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

山東半島

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在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公里,南北最寬190公里,最窄50公里,總面積26600平方公里,界劃以河口區新戶鎮與霑化區交界和日照嵐山口與嵐山頭蘇魯交界處的繡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遼東半島隔渤海灣相望,東部與韓國隔海相望。山東半島因為地理上的原因,山東半島地區與東北和韓國聯繫緊密。歷史上有大批民眾自水路乘船移民東北。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北辛文化、白石文化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與夏代同期的岳石文化。山東半島屬中朝準地台膠遼台隆。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該範圍又稱膠東半島。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遼東半島隔渤海海峽相望,東部與韓國隔黃海相望。重要的城市有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東營等。山東半島共有1處國家旅遊度假區、3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山東半島(ShandongBandao),也稱膠東半島,是中國第一大半島,位於中國山東省東北面半島三面臨海,突出於黃海、渤海之間,隔渤海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東部與韓國隔海相望。以羊口-秀珍河為界,膠東半島是其一部分。傳統是以膠萊河為界劃分的,現在的山東半島還應包括淄博濰坊東營、日照,該地區土地面積6.6萬平方公里,人口3648萬。山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是華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區。膠州灣的青島、芝罘灣的煙臺、威海灣的威海、石島灣的石島和龍口等均為中國著名港口。山東半島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約60%集中於夏季,且強度大,常出現暴雨。降水年均相對變率約20%。年均相對濕度在70%以上。

因為地理上的原因,山東半島地區與東北和韓國聯繫緊密。歷史上有大批民眾自水路乘船移民東北,現在東北也有不少人“回流”至山東半島。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韓國建交後,也有大量韓國企業在該地區設廠。現在有20萬以上的韓國人生活在山東半島地區。
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港口眾多。為中國北方外貿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
重要的城市有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
山東半島盛產蘋果

歷史文化

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源頭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的起源,雖有多種版本的解說,但起源於商周時代的神話傳說,及秦漢時期的方仙道卻是道學界的共識。山東半島因其特殊的地域環境,自古以來就神話傳說盛行,山東半島在先秦時期發展起來的方仙道,藉助於秦皇、漢武的力量,在秦漢時期達到了她的極盛。
 (一) 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日、月似從大海中躍出,特別是那神秘莫測,時常出現的海市蜃樓,明滅變幻,虛無縹緲,更是激發了半島先民那無限的遐思和豐富的想像,幻想海上有仙山,仙山有神仙,神仙長生不老,隨之產生了有著區域特色,富有想像力的半島神仙文化。這種神仙文化的影響,在先秦時期就擴散到半島地區之外了,《史記.封禪書》記:“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說的是自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以來,就使人到渤海尋找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雖說渤海不單指山東半島沿海,但從後來秦始皇、漢武帝東巡祠神求藥的活動範圍看,幾乎全部集中在山東半島一帶。所以這裡提到的渤海,也主要應是山東半島北部沿海。這說明山東半島神話傳說在先秦時期就有很大影響了。
天地和日月星辰是當時山東半島民間崇拜的最高偶像,由此而產生了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等神仙。
《史記·封禪書》記:齊地有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淄)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並勃(渤)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說的是八神名目自古就有,也有的說是齊太公以來製造出來的。但至少說明了在齊國初期,八神就已經是人們崇拜和祭祀的神靈了。
齊地八神中,天主在臨菑,與齊國的都城在淄博臨淄有關。地主,在泰山樑父,梁父即梁甫,泰山東南方的一小山,傳說中的東夷首領少昊之墟在此。兵主,在東平,祠蚩尤,因其是東夷族神勇的首領,被族人奉為戰神。齊國都城,少昊之墟,兵主蚩尤,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或存在過的人們崇拜的偶像。與山東內陸地區的天、地、兵三主不同的是,半島沿海地區的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是當時人們把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奉為了神靈。這樣的神靈更神秘,也更具吸引力。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產生的區域,和山東內陸地區天、地、兵三主所在的區域一樣,同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日主,祠成山(今榮成市成山頭)。不僅因成山頭在中國大陸臨海的最東端,是大陸最早迎接海上日出的地方,是祠日主之地的最佳選擇。成山所在的區域也是山東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時期,這裡就設定了不夜縣,“不夜,有成山日祠”。西漢時期的不夜縣據傳曾是古夜國所在地。《齊地記》載:“古有日夜出,見於境,故萊子立城,以不夜為名”。儘管這樣的記載帶有神秘色彩,但至少可以說明成山在萊夷時期也非荒漠之地,能夠創造出祠日文化,成為祠日之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月主,祠萊山(今龍口市境內)。萊山乃秦、漢時期中國八大名山之一,能得此重名,顯然靠的是古萊國的文化,萊國曾經是東方有影響的大國,曾統治過山東半島絕大部分區域,在萊山之北是西周時期萊國都城——歸城所在地,《漢書.地理志》記,“黃(黃縣,今龍口)有萊山松林萊君祠”。月主祠之萊山,也就很順理成章了。
陰主,祠三山(今萊州三山島)。三山島附近的過西村,據考是夏代方國所在地。《史記》唐司馬貞《索隱》:“過,寒浞之子澆所封國也,猗姓國。晉地道記曰‘東萊掖城有過鄉,北有過城,是古之過國者也’”。這是能查到的有記載的膠東最早的封國了。
陽主,祠之罘(今煙臺芝罘區境內)。之罘在先秦時期是著名的港口轉附。“齊景公問於晏子曰:吾欲觀於轉附”,而且這裡還出土了膠東地區最早的新石器古人類遺址——距今約7000年的白石村遺址,這都說明了之罘同樣有著久遠的歷史文化背景。
四時主,掌管四時,即古代的天象、曆法,祠琅邪(今膠南市琅岈)。琅邪,《漢書.地理志》記載:“越王勾踐嘗治此,起館台,有四時祠。”。《吳越春秋》也記,越王勾踐曾“徙都琅邪(琊),立觀台以望東海”,也說明了琅邪在先秦時期就是十分發達的古代都會了。
毗鄰大海的神秘,歷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山東半島沿海地區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時主產生的文化背景。這樣的文化背景派生出了仙山、仙人、仙藥的傳說,先秦時期的許多王公貴族,包括後來的秦始皇、漢武帝多次山東半島來祠神求藥,一是出於對東方文化,特別是對日、月、陰、陽和四時五位神主的崇拜和敬畏,再是為了達到自己長生不老的私慾需要,正是這二者的統一,使先秦時期豐富和發展起來山東半島的神仙文化,其影響力在秦漢時期達到了她的極盛時期,為中國道教的產生做好了思想上和隊伍上的準備。
 (二) 山東半島神仙傳說的巨大影響,使得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也踏上了東方祠神尋仙之路。
“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說的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9年,東巡祠八神,祈求福佑。但從《史記》的記載看,對天主的祭祀,“其祀絕,莫知起時”。秦始皇及後來的漢武帝到原齊國地祭祀八神,多是直奔半島沿海地區,祭祀的是半島沿海地區的五位神主。
秦始皇的這次巡遊,“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向秦始皇談及海上有仙山、仙人的方士“不可勝數”,由此可見,半島神話傳說影響之大,方士數量之多。秦始皇東巡山東半島,“並勃(渤)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復十二歲。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秦始皇這次東巡,途經黃縣(月主所在地),攀成山(日主所在地),登之罘山(陽主所在地),再登琅邪山(四時主所在地),都是神主之地。秦始皇還在琅邪停留了三個月,遷來百姓三萬戶到琅邪台下居住,免除了他們十二年的賦稅徭役,可以看出,秦始皇對東方神主和半島文化的崇拜和敬畏。
公元前219年的這次東巡,徐福等人上書秦始皇,“言海中有三神仙,名曰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童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東巡,“登之罘,刻石”,表白自己“廣施文惠,明以義利”,“群臣嘉德,祗誦聖烈”的功德。秦始皇這次東巡,《史記》里雖然沒記行禮祠神之事,但秦始皇費時費力來到山東半島,“登之罘,刻石”,祠神求仙也必定是其東巡的主要目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來到山東半島,還是為了尋仙求藥,祈求神靈的福佑。《史記.始皇本紀》記:“方士徐市(福)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徐福再次遊說秦始皇說:“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望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駑射之”。秦始皇“乃令入海者賁捕巨魚具,而自以連駑侯大魚出射之。自琅邪北至榮成山,弗見。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同是《史記》里,但說法不一樣,《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卻是這樣記的:徐福說:“臣見海中大神,.....曰:‘願請延年益壽藥。’神曰:‘汝秦王之禮薄,得觀而不得取。’......於是臣再拜問曰:‘宜何資以獻?’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與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說,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我們今天無法論證徐福到底說得什麼,但不論說得哪一條,都展現了山東半島神仙傳說那特有的魅力。《史記·封禪書》里記,始皇“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不得,還至沙丘崩”,說秦始皇希望能得到海中三神山中的長生不老藥,沒能如願,回來的路上在沙丘宮病死。
史書有記載可查的,漢武帝有九次來到山東半島,或在海上,或在陸上,行禮祠神,尋仙求藥。
漢武帝深信山東半島乃神仙之地,漢武帝的重要謀臣、以滑稽諷諫見長的東方朔也曾說:“神州,東海(當時黃海稱東海)中,地方五百里有不死草生瓊田中,草似菰苗。人已死者,以草復之,皆活。”早在漢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就曾“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尋找安期生等仙人。漢武帝在完成統一大業之後,也效仿秦始皇親自東巡山東半島,祭海求神。
《史記·漢孝武本紀》記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47歲的漢武帝開始“東巡海上,行禮祠八神”。漢武帝這次東巡,“齊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於是漢武帝增派船隻,“令言海中神山者數千人求蓬萊神人”。漢武帝還“宿留海上,與方士傳車及間使求仙人以千數”,給方士驛車,並秘密派出了數以千計的使者去尋找仙人。司馬遷用了“以萬數”,“數千人”,“以千數”來形容當時神仙鬼怪的傳說在半島沿海一帶的盛行及方士數量之多。夏季,漢武帝再次東臨海邊眺望,“冀遇蓬萊焉”,希望能見到蓬萊仙山和仙人。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漢武帝“至東萊(東萊郡,轄山東半島東部地區),宿留之數日”,“復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藥以千數”,又派出數以千計的方士去尋找神仙奇物,採集靈芝仙藥。還到三山島(陰主所在地)附近“禱萬里沙,”以求神靈福佑。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漢武帝“北至琅邪,並海上”,來到琅邪,以求神靈福佑。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10月,漢武帝“東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土求神者,莫驗,然益遣,冀遇之”。漢武帝考察入海尋仙和方士求神的結果,發現沒有一個人的話應驗。但漢武帝又派出了更多的人去尋找,希望能遇到神仙。太初元年12月,漢武帝再次“臨渤海,將以望祠蓬萊之屬,冀至殊庭焉”。遙望而拜祭蓬萊仙山,希望能到達仙人居住的異境仙庭。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漢武帝又“東巡海上,考神仙之屬,未有驗者”。“天子益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終羈縻弗絕,冀遇其真。”漢武帝雖然對方士們的荒唐話越來越厭倦了,然而卻始終籠絡著他們,不肯與他們絕斷往來,總希望有一天能遇到神仙。
《漢書·武帝紀》記載,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二月,漢武帝“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琅玡、成山、芝罘,是祠四時主、日主、陽主之地,漢武帝來此三地,一是禮拜三神主,祈求神靈福佑,二是繼續尋求見到仙山、仙人。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四月,漢武帝“幸不其(不其縣,嶗山在其轄區),祠神人於交門宮”。說漢武帝在不其縣交門宮祈求神靈。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春,正月,漢武帝以68歲的高齡,再次“行幸東萊,臨大海。”對這次求仙,《資治通鑑》還做了這樣的記述:“欲浮海求神山。群臣諫,上弗聽;而大風晦冥,海水沸涌。上留十餘日,不得御樓船,乃還。”說漢武帝想親自入海尋找仙山,群臣勸阻,漢武帝不聽。然而風大浪涌,無法控制樓船,漢武帝在海邊呆了十多天,只好返回長安.三月,漢武帝對屢屢尋仙人仙藥而不得的方士“皆罷斥遣之”。
山東半島沿海地區遠離秦、漢時期的都城,當時的車輛、道路條件,往返一次至少得一、二個月,而且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但山東半島神仙文化卻對秦皇、漢武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秦始皇痴迷了終生,最後還死在了祠神求藥而不得的歸途中;漢武帝比起秦始皇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後半生九臨山東半島。這些由皇帝親自帶領,大規模的祠神求仙活動,擴大了山東半島神仙文化在全國的影響,壯大了半島地區,乃至全國的尋仙求藥的方士隊伍,為道教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為道士的出現做好了隊伍上的準備。
(三) 山東半島神秘而充滿幻想的神話傳說,秦皇、漢武等東巡祭海求仙的故事,“數以千記”、“以萬數”、“不可勝數”的龐大方士隊伍,使山東半島處於濃厚的宗教神秘氛圍之中。這種氛圍,顯然是孕育道教文化產生最適宜的土壤。
以山東半島為主要地區而盛行的探險求仙的方士之術,形成了後來的神仙家,即方仙道。早在漢武帝時期,半島地區的方仙道家們就有了自己傳道的活動場所了。《漢書.武帝紀》記:漢武帝太始四年“夏四月幸不其,視神人於交門宮,若有鄉坐拜者,作《交門之歌》。”《漢書.地理志》記載:“不其,有太一、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後漢書.逸民列傳》也記載了逢萌到嶗山修道:“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今濰坊昌邑)人也”,因王莽殺其子,“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勞山,養志修道,人皆化其德”。唐李賢註:勞山“在今萊州即墨縣東南,有大勞、小勞山。”也就是今天的嶗山。嶗山《太清宮志·開山始基篇》也記載: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年,嶗山就“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公元前138年,“再建廟宇,供奉三清,名曰太清宮。”雖然《太清宮志》的有些記載還有待考證,但《漢書》、《後漢書》的記載就足以說明,嶗山在東漢末年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出現之前,做為其前身的方仙道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有組織,有場所的活動了。被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譽為“海上仙山之祖”的崑嵛山也是道教聖地,清《山東通志》記載:“麻姑,王方平之妹,漢恆帝時,修道於牟平之姑余山,今姑余山一名崑嵛,仙跡俱存。”說“仙跡俱存”,主要指崑嵛山現在仍保留有唐、宋時期的“麻姑梳妝閣碑”。麻姑修道於崑嵛山也可能是傳說,但晉葛洪《神仙傳·麻姑傳》記,漢孝恆帝時,麻姑“見東海”,“到蓬萊”,這至少可以說明麻姑在“太平道”創立之前的漢恆帝時期,曾修道于山東半島沿海一帶。
卿希泰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一書指出:“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術皆為道教所承襲,神仙方術衍化為道教的修練方術,神仙方士也逐漸衍化為道士。”當然,這種“衍化”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過程,但方仙道是道教的思想源頭,方士衍化為道士,已是中國道教界的共識。南懷瑾先生在其所著《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一書中也指出:“道家的神仙方士之術,到漢武帝之世而昌盛,開啟後來東漢、魏、晉道家神仙方術思想的基礎。再變而有北魏正式道教的形成。”道教產生後,繼承發展了長生不老的神仙思想,使之成為最核心的教義,道教的教理教義和各種修煉方術,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而展開的。神仙傳說與方術是道教丹鼎派的直接來源。所以說山東半島神仙文化的影響並未因漢武帝對方士“皆罷斥遣之”而終止,她的影響只是改換了一下形式,融入道教文化,為東漢時期中國道教文化的興起做好了思想上的準備,以更高的文化形態對中國社會產生著更為深遠的影響。
山東半島是中國道教文化產生的重要源頭,還有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產於琅邪並對“太平道”創立者張角有著重大的影響的《太平經》。《後漢書.襄楷列傳》記載,“琅邪宮崇受乾吉神書,......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其文易曉,參同經典。”“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乾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後張角頗有其書焉。”神書,指太平清領書,即道家《太平經》。《太平經》“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認為天地之性是由陰陽所構成的,《太平經》的陰陽五行思想也是道教的重要源頭之一。《後漢書》唐李賢注曰“乾吉﹑宮崇並琅邪人”。琅邪,指琅邪國,在山東半島東南部,琅邪國所屬琅邪,是八神之一的四時主之地。太平清領書出自東漢末年琅邪,決非偶然,山東半島深厚的神仙文化傳統和濃厚的方仙道氛圍是太平清領書在琅邪地區出現的基本條件。張角,即東漢末年聲勢浩大的黃巾農民起義領袖,是太平清領書的繼承人,利用《太平經》,創立太平道。《三國志·張魯傳》裴註:“典略曰‘光和中,東方有張角,......角為太平道’”太平道之名源於《太平經》:“太平道,其文約,其國富,天之命,身之寶。”“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太平道以陰陽五行、符籙咒語為根本教法,與《太平經》所謂奉天地、順陰陽五行而雜以巫術的思想基本吻合。《後漢書.劉焉列傳》記載,太平道的傳教方式是:“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其教人“叩頭思過”亦源於《太平經》卷九十七:“今欲解此過,常以除日於曠野四達道上四面謝。叩頭各五行,先上視天,回下叩頭於地。”太平道飲符水則可除病去疾,也與《太平經》所載如出一轍。《太平經》卷九十二稱:“以丹為字,以上第一。次下行將告人,必使沐浴端精,北面西面南面東面告之,使其嚴以善酒,如清水已飲,隨思其字,隨病所居而思之,名為還精養形。”卷一百八又稱:“欲除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于丹書吞字也。”這都可以看出,張角是利用《太平經》創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據《太平經》創教,亦據《太平經》組織黃巾起義。史稱張角自號“大賢良師”,倡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平”,其所言“大賢”“黃天”等詞,以及選甲子為起義之年,皆可在《太平經》中找到根據。《太平經》卷九十載:“治國欲樂安之,不得大賢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平?”《太平經》以奉天地、順五行為主旨,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的運序,漢以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為土德,土色黃,故張角自稱“黃天”,以示將承漢祚而王天下。《太平經》卷三十九又稱:“甲子歲也,冬至之日也,天地正始起於是也。……凡物生者,皆以甲為首,子為本,故以上甲子序出之也。”該經有“三五氣和,日月常光明,乃為太平”之語,可見張角選擇甲子年(公元184)三月五日作為黃巾起義的日期,顯然是受《太平經》的影響。《後漢書.皇甫嵩傳》記,中平元年(公元184)春二月,張角“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後漢書.孔融傳》記“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沖”,說北海國的黃巾勢頭最大。北海國轄膠萊河、濰河兩岸地區,西至今濰坊昌樂以西,東至今膠東半島腹地萊陽以東。當時,膠東的東萊郡和北海國均為青州之地,青州排在了農民起義隊伍的八州之首,北海的黃巾勢頭最大,顯然是受《太平經》影響最大,道徒也最盛。張角的黃巾起義當年就被東漢王朝重兵圍剿失敗了,四年之後,中平五年(公元188)“冬十月,青、徐黃巾復起,寇郡縣”。琅邪國當時為徐州之地,可以推斷出“青、徐黃巾復起”,山東半島仍是主要地區。而且這次“黃巾復起”的規模很大,僅青州一帶至少有百萬之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夏四月“青州黃巾觽百萬入兗州”,這都說明了《太平經》在山東半島一帶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是太平道的發源地和其活動的主要區域。
現在許多學者認為,創立“五斗米道”的張陵(張道陵)擁有的《太平洞極之經》是《太平經》的另一版本,五斗米道的重要經書《老子想爾注》的內容也多於《太平經》相合,有的專家甚至斷言:“《太平經》的出現和傳播,即標誌著道教的形成。”這至少說明了《太平經》是道教形成的一個重要思想淵源。《後漢書.劉焉列傳》也記,“修法略與角同”,說漢中張修(張陵之後,和張陵之孫張魯同時)的五斗米道與張角的太平道大略上相同。也說明“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屬於統一思想體系。這都說明了出自東漢末年山東半島琅邪的《太平經》,對全國道教文化的傳播和道教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重大的影響。太平道三十六方的術數觀念,為後世道教所繼承;後世道士持九節杖、著黃衣、戴黃冠,用符水、咒語等道術為人治病消災,等等,也都承襲太平道的規制。
東漢時期早期道教的兩大教派,“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張陵(張道陵),“太平道”的創始人張角,雖說都不是山東半島人,但半島地區濃厚的民間宗教氛圍,秦始皇、漢武帝在山東半島組織的大規模的祠神尋仙活動,以及“數以千記”、“以萬數”的龐大方士隊伍,包括《太平清領書》對“太平道”創立者張角的影響,山東半島對道教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所帶來的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作用,都是當時中國的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山東半島,催生了中國道教文化,是中國道教文化產生的重要源頭。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中國山東省東部伸入黃海、渤海間的半島。主要由花崗岩組成。丘陵、低山占總面積的70%。丘陵海拔大多在200公尺左右。有數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嶺,海拔500∼1,000公尺,以嶗山(1,130公尺)最高。沿海有海積平原,面積不足30%。半島海岸線曲折,多海灣、岬角和島嶼。是花生和溫帶水果的重要產區。煙臺蘋果萊陽梨大澤山葡萄聞名國內外。煙臺一帶受海洋影響春季回暖較遲,蘋果開花延遲到立夏以後,因而少受寒流侵襲,果樹座果率高。沿海盛產魚、鹽。半島東南的青島為中國優良海港之一。有紡織、機車車輛、化學等工廠。夏季氣候涼爽、又為旅遊避暑療養勝地。山東半島總面積 為3.9萬平方千米,山東省總面積為15.78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1.6%,第19位),水域面積約2100平方千米(湖泊),山東省2007年底總人口達9367萬,城鎮人口為4379萬人,人口城鎮化率為46.75%,擁有在校大學生133.8萬,研究生4.2萬,2007年城鎮化水平為46.75%,逐漸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8年山東省總人口將控制在9424萬人左右。經度:東經114度19分 - 122度43分 緯度:北緯34度22分 - 38度23分,自北向南依次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

氣候

山東半島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1月均溫-3~-1℃,8月(最熱月)均溫約25℃,極端最高溫約38℃。10℃以上活動積溫為3800~4100℃。年降水量650~850毫米,半島南側在800毫米以上;西北側濱海平原約600毫米。年降水量約60%集中於夏季,且強度大,常出現暴雨。降水年均相對變率約20%。年均相對濕度在70%以上。半島東側南部沿海4~7月多海霧,年均霧日30~50天。

水系

山東半島水系發源於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獨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河川徑流洪枯懸殊,汛期集中全年徑流量的70~80%,水位、流量過程線隨降水變化而迅速漲落,但一般不致為害。如遇暴雨則山洪暴發,加以河口受海潮頂托,往往加重了洪水危害;枯水季節河床暴露,甚至發生河水斷流和枯涸現象。

地質與地貌

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山東半島屬中朝準地台膠遼台隆。太古代片麻岩和片岩等深變質結晶岩廣泛出露,白堊紀末有廣泛的火山岩噴發和酸性岩漿侵入活動。中新世以後,渤海總體大幅度下陷,成為華北—下遼河沉降帶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斷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別是第四紀以來渤海海峽斷裂下陷,山東半島形成。全區被北北東—北東和北北西—北西兩組斷裂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斷塊,經長期剝蝕分割,形成較破碎的低緩丘陵。少數山嶺突出丘陵之上。半島南部的嶗山主峰嶗頂海拔1133米,為半島最高峰。中北部的牙山、崑嵛山、偉德山以及羅山、大澤山、艾山等,多為近北東走向。山地丘陵間有桃村地塹盆地、萊陽斷陷盆地和膠萊凹陷平原等。沿海有寬窄不等的帶狀平原,以蓬(萊)黃(縣)掖(縣)平原面積最大。

山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是華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區。膠州灣的青島(見青島市)、芝罘灣的煙臺(見煙臺市)、威海灣的威海(見威海市)、石島灣的石島和龍口等均為中國著名港口。半島沙嘴沙灘發育。沙洲發育之地,島陸相連形成陸連島,如煙臺附近的芝罘島、龍口附近的屺島。沿海島嶼除渤海海峽的廟島群島外,均分布於近陸地帶,較大者有象島莫邪島、杜家島、田橫島、劉公島、雞鳴島、崆峒島、褚島、蘇山島和南黃島等。

植被與土壤

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天然植被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樹種有櫟類,如麻櫟、檞、枹等樹,以麻櫟最多,但常因放養柞蠶而伐去主幹呈灌木狀,構成山地丘陵特殊的“柞嵐”景觀。針葉樹以日本赤松為代表。植物區系中有亞熱帶成分,如苦木、山胡椒、三椏烏藥等;還有東北區系成分,如蒙古櫟、遼東櫟、赤楊等。20世紀初引種了黑松、日本落葉松等樹種。山東半島開發歷史悠久,原生植物破壞殆盡。

地帶性土壤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稱山東棕壤),一般分布在緩坡地和排水良好的平地,多已闢為農田和果園,發育成熟化的耕作土。低山丘陵中上部殘積、坡積物上的粗骨棕壤土層淺薄,質地較粗,多種植花生、甘薯等作物。半島的果樹栽培以蘋果、梨、葡萄為主,著名者有煙臺蘋果、萊陽茌梨、平度大澤山葡萄

經濟概況

(圖)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山東半島經濟開發較早。公元前8世紀的春秋時代,漁鹽業已逐步發展。戰國時代,冶鐵業和絲麻紡織已有較高水平。漢代成為著名的東方穀倉。唐代登州萊州是對外交往的重要港口。明清時期,膠州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貿易口岸。鴉片戰爭以後經濟畸形發展,青島,威海先後被德國英國割占。1949年以後,半島地區優勢條件才得以發揮,成為全國著名的花生、果品、水產品和柞蠶絲生產基地。青島煙臺現正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

現在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是廣義經濟概念,而非地理概念。是山東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的城市群。

城市群

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山東半島城市群

山東半島城市群,指位於山東半島30個城市的集合,包括濟南、青島2個副省級城市和淄博威海、煙臺、東營、濰坊、日照6個地級城市,及其所轄章丘、膠州、即墨、平度膠南萊西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文登榮成乳山青州諸城壽光安丘高密昌邑等22個縣級城市。
半島城市群規劃方案出台目標: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半島城市群規劃呼之欲出濟南青島將成為區域雙中心。培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發展規劃出台誓做經濟成長第3極。山東半島城市群8市實現了山東近七成的國稅收入。創新春潮湧半島山東省半島城市群企業注重技術創新。濱州欲加盟山東半島城市群目標:擴大半島城市群腹地。半島城市群聚六成投資山東成重要製造基地。個性就是生命力--建半島城市群就應有一些個性鮮明城市。半島城市群人才聯盟逐漸浮出水面人才一體化來日可期。半島城市群副中心--煙臺在山東半島城市群中的角色。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話題:環境硬優勢與“人和”軟力量。濟南都市圈年內啟動將組合1+7都市圈。城市群與凹陷帶:縣級市--半島城市群峰的隆起帶·[濟寧]三個層次兩條主線魯西南濟寧都市圈呼之欲出。山東規劃魯西南濟寧都市圈濟寧徐州爭做區域中心城市。發展一核兩心壯大優勢集群魯西南打造濟寧都市圈。濟寧都市圈大盤敲定以濟寧為核心菏澤棗莊為區域中心。

總體規劃

由北京大學和省建設廳聯合編制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5月12日通過了省政府組織的專家評審,待省政府正式批准後正式實施。

戰略定位:與長三角珠三角比肩的增長極。本次規劃範圍包括濟南、青島、淄博濰坊東營、煙臺、威海、日照轄區及鄒平縣,規劃區土地面積約7.4萬平方公里,共有8個地級市和計畫單列市,22個縣級市,600個建制鎮。將鄒平納入規劃區域,主要考慮到鄒平雖然在行政上隸屬濱州,但因黃河的阻隔,與同在黃河一側的濟南的經濟聯繫更為密切。

規劃提出,在全球範圍內半島城市群是以東北亞區域性國際城市青島為龍頭,帶動山東半島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體發展的城市密集區域,是全球城市體系和全球產品生產服務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在次區域經濟合作圈內,是環黃海地區區域經濟合作的製造業生產服務中心,構築由山東半島、韓國西南海岸地區、日本九州地區組成的跨國城市走廊,推動“魯日韓黃海地區成長三角”形成。在全國範圍內,是黃河流域的經濟中心和龍頭帶動區域,與珠三角、長三角比肩的中國北方地區的增長極之一,與京津唐、遼中南地區共同構築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圈的領頭軍。

山東半島濟南

空間結構

六級節點和三個城市聯合區。規劃提出半島城市群按六個核心城市節點發展。其中前三個分別是以青島為對外開放的龍頭城市,以青島、濟南為區域雙中心城市,以煙臺為區域副中心,促使煙臺與濟南、青島分別成為區域東、南、西部子區域的核心城市。後三個節點是:以淄博、濰坊、東營、日照、威海為城市區中心城市;以章丘、青州、壽光、高密、龍口、榮成、乳山等為城市區副中心城市;以鄒平、濟陽、桓台、廣饒、昌樂、昌邑、安丘、膠州、膠南、諸城、平度、萊西、萊州、招遠、萊陽、文登、利津、墾利、莒縣等為城市區優先發展城市。在空間發展結構上以濟南—淄博—濰坊—青島、日照—青島-—威海—煙臺兩條空間發展軸為半島區域城市發展主軸,以煙臺-龍口-萊州-濰坊和日照—五蓮—諸城—安丘—壽光—東營為區域城市發展次軸,形成區域內部密集分布的多條城市聚合帶和空間緊密聯繫的濟南—淄博—濰坊—東營、青島—日照、煙臺—威海三個聯合城市區。

產業架構:三核先導六大產業集聚區。規劃提出半島城市群圍繞膠濟鐵路沿線和沿海產業帶沿線,形成“T”型架構的濟南、青島、煙臺-威海“三核先導”和六大產業集聚區:即東營—淄博的石化和醫藥產業帶、濟南的電子信息產業帶、青島—日照的家電製造產業帶、煙臺—威海的汽車製造產業帶、濰坊——即墨的紡織服裝產業帶、日照—青島—威海—煙臺的海洋產業帶。

規劃提出:公路交通向西主要通過青銀、青紅、日東、威烏等高速公路與經濟腹地發生聯繫,使之成為各主要港口擴展腹地的主要通道;向北、向南主要通過京滬、京福、東營-香港、津汕、同三等高速公路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等地區進行聯繫,實現半島城市群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直接連通,構建1小時交通圈,即從中心城市到各縣(區)的單向平均行車時間為1小時以內。鐵路方面近期通過邯(鄲)濟(南)線西延,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西一部分納入青島的腹地範圍,遠期以幹線形式向西經長治、臨汾延安、寧夏吳忠與蘭新線相接,使之成為與隴海鐵路平行的幹線鐵路;修建從蘭考到菏澤的鐵路,從菏澤把隴海線客、貨流接入山東路網;

山東半島青島
建設黃大煙鐵路及濱州-德州鐵路,加強半島與環渤海其他地區及魯西北的聯繫。

青島城市區:構建圈層組團式發展結構。規劃提出青島城市區的空間策略為:以青島為城市區中心城市,高密為城市區副中心,即墨、膠州、膠南、諸城、平度為優先發展城鎮,在空間上體現為以青島為核心的圈層組團式發展結構,其中內層為即墨、膠州、膠南構成的半環,是青島城市空間跨越式增長的主要容納空間;外層為諸城、高密、平度構成的半環,這裡是培育大中城市的主要帶狀空間,也是與其他城市區發生密切空間耦合聯繫的前沿,依靠這些城市的迅速成長並強化與城市區內外的空間聯繫,形成青島城市區及山東半島區域更為完善的網路城市體系。

濟南城市區:綜合性服務經濟與文化中心。規劃提出濟南城市區空間策略為:在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調改的同時,應有效控制城市用地的外延式擴張,保證城市外圍開敞空間的完整性,將部分職能向章丘、鄒平、平陰、濟陽等中小城市轉移疏散,形成濟南城市空間以及城市區的多中心結構。在產業發展上,尤其要擴大第三產業尤其是諮詢業、金融服務、技術產品服務、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旅遊業、社區服務、房地產業等生活性服務業規模,成為半島區域的綜合性服務經濟與文化中心。

凝眸山東半島城市群:全球視野的戰略定位。經濟學家斷言,21世紀國際經濟競爭的基本單位不是企業,也不是國家,而是城市群。城市群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競爭將決定未來世界經濟、政治的格局。建設一個強大的城市群,將成為贏得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激烈國際競爭的關鍵所在。山東半島正是這樣一個正在崛起的城市群。搞好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建設與發展,使之成為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對增強全省競爭力、實現山東的跨越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隨著《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通過省部論證,人們時有所聞卻難知其詳的半島城市群戰略規劃圖,終於有了較為詳盡的版本。然而,在山東區域發展的藍圖中,“半島城市群”一詞被賦予的,既不是自然地理概念,也不是行政區劃概念,而是指“由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東營、濰坊和淄博8座城市組成的城市帶”。在山東半島沿海和膠濟鐵路沿線,這8座城市被穿成一條頗具規模的城市鏈,與此同時,緊附在這條城市鏈上的各類經濟區和相當一批知名企業,形成一條蔚為壯觀的製造產業帶。這是我省城鎮最密集、生產力也最活躍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山東的優勢。

決策層目光鎖定半島。作出發展山東半島城市群的戰略決策,是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層對一系列重大機遇的及時把握。進入新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推進,中國成為新一輪外資集聚的熱點地區。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區經濟成長極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城市競爭和經濟競爭進入了區域性集團化的新階段。除此之外,遼東半島要借國家重振東北雄風之機,打造區域經濟成長第四極。在西部的成都重慶之間,在東部的福州廈門之間,在中部的湖南長株潭之間……放眼神州,相當一批新興的城市帶正在迅速成長。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山東省委、省政府把半島城市群建設提到了重要位置。

2002年7月,在山東省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會議上,時任省長的張高麗同志提出,要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的規劃編制。2003年3月,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又正式將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韓寓群省長強調:我省沿海和膠濟鐵路沿線的青島、濟南、煙臺等8城市,要形成現代產業和高素質人力資源集中、綜合服務功能完備、科技文化創新能力較強的城市群。6月份召開的省委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推進半島城市群發展,是增強全省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省委書記張高麗要求:“促進半島城市群的崛起,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層如此關注半島城市群,顯然是因為山東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蘊涵其中。

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從世界經濟發展軌跡和世界產業集聚的規律看,海岸鐵路沿線一直就是經濟發展的熱點區域。而我國著名城市地理學家、北京大學的周一星教授更是結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軌跡指出,“我國對外開放進程是由南向北逐步推進的,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水平也表現出自南向北依次遞減的特徵。繼珠三角、長三角的外向型經濟率先得到發展後,按照規律性的判斷,環黃渤海地區可能成為下一輪外資投放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點。”

新一輪國際製造業轉移已經開始,這在客觀上提供了山東縮小與更發達地區差距的機會。山東半島地處中國大陸最接近日、韓兩個亞洲已開發國家的位置,也是日韓兩國的傳統投資區。依託沿海優勢,承接國際資本,加快發展山東,這是天賜良機。立足東亞是山東半島地區全面參與國際競爭的現實選擇。拉動山東進入“快車道”的引擎。經濟區域的競爭力,取決於區域核心的競爭力。在山東的經濟版圖上,“半島城市群”無疑是最大的“閃光點”。2002年,這一地區以占全省46.6%的陸地面積和42.9%的人口,創造了占全省2/3左右的GDP,人均GDP一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

半島城市群共有30個設市城市、651個建制鎮,分別占全省的62.5%、51.9%,城市化水平“九五”以來一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在這片7.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青島、濟南和煙臺3個年GDP1000億元以上的“經濟巨人”,還集中了山東14個全國經濟百強縣中的12個,聚集著經國務院和省政府批准的50家經濟開發區和9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包括海爾、海信、青啤、輕騎、浪潮、重汽、勝利油田、齊魯石化在內的一大批“巨人”型企業。半島8市旅遊業總收入占山東省旅遊業總收入的74.9%。省建設廳長楊煥彩指出,廣東的發展得益於珠江三角洲的率先開放,江蘇的崛起在於蘇錫常的超常規發展。而珠三角、長三角都是城市密集、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其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周邊的帶動力特彆強。半島城市群區位優勢明顯,發展基礎好,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龍脊。推出“半島城市群”正是源於這樣的戰略考慮--8個城市形成合力聯合出擊,發揮整體優勢。

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過去,山東半島地區一直被看成環渤海經濟區的一個次區域,如今,把半島城市群研究的視野納入環黃海經濟圈,這是一個重大突破。省社科院研究員馬傳棟如是說。他認為,把京津唐、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三大相對獨立的由城市群落連結而成的經濟帶同歸於環渤海經濟區內,這是一個根植於計畫經濟時代和內海思維的概念,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快速對接的時代,已顯得極不合拍。在包括我國環黃海地帶和韓日等國的環黃海經濟區中,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是黃河經濟帶與環黃海經濟區的日韓等已開發國家經濟交流的橋頭堡之一,也是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要出海門戶。“半島城市群的崛起,不僅將帶領山東進入經濟發展的高速車道,還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第四增長極甚至第三增長極的有力競爭者。”一位業內人士勾勒出一個十分誘人的前景。

在沿海六大經濟圈中,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列第四位。經濟優勢明顯:城市密集,外資進入集中,開發區密集,製造業聚集,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景觀豐富;區位優勢也明顯:緊靠日韓,水陸空交通便捷,港口集中。

這些優勢如同一張張“通行證”,為促進半島城市群崛起提供了絕好條件。當然,優勢要轉化為勝勢,必須靠適當的發展戰略、體制創新和產業的升級換代以及結構最佳化來保證。中科院地理所的胡序威教授提醒我們,山東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成為中國經濟板塊中乃至東北亞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經濟隆起帶,但在長三角和京津唐的南北

山東半島山東半島
“夾擊”下,也存在成為經濟“窪地”的可能。他特彆強調,“如今,發展區域經濟是各國、各地區避免邊緣化的必要措施。面對全球製造中心東移的好機會,如果不注意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不為吸引外資和民營資本創造好的軟環境,就必定會被邊緣化,處於劣勢地位”。

煙臺大學區域發展與城市化體系研究所所長孫矩教授認為,這樣的機遇對半島區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畢竟,人員、物資、信息、資金順暢流動的平台還遠遠稱不上平整;與其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濟南、青島的經濟實力還相對較弱,腹地也有待拓展;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協調利益、調整標準、放寬許可權、統一規則,建設良好的制度平台,變經濟加法為乘法,是對地方政府的一次挑戰。也許可以這樣看,促進半島城市群崛起是我省發展的試驗田,它將為山東提前實現“兩個率先”起到示範作用,進而推動全省乃至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

城市特色

山東半島煙臺

青島市: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1780億元,增長15.9%。青島市是中國著名的外貿港口、輕工紡織、海洋科研、風景旅遊城市,是中國沿海開放城市、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實行計畫單列的城市之一,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青島市工業基礎雄厚,門類比較齊全。青島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輕工、食品、飲料工業具有傳統優勢。機械製造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化學工業、橡膠工業居全國前列。電子儀表、家電以及建材、醫藥工業發展迅速。青島啤酒、海爾、海信、煙臺張裕、龍大食品、威海清華紫光、黑豹汽車公司等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聲譽。

煙臺市: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16億元,增長17.4%。煙臺形成城市已有130多年。蓬萊閣、文峰山石刻、崑嵛山道教遺址等文物古蹟眾多,民俗風情獨具特色。煙臺市農業基礎雄厚,是首批國家級外向型農業示範區。經過多年的發展,煙臺工業已形成了包括輕工、食品、紡織、機械電子、冶金、煤炭、建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基礎工業、原材料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主要有汽車、車用空調器、電子網目板、電子元器件、冷凍機、工程機械、動力機械、導電玻璃、錦綸絲、氨綸絲、計算機等產品。

威海市: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836億元,增長17.9%。威海被譽為最適合於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威海市工業比較發達,是全國最大的地毯、釣魚桿、小型木工工具機生產基地,輪胎、醫用高分子、程控交換機等產品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成長,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4.7%。

旅遊指南

山東半島蓬萊閣

蓬萊閣

蓬萊閣下,有一座蓬萊水城。水城沿著丹崖絕壁向南筑起,為我國現存古代海軍基地之一,又名備倭城,原為宋代邊防水寨“刁魚寨”舊址。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依山勢構築城牆,引海水入內,以停泊船艦,操練水師。

蓬萊水城周長約1.8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整個城池只有南北兩門,北門叫水門,門上建有柵閘,以控制船隻出入;南門為振陽門,與陸地相連,供車馬行人出入。北門設有兩座炮台,分列東西,控制附近海面。水城進可攻,退可守,實為一嚴密的海上防護體系,在我國海港建築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主體建築蓬萊閣為雙層歇山並繞以迴廊,上懸清書法家鐵保手書的金字匾額,給人以渾厚凝重之中不失明媚亮麗的感覺。登閣環顧,神山秀水盡收眼底。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這裡不僅一年四季景色有異,就連一日之間也變幻無窮,清晨,在觀瀾亭看紅日初升,霞光萬道,蔚為壯觀;黃昏,漫步閣下賞晚潮萬頃,富有詩情畫意。世傳蓬萊有十處仙景。“海市蜃樓”為一奇觀,每年春夏,夏秋之交,空晴海靜之日,時有海市出現,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山巒,或奇峰突起,或瓊樓迭現,時分時聚,縹緲難測,不由人不心醉神迷。千百年來,慕名而至的文人墨客絡繹不絕,雖然大飽眼神的人不過十之一二,卻留存了觀海述景的題刻二百餘石。近代愛國將領馮玉祥也為此題寫了“碧海丹心”四個道勁有力的鮮紅大字。

虛幻的瓊樓玉宇為古老的“蓬萊仙境”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如今,整修一新的古閣又煥發出炫目的光彩,以嶄新的姿態迎接著遊人,激發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素有仙境之稱的蓬萊,傳說蓬萊、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仙,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皇漢武求仙訪藥之處。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的神州傳說,便源於此,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憑藉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飄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美麗傳說。

山東半島蓬萊閣

因為蓬萊閣的神奇景象和宏偉規模,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閣內文人墨寶、楹聯石刻,不勝枚舉。蓬萊閣現已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說漢武帝多次駕臨山東半島,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尋求“蓬萊仙境”,後人就把這座丹崖山喚作蓬萊。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邊,臨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絕壁,山岩紋理是暗紅色,故有此名。蓬萊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轄著九個縣一個州,是當時中國東方的門戶。久負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和軍港,與我國東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寧波)和揚州,並稱為中國四大通商口岸,並且是我國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軍基地。蓬萊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稱於世,山光水色堪稱一絕。

蓬萊閣建於山頂。遠遠望去,樓亭殿閣掩映在綠樹叢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話中的仙宮。蓬萊的魅力不僅在於它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蒼茫豪放的山海風光,而且在於它有著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在我們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中,有兩個很重要的系統。一個是崑崙神話系統,一個是蓬萊神話系統。崑崙神話系統發源於西部高原地區,它那瑰麗的故事傳到東方以後,與浩瀚的大海這一自然條件結合起來,形成了蓬萊神話系統。蓬萊也就自然成為中國東方神話的策源地。)《山海經》和《封禪書》中,都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繪得活靈活現,於是便引得齊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險家到海中尋求神山,秦始皇東巡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據史籍記載,蓬萊城北海面常出現海市,散而成氣,聚而成形,虛無縹緲,變幻莫測。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虛幻神奇,演繹出海上三神山的傳說,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一個令世人嚮往的神仙世界,更為蓬萊平添了幾分神采。後來八仙過海的故事也加盟到這裡,就更加生動迷人了,被稱為“人間仙境”也就名副其實。

嶗山

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最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它聳立在黃海之濱,高大雄偉。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雲雖高,不如東海嶗。”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山海相連,山光海色,正是嶗山風景的特色。在全國的名山中,唯有嶗山是在海邊拔地崛起的。繞嶗山的海岸線長達87公里,沿海大小島嶼18個,構成了嶗山的海上奇觀。當你漫步在嶗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鬱蔥蔥,你會感到心胸開闊,氣舒神爽。因此,古時有人稱嶗山“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傳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這些活動,給嶗山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嶗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過去最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長春、張三豐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觀大多毀壞。保存下來的以太清宮的規模為最大,歷史也最悠久。

劉公島

劉公島位於威海灣口,距市區旅遊碼頭2.1海里,乘旅遊船20分鐘便可到達。它面臨水雲連天的黃河,背接湛藍的威海灣,素有“不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劉公島北陡南緩,東西長4.08公里,南北最寬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線長14.95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最高處旗頂山海拔153.5米。島東碧海萬頃,煙波浩淼,島 西與市區隔海相望。全島植被茂密,鬱鬱蔥蔥,以黑松為主,多達2700餘畝,1985年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1999年劉公島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文明風景區”。劉公島是AAAA級風景區。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國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崆峒島

崆峒島位於山東芝罘東北9.5公里海域處,周圍多礁石、淺灘,海產豐富。島上生態環境優美,林木繁多,奇礁怪石隨處可見,山光水色渾然一體。其四周島嶼眾多,山清水秀,風光綺麗。這裡冬暖夏涼,夏季氣溫低於市區5℃,是人們嬉海遊玩的絕好去處。遊人可以從空中、海上欣賞美麗的海島風光,還可以趕海拾貝、釣魚、游泳或野營,充分體驗島上休閒度假的樂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