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魯羅狂歡節

奧魯羅狂歡節

奧魯羅狂歡節,每年在玻利維亞城市奧魯羅舉辦的奧魯羅狂歡節是玻利維亞民間盛大的慶祝活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安第斯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奧魯羅狂歡節 奧魯羅狂歡節

時間:2001
地區:拉 美
國別:玻利維亞
類別:禮儀與節慶活動

文化簡介

玻利維亞奧魯羅狂歡節是南美大陸最具特色的狂歡節之一,在為期一周的狂歡期間,人們身著艷麗的服裝,在街上大跳鬼神舞,以特殊的方式狂歡著,它不僅僅是正義戰勝邪惡的表現,還將宗教與傳統、基督教的文化融為一體。
鬼神舞服裝的設計和製作別具特色,已經發展成為奧魯羅的一大藝術形式。這裡有很多鬼神舞俱樂部,每個俱樂部的成員在40―300人左右,由於表演用的服裝動輒每件幾百美元,所以各俱樂部都要靠企業家出資贊助。人們在狂歡節到來之前幾個月就開始排練鬼神舞了。2007年的狂歡節玻利維亞總統和付總統都有在狂歡節上翩翩起舞。

表現形式

奧魯羅狂歡節 奧魯羅狂歡節

這個狂歡節有著濃郁的社會文化特點,獨特的音樂舞蹈工藝品,特別是一支大型的遊行隊伍,以20000名舞蹈家和10000個音樂家的規模,在4平方千米的地方連續表演20個小時。每年的狂歡節都吸引著40多萬人前來觀看。
現在的狂歡節起源於一個哥倫比亞時期尤魯人最著名的偉大的節日。17世紀西班牙人禁止尤魯典禮,但他們偽裝成天主教聖餐會,繼續進行節典。
安第斯山神融入了基督偶像,安第斯神系中的神象天主教聖徒一樣被崇拜,節目通過基督教2月2日著名的典禮形式被繼續表現。

文化特色

狂歡節的舉辦地奧魯羅被認為是玻利維亞民間文化之都。對於當地的尤魯土著居民而言,身著安第斯文化的特色服飾載歌載舞的奧魯羅狂歡節其實就是傳統的紀念La Pachamama的依託節,只不過在天主教的影響滲透下,官方的紀念對象變成了基督教洞穴聖母。17世紀, 依託節被位於利馬的西班牙殖民政府所取締,但慶祝活動卻一些原始部落中被打著天主教教聖燭節的旗號得以保留和延續,基督聖徒就這樣取代了安第斯神祗,依託節披上了天主教儀式的外衣。

歷史起源

奧魯羅狂歡節 奧魯羅狂歡節

奧魯羅位於玻利維亞西部山區,海拔3700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前,這裡曾是一個舉行宗教儀式的重要地點。1606年,西班牙人重建奧魯羅,它依舊是烏魯人的一塊聖土,有些烏魯人長途跋涉,來此參加典禮,每逢“伊托”大節,更是如此。到了17世紀,西班牙人加以禁止,但它在基督教禮拜儀式的遮掩下照樣持續不斷。烏魯人把安第斯神祗藏在基督教聖徒的畫像底下,於是安第斯諸神變成了基督聖徒。 “伊托”節披上了基督教儀式的外衣,每年借用2月2日聖燭節的這一天開展慶祝活動。傳統的舞蹈“拉馬拉馬”或“迪亞布拉達”變成奧魯羅狂歡節的主要舞蹈。現在,該節每年在四旬齋前舉行一次,持續10天。它是民間藝術的薈萃,包括面具、紡織品和刺繡等工藝。狂歡節的主要活動是“安特拉達”大遊行,融合了基督教元素和從中世紀而來的神秘劇元素。舞蹈隊伍綿延四公里長,不間斷地表演20個小時。遊行隊伍共有28000多位舞蹈者和10000多位樂手

相關傳說

奧魯羅狂歡節奧魯羅狂歡節
相傳1789年在奧魯羅最大的銀礦中一個廢棄山洞裡神秘地出現了一位聖母的畫像,而從那以後洞穴聖母就成為了慶祝活動的官方紀念對象。關於聖母出現的傳說指出,當時,一個叫做“奇魯奇魯”的小偷搶劫一名礦工未遂反被打傷,死在廢棄的礦洞中。人們在他的頭頂發現了一幅美麗的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後來就稱之為“洞穴聖母”。

發展現狀

現在玻利維亞的奧魯羅狂歡節受到的威脅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都市化的發展使得淳樸鄉村的感覺有些變味;傳統農業的衰敗使鄉村的發展受到挑戰;而森林的無度砍伐和外來移民的湧入,則破壞了遺產原有的生存環境;年輕人對遺產的不滿足又使得新老之間的代溝更深;另外,對遺產的商業方面的不適當開發,也在客觀上對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保存產生了威脅。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的有針對性保護計畫,要求首先要採取保護傳統與大眾文化方面的國家的法律措施和對遺產進行智慧財產權的編碼登記。要儘快建立起狂歡節博物館,收集狂歡節所用的面具、服飾等物品。博物館的這樣的一種展示,既可以對遺產進行很好的保護,又可以為有類似遺產的城市提供一個示範作用。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口頭或無形遺產,它包括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各種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的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術以及其他藝術。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王傳》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 | 比利時巨人和巨龍遊行 | 法國巨人和巨龍遊行 | 比斯萃薩巴比 | 斯洛伐克新兵舞 | 多聲部民歌 | 埃爾切神秘劇 | 喬治亞復調演唱 | 塞梅斯基文化空間與口頭 |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徵 | 西西里木偶劇 | 亞塞拜然木卡姆 | 班什狂歡節 | 基努文化空間 | 托缽僧舞蹈儀式 | 波羅的海歌舞慶典 | 帕特姆流行節日 | 伏佳拉 |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 | 歐隆克 | 卡魯斯儀式舞蹈 | 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 | 塔奎勒島及其紡織工藝 | 巴亥瑞康卡烏圓圈森巴舞 | 帕蘭克-德-聖巴西里奧 | 哥斯大黎加牧牛傳統和牛車 | 庫庫魯舞蹈戲劇 | 瑞賓瑙-艾基舞劇 | 艾爾-圭根斯諷刺劇 | 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 | 奧魯羅狂歡節 | 梅拉鎮孔果聖靈兄弟會文 | 扎巴拉人口頭遺產與文化 | 安第斯卡拉瓦亞宇宙信仰 | 瓦雅皮人口頭和圖畫表達 | 巴蘭基亞狂歡節 | 奧連特兄弟會法國鼓樂 | 土著亡靈節 | 摩爾鎮馬隆人傳統 | 奈及利亞艾法預言體系 | 維布扎治療舞蹈儀式 |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瑪舞 | 邁基石化妝舞會 | 烏干達樹皮衣製作 | 朝比木琴音樂 | 亞饒-戴高文化空間 | 古勒-沃姆庫魯祭祀和舞 | 吉馬·埃爾弗納廣場文化 | 熱萊德口頭遺產 | 塔格巴納橫吹喇叭音樂及 | 尼亞加索拉索索·巴拉文 |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口頭傳統 | 黑拉里亞史詩 | 扎菲曼尼里木雕工藝 |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禮 | 巴勒斯坦希卡耶說書 | 坦坦地區木賽姆牧民大會 | 佩特拉和維地拉姆貝都人 | 伊拉克木卡姆 | 薩那歌曲 | 阿爾及利亞古拉拉地區阿 | 蘭瑙湖瑪冉瑙人達冉根史 | 德拉邁茨鼓樂面具舞 |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 | 銅鑼文化空間 | 《羅摩衍那》 | 印度尼西亞配劍 | 馬克-揚戲劇 | 歌舞伎 | 宮廷宗廟祭祀禮樂 | 博遜地區文化空間 | 伊夫高族群哈德哈德聖歌 | 能樂 | 鳩提耶耽梵劇 | 高棉皇家舞劇 | 板索里史詩說唱 | 吠陀聖歌傳統 | 哇揚皮影偶戲 | 淨琉璃文樂木偶戲 | 吉爾吉斯史詩彈唱阿肯藝術 | 馬頭琴傳統音樂 | 拉卡拉卡-湯加說唱舞蹈 | 邁達赫藝術 | 萬那杜沙畫 | 雅樂 | 沙士木卡姆音樂 | 游吟歌師歌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