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黃縣

宜黃縣

宜黃地處江西省中部偏東、撫州市南部。建縣於三國吳太平2年(公元257年),迄今有1755年歷史,因縣址設於宜水、黃水匯合處而得名。宜黃縣背靠臨川區,東接南城、南豐兩縣,西鄰崇仁、樂安兩縣,南與贛州寧都接壤。距省會南昌158公里、撫州61公里,處在以南昌為中心的2小時、以撫州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全縣總面積1944.2平方公里,現設6鎮、6鄉、2個墾殖場,轄8個居民委員會、138個村民委員會、107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萬(2006年),多為漢族江右民系,使用贛語。其中農業人口17萬。主要景點有寶積寺、軍峰山、下南水庫、宜黃自然保護區、太極岩、觀音湖、石鞏寺等。森林復蓋率超過75%,自然特徵可概括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宜黃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宜黃建縣歷史1700多年,宜黃戲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人有家樂史,侯叔獻,書譚綸,黃爵滋等、余瑞璜、吳式樞、程孝。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宜黃縣新汽車客運站開業宜黃縣新汽車客運站開業
春秋時屬吳國戰國初屬越,楚滅越後屬楚,秦統一後屬九江郡,西漢為南城縣域,東漢分屬臨汝、南城縣地。
三國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分豫章郡之臨汝、南城立臨川郡。同年,析臨汝地立縣,是為建縣之始。因縣治在宜、黃二水匯合側,故名宜黃,屬臨川郡。
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析荊、揚十郡置江州,轄臨川郡,宜黃隸之。
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析江州立高州,宜黃仍屬臨川郡為侯國。
隋初,改高州為江州。開皇九年(公元589),廢臨川郡設臨川縣,廢巴山郡設崇仁縣。宜黃併入崇仁縣。宜黃自建縣起至此332年。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又析崇仁地置宜黃,隸撫州。3年後,即武德八年,復併入崇仁。從武德八年至宋乾德五年(公元625~967)宜黃未置縣。其時州郡建置時有變化,但宜黃地屬崇仁,隸撫州不變。
北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南唐後主李煜割崇仁縣之崇賢、仙桂、待賢三鄉置宜黃場,場署設仙桂鄉長春里,仍屬崇仁。縣民胥仕隆等以“去崇仁甚遠,民苦之”為由,請於南唐後主升場為縣。開寶三年(公元970),後主準其請,遂升場為縣,隸撫州,設縣治於黃填鎮(今鳳岡鎮)。八年(公元975),南唐土地盡入於宋,改撫州為軍州,撫州軍歸宋。自此宜黃設縣及縣名均未變動。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改撫州為撫州府,宜黃屬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撫州軍改撫州路,宜黃隸之。
明洪武元年(1368),撫州路改撫州府,宜黃屬之。九年,廢行中書省設承宣布政使司,下分道、府,宜黃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東道撫州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各縣直轄於省。3年,江西省分4道,宜黃屬豫章道。15年廢道,各縣直轄於省。21年,江西省83縣劃為13個行政區,宜黃屬第八行政區。24年後,江西省五次變動行政區,而宜黃至解放前夕均屬第七行政區。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宜黃一度建立縣蘇維埃政權。民國18年(1929),宜黃縣革命委員會籌備委員會成立。20年4月正式成立縣革命委員會。同年11月於吳村(現寧都縣轄地)成立縣蘇維埃政府,之後遷東陂(21年3月)、黃陂(21年7月)、羅家灣(22年11月)、白竹(23年1月)、金竹(23年5月,現樂安縣轄地)。23年6月,中共樂安中心縣委決定將樂安、宜黃、崇仁三縣蘇維埃政府合併,成立樂宜崇三縣聯合政府。23年冬至24年,蘇區先後被國民黨軍占領。
1949年5月10日,宜黃縣城解放。解放後,宜黃隸屬撫州地區(分區、區、專區)
2000年7月10日撫州地區改為市,宜黃隸屬撫州市。

行政區劃

宜黃縣國土資源局廣場宜黃縣國土資源局廣場
現轄鳳岡鎮、二都鎮、黃陂鎮、中港鎮、東陂鎮、棠陰鎮梨溪鎮、桃陂鎮7鎮;新豐鄉、神崗鄉、圳口鄉、南源鄉等5鄉;黃柏嶺墾殖場、青年墾殖場2個墾殖場場。139個行政村、11個居民委會,1077個村民小組、19個居民小組,自然村1281個。
三國吳置宜黃縣,因縣治在宜,黃二水合流處,故名宜黃。
1985年3月15日,撤銷黃陂、棠陰鄉,設定黃陂、棠陰鎮(贛府廳字160號)。
1995年12月12日,撤銷梨溪鄉、東陂鄉,設立梨溪鎮、東陂鎮(贛民字250號批覆)。至此,全縣轄5個鎮、11個鄉:鳳岡鎮、梨溪鎮、棠陰鎮、黃陂鎮、東陂鎮、桃陂鄉、潭坊鄉、城南鄉、南源鄉、二都鄉、圳口鄉、藍水鄉、神崗鄉、中港鄉、白竹鄉、新豐鄉。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05961人;其中:鳳岡鎮31532棠陰鎮17753黃陂鎮19690東陂鎮10532梨溪鎮17376城南鄉15003二都鄉15031蘭水鄉13709中港鄉5488白竹鄉4357新豐鄉7427神岡鄉9759圳口鄉10922南源鄉8338潭坊鄉6824桃陂鄉12220(人)
2001年3月2日,撤銷二都鄉,設立二都鎮(贛民字94號批覆)。2001年11月8日,撤銷藍水鄉,劃歸中港鄉,鄉政府駐藍水;撤銷白竹鄉,劃歸黃陂鎮;撤銷城南鄉、潭坊鄉,劃歸鳳岡鎮(贛民字509號批覆)。
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1.1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6鎮6鄉。
鳳岡鎮2004年轄:東門路居委會、學前街居委會、南門路居委會、西馬路居委會、北門路居委會、西門路居委會、北關村、附東村、橋頭村、河東村、澄源村、大鹿村、仙三都村、池南村、馬停橋村、龍和村、新斜村、東排村、龍井村、官倉村、陳坊村、岱塘村、橋下村、集賢村、中渡村、新中村。
棠陰鎮轄:棠陰鎮居委會、解放村、永興橋村、泉源村、大嵐村、硤石村、雷灣村、民主村、建設村、白竹村、君山村、田西村、店前村、小河村、河裡村。
黃陂鎮轄:黃陂鎮居委會、黃陂村、塘圩村、十都村、秀源村、中田村、芒坳村、大源村、安槎村、羅灣村、拿山村、蛟湖村、霍源村、西源村、豐產村、上堡村、港南村、竹溪村、大名村。
東陂鎮轄:東陂鎮居委會、東陂村、排上村、邊山村、層源村、管坊村、梅灣村、乾溪村、柏嶺村、三溪村、河溪村、江背村。
梨溪鎮轄:梨溪村、三陂村、官坪村、中和村、九車村、桐源村、外陰村、里陰村、尚源村、上下獅溪村。
二都鎮轄:二都鎮居委會、二都村、雲豐村、嚴坑村、白槎村、簾前村、三都村、南陂村、山前村、河口村、上際村、鳥嶺村、漠源村。
中港鄉轄:二村、何坊村、鹿岡村、龍岡村、店下村、鄒坊村、三村、高山村、仙源村、淡水村、余溪村、東港村、中堡村、上坪村。
新豐鄉轄:新豐村、李坊村、仙坪村、東門村、候坊村、喬坑村、護竹村。
神岡鄉轄:神岡村、楊坊村、龍上村、大山口村、盧坊村、黨口村、堯坊村、東源村、下灣村、羅坊村。
圳口鄉轄:圳口村、徐溪村、固源村、郊源村、橫源村、楓林村、麻坑村。
南源鄉轄:南源村、奪中村、元坳村、東源村、上北坑村、黃家地村、港口村、下坪村。
桃陂鄉轄:桃陂村、增坊村、萬家村、梅坊村、大港村、榮前村、聖華村。
黃柏嶺墾殖場
六里舖工業園區
全縣轄6個鎮、6個鄉:鳳岡鎮、棠陰鎮、黃陂鎮、東陂鎮、梨溪鎮、二都鎮、中港鄉、新豐鄉、神岡鄉、圳口鄉、南源鄉、桃陂鄉。共有6個居委會、138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鳳岡鎮。
鳳岡鎮面積:233.4k㎡人口:56593人郵編:344400代碼:361026100
轄學前街、西馬路、東門路、南門路、西門路、北門路等6個居委會,北關、附樂、橋頭、河東、岱塘、新中、中渡、集賢、橋下、池南、龍井、官倉、陳坊、新斜、東排、龍和、馬停橋、仙三都、大鹿、澄源等20個村委會。
棠陰鎮面積:179.5k㎡人口:17913人郵編:344416代碼:361026101
轄田西、硤石、白竹、大嵐、泉源、永興橋、民主、建設、解放、雷灣、河裡、小河、店前、君山等14個村委會。
黃陂鎮面積:275.7k㎡人口:23308人郵編:344406代碼:361026102
轄黃陂、西源、霍源、塘圩、十都、大園、蛟湖、安槎、拿山、羅灣、秀源、中田、芒坳、豐產、港南、竹溪、上堡、大銘等18個村委會。
東陂鎮面積:156k㎡人口:11032人郵編:344409代碼:361026103
轄東陂、排上、邊上、管坊、梅灣、江背、河溪、層源、黃柏嶺、乾溪、三溪等1l個村委會。
梨溪鎮面積:146.6k㎡人口:18103人郵編:344402代碼:361026104
轄梨溪、中和、桐源、九車、官坪、三陂、外陰、里陰、尚源、上獅溪等10個村委會。
二都鎮面積:172.8k㎡人口:16010人郵編:344404代碼:361026105
轄二都、簾前、雲峰、嚴坑、白槎、三都、南陂、山前、河口、上夸、鳥嶺、漠源等12個村委會。
中港鄉面積:201.4k㎡人口:19416人郵編:344413代碼:361026200
轄一村、二村、何坊、鹿岡、龍岡、店下、鄒坊、仙源、高山、東港、淡水、余溪、中堡、上坪等1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藍水。
新豐鄉面積:133.4k㎡人口:7326人郵編:344411代碼:361026201
轄新豐、李坊、仙坪、東門、橋坑、護竹、侯坊等7個村委會。
神崗鄉面積:158.3k㎡人口:10015人郵編:344414代碼:361026202
轄神崗、羅坊、下灣、饒坊、黨口、下東源、大山口、盧坊、龍上、楊坊等10個村委會。
圳口鄉面積:121.8k㎡人口:11579人郵編:344415代碼:361026203
轄圳口、郊源、固源、橫源、麻坑、楓林、徐溪等7個村委會。
南源鄉面積:78.5k㎡人口:8561人郵編:344418代碼:361026204
轄南源、港口、下坪、東源、元坳、奪中、黃家地、上北坑等8個村委會。
桃陂鄉面積:87.2k㎡人口:14130人郵編:344401代碼:361026205
轄桃陂、曾坊、梅坊、聖華、大港、萬家、榮前等7個村委會。

地理氣候

宜黃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東,居宜水、黃水匯合處,北緯27°03′-27°43′﹑東經116°1′-116°。地處華南氣候區與華中氣候區的過渡地帶,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初寒漸暖,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雨少,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溫度17.3℃,年平均降水量為1749.4毫米。春秋短而夏冬長,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經濟發展

“十一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10.1億元上升到27.1億元,五年翻了一番多;財政總收入由0.6億元上升到3.6億元,五年翻了兩番多;地方財政收入由0.4億元上升到2.7億元,五年翻了兩番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5.5億元增加到34.85億元,五年翻了兩番多;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4.25億元上升到9.7億元,五年翻了一番多。“四個進位”即:國內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在全省排位前移。2005年,全縣沒有一個鄉鎮財政收入過500萬元。到2010年底,全縣所有鄉鎮財政收入全部都過500萬元,其中6個鄉鎮突破1000萬元。三產比例由31:38:31調整為22:55:23,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十一五”期間,累計引進工業項目126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3億。全縣規模以上企業79戶,比2005年增加56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6億元,是2005年的7.7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35.5%,比2005年高出5.8個百分點。工業園區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8億元,已開發使用面積7500畝。初步形成了塑膠製品、新型紙業、汽摩配件、輕紡、木竹製品等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工業企業總數發展到133家,比2005年增加86家;主營業務收入、上繳稅金分別是2005年的11.2倍和23.3倍。
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40.83億元,增長12.3%。財政總收入5.77億元,增長18.5%;地方財政收入4.8億元,增長21.4%。固定資產投資41.25億元,增長32.1%。實際利用外資2135萬美元,增長13.2%;出口創匯5892萬美元,增長6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6億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7742元,增長13.9%。
2011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為32190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2010年同期增長13.3%,增幅排在全市第六位,增速同比回落了2.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120萬元,同比增長3.08%;第二產業增加值187405萬元,同比增長20.66%;第三產業增加值70381萬元,同比增長11.66%。

2014年,完成生產總值54.39億元,增長10%;財政總收入8億元,增長16.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5億元,增長19.9%;固定資產投資54.45億元,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1億元,增長11.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658元,增長9.7%;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969元,增長10.9%。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全市前列。

2015年,完成生產總值58.03億元,增長9.1%;財政總收入8.88億元,增長11%;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4.36億元,增長1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39億元,增長10.5%;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290元、10956元,分別增長8.3%、9.9%。在全市目標管理考評中,我縣榮獲縣域經濟發展大會戰三等獎、工業強攻升級戰三等獎。

農業

全縣農民人均現金支出4704.11元,其中用於生產費用支出達1474.74元,同比增長17.11%,占總支出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29.57%上升到2011年的31.35%,提升了1.78個百分點。在縣財政較緊的情況下,用於全縣農村支出的資金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11年,全縣財政用於支援農村支出達12998萬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35.11%,其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到13.35%。

工業

2011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717萬元,同比增長21.8%,位居全市第一位。其主要特點是:一是招商引資見成效。2011年,全縣實際引進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資金160354萬元,同比增長60.1%,列全市第一位;二是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2011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533532萬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31.66%。

固定投資

2011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2134萬元,按同口徑比2010年同期增長25.45%,列全市第七位。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03952萬元,按同口徑比2010年同期增長31.13%。

服務業

2011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518萬元,同比增長17.02%,位居全市第七。其中,城鎮市場68517萬元,同比增長20.1%;鄉村市場45001萬元,同比增長12.7%。
2011年,全縣財政總收入48716萬元,同比增長35.3%。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3.29%上升到2011年的15.13%,提升了1.84個百分點;2011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39570萬元,同比增長44.56%。全縣工商稅收37990萬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35.59%。2011年,全縣財政支出97359萬元,同比增長29.74%。
2011年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達353263萬元,比11月末增加3250萬元,比年初增加51622萬元,同比增長17.11%。其中,單位存款97691萬元,比11月末增加186萬元,比年初增加12383萬元,同比增長14.5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243680萬元,比11月末增加8938萬元,比年初增加43223萬元,比2010年同期多增加13161萬元,同比增長21.56%,增幅比11月末上升1.19個百分點。截止2011年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77414萬元,較年初增加18824萬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11.87%,增幅比11月末回落3.61個百分點。其中,短期貸款71146萬元,比年初增加7334萬元,同比增長11.49%;中長期貸款105268萬元,比年初增加10490萬元,比2010年同期少增加了23408萬元,同比增長11.07%。增幅同比回落44.61個百分點。銀行存貸比緩慢回落。12月末,全縣銀行存貸比為50.22%,比11月末回落2.29個百分點,比2010年同期回落2.56個百分點。
12月末,全縣個體私營企業戶數累計達7200戶,比11月末增加59戶,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11.8%。其中,私營企業戶數658戶,比11月末增加12戶,與2010年同期相比下降0.6%。全縣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數達26912人,比11月末增加293人,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9.47%,其中私營企業從業人員13341人,比11月末增加180人,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4.18%。12月末,全縣個體私營企業註冊資金累計達161816萬元,比11月末增加2120萬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5.04%,其中私營企業註冊資金139939萬元,比11月末增加1510萬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1.86%。
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全縣在崗職工工資總額為21115萬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16.24%;在崗職工年均工資23516元,同比增加3067元,同比增長15%。
2011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6797.9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1080.4元,同比增長18.9%,排位列全市第七,增幅比2010年同期上升了5.2個百分點。

環境資源

宜黃是全國退耕還林項目試點縣、全國首批百家電氣化達標縣、江西省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江西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和省級華南虎自然保護區,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野生華南虎種群主要棲息地。全縣耕地面積27.2萬畝,其中水田25.2萬畝,旱地2萬畝。境內水系發達,有宜水、黃水、曹水、梨水、藍水等5條水系,水能蘊藏量11.78萬千瓦,小水電可開發量達7.9萬千瓦;現有中小型水電站89座,總裝機容量5.6萬千瓦。全縣森林復蓋率73.5%;山地面積231萬畝,有林地面積192萬畝,其中毛竹林面積近40萬畝;林木蓄積量650.9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5367萬根,年產商品木材8萬立方米、商品竹300萬根、鮮筍1萬多噸。已知地下礦物有鎢、金、銀、銅、鐵、花崗岩、水晶、鈮鉭等32種。境內有許多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如國家級、省級珍貴保護動物華南虎、雲豹、蘇門羚、水鹿等,有大片的原始天然落葉灌木林、芭茅、紅豆杉群落、野生荔枝樹群落和紅豆杉、柳杉、香樟等38種珍貴樹種。

自然環境

地質:縣境內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疊系、白堊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等。
地貌;縣域地處武夷山西翼,北臨贛撫平原,為山區與平原過渡地形。
土壤;全縣土壤面積2885121.4畝,其中自然土壤2477946.9畝,耕作土壤407174.5畝。自然土壤主要有紅壤、紫色土、黃壤、黃棕壤等。耕作土壤主要有水稻土、潮土,耕作紅壤等。
山脈:縣境地勢南高北低,東倚武夷山脈,西倚雩山山脈,東南西三面環山,東西兩邊的邊緣及中南的部分為中心。全縣以軍峰山、魚牙嶂、大王山三大主峰組成三條走向東北、南北、西北方向的主山脈,並在南端相連線,形成一個南部封閉而高起,北部傾伏而開口的“山”字型地形。
河流:縣境內水系發育,溪流眾多,分布均勻。宜黃河主要支流有宜水、黃水、曹水、梨水。
氣候:地處華南氣候區與華中氣候區的過渡地帶。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農業氣候條件比較優越。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水文:在桃陂村上游1公里處建有桃陂水文站,在桃陂水文站上游20公里處的曹水支流設立新斜水文站。桃陂水文站控制面積1611平方公里,1986~2005年,年平均徑流量689.36億立方米。新斜水文控制面積96.4平方公里,1986~2005年,年平均徑流量41.63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2005年,全縣總土地面積2885121.4畝,可耕地面積407174.5畝,林地面積2078461畝。
礦藏資源:境內有礦產資源18餘種,其中金屬礦產10種,有金、銀、鉛、鋅、鎢(伴生銅、鉍鉬)鈮、鉭等;非金屬礦有水泥用灰岩、高嶺土、磷礦、石英、石墨、建築用石材、建築用砂石、磚瓦粘土等;液體礦產有礦泉水。
水資源: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20.6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約7.21億立方米。縣境內有溫泉兩處:嶺下溫泉和淡水溫泉。

植物資源

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山地面積大,野生植物種類繁多。木本植物有73科,171屬,277種,其中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的植物有:銀杏、羅漢松、長柄雙花木、三類杉、南方紅豆杉、青錢柳、厚朴、白玉蘭、紫玉蘭、紫楠、紅楠、香果樹、方竹、實竹等。草本及藤本植物353種,其中珍貴藥用植物8種。用材林主要有杉木、松木、雜木等,針葉用材林(馬尾松、濕地松、火櫃松等)、闊葉用材林(楓樹、苦楮樹、擬赤楊、木荷、檫樹、甜楮樹等)。經濟林主要有油茶、果木(柑桔、梨、桃、柿、板栗、李、枇杷、葡萄、棗等)、藥材(厚朴、杜仲等)、蠶桑、茶葉、黃梔子等。竹林以毛竹為主,有小山竹、叢生竹等。珍稀樹種主要有銀杏、南方紅豆杉、柳杉、草珊瑚、杜仲、長柄雙花木、連杏、青錢柳、閩楠、銀鐘花、浙江南、紅豆樹、花櫚木、凹葉厚朴、櫸樹長序榆、傘花木、伯樂木、杏果樹等19種。

動物資源

縣境森林植被繁茂,生態環境優越,物種資源豐富。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華南虎、雲豹、黑鹿、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水鹿、蘇門羚、大靈貓、小靈貓、水獺、獐、黃猴貂、黑熊、豺、穿山甲、藏酉猴、斑頭休鶹、領角鴞、草鴞、燕隼、游隼、黑鳶、蒼鷹、勺雞、白鷳、鴛鴦、大鯢、棘腦蛙、虎紋蛙等25種,野生動物種類達698種。

著名人物

歷史名人有:北宋歷史地理學家樂史,北宋水利學家侯叔獻,明朝兵部尚書譚綸,清代禮、刑二部侍郎黃爵滋等;現代名人有:余瑞璜、吳式樞、程孝剛三位中科院院士。

社會建設

“十一五”期間,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圍繞“一河兩岸”的總體布局,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步伐。累計完成各類重點城建項目118個,城區建成面積由原來的4.5平方公里擴大到7.62平方公里,縣城人口由3.5萬人增加到6.5萬人,城鎮化率達40%,提高了12.5個百分點。先後建成了行政中心、宜黃大橋、卓望塔、親水灣公園、宜黃戲大劇院、國際大酒店、獅子灣大橋、宜黃一中等一批標誌性建築,形成了“六橋牽兩岸、一塔映二黃”的城市景觀。

“十一五”期間,三農工作取得可喜成績。糧食生產實現連年穩定增長,白蓮、毛竹、高山蔬菜、特色種養等產業進一步壯大。水稻制種面積擴大到3萬畝,產業規模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菸葉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由2007年的700畝發展到17033畝,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投入資金8600萬元,修建公路345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投入資金3500萬元,撤渡建橋12座。投入資金9964萬元,建設了189個新農村建設點,桃陂戈坪、東陂江背等綜合示範點成為我縣乃至全市新農村建設的亮點。投入資金1.5億元,紮實推進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紮實推進,森林復蓋率由73.4%上升到75.1%。​

“十一五”期間,民眾生活得到不斷改善。累計投入民生資金7.27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達52%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264元上升到5717元,年均增長12%。城鎮勞動力實現就業再就業1.2萬人,城鎮就業率保持在94.5%左右。2010年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0.04億元,比2005年增長283.4%。新建經濟適用房212套18789平方米、廉租房632套32743.6平方米,發放租賃補貼352萬元,解決了2133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城鄉困難民眾最低生活保障、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困難民眾醫療救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四個全復蓋”基本實現。計畫生育工作利益導向機制不斷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農村清潔工程紮實推進。先後被確定為“江西省省級生態縣創建重點縣”、“首屆江西創建綠色生態縣先進縣”。棠陰鎮、神崗鄉、東陂鎮黃陂鎮、桃陂鄉先後榮獲“江西省生態鄉(鎮)”稱號,棠陰鎮大嵐村、黃陂鎮塘圩村獲“首屆省級生態村”稱號。

旅遊景區

宜黃華南虎自然保護區

宜黃縣華南虎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在魚牙嶂一帶建立了面積為2.3萬公頃、核心區為7000公頃的華南虎保護區,原為縣級保護區。2001年3月被江西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華南虎保護區,將保護區面積擴大到5.83萬公頃,(其中核心區1.4萬公頃、緩衝區1.8萬公頃、實驗區2.66萬公頃)。

魚牙嶂是宜黃267座眾山中奇特怪離而著名的一座山,位於縣域東南部神崗鄉駐地西3公里處。屬雩山山脈,屬宜黃三大山脈之一。因山峰一個挨一個如魚牙,以此而名。主峰海拔1467.9米,周圍山巒連綿、森林茂密,共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天然闊葉林、竹林、芭茅、山洞、河流等。

保護區內野生動物十分豐富,爬行類和鳥類動物550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30餘種,省級保護動物57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華南虎、雲豹、黑鹿、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水鹿、蘇門羚、金貓、大靈貓、小靈貓、豺、穿山甲、斑頭休、鴛鴦、大鯢、虎紋蛙等。比較常見的大型草食動物:野豬、麂子、水鹿,是華南虎的主要捕食對象。是目前我國唯一發現有野生華南虎繁殖的地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魚牙嶂在海拔800米以上,有一條中國罕見的寬5公里,長約15公里的芭茅地帶。俗話說:“芭茅養虎,虎大傷人。”可見芭茅對老虎的繁衍棲息非常重要。1990年11月下旬,美國貓科動物專家伽瑞。科勒博士受野生動物基金會派遣,來此考察華南虎資源時不禁連聲讚嘆:“這裡的生態環境太好了,是華南虎非常好的棲息和繁衍場所,這是中國的一塊寶地。”2001年2月中旬,英國拯救中國華南虎國際聯合會秘書長多莉女士到華南虎保護區視察,她說這裡的景色比美國的黃石公園還“野”。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保護區。

觀音湖

即觀音山水庫庫區。觀音湖位於華南虎保護區境內,因壩址坐落在東陂鎮觀音山麓觀音洞附近而得名。水庫大壩氣勢雄偉,參天聳立,磅礴壯觀。水庫內碧波蕩漾,水域蜿蜒曲折,兩岸峰巒疊嶂,四季常青;奇峰異木,怪石險灣,舟移景換。水域峽谷綿長多灣,島嶼和半島羅列其中,極具浪漫氣息。湖區還有黃金嶺瀑布、黃柏嶺瀑布,一年四季流水飛奔而下。湖區林木生機盎然,動植物種類繁多,有大型常綠闊葉林針葉型喬木,各種可供觀賞型花草。原生樹種有毛竹、銀杏、馬尾松、杉木、山柏、南方紅豆杉、樺樹、樟樹等數百種,其中銀杏、紅豆杉等為我國優良珍貴樹種。名貴中草藥有杜衡、吊蘭、百合、七葉一枝花、三七、靈芝、雪草等。珍稀動物有華南虎、雲豹、黑麂、穿山甲、蟒蛇等。另外還有名貴的娃娃魚和昆蟲數十種。特種魚網箱養殖場坐落水灣,網箱排放井然有序,養有名貴名種淡水百鯧、金絲紅鯉、白鯽等。由於湖區重巒疊嶂,林木茂密,曾被撫州地區列為“十大森林湖泊”之首。

下南水庫

坐落在宜水上游圳口鄉下南村。生態環境良好,動植物繁多,屬中型水庫。是一座以發電為主的水力發電工程,同時能調節流量,用於養魚。

撫州第一高峰——軍峰山

軍峰山位於宜黃縣城南北偏東,與南豐縣境相接壤。其蜿蜒西行處,與華南虎保護區魚牙嶂一脈相承。方圓山域30里,主峰海拔1760.9米,為撫州第一高峰。自古有“山高萬仞,翠壓五嵩,三更可觀日出”之稱。因為漢代長沙王吳、芮為討伐南粵在此駐軍,以此得名。兼有“廬山之美,黃山之秀,華山之險,泰山之雄”之稱。軍峰山700米以下為薪柴區,700米以上至1200米為原始森林區,1200米至1500米為芭茅區,1500米以上為怪石嶙峋區。軍峰山絕頂處有約80平米的平地,有石殿石屋,始建於宋代。山腰以上常年雲霧瀰漫,四季難見山頂。冬季多有白雪復蓋,雨季飛瀑多處,飛流千丈如懸河,山腰上還有一古廟,建有大殿堂、佛堂和客房,供遊人休息。北宋王安石、明代湯顯祖、徐霞客等都在此留下了蹤跡。在軍峰山上還留傳下一隻有上聯而缺下聯的絕對,上聯:軍峰對南豐,風吹楓葉封峰洞,而下聯至今無人對出。

此外,還有神仙對奕峰、站鼓王、黃鷹展翅、仙拓石、捨身崖等景點。

山前竹海

山前竹海位於二都鎮山前村。山前的生態資源十分優越,僅毛竹面積就達3.5萬畝,以“天然氧吧”著稱,特別是竹海內有3公里長的河流,具有“水清、竹多、落差大”的自然優勢。

太極岩風景區

該景區坐落在宜黃縣二都鎮西北2公里處。總面積12.6平方公里。為中國罕見丹霞地貌。太極岩石鞏一山聳峙,南北對穿,夸徑為40多米,東壁高15米,西壁高40多米,如同一座宏大石橋,東西橫架,形成一半月形兩層石鞏,猶如太極圖,故得名太極岩,千年不變。岩石上刻有兩枚印章,一章為“馬祖法窟”,另一章為“百丈清規”。明代旅遊家徐霞客謂之:“東西橫跨,若飛梁半天,較貴溪石橋,高與大俱倍之。”鞏下結寺,四周十八山峰各具形態,有“十八羅漢拱如來”之說。該景區共分三部分:一是以鯉魚湖為中心的水上遊樂區;二是以石鞏寺為中心的佛教景區;三是以太極岩為中心的自然風景區。此外,還有鐘鼓齊鳴、鐵牛推磨、雙蛙出土、金鐘蓋龜等景點。

在太極岩下有一千年古寺——石鞏寺。此寺建於唐代肅宗(公元756——761)年間。由被佛教譽為“馬八祖”的馬祖禪師創立。寺廟因座落在太極岩石鞏下,故得名“石鞏寺”,也稱“馬祖第一道場”。被唐肅宗敕封為“石鞏義泉寺”千年古寺因朝代歷經繁多,曾多次被毀由重建。後唐時被毀,宋元佑二年(1087年)重建。1934年間,國民黨孫連仲部隊為修碉堡圍剿紅軍,拆毀下殿40多間。1966年又拆去寺內二殿,毀掉佛像,改為農業中學。1985年開始重建,恢復了正常的佛事活動。從2000年開始,由上級有關部門出資修建了景區游步道、防護欄等景點基礎設施。現已對外開放。

曹山寶積寺

簡稱曹山寺,始建於唐代鹹通(870——873)年間。由佛教禪宗南嶽青源法系弟子本寂禪師所創,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祖庭。為已有1200年的江南古寺。三大古書《辭海》、《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宗教辭典》都有全面記載。

曹山寺坐落在宜黃城西13公里的形如蓮花瓣的曹山之中,環山繞水,占地52畝,山林400多畝。曹山寺院端正坐落在正中廣闊的空間,正有供養山,左右龍虎山,形成一個天然的佛教法壇。寶寺周圍現有本寂墓塔、雨花岩、油鹽洞、千年銀杏等14處景點。

《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中載:祖師本寂俗姓黃,名元證,法號本寂,系福建莆田人,19歲在福建靈山出家,25歲受戒,得到江西宜豐洞山高僧良介禪師真傳,來到宜黃弘揚宗法,他在曹山“法席大興,學者雲萃,洞山之宗,至即為盛”,名揚四海,被稱為“曹洞宗”,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大派第之一,故曹山寶積寺被稱為“曹洞宗”祖庭。本寂禪師在曹山傳法31年,弟子過百、信徒數千。公元901年圓寂後就葬在曹山寺西側的鳳形坑。1743年,清雍正皇帝加封為“寶藏元證禪師”。宋明清歷代《宜黃縣誌》和《宗教詞典》多版記載:在我國、日本、東南亞、朝鮮多國,至今有千餘座曹洞宗派系寺廟和上千萬信徒。

史載:宋朝嘉定16年(1223年),日本學僧道元(承陽大師)來華參禪,拜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師如淨禪師為師三年,受禪宗和法衣而歸,回日本建永平寺作為傳播曹洞宗的根本道場,成為日本佛教眾迄今猶盛的重要宗派。曹洞宗在佛教歷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清初以後,曹山寺曾一度衰落,民國後期僅存部分殿堂和少數佛像,文化大革命時殿宇被拆毀,只留《曹山寺碑記》和本寂禪師墓塔倖存。

早在1982年曹山寺開始修建。1985年列為全省第一批省級重點風景名勝之一。1994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對外開放。並從緬甸請進漢白玉佛像20餘座。曹山寺人文旅遊資源底蘊豐厚,興建修復後的曹山寺將成為江南一流的集佛學院、佛學研究、觀光、謁拜為一體的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現代仿唐建築叢林。

江西歷史文化名鎮——棠陰古鎮

棠陰古鎮是我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鎮內尚有完好的明清時代建築160餘座。“小小宜黃縣,大大棠陰鎮”這句古語,在宜黃人民心中已唱了幾百年。因為這裡盛產夏布,棠陰古鎮在歷史上被稱作了“3萬煙囪,10萬人口”。客商雲集,人文景觀豐富。棠陰是宜黃縣明清建築數量最多、最為獨特的古鎮。至今保留完整的主要古建築有:

夏布古會館:為明清建築,位於老政府階下。會館深60多米,寬30米。館中有三廳、兩廂,原設有收購夏布的客房、辦公房和倉庫共數十間。當年,下廳為結帳處。史載:洪熙六年(1425年),宜黃就有51127匹夏布,以折抵上交稅收35789石。可見,當年夏布成了宜黃經濟的主要支柱,而棠陰鎮設立夏布行漂染坊就有幾十家。1939年,省教育廳在棠陰設立“麻織學校”。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紡織科畢業的梁邦柱先生任校長,宜黃籍歐陽璇先生(東京早稻田大學染織科畢業)任訓導主任。教師十餘人培育二百多名專業技術青年學生,開創了宜黃職業教育先河。

八府君祠:明代建築。為吳姓家族宗祠。中堂有四十平米戲台,大柱需二人以上合抱。大廳有200多平米,前有600平米露天鵝石鋪的大天井,靠中堂有兩口方井。左右兩廂有長廊,內有數十間地板房。主廳兩邊從小園門進,還有數十間。前門還有板樓,十多間房間,面對古街。規模宏大,江南少見。

羅家宗祠:明清建築,為羅姓宗祠。有三個廳,五個天井和一個花園。

承恩坊:明代建築。為明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吳餘慶故宅前門坊。上匾額書“承恩坊”三個大字,遒勁混重,為吳餘慶丹書。其結構十分奇特、少見。

繡花樓:明清建築。整個房屋有99間。解放後幾十年,原鎮政府設在這裡,也是王扶林《湯顯祖》劇的攝影主景區。

迎恩塔:始建於明朝崇禎六年(公元1628年)。六面七層,磚石結構。塔高40餘米,直徑8米。塔內壁有兩條螺鏇式588級階梯直通塔頂,分兩個門進入,遊客分左右入門而上,層層互見補相遇,直到頂層,中有一橫木,才能讓倆路人相及,結構奇特,屬縣級保護名勝古蹟。

江南第一古墓——譚綸墓

譚綸墓位於宜黃縣二都鎮簾前村。譚綸(1520——1577),明朝江西宜黃人,字子理。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臨海)知府,練兵御齷。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福建,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年)總督薊遼,與戚繼光訓練軍隊,加強北方防務。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他主持兵事三十年,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譚綸戎馬生涯幾十年,南征北戰,抗倭有功,他安幫報國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一直受到人們的頌揚。

譚綸墓建於明朝萬曆7年(1579年),座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體三部分組成。

神道:約100米,由石牌坊延伸至墓體。石牌坊是四柱三門為一組,共三組。每個石柱頂端均有石雕的獅馬鹿象分別對應壓座,中間牌坊正反額間鑲刻“敕葬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襄敏譚公之墓”巨匾。牌坊後方是一口游魚戲水的荷塘,叫“明塘”。一條卵石拼花石板路沿左山斜坡而上,接著便是五層石板台階,每層四級,層闊兩米,層層之間全部均由十塊長條石鋪平,最上層鋪有7塊。據說正好是譚綸的年齡(57歲)。第一層設石虎一對,相傳意示著譚綸的生肖;第二層設石羊一對,指譚綸孩提時代;第三層設石馬一對,昂首屹立,喻為譚綸戎馬生涯;第四層為兩尊武將,象徵譚綸將軍南征北戰;第五層為兩個文官,象徵譚綸進京為兵部尚書,輔佐皇上。按當時明朝貫制,封王坑瑩神道只能設石人二,譚綸墓卻設有石人四,可見皇帝對譚綸的恩寵。

墓體:墓長30米,寬20米,沿山坡砌傍三層,每層高1.2米,左右兩側砌紅石階梯至墓頂,墓分兩層,下層為墓碑;上層建有圓形雕花照壁,照壁正中為寬1米、高1.4米的石刻“奉天誥命”御製碑。碑身仿牌樓式歇山頂,碑旁各有50厘米寬的石雕板。碑前封土上為圓形墓頂石。墓頂石整體兩層,通高80厘米,下層為扁圓形石座,周長2.58米,上層為一球形,周長2.1米,雕二龍戲珠圖案,雲彩填貫其間。

整個墓葬居高臨下,氣勢雄偉,視野開闊,山川村寨盡收眼底。195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1985年被列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1986年列為江西省第一批名勝風景點,《中國名勝詞典》列有條目介紹。

仙洞王安石讀書堂

仙洞王安石讀書堂位於宜黃縣城西北2公里處的仙岩山。蒼松疊翠、陵波連綿,叢林深處,有一通體紫色大岩石山聳然而峙,橫跨東西。遠望如條長虹臥波,近觀又如蒼龍飛天,昂首舒尾。傳說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頑石。

仙岩山蜿蜒600多米,海拔380米。山體斷面成倒梯形,狀如蘑菇。山體西端有南北對穿的巨大岩洞,稱為仙洞。山岩東頭有一天然石窟,成一天然居室。這裡便是少年王安石拜宜黃杜子野先生為師的地方,稱為“讀書堂”。《地方志》載:北宋名相王安石少年拜宜黃杜子野先生為師,“負篋拜師、閉門勤學”。在石窟內常與先生“賞奇析疑”。有“秉燭達旦而過村借火”的故事。少年王安石在此留下“苦讀天已曉,日高竟忘飢,早知燈是火,飯熟幾多時”的五絕名篇,千年傳頌補衰。岩窟內有“讀書堂”三個大字,為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右諫議大夫兼侍講學士李郗親書。窟口右上壁刻有“清理”二字,為公元1165年本縣進士朱伯珍所書。

此外,還有“金龜復笈”、“洗墨池”、“摘星石”等天然景觀。

鳳凰山

在縣城內西。北曹水畔。黑岩石山,平地突起,呈園形,海拔175米。原名雞籠山,因形若雞籠而得名。元代以鳳凰之美意而名鳳凰山。原山頂建有神廟,四壁多有遊人題詠。山頂南側有一天池,池水淺而終年不乾。登山眺望,山環水繞,景色宜人,為宜黃古十景之一。山南腳下,有一石拱,凹進石內,左踩為鐘聲,右踩為鼓聲,稱鐘鼓石,勒有“名山石室”四字。遊人走此,頗有興趣。此山頂上,於1.980年建立電視差轉台,入夜以後,紅燈閃亮,映入雲天。

三元塔

在鳳岡鎮潭坊村東萬福橋頭。明萬曆五年(1577年)建。磚石結構,高12.4米,基腳占地面積6平方米,八面七層,塔體中空,可進不可上。屬縣級保護名勝古蹟之一。

獅子口

在縣城北104米宜黃河西岸。黑岩石山,高約100米,東西長約400米,頭高尾部低,形如一隻大雄獅張口臥伏河畔,因稱獅子口,又名獅子山。登上獅頭,涼爽宜人,為遊覽勝地。

卓望山

在縣城東1公里處。為縣古十景之一。昔日山間,松柏蒼翠。峰頂有仙壇,掩映在翠竹叢中。登此峰,遍觀全城。每當晨昏,常有帶狀煙雲環繞,在朝陽晚霞照射之下,景色尤為美妙。

卓望塔

卓望塔位於宜黃卓望山半山腰,總用地面積3000㎡,塔總高約36.69m,造型設計為樓閣式塔,外觀分為台座、塔身、塔剎三部分,其中塔基高2.008m,塔身高29.16m,塔剎高4.77m。塔每層設飛檐,塔檐遞次內收,層高逐層遞減,各層塔身均設有固定式和活動式仿古木雕門窗,塔身承重受力體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裝飾(外廊、門窗、斗拱及戧角)均採用高檔進口硬木,屋面採用青灰色琉璃瓦,塔剎採用純鋼鑄造,表面鎦金處理。

紅一方面軍作戰總指揮部舊址

宜黃縣宜黃縣
位於東陂鎮黃柏嶺村村口“徐氏宗祠”。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個廳堂。祠內保留下來的紅軍文物、紅軍遺蹟星羅棋布。1933年3月下旬,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著名的東陂戰役紅一方面軍作戰總指揮部設在此,召開了有高級幹部參加的軍事會議,朱德同志出席會議。為了紀念東陂戰役,宜黃縣鄉兩級政府籌措資金10多萬,對紅一方面軍作戰總指揮部舊址進行了全面維修。2006年初,紅一方面軍作戰總指揮部舊址被中共撫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黃陂戰役戰場遺址

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的主戰場之一。地域包括黃陂、霍源、大龍坪、蛟湖、拿山、大圓、安槎、塘圩及二都鄉的佛嶺、太源、新村與樂安縣的登仙橋、小龍坪等地帶。2006年7月,大型文獻紀錄片《中國工農紅軍》拍攝劇組曾來到宜黃的鳳岡、黃陂、東陂一帶鄉村開機拍攝。

1933年2月27日,國民黨政府軍第四次“圍剿”中央蘇區,朱德、周恩來利用黃陂山多林密的有利地形,指揮紅軍採取大兵團伏擊戰法進行反“圍剿”。在蛟湖、橋頭、霍源、西源與敵軍52師、59師進行激戰,擊潰敵軍,抓獲敵軍師長李明、陳時驥,取得“黃陂大捷”的偉大勝利。是役,俘敵師長2人,斃敵旅長4人,俘敵萬餘人,繳獲槍1.5萬餘支,子彈80萬發,炮40餘門,無線電台1部。“黃陂大捷”已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

黃陂戰役紀念亭

位於黃陂鎮集鎮入口處公路旁,於1986年10月落成,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兩層六角結構,亭高11.6米。拾級而上,亭外正上方掛有當年參加過黃陂戰役的老紅軍、民政部副部長袁血卒親筆題書的“黃陂戰役紀念亭”黑底金字橫匾;亭內正中央立著一塊寬1米高1.8米的漢白玉紀念碑,正面刻“黃陂大捷示意圖”,反面刻“黃陂大捷簡介”金字隸書碑文。亭內雕樑畫棟,圖畫精美,內頂中央鑄有一個大紅星,象徵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歲月。

黃陂戰役紀念亭現已被撫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東陂戰役戰場遺址

位於東陂鄉西南部的東陂、草鞋崗、黃柏嶺、層源、江背、河溪、三溪和新豐鄉候坊村,是第四次反“圍剿”的主戰場之一。至今,在東陂鎮黃柏嶺村民房牆上,還存有草鞋崗戰役中的56條紅軍標語。這些標語用白色石灰打底,毛筆書寫,字跡清晰,保存完好。

宜黃革命烈士紀念碑

出宜黃縣城往南走300米處,有一松柏簇擁,四季疊翠的小山岡,雄偉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就巍巍聳立在山岡上。碑塔正面8個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該縣是紅色蘇區,1926年春中國共產黨在宜黃潭坊建立了本縣第一個基層黨支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陳毅、羅榮桓、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宜黃留下了輝煌的足跡。1933年2月,蔣介石調集5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該縣是反“圍剿”的主戰區,先後在黃陂的蛟湖、霍源和東陂的黃柏嶺、草鞋岡消滅了國民黨52師、59師和11師,活捉敵師長李明、陳時驥,史稱“黃陂大捷”“東陂大捷”,從而徹底粉碎了國民黨第四次“圍剿”。各次戰役中英勇犧牲的人數共達5000餘人,其中英名記錄在冊的有3280人。為紀念革命英烈,宜黃縣委、縣政府於1964年10月建成了這座革命烈士紀念碑。

此碑塔基長44米,寬24米,山下入口處建有長10.5米、高5米的鋼筋混凝土牌坊。進門鋪有寬4.2米的四層百級水泥石階通道,兩旁植有整齊的柏樹,盡頭處便是紀念碑。塔座正北碑文記敘了宜黃人民自1926年--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史實,號召全縣人民繼承和發揚先烈的革命傳統。全文約720字,隸書陰刻。南面碑文為中國共產黨宜黃縣委員會所題“繼承革命先烈光榮傳統,發揚更大光榮!”東面為宜黃縣人民委員會所題“繼承先烈遺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西面為宜黃縣人民武裝部所題“堅決保衛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果實!”

當地美食

豆豉娘

豆豉娘是我縣傳統的調味佳品,稀粥狀,豬肝色,香味醇正。它以大豆(烏豆最佳)為原料,經地洗淨、蒸燜、發酵、浸泡、過濾、煮熬等工序而成。用其作調料入菜,色澤醬紅,香氣濃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作為調味的佳品,我縣城鄉民眾普遍食用。

乘乘酒

乖乖酒又名紅酒,是白竹鄉農戶自釀的名酒。釀酒方法與釀米酒大致相同,但事前要用晚米煮熟搗爛,摶成碗口大的圓餅,經發酵後曬乾製成乖乖酒餅。醇酒時,將乖乖灑餅與米酒藥粉碎拌入糯米飯內,按米的重量加入同量的清水,密封二十天即成。此酒顏色金黃,澄沏透明,醇醪香甜,酒性剛烈如白酒,著火能燃。封存時間愈久,酒質愈佳,而且顏色轉紅。當地民眾,多以此酒招待佳賓。

苧麻

歷史上以來苧麻是我縣一大物產,在我縣種植出來的苧麻纖維細長,質地柔韌,耐腐耐磨,富有光澤,無褐色斑點,漂洗後顏色潔白,明、清時期我縣盛產夏布,苧麻就是織造夏布的上乘原料。

香菇

香菇是我縣山區的傳統特產,有自然菇和菌菇兩種。自然菇是深山潮濕地帶腐樹所生,形軀細小,亭亭如蓋,表層有紋痕,腳短肉厚,個小肉厚的爆花菇質地尤佳。菌菇是經過人工增值而成,形軀稍大,痕紋略顯民,腳長肉薄。鮮香菇潤滑可口,乾香菇清香味美,均肯有豐富的高級營養價值。現在東陂、神崗、圳口、黃陂、藍水、二都、梨溪、南源、新豐等鄉鎮都積極發展香菇生產,湧現出許多香菇村和大批香菇專業戶。我縣香菇除在縣內自銷外,還大量銷往撫州、南昌、上海、江蘇、浙江等地。

歷史文化

宜黃歷史文化悠久,禪文化、贛文化(宜黃戲、儺舞)源遠流長,人文底蘊深厚,自然景觀神奇秀麗,名勝古蹟眾多,並具有光榮的紅色革命傳統,發展生態、文化、紅色旅遊業條件得天獨厚。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孕育了北宋地理學家樂史、水利學家侯叔獻,明朝抗倭名將兵部尚書譚綸,清代禁菸名臣黃爵滋,近代佛學大師歐陽竟無等歷史名人。解放後,有餘瑞璜、吳式樞、程孝剛三位中科院院士,有被美傳記研究所選入《國際傑出帶頭人物名錄》的清華大學年輕教授應明生(宜黃神崗人)。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宜黃成為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的主戰場,著名的黃陂戰役、東陂戰役就發生在這塊紅色土地上。主要旅遊景點有唐代高僧本寂禪師創建於870年、距今有1136年歷史的佛教五大禪宗之一——曹洞宗祖庭曹山寺

全國罕見的丹霞地貌――太極岩風景區,素有明清古建築博物館之稱的江西省歷史文化名鎮——棠陰古鎮,贛東明珠――觀音山水庫,撫州市第一高峰――軍峰山(主峰海拔1760.9米),野生華南虎主要棲息地——魚牙嶂自然保護區等。

江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