彈系統和登入兵,增加了艦載機(達50架,包括雅克-36МФ和米格-23殲擊機(含偵察型)、雷達巡邏機、反潛機和卡直升機),使用核動力裝置,該方案中排水量約45000噸。

航拍的基輔級航母航拍的基輔級航母

在九個方案中,第五、八、九方案由於更多的是具有宣傳色彩,因而其研究深度遜於其它六個方案。涅夫斯基設計局後來的研究還表明,第五、八、九方案的主尺寸和飛行甲板的尺寸與形狀無法保證如此數量的飛機的部署和安全、高效起降。涅夫斯基設計局在設計研究過程中還完成了32項個人研究以評估換裝更先進的武器的可能性。

方案確定

1968年9月2日,前蘇聯政府通過決議,批准了國防部和造船工業部關於停止在黑海造船廠建造第三艘“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11233型)和建造1143型反潛巡洋艦(1977年分類時定為重型載機巡洋艦)的建議。同時確定了1143型反潛巡洋艦的主要技術指標

——艦載機:20-22架卡-25直升機和雅克-36М垂直起降飛機(任意組合);

艦載武備:1套“鏇風”反潛飛彈系統,2座РБУ-6000火箭炸彈發射炮,2座533mm魚雷發射器,8套П-15М反艦飛彈系統,2套“風暴”通用防空飛彈系統,2套“黃蜂” 防空飛彈系統,2門АК-726型76毫米艦炮,8-10套АК-630近防系統。

排水量及航速:標準排水量20000-25000噸,最大航速不低於27節,續航力7000-8000海里。

決議要求蘇聯國防部在一個月內提出戰術技術課題,造船工業部在1968年完成草圖設計(涅夫斯基設計局負責),1969年完成技術設計,確保黑海造船廠按時開工並於1973年交貨。

1968年10月16日,海軍總司令部批准了1143型反潛巡洋艦的設計戰術技術課題,但以射程更遠的“單岩”反艦飛彈系統取代了П-15М 。1969年1月25日,海軍總司令部批准了雅克-36М輕型艦載強擊機的戰術技術要求。

1969年3-4月,代號為“矛隼”的1143型艦草圖設計通過造船工業部和海軍審議。排水量25000噸的第一方案作為基礎方案。但根據審議過程中收到的補充建議,對方案進行了修改,包括:以威力更大的“玄武岩”反艦飛彈系統取代“單岩” ,將無線電通信系統集成化,排水量增加到28000噸(後來又增加到29000噸)。

涅夫斯基設計局在極短時間內拿出了修改後的1143型技術方案,並於1969年底提交審批。

1970年4月30日,海軍和造船工業部批准了修改後的1143型技術方案。

建造情況

航行中的“基輔”號航行中的“基輔”號

1970年7月21日,01號艦“基輔” 號在黑海造船廠開工建造,В.Н.科爾察金被任命為其總建造師。1972年12月26日,“基輔”號航空母艦(反潛巡洋艦)下水,同日,黑海造船廠開始建造同級02號艦——“明斯克”號。

1975年-1978年,蘇聯海軍做出決定,並通過蘇聯政府審批核准後再建造 2 艘基輔級航母,為正在研製的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雅克-141提供可靠的海上基地並通過提高艦載機性能加強區域防空實力。

後續兩艘航空母艦裝備了新型的防空飛彈系統和電子戰系統。

“基輔”級四艘——

“基輔”號(«Киев»):以烏克蘭首府基輔命名。1970年7月21日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1972年12月27日下水;

“明斯克”號(«Минск»):以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命名。1972年12月29日黑海尼古拉耶夫開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

“新羅西斯克”號(«Новороссийск»):設計代號1143.3型,以俄羅斯為數不多的擁有蘇聯“英雄城市”稱號的新羅西斯克市命名。1975年9月30日在尼古拉船廠開工,1978年12月24日下水。

“戈爾什科夫”/“巴庫”號(«Адмирал Горшков/Баку»):設計代號1143.3型,原本以亞塞拜然首府“巴庫”號命名,1990年更名為戈爾什科夫號(«Адмирал Горшков»),1978年12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1982年4月17日下水。其技術設計方案充分吸取了前三艘航母的試驗成果。縮短甲板以上建築的長度並改變其形狀以確保艦載機的起降安全。,艦島與前三艘明顯不同,裝備4組“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和“舵板”對空搜尋雷達。

“戈爾什科夫”號“戈爾什科夫”號

艦載機發展

在設計反潛巡洋艦的同時,雅克-36М飛機的研製工作也在進行中。莫斯科“速度”機械製造廠於1970年3月完成飛機草圖設計和模型製作。4月製造出01號雅克-36М試驗樣機,在隨後一年的時間裡又製成02號和03號機。1970年底開始廠試。

1972年2月25日,試飛員М. С.德克斯巴赫駕駛02號飛機於首次完成了“垂直起飛-水平飛行-垂直降落”的全剖面飛行。黑海造船廠於1972年組裝了包括飛行甲板及其以下的艦體部分。為確定飛機發動機噴流對甲板的動力和熱力影響,並測定甲板下艙室內的噪聲水平,雅克-36М在甲板上進行了試車。航空工業部全蘇航空材料研究所根據試驗結果研製了АК-9Ф甲板熱防護層,後來全部4艘該級艦均使用了這種熱防護層。

甲板上的雅克-38甲板上的雅克-38

1972年11月,雅克-36М開始進行海上飛行試驗在黑海的費奧多西斯克灣進行,蘇聯海軍為了此次飛行試驗專門調撥出“莫斯科”號直升機母艦以供實驗的進行。1972年11月18日,德克斯巴赫駕駛02號原型機完成了在該艦上的垂直降落試驗,四天后,完成了全套飛行試驗。隨後開始演練在航行中的反潛巡洋艦上降落。

1973年,雅克-36М投入批量生產。首批3架於次年在薩拉托夫飛機製造廠完成組裝。

1975年5月18日,在塞瓦斯托波爾貝爾別克錨地的廠試過程中,2架雅克-36М首次完成在“基輔”號重型載機巡洋艦上的降落 (格羅莫夫試飛研究所試飛員О. Г.科諾年科駕駛量產型,空軍科學研究所試飛員В.П.霍米亞科夫駕駛試驗原型機)。

1975年11月8日,德克斯巴赫駕駛雅克-36М隨艦完成全剖面飛行。

試驗及國家驗收

1974年10月到1975年4月,“基輔”號進行了系泊試車,1975年4月至8月進行了工廠航行試驗;

1975年8月至12月進行了對“基輔”號及其艦載機的第一階段國家驗收。

基輔級航空母艦基輔級航空母艦

1976年7月至8月,“基輔” 號攜5架雅克-36М和1架雅克-36МУ(教練型),繞行歐洲遠航至其在北方艦隊的駐地。在遠航過程中飛行員共完成45次飛行;

1976年8月至12月,在北方艦隊對“基輔”號進行了第二階段的國家驗收——“玄武岩”反艦飛彈系統試驗、無線電電子設備的綜合試驗、飛機編隊飛行及航海試驗。

服役情況

“基輔”號(«Киев»):

1977年2月,“基輔”號正式列裝蘇聯海軍,作為北方艦隊旗艦。1977年8月,雅克-36М垂直起降飛機列裝海軍,編號改為雅克-38M。

雅克-38掠過“基輔”號雅克-38掠過“基輔”號

1977-1987年,“基輔”號先後10次前往大西洋和地中海執勤、演習。在從1978年12月15日到1979 年3月28日的遠航中,雅克-38共飛行355架次。1979年3月該艦和同級艦“明斯克”號共同赴地中海演習。

1981年9月該艦作為旗艦參加了在波羅的海舉行的“西方-81”大型軍事演習。

1982-1984年,該艦在黑海造船廠進行了中期維修和現代化改裝。

1985年,該艦重新返回北方艦隊服役,由於在作戰訓練中成績突出而榮膺紅旗勳章。其遠航活動一直持續到1991年底。

“明斯克”號(«Минск»):

1978年正式加入蘇聯海軍服役,於黑海艦隊服役。

小型編隊小型編隊

1979年,列編太平洋艦隊,作為太平洋艦隊旗艦。

1979年2月至7月,從塞瓦斯托波爾繞非洲大陸遠航至符拉迪沃斯托克,途中對安哥拉的盧安達、莫三比克的馬努塔和模里西斯的路易港進行了訪問。遠航中,飛機在熱帶環境條件下遇到了動力裝置功率銳減、留空時間縮短的問題。後來採用短距滑跑起飛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短距滑跑起飛方式後來也被推廣開來。

1982年12月,“明斯克”號在執勤過程中訪問了印度的孟買港。

1986年7月,“明斯克”號率領一支艦艇編隊訪問朝鮮,參加紀念《蘇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締結25周年紀念活動。

“新羅西斯克”號(«Новороссийск»):

1983年5月,前往北方艦隊主要基地北莫爾斯克進行訓練。

1983年10月,“新羅西斯克”號從北莫爾斯克啟程前往遠東以加入太平洋艦隊。途中該艦訪問了安哥拉、莫三比克和印度。1984年2月,該艦抵達太平洋艦隊主要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總航程達到23000海里。

1985年3月,當時太平洋艦隊派出了以“新羅西斯克”號為核心的特混編隊進行遠洋航行。該編隊穿過日本海,從沖繩島南部轉而向東駛入太平洋。在此後的8天裡,“新羅西斯克”號模擬美國航空母艦對蘇聯發動攻擊。而太平洋艦隊則派出了一架圖-95偵察機引導20架圖-22M轟炸機對“新羅西斯克”號發動模擬飛彈攻擊。演習結果表明圖-22M轟炸機使用超音速反艦飛彈能夠有效打擊當時的美國航母戰鬥群。由於演習水域位於日本以東1000千米的海面,因而對美國和日本造成了極大的震動。

1988年5月,“新羅西斯克”號率領一艘大型反潛艦和一艘驅逐艦訪問朝鮮,受到朝鮮方面的高規格接待。

“戈爾什科夫”/“巴庫”號(«Адмирал Горшков/Баку»):

1988年3月編入黑海艦隊,1988年12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1991年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海軍接收並繼續服役。

巴庫號巴庫號

1994年發生輪機艙爆炸起火事件造成7名俄羅斯水兵喪生並且失去動力系統和航行能力,之後暫停服役並拖回位於摩爾曼斯克的北方艦隊造船廠整修, 於1995年下水並計畫重新服役,但最終計畫被取消。

作戰使命/任務

限於蘇聯的海軍政策,蘇聯海軍把基輔級航母的任務定位為“航空反潛巡洋艦”:

為艦隊提供隨航的防空火力;

戰鬥巡邏任務中為艦隊潛艇提供安全保障;

發現並消滅敵方艦隊潛艇;

偵測、指揮艦隊艦艇並消滅敵方水面部隊;

提供兩棲登入能力。

戰艦信息

艦體及編制

尺寸:全長273米,水線長249.5米,寬47.2米,水線寬32.7米,吃水10米;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36000噸,滿載排水量43500噸,(“巴庫”號分別為38000噸和45500噸);

基輔級艦載的雅克-38基輔級艦載的雅克-38

主尺度:總長274米,水線長249.5米;艦寬51米,水線寬32.7米;吃水10米(包括螺鏇槳) 航速:32節

飛行甲板:長195米,寬20.7米

動力:8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200000馬力,4軸,雙舵

續航力:19600海里/14節,4500海里/31節

艦員:1200(未搭載航空人員)——1700

飛行甲板

與美國及西方的航空母艦“拚命騰出空間停飛機”的設計理念不同,基輔級的甲板面積中僅60%作飛機起飛停放之用。飛行甲板長195米,寬20.7米。

為對應垂直起降艦載機的起飛要求(引擎噴氣口需要垂直向下,噴氣高溫氣體以提供起飛動力),飛機起飛點(即甲板上的圓圈處)均使用了航空工業部全蘇航空材料研究所研製的АК-9Ф甲板熱防護層。

“維克拉瑪帝亞”號“維克拉瑪帝亞”號

建造“巴庫”號時,為了提高飛機起降的安全性,決定縮短甲板以上建築的長度並改變其形狀。為此,科羅廖夫中央科學研究所對甲板上空氣環流條件進行了專門的模型式試驗,最終推出了可減少渦流形成的飛行甲板邊緣結構形式。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決定把“戈爾什科夫”號(即“巴庫”號)贈予印度(後達成23億美元的出售及改裝協定),又進行了一次大改裝。飛行甲板方面全面擴容,拆除前甲板的武裝並改為上翹14.3度的滑跳甲板。升降機一部位於艦橋左側,一部則位於艦橋後方。

武器裝備

與美國乃至西方其它國家航空母艦最大區別是“基輔”級上裝載有大量武器裝備,本身就是集火力與重武裝於一身,裝備有標準的巡洋艦武裝,對艦載機依賴性較小。具備對艦、對潛、對空的全方位打擊火力。

基輔號和明斯克號——

AK-276與SS-N-12AK-276與SS-N-12

反艦:SS-N-1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4(8枚)

防空:雙聯SA-N-3防空飛彈發射裝置*2(96枚)

雙聯SA-N-4飛彈發射器*2(40枚)

火炮:AK-726雙聯76.2毫米火炮*2

AK-630 30毫米近防火炮*8

反潛:五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10枚)

12聯裝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2

SUW-N-1 反潛飛彈雙臂發射器*1(SS-N-14反潛飛彈,16枚)

新羅西斯克號——

SS-N-12“玄武岩”反艦飛彈SS-N-12“玄武岩”反艦飛彈

反艦:SS-N-1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4(8枚)

防空:SA-N-9飛彈垂直發射裝置(計畫裝備,但由於研製進度滯後,導致最終未能換裝)

雙聯SA-N-3飛彈發射器*2(96枚)

火炮: AK-726雙聯76.2毫米火炮*2

AK-630 30毫米近防火炮*8

反潛:12聯裝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2

SUW-N-1 反潛飛彈雙臂發射器*1(SS-N-14反潛飛彈,16枚)

AK-100與SS-N-12AK-100與SS-N-12

巴庫號——作為1143工程中建造時間最晚的04號艦,在前三艘的基礎上對該艦艦載武備和電子系統進行大幅度改進,通常也被稱為“基輔”改進型(1143.3型):反艦飛彈的數量增加,換裝了更加先進的防空飛彈和反魚雷武器,裝配了一系列新式抗干擾性強的裝置、艦載航空兵器新型指揮綜合系統、新型無線電通信和電子戰系統,其作戰能力為四艘中最為強大。

反艦:SS-N-1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6(12枚)

防空:六聯裝SA-N-9飛彈垂直發射裝置*4(192枚)

火炮:AK-100 100毫米火炮*2

AK-630 30毫米近防火炮*8

反潛:10聯裝RBU-1200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2

艦載機

“基輔”級載機共33架:

雅克-38戰鬥機雅克-38戰鬥機

12架雅克-38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

19架卡-25A或卡-27反潛直升機

2架卡-25B直升機(超視距引導)

雅克-141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計畫“巴庫”號列裝,實際由於雅克-141的開發終止未列裝)

卡-31預警直升機(計畫“巴庫”號列裝,但實際未列裝)

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僅裝備改裝後“巴庫”號,即印度海軍“維克拉姆帝亞”號航空母艦)

退役及現狀

1991年蘇聯解體後,“基輔”級四艘航空母艦均由俄羅斯接收。但是由於社會局勢動盪、經濟狀況惡化,俄羅斯海軍缺乏軍費,無力承擔運行、維護費用。同時,由於建造4艘“基輔”級航空母艦的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是蘇聯時期唯一具有航空母艦建造能力的造船廠)位於已經獨立的烏克蘭境內,俄羅斯沒有能夠對“基輔”級進行維護的基地。因此,1993年俄羅斯政府決定將01-03號“基輔”級——“基輔”號、“明斯克”號與“新羅西斯克”號提前退役而僅保留最新的04號艦“戈爾什科夫”號(1990年改名)。

基輔級上即將起飛的雅克-38基輔級上即將起飛的雅克-38

但是,1994年2月7日,“戈爾什科夫元帥”號新鍋爐在進行試驗時,汽管發生斷裂,造成7名俄羅斯水兵喪生,艦艇也喪失航行能力,隨後被拖回北方艦隊造船廠進行維修。原定於1995年維修完成後恢復服役,但該計畫隨即又被取消,1996年,俄羅斯決定將“戈爾什科夫”號出售。

“基輔”號

1993年6月30日退役,1997年9月俄羅斯公開拍賣“基輔”號由一家美國公司中標。但是由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美國公司未付款購買。

1999年1月18日,中國天津天馬拆船工程公司代表團今與俄羅斯國防部中央物資與對外關係聯絡局多次協商,於3月14日正式簽署購買契約。出售前,俄軍方已將基輔艦上的動力、通信、武器裝備及生活設施系統全部拆除。

2000年5月20日,上海救撈局“德意”號拖輪拖帶“基輔”號駛離摩爾曼斯克港,於2000年8月29日順利抵達天津南疆碼頭,歷時102天,航程16850海里。

2003年9月“基輔”號被改造成了主題娛樂公園,2011年5月起改建為航母酒店。

“明斯克”號

1993年1月退役。

1995年底,與“新羅西斯克”號以1300萬美元的價格被韓國大宇集團以廢鐵名義所買下,大宇集團購入的前提是必須把它們拆解成2平方米左右的鋼板並且不能用於軍事目的。達到韓國後,韓國國防部門以及美國情報官員上艦後對艦體和內部結構進行了詳細分析。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大宇集團以530萬美元的低價將“明斯克”號轉賣給中國德隆公司。1999年8月拖至廣州文沖船廠,進行封閉式大規模修整與改造。2000年改建成軍事主題公園(即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由四萬噸級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軍事主題公園。

“新羅西斯克”號

1995年8月1日宣布拋售,1996年1月18日被韓國大宇集團當廢鐵所買下,按當時契約已拆解。

“戈爾什科夫”號

1996年,俄羅斯決定將“戈爾什科夫”號出售。

1998年,俄羅斯政府表示可以將“戈爾什科夫”號的艦體無償贈送印度,但是印度需要負擔重新整修、改裝以及艦上裝備、機隊組建的費用。

2000年10月5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出訪印度,期間與印度總理辛格簽署對於“戈爾什科夫”號的改造備忘錄。

2003年11月,印度總理辛格訪問莫斯科。俄印雙方就購買“戈爾什科夫”號所需的一切檔案完成磋商。

2004年1月20日,俄羅斯與印度兩國國防部長在新德里簽署包涵20個子契約,價值15億美元的“戈爾什科夫”號相關軍事訂貨,契約工期為52個月,將根據印度的需要由俄羅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對“戈爾什科夫”號進行現代化改造,交易完成期限為2008年底之前。

2004年底,“戈爾什科夫”號改裝工程正式啟動。

2008年,俄羅斯表示原定2008年的交付日期因為工程量大、改造工程難度高而需要延遲並且要求印度方面向俄羅斯方面額外支付數十億美元。雙方為此進行長時間的協商。

2009年12月17日,據報導,印度與俄國以23億美元達成協定,並簽署補充協定。

按計畫,“戈爾什科夫”號艦上的武器全部拆去,包括位於船頭至艦橋之前的前甲板上武器系統,裝設了滑跳式甲板、飛行甲板面積增大、改裝為“短程起飛-攔阻索回收”(STOBAR)的配置,原本已損壞的煱爐全部予以更換,改裝新的柴油發電機,艦橋上雷達等電子設備大多被拆除予以更新。印度海軍將改造後的航空母艦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

2012年6月8日,“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駛往白海和巴倫支海進行交付前的測試,9月17日“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進行全速試驗時,艦上的動力裝置失靈,事故中8座鍋爐中7座無法繼續運轉,航空母艦交付日期被延期

完成海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完成海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

2013年7月維克拉瑪蒂亞號再度出海測試。

2013年11月16日,俄羅斯在在北德文斯克向印度交付“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

世界航母大全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日向號航空母艦
印度維拉特號航空母艦
海鷹號航空母艦
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
無敵號航空母艦
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
蘭利號航空母艦
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赤城號航空母艦
明斯克號航空母艦
美國喬治·布希號航空母艦
美國號航空母艦
里根號航空母艦
義大利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小鷹級航空母艦
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巴西聖保羅號航空母艦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
新羅西斯克號航空母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暴怒號航空母艦
凱沃爾號航空母艦
阿斯圖里斯親王航空母艦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加賀號航空母艦
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小鷹號航空母艦
企業號航空母艦
胡安·卡洛斯一世航空母艦
尼米茲航空母艦
加里波第級航空母艦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
義大利凱沃爾號航空母艦
阿根廷5月25日號航空
韓國獨島號航空母艦
戈爾什科夫航空母艦
光輝號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加富爾伯爵號航空母艦
企業級航空母艦
戴高樂級航空母艦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甘迺迪航空母艦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
卓越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杜魯門航空母艦
斯坦尼斯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

星座號航空母艦
基輔號航空母艦
泰國皇家公主號航空母艦
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
福煦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
鳳翔號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航母
光輝級航空母艦
克萊蒙梭級航空母艦
泰國差克呂·納努貝特號
克萊蒙梭航空母艦
戴高樂航空母艦
獨立號航空母艦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威斯康星航空母艦
無敵級航空母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